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三姑娘 > 第68章 暴发户

重生农家三姑娘 第68章 暴发户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姚三三跟姚小改两姐妹,打算好了要“南巡考察”一番。她们先到的第一站是省城,火车晚点了,到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偌大一座城市,两个根本没出过门的农家女孩,忽然便有了一种无助感。

在车站大厅,姚三三首先去买了一份城市地图。她虽说两世为人,上一世却根本没出过农村,没见过世面,看着车站里行色匆匆的人们,免不了也有些忐忑。姚三三暗暗鼓舞自己,很快调整了心态――

不过是一座城市罢了。

并且她知道,身后的二姐比她还要忐忑,人生地不熟,她现在已经是二姐心里的依仗了。而她,绝不能怯弱。

“走吧,二姐。”

姐妹两个随着人流,出了车站大厅。站前路灯已经亮了起来,都市里霓虹一片。

九十年代的城市治安,并不能让人放心。姚三三一手拉着二姐,一声不吭地闪开来搭讪的小旅馆的人,匆匆走出车站。

“三三,咱怎么办?”

“先找地方住下。”姚三三小声跟二姐商量着,“哪怕多花点钱,先找个稳妥的旅社住下。”说着她又安慰二姐:“来之前我都打听差不多了,没事儿!”

听说车站周围的旅社很多都不正规,姚三三拉着二姐跳上了一辆开往市区的公交车,其实她也没有具体的落脚地点,有的只是个大致方向。公交车一路往前开,开始路上冷清些,开出一段长路,拐了两个弯之后,车上报出了某个大学的站点。姚三三心里一琢磨,便拉着二姐下了车。

一处算不上繁华、却也不冷清的路段,这里既然靠近大学,人应该不少,旅社应该也属于普通档次。十多分钟后,姐妹俩在一家挺大的国营旅社办了入住手续。

姐妹俩的“南巡考察”就这么开始了。

******************

看地图,找公交,姐妹俩在省城的几天,便每天快快乐乐、兴致盎然地穿梭于这座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她们去的地方,主要是水产市场。

“这么贵!”姚小改第一次听到商贩报出的泥鳅价格,简直要咋舌了。十八块钱一斤,商贩居然还说便宜。

“这还贵?小妹,我这真是便宜给你了。这都什么时候了?寒冬十月的,我这野生泥鳅根本捉不到,养殖的眼下也很少,根本就拿不到货,北京、上海现在都能卖到二三十块。就咱这地方,赶到春节前那几天,要是不涨到二十往上你找我!”

物以稀为贵,九十年代初期的泥鳅,恐怕不比今天便宜。那时候养殖泥鳅的毕竟太少。

“这在哪儿拿货?”姚三三问。

“城西水产批发市场。”兴许是两个年轻姑娘没带来任何威胁力,中年的商贩夫妇说话也随意了些,“咱这菜场里的各种水产,基本都是从那儿批发来的。也有些小摊位,是城外渔民直接进城来卖。”

“城西水产批发市场?”姚三三故意说,“那不是很远?还有旁的吗?”

“远又能怎么样?我每天三四点钟就得出门去拿货。”商贩唠叨,“城东南还有个大的水产批发市场,更远,拿货也见不便宜。”

第二天,姐妹俩赶了头一班公交车,跑了趟城西的批发市场。泥鳅果然不多,除了城里小商贩拿货,有些大饭店也都是直接在这拿货,姐妹俩打听了拿货价格,泥鳅是在十四五块钱一斤的价位。

好嘛!姚三三想,她辛辛苦苦把泥鳅养出来了,一斤她卖五六块钱,千儿八百里路运进城里,批发就拿到十四五,就算是城里分销的小商贩,一斤居然也能挣三四块。

合着她养的泥鳅,她挣的是最少的那份,大钱都叫旁人挣去了?

姐妹俩在水产批发市场转悠了一早上,看得差不多了,便在市场外围找了个小摊子,坐下来吃早饭。出来的早,姚三三还真饿了,她要了两碗小米粥,加上油条和小糖饼,跟姚小改坐下吃了起来。

“大钱都叫旁人挣去了。”

姚小改感慨。姚三三没吱声,她咬着油条,心里盘着一本帐。小商贩挣钱她不关注,她不能做小商贩的打算,再说小商贩各种租金、税收、损耗也不少,并不像表面看到的挣钱那么容易。

批发这块,运输成本不容忽视。另外,泥鳅毕竟是活物,长途运输,有风险也有损失。

然而长期做水产的人,在运输上头肯定是有经验、有方法的。

姚三三在心里合计了半天,目前家里的泥鳅,自家直接运进城里来还不现实,最好能跟眼前这些批发商联系上。

姐妹俩吃了早饭,便在市场里转悠了一上午,早上八点之前,是批发商户们最忙的时候,过了上午十点,生意便很少了,偶尔会有些零散客户来买。

询问了几家铺面之后,姚三三便在这个时候,找上了一家批发门面。

市场里的批发商,也不是各种水产都做,有侧重的。比如眼前这家商铺,主要做的是北方的淡水鱼类,包括大东北的胖头鱼,泥鳅也是他们家一个主要的货品。

姚三三挽着姚小改,大大方方进了商铺,直接找上了这家商铺的老板。老板四十岁上下,身材有些发福。他打量着眼前的两个姑娘,姐妹俩跟这杂乱的水产批发市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整洁,漂亮,亭亭玉立,虽说不算时尚,却也不显得多土气。

“你们俩……要买鱼?

老板很想说,干净漂亮的小姑娘跑来批发市场买鱼,少见。

“我们不买鱼。”姚三三笑笑说,“谢老板,耽误你几分钟,我们想问问,你家一直都批发泥鳅吗?”

“对啊,你要货?”

“你家的泥鳅货源主要从哪来?”

“乡下零散收来的,长期的关系。你们俩小姑娘,到底想打听什么?”

谢老板对两个年轻姑娘还算耐心。姚三三判断,何老板在当地收购的货,应该就是走给了谢老板这样的,城里的批发商。

姚三三便又笑笑,说:“我手上有大约五千斤泥鳅,想寻个买主呢!”

“五千斤?”谢老板不置信地瞅瞅姚三三,“这时节,你哪来这么多?”

“只多不少。”姚三三说,“在乡下,离这儿还有将近一千里路。”

“大小呢?”

“每斤二十条的样子。”

谢老板转身喊人:“小周,倒两杯水来。”说着又招呼姐妹俩,“这边坐。你看我这也没个干净地方。”

店里的确凌乱,姐妹俩在老板拿来的椅子上坐下,谢老板自己便没了地方坐,索性坐在身后装冻鱼的白色泡沫箱子上。

“你真有这么多泥鳅?你们收购的?”

“我们家里养殖的,野生状态放养。”姚三三说,“泥鳅大小、品质我们绝对能保证。”

谢老板看着眼前两个年轻姑娘,像是还有些不相信。

“乖乖,五千斤。”谢老板嘀咕,“给我吧!我一个人恐怕一口气吃不下这么多,一下子批发不出去,我也得找人合伙。你想一车全送过来?”

“你要是真想要的话,运输的问题咱们再商量。”

谢老板一听就笑了,说:“你要是不送过来,我自己去车运,那我就换小点的车,分成两三回,就不用找人合伙了。不过――”谢老板像是仍旧有些不相信,毕竟跟他谈生意的是两个陌生的年轻小姑娘,“我不能先给你付定金,我得先看到货。”

“这样吧。”姚三三说,“咱们先把价钱商量一下,你去车运,货上车,你付钱,这样稳妥吧?”

谢老板表示赞同,他接着给出的价格,是八块五一斤,姚三三心里算了一下,拿货八块五,他运进城里,按现在的价格批发是十四、十五的样子。运输成本……她摸不准。

“谢老板,你看我这一下子五千斤,卖给谁他也不能给我这么低的价格呀!我也不是打听了你一家,再说这往后价格只能上涨。”姚三三只是笑笑,“你给的价格,不合适。我明年还想跟你合作呢。”

“旁人给我送上门口,也不到十二。”谢老板也笑着说,“我还想结交你这个大客户呢,运输成本也高,东西一路进城,过桥过路,七费八费,全都要钱!我这利头也不大。我就是想护住你这五千斤货,眼下货源不足,有充足的货,在这市场上我也能多占一份子。”

姚三三跟二姐对视一眼,仍旧浅笑,谢老板一拍大腿,说:“这样吧,货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我最高给你个吉利数,八块八,你发我也发!”

******************

出乎意料的顺利,姚三三想,看来她这泥鳅真没养错!

“天呀,去年咱卖给何老板是五块八,这一斤多了三块,五千斤,咱一下子多卖了一万多块钱呢!”从水产批发市场离开,姚小改便激动得不行了。“三三,你非要出来看看,果然是对的。”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咱农村不拿泥鳅当好东西,在城里却金贵。现在冬天,更是物以稀为贵了。”姚三三在谢老板跟前没表现出来,其实她也是满心高兴。

估计谢老板的利头还是很大的,不过她今年头一回,摸不清底细,看情势便也不好再争了。

“从咱们看的几家,谢老板给的这价格,还算可以。”

一高兴,姚三三就拉着二姐去逛街。“走,二姐,咱好好去逛逛,一人买两件时髦的衣裳穿,给大姐、小四也买两件,给咱妈也买。”

“算了吧你!”姚小改总算没有高兴过了头,“咱出来时哪带那多的钱!”

呃……扫兴!出来时怕带钱多不安全,便只带了姐妹俩基本的花销。姚三三一边后悔一边决定,等卖了家里的泥鳅,一定要好好进城玩两天。

姐妹俩只好遗憾地在省城里玩了一天,按着原定的计划又继续南下,去挨近的两个城市考察兼玩耍了一趟,便返程回家。她们回到家之后,谢老板跟着车果然来了。看了姚家院子里满池的泥鳅之后,谢老板笑着说:“我这一路上,还一直担心自己挨了哄呢,还特意多带了两个人来。”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人便都大笑起来。

那一年姚家卖泥鳅,没用像去年那么费劲,需要的人手也少了。自家人加上谢老板带来的人,很快清理了两口水泥池子,把泥鳅都装上了车。

谢老板跟原先何老板不同,他装了车是直接上路运走了的,姚三三便留心观察他们装车运输的方法。他们用的是那种大的白色泡沫箱子,箱子上留了通气孔。这样装,应该是既保暖,不会路上冻死,又方便装车。

姚三三便跟谢老板聊起来,谢老板说,泥鳅这东西离开水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事,夏天防晒防高温,离开水能存活六小时,能够运输到省城了。秋冬的话,保暖通气,十二小时离开水都没问题。

“再远,就要采取旁的办法了,加水充氧。”谢老板说。

谢老板那一趟运走了两千多斤泥鳅,剩下的又留了十天,赶在春节前来运第二趟,这一趟似乎是完全放心了,谢老板自己没来,只叫了两个工人和司机来运,同样是货上车,便现金付钱。

两趟下来,比姚三三预计的五千斤泥鳅还多出了三百多斤,四万六千多块钱!姚家一下子体会到了“有钱人”的感觉,一家人都激动欢欣,以至于姚连发在外头都不敢直说卖了多少钱。

“外头旁人要问,就说卖了两万来块钱。”姚连发悄悄嘱咐一家人。穷人乍富的感觉,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牛气,反倒有几分小心翼翼了。

“咱今年不卖给何老板,他不会记恨咱吧?”捧着钱,姚连发处处担心。

“不用担心,爸。”姚三三安慰他,“夏天收购的,还不都卖给了他?我早跟他说过了,今年我自己卖。”

“三三,这老些钱,咱怎么办?”张洪菊。

“先存银行吧,零头留下来花。”

零头留下来花?姚连发问:“把零头那七百多留下来?”

“哎呀爸,存四万,剩下的留着家里过年花。”姚三三说,“咱家里该买个彩电了,大姐结婚时没给她买电视机,大姐夫后来自己买了,咱给大姐买个洗衣机吧。过完年,家里再装个电话。”

姚三三如今已经不再跟姚连发强调这是她挣的钱了,不必要。这钱,反正都是她拿去银行,用她的名字存了,怎么花也主要是她支配。当然,有了钱,她还不是花在家里了?

“二姐,你育苗,你功劳最大,你想买啥?”

“我想买啥?”姚小改想了半天,居然说:“我咋觉着这钱挣得跟做梦似的?”

“这么几万块钱你就做梦了?”姚三三笑,“往后咱俩联手,本钱也足,还要挣更多的钱呢,你不是要睡不着觉了?”

“我今晚上怕就睡不着觉了。”姚小改笑,“咱家买个摩托吧。”

“行啊。”姚三三想,是得买一个,出个门也方便。

“要不,咱别买大摩托了,买个小踏板,你骑着方便。”姚小改说。

“瞧不起人。二姐你能骑大摩托,我也能骑。”姚三三牛气哄哄地说。不就是大摩托吗?

不过,明天先去埝城,姐妹几个先买两件好看的衣裳穿,嗯,一家人都买。

姚三三一边盘算着,一边心里乐呵呵地想,怪不得人家把乍富起来的穷人叫“暴发户”,她如今的理想,就是继续奋斗,当一个大大的暴发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