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三姑娘 > 第81章 钢针鱼

重生农家三姑娘 第81章 钢针鱼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姚小疼口味清淡,平常喜欢吃些素菜。姚三三还曾开过大姐的玩笑:原先家里穷吧,你不吃肉,还以为你不舍得,留着给小的吃呢;现在家里不缺了,你还不愿意吃肉,估计你就是兔子变的。

过了年,出了正月,姚小疼忽然开始喜欢吃肉了。据说天蒙蒙亮呢,她嘀咕说一心想吃炖排骨,好在她家开饭店的,杨北京对媳妇儿一向疼得慌,那就起来给她炖呗!

然后杨家大嫂说,不会是怀上了吧!

然后姚小疼就红了脸说,不知道哎!

哎呦喂,这事儿你也能说不知道吗?这阵子家里忙,又赶上过年,有些事便马虎过去了,现在看来,可来不得马虎。

杨北京麻溜儿带媳妇去了医院。

医生说,可不是嘛,怀上了,回去好好吃饭啊!

听到她宫寒不孕的经历,医生还耐心解释了一通子:估计上海那药管用,你那宫寒是调理好了。一时没怀上,估计就是思想压力大了。这精神压力影响人体内分泌呢,精神压力太大,总担心怀不了孩子,越是担心,越难怀孕。

之前姚小疼还一度自责,要不是她久不怀孕,没能赶紧生个孩子给他姓姚,那三文过继的事情哪能闹起来!

赶上这阵子姚家喜事连连,小改出嫁,三三订亲拐来了鲍金东,姚小疼整个人便放松下来。心情好了,压力没了,结果,才出正月,不就怀孕了吗?

姚三三说,大姐的宝宝一定很乖,孝顺孩子。你看啊,也不吐也不娇,怀孕后胃口反倒好了,除了太腥的东西闻不得,鱼虾不愿吃,姚小疼她是吃嘛嘛香,尤其爱吃肉。这孩子懂事儿,不折腾妈妈!

“看看咱大姐夫,都快变成老母鸡了,还是个抱窝鸡。”

姚小改这句话,引得一家人哄堂大笑。盼得久了,自然格外珍视。姚小疼怀孕后,杨北京便啥也不敢让她动,活儿不让干,走路怕快了,上街怕碰了,她自己端个洗脚水怕她跌着……如今回个娘家,杨北京就一直在她后头跟着。

幸亏她反应不大,要不然,杨北京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大家理解他们怀孕不易的心情,对大姐也都小心照顾,但是,并没说不取笑大姐夫哈!

一边高兴姚小疼怀孕的事儿,一边一家人忙碌着建育苗场。地皮到手,先拉起了围墙,姚三三跟姚小改,再拉上陆竞波做参谋,一起商量着育苗场的布局规划。

大池子砌在地面以下,高出二十公分挡雨水就好,维持自然水温,冬季好抗冻;小池子要高出地面一米,利于阳光照射,提高水温,方便育苗。小池子上头还设计了棚子,准备罩上细纱网,防止进去啥害虫。要知道,就算是一只孑孓,也能吃掉好多新孵化的水花苗。北侧一溜儿房屋,要建得宽大敞亮。

这姐妹俩光负责设想,具体的落实都是鲍金东的活儿。那么大一片场子,很快就堆满了各种建筑材料,得有人看护呀!

姚三三便出主意说,叫鲍爸来看护。姚爸看鱼塘,鲍爸看育苗场,俩老头,赶明儿一样给发工资。

发工资的事情,姚三三没急着跟鲍爸讲,赶明儿俩老头一块给,不就行了!鲍爸一听需用他,这才开春,也没啥农活儿,看场子又主要在晚上,不耽误旁的事,鲍爸二话没说就乐呵呵去了。

时间有些紧促,室外的水泥池子建起来,水泥牢固就能用了,可房屋不行啊,房屋比较费事,紧赶慢赶,总算在两个多月后,飘着新涂料味儿的房子可以使用了。姚三三便赶紧张罗着招收几个工人。

育苗的工人,单挑那种勤快伶俐的年轻姑娘,要求初中文化。不是常年干,可是学会技术不容易,还想留住老工人,于是姚三三开出的工资是350块一个月,第二年还给涨。这比村里小学校新毕业分配的老师工资还高了几十,正式分配的老师,每个月320块,至于当时的民办老师,一个月才拿一百七呢!

本村里的,邻近村的,便来了不少小姑娘报名。姚三三把这些姑娘交给姚小改最后把关,毕竟这些工人要学的是技术,往后是姚小改手底下干活的。

姚小改挑人有她一套,她跟这些姑娘们聊天说话,喜欢不动声色观察她们的一双手。

手指细长灵活,手上有茧子,基本可以肯定这姑娘是个灵巧勤快的,才能做育苗的活儿。小姑娘说话稳重,不咋咋呼呼,性子沉静,才能耐住性子做好育苗的工作。

姚小改结婚后,开始是隔三差五回娘家来,再往后,便没有两天不来的——育苗场的事儿,得她一起商量着来啊。等到开始挑选亲鳅,准备育苗的时候,陆竞波索性说,你搬回来住吧,我上班骑摩托车来回跑。

他一个大男人跑点路,总比媳妇儿来回跑路挨累强吧!

于是,小夫妻也没客气,包袱款款,回到娘家占领了剩下的两间屋,常住下来了。这下,姚家又热闹了几分。星期天不上班,陆竞波便也自觉跑去跟鲍金东帮忙,张罗育苗场的事情。

******************

这天晌午后,一个小姑娘来报名,这个人叫姚三三和姚小改很是意外。她是三婶的女儿姚红霞。

“二姐,三姐。”红霞进门便呐呐叫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二姐……这育苗场的活儿,你看我能不能行?”

红霞比姚三三小了两岁,去年初中念完,便一直跟在三婶后头干农活。十六岁的姚红霞,有一张跟三婶很相像的漂亮脸蛋,小时候倒是能说会道的一张巧嘴,如今大些了,却变得文静内向了。

“红霞,你要来打工?三婶她……她怎么说的?”

“我妈还不知道……”红霞摇摇头,“我妈前阵子张罗叫我去学吹把匠子,说那个挣钱多,她有亲戚干,叫我挣钱,预备给柱子盖房娶媳妇儿,我不想学那个……”

把匠子?姚小改跟姚三三交换了个眼色,姐妹俩都有些惊讶。

当地把唢呐叫做“把匠子”,也指代吹唢呐的人。当地人办丧事,都要请把匠子,本来是正当的民间艺人罢了。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物质发展很快,精神文明却滞后了,当地的把匠子越来越变了味儿,原先把匠子主要是男人,吹就行了,如今把匠子行里都弄些年轻姑娘,浓妆艳抹的,不止于吹唢呐,丧事上也开始演一些粗俗的小戏,更有甚者,还跳起了艳.舞,用那些年轻好看的小姑娘招引人。

把个沉重的丧事弄得乌七八糟,也真是奇特,唉!

也因此,时下吹把匠子的女子,名声就不怎么好,如同旧社会人们看不起歌妓、戏子一样。并且也都是异地营生,干这一行的,一般是不在当地经营的,免得叫家人没脸。

叫自家闺女去学把匠子,这三婶,也真够绝的了。

姚三三想了又想,才说:“红霞,这个事情吧,你得先跟三婶商量好才行。”

“三姐,你也知道,我妈偏心儿子,咱奶偏心孙子,我整天小心讨好她两个,也没见她们为我着想,我如今跟我妈说开了,叫她不要管我,挣了钱,我也愿意给她。要是她非得想管着我,我大不了赶紧给自己找个婆家,赶紧嫁了,看她能怎么着!”

十六岁,为了躲开亲妈,赶紧找个婆家嫁了?她这是想出了虎穴,再跳进狼巢吗?

“二姐,三姐,你们要是不要我,我就打算去外地打工,可人家招工都要十八岁上,我不够,临时就发愁。反正我不能留在家里让我妈摆布,要是我真去学把匠子,你们也知道,往后想找个好对象都不容易,人家瞧不起。”

姚三三心里叹口气,毕竟也是堂姐妹,只要她自己能觉醒,能帮她还是想帮的。

“二姐,你看呢?”

姚小改思索着说:“我如今已经挑中了几个姑娘了,多你一个,也不是不行,但你首先得把三婶那边搞定了,不能叫她生事端。再一个,你要是来育苗场干活,你就得听我管,你是我堂妹,我也得跟旁人一样要求。”

“她不能。我跟她明说,要是她再生事,我挣了钱,我一分也不给她!”

张洪菊对红霞来当工人的事情却有些想法,她知道后,对自家闺女说:“你三婶那个人,一贯是望人穷,巴不得旁人家过得不好,自私自利的性子,凡事都想踩在旁人头上。她能教出什么好孩子来?你姊妹两个,可别引来个白眼狼!”

“她妈是她妈,她是她,你不留她,真忍心她一个小丫头让她妈给坑了?”姚连发帮着侄女子说话。

姚三三便说:“妈,你不用担心这些,我看她是真心想找个出路。她一个小丫头,真就有什么坏心,她也没法子怎么着。都在我跟二姐眼皮子底下呢!”

就这样,姚红霞成了育苗场的工人。这小姑娘虽然年纪不大,倒也伶俐,学育苗也用心,姚小改的话她也能认真听。

农历四月,姚小改带领着育苗场的姑娘们,挑选了暂养的头一批亲鳅,开始繁育今年的头一批泥鳅苗。

姚三三曾经说姚小改,会了不难,难了不会,这话还真叫她说中了。姚小改总觉着,育苗这东西,怪简单的嘛,挑选亲鳅,分出雌的雄的,我给你配好的药水,雌的注射多少药液,雄的注射多少药液,雌雄数量一比二,然后放置鱼巢,让它自由交.配,产卵、孵化、肥水、开口……

多简单啊!

“行啦行啦!二姐,你这一连串子说下来,我都头晕,我还跟着你干了一年了呢。你如今是这方面的行家,你不能要求旁人一下子就跟你一样熟练精通。”

“我就是慢慢来呀,我不是在手把手教你嘛!”

“哎,红香儿,你那针往哪儿扎呢!”说话的工夫,姚小改放下手里的网圈,叫住一个工人,“往上。要扎在泥鳅背鳍前边,你下针的地方,差点扎肚子了,那还不遭!”

“噢,小改姐,我知道了。”叫做红香的姑娘吐吐舌头,赶紧改正。

姚三三笑。就说二姐这性子,最适合做这样技术性的工作,认真,细心,一丝不苟。

慢慢地姚小改也适应了工人的节奏,不能急,慢慢来,这些小姑娘,可能无法跟她一样,但已经算是好的了。

******************

为了养出野生泥鳅的品质,姚三三她们今年用来育苗的泥鳅,都是新收购的野生泥鳅,老百姓河沟池塘里逮来的。收购泥鳅的活儿,不用说又交给鲍金东了,如今有鲍金东,姚三三总觉着自己懒了很多,变得有些依赖了。

鲍金东拎着一个小桶走进育苗场,一眼便看到姚三三坐在水泥池子沿上,太阳晒得她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又偷懒呢!”

“没啊,二姐叫我在这看着点。”姚三三笑嘻嘻跳下来,问鲍金东:“金东哥,你拎的什么呀?”

鲍金东没回答,只是笑眯眯把手里的桶给她看。里头是十几条活泛的钢针鱼。

钢针鱼这东西,是北方一种野生的鱼类,比较正式的名字叫黄颡鱼,这种鱼没有鳞,长不大,顶多也就一大拃长,几两沉。钢针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浅水,胸鳍背鳍上都长着“钢针”,尖利扎人。农村少年们戏水摸鱼,要是摸到这种鱼,一不留神就叫它扎破手,很疼的。

钢针鱼很稀少,不容易逮,然而这种鱼却绝对好吃!它肉质十分细嫩鲜美,鱼鳍上长刺,肉里却没有乱刺,红烧、酱烧、清蒸、油炸、炖汤……不论怎么吃,都是当地水产中的绝佳美味!

姚三三眼睛立刻就亮了。

“金东哥,你怎么逮的?太好了,今晚上炖汤吃。”

“你还真舍得吃啊?”鲍金东说,“馋丫,就知道吃!我可没打算给你吃。”

姚三三一听,脑子里飞速闪过一个念头。这东西,好吃稀少,它就贵啊!哪怕在当地街上,也不是能大量买到的,卖野杂鱼的摊子上遇巧了买个几条,基本都是钓来的,不好逮呗!

这东西生活在静水浅滩,在那些小河沟、小池塘里容易有,因为它贵,这两年甚至有人下药逮,用敌杀死,还有人背着个蓄电池电鱼,便越来越少了。

“对呀,不能吃!”姚三三轻快的语调说,“拿给二姐。要是咱也能育出苗来,能规模养殖,肯定能赚钱。”

“哎!算你还没馋得昏头。”鲍金东笑着调侃她。

“去你的!”

“我寻思啊,人家承包水库养鱼,都是承包深水的水面,放网箱。这东西却可以养在浅水区,大片的浅水区都闲着呢。咱要是把这东西养成了,往后咱自己做起泥鳅批发销售这块,带上它一起,也值当的。”

姚三三高兴地两手一拍:“正对。只要能育出苗来,这路子肯定行。我这阵子还在琢磨呢,你家爸妈,总这么指望几亩地,解决不了那重的负担,我本来打算给他们也养泥鳅,反正我有的是泥鳅苗。要是能育苗钢针鱼,正好给你家养。”

“你还是叫他们养泥鳅吧!”鲍金东摇摇头,“养泥鳅用不着什么高难的技术,如今咱也摸熟了。要是弄出来钢针鱼苗,我们来养吧。毕竟这个东西需要尝试着来,总需要些技术。”

“也好。”姚三三脑子里搜索着,“村西菜园边那两口大池塘,你想法子给它拿下来。那里头北村刘三去年放的白鲢,白鲢效益不行,你给他贴点钱,叫他转手给你。那两口鱼塘靠着菜园,水质肥,养泥鳅肯定合适。”

“行啊,我心里有数。”

两人一番商讨,便拎着水桶去找姚小改。谁知姚小改跟姚三三一样,一见这东西,脱口就说:

“钢针鱼啊!晚上红烧。”

钢针鱼当然不能给她吃,然而姚小改想吃啊,很想很想吃。听见姚三三说,这样活泛的钢针鱼,好容易弄来,留着想育苗的,姚小改无奈地说:

“叫咱妈去街上买一些,钓的那种,晚上红烧钢针鱼,多放点蒜瓣儿。”

“二姐,你咋也突然开始馋了?不会也有喜事了吧?”姚三三警觉,随即就开始哀怨,“二姐,你跟咱小外甥打个商量呗,就说三姨拜托他,好歹等把今年这泥鳅苗、钢针鱼苗都弄好了,叫他再来行不?”

“一边去。”姚小改没好气地呲吧她,“你这样的三姨,不要也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