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三姑娘 > 第34章 羊骨汤

重生农家三姑娘 第34章 羊骨汤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北京状似随意地问姚三三:“三三,你大姐她……这阵子怪忙吧?”

杨北京这些天忐忑啊,心里就跟有个小爪子似的,不停地挠啊挠啊,做什么都不安心了。

他哥原先在他跟前总提到姚小疼,说这丫头多好啊,怎么看怎么好,言下之意,跟你正合适,你赶紧行动啊!那时候杨北京还真没动这心思。

杨北京是个稳重内敛的人。人家姑娘是长得好看――好看他就得喜欢吗?在街上做着饭店的生意,他见过的好看姑娘当然不少,要是一眼看见个漂亮姑娘就喜欢上了,那他成什么人了?

当然,姚小疼长得好,脸蛋秀气气,身材细条条,杨北京一个青年小伙子,不可能完全免疫,当然看着也吸引人,可那就只是眼睛上的欣赏,开始两个人就没怎么相处过。姚小疼就是偶尔跟着姚三三到饭店里来,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之后,姚三三收泥鳅来的少了,姚小疼便每隔几天来一回,送乌拉牛,跟杨北京接触就多了。杨北京渐渐就觉得,这姑娘的确是好啊,不光人长得好,性子也好,心眼儿更好。才多大的一个姑娘啊,就操忙着一个家,全心顾着三个妹妹,这样的姑娘,实在叫人欣赏又心疼。

关键是,所有的好都不是理由,天下间好姑娘多得是,他不可能都去惦记。这个姑娘却越来越吸引他,越来越让他心里惦记,不由得就开始巴望着她来,来了就巴望着能多说几句话,巴望着她多留一会子再走,人家刚走就开始数日子,整天算着她哪天还能再来……

杨北京就这样沦陷啦!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拿“织毛衣”去试探她,在当时的农村,这简直就是直截了当的表白了。姚小疼要是说,行啊,我帮你织,那就等于接受他的示爱了。可是,她是怎么说的?她没说不行,她就说,不一定有空。

那意思,应该就是说还要再考察他吧?反正杨北京是这么理解的,便一心开始琢磨着,怎么叫她对自己有好感。结果,从那天之后,都这老些日子了,愣是没叫见着人家的面,怎一个心心念念了得!

杨北京越来越忐忑,她是不是根本看不上我?便想从姚三三这里套套话,小孩子的话好套出来对吧?哪知道他面对的小孩,根本就已经成了精。

姚三三舒服地喝着羊骨汤,杨北京的手艺是没得挑的,这羊骨汤是把羊骨头小火慢慢地炖,熬出香浓的汤,再加上切得细细的青蒜、芫荽,姚三三不怎么吃辣,喝着舒服滋润。要是喜辣的人,加一勺辣椒面进去,喝得那叫一个热火。

她慢慢悠悠地喝着汤,杨北京可就不淡定了,这丫头,光顾着喝汤,就不能说句话吗?只要是关于她大姐的话,他都愿意听啊!

“我大姐,她的确怪忙的。”姚三三眼角打量着杨北京的神色,心里猜摸着这两人到底有多少进展。要说大姐跟杨北京,她是乐见其成的,有杨北京这样的大姐夫,感觉十分不坏!

“怪忙?”农闲时节啊,杨北京追问:“这时节她整天忙什么?”

“忙什么?嗯,两头猪,四只羊,一条小狗,还有三个妹妹。”

姚三三说这话的时候点着小脑袋,一脸严肃认真,杨北京听了就忍不住噗嗤一笑,摇摇头,开始寻思这丫头人小鬼大,难不成看出了自己“别有用心”,故意的吧?

“杨二哥,你问我姐,有事啊?”

杨北京不自觉地咳嗽了一声,说:“也没啥事,好多天没见着她了,就随便问问。”

“噢,我回去跟大姐说,就说杨二哥问到她了。”姚三三眼睛一转,说:“现在不用送乌拉牛来,你当然见不着她。杨二哥,我大姐整天忙这忙那,事情很多的。就比如说,下个集,她肯定得来个赶集给我买围巾。”

姚三三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杨北京的反应,说到下集姚小疼要来赶集,果然见杨北京目光一闪。姚三三喝着汤,心里想,别说我没给你制造机会啊。

“买围巾?”

“也不一定买围巾。”姚三三随口说,指了指自己脖子上的围脖,“也兴许她要买毛线给我织一个围巾。这围脖太小,不够暖和,我早晨上学冷。大姐亲手织的肯定厚实暖和。”

杨北京一听到“买毛线”,心里就猛地跳了一下,心说这个小丫头怎么忽然就说到买毛线了?难不成那天晚上我说对她的话,她告诉妹妹了?

杨北京一时心里有点拿不准,便试探着问姚三三:“三三,你大姐说买毛线,还说旁的了吗?”

天地良心,姚三三提到买毛线,真的是凑巧了,哪猜得到杨北京心里的弯弯绕,她几口喝完了汤,吃光馒头,才说:“没啊,她没说旁的。”

杨北京一见她喝完了,就站起身来,要给她再盛一碗,姚三三笑嘻嘻地说:“不要了,我吃饱了。杨二哥,那我上学去了。”

杨北京送她出去,嘱咐道:“现在天太冷,你晌午到我这来吃饭吧,路又近,你来了也就是多添双筷子,别在学校里啃冷煎饼。”

“那不好。”姚三三看着杨北京,语带双关地说,“杨二哥,咱们说起来非亲非故,你这就照顾我很多了,哪能整天来你这儿吃饭?”

“说什么呢,你一个小丫头,多添一勺水的事,你能吃多少饭!”杨北京这话说的实诚,即便他心里没装着人家的大姐,眼前这小丫头也是怪让人喜欢和心疼的。

嗯,咱们要是结了亲,你要是能当上我大姐夫,我一天来吃三顿。姚三三带着这样的想法,笑眯眯地离开了饭店。

******************

下午放学,气温居然又下降了,怪不得老庄户都说雪前暖,雪后寒,雪后的天气冷得要命。气温一下降,路上的雪就变得硬硬的,尤其是路中间被脚踩车压的地方,雪压实了,如今冻的硬邦邦,滑溜溜,走在上头,稍不留心就容易滑倒。

姚三三跟着本村上初中的小孩们一起结队走家,路上不时就滑到一个,便只有小心翼翼的往前走。这时候就体现出住校生的优越来了,然而住校生要交一笔住校费,还要在学校里吃三顿饭,总不能一星期都带饭吃,要吃食堂,这么一来,花钱就多了。姚三三当然不愿情住校。

再说,住校要一星期去家一回,不能跟大姐二姐和小四在一块,那多没意思。

鲍金东自觉着身高力大,便随手把姚三三的书包抓过去,连自己的书包,随意甩在一边就肩膀上,一只手装在棉衣口袋里往前走,姚三三跟鲍小叶互相拉着手,小步走着。鲍金东一回头,说:

“你两个小丫,别拉着手走,要滑倒一块倒俩。”

“别不说好话!”姚三三回了一句。试着脚底下实在太滑溜,看了看四周,就跟小叶说:“咱们往边上走。”

路边的雪虽然深,但是不滑,踩上去嘎吱嘎吱的。两个小女孩一边小心走路,一边拉着呱。小叶看着走在前边的鲍金东,对姚三三挤挤眼睛说:“我四哥对你比对我还好。”

“四哥”说的是鲍金东,他在自家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四。姚三三听了这话,不禁瞄了小叶一眼,那年头乡村的人单纯,十来岁的小丫头,基本是不会有什么“早恋”的概念的,姚三三自己也不多想,鲍金东对于他眼中的弱小者,总是照顾的,更何况他们两个从夏天就一起收泥鳅,搭伙往埝城送,鲍金东自然就把她划拉进“自己人”的保护范围了。

“他对你哪里不好了?他就给我背个书包,你的书包,不也是在你哥身上背着呢吗?”姚三三说小叶。

“那是我叫他背的。”小叶说的是鲍金来,“他不给我背,怕回去我奶说他。我奶最疼我了,我哥他不敢惹我。”

姚三三心里慨叹,同样是女孩,这待遇差别怎就这么大!鲍金东父亲兄弟四个,生了八个男孩,就只有两个女孩,鲍老三家有个小柳是家族顶小的,还在念小学;鲍老四家这个小叶,刚上初中。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虽然鲍家奶奶整天为自家儿子孙子多而骄傲,却是十分疼爱两个孙女的。

雪地里走路总是费劲,一路走到家,不光不冷,甚至脊背上微微要冒汗了。到了自家巷子口,姚三三把鲍金东肩上的书包扯过来,自己拎着,一边走就一边把围脖扯了下来,拿在手上。

姚三三拐进巷子,看见自家门口的雪已经扫干净了,今天她不知怎么的,就是没由来的心情好,便蹦蹦跳跳进了家门。一进屋,大姐坐着绣鞋垫呢,小四正在写作业,二姐正在看小四的课本。姚三三就把围脖往姚小疼腿上一丢,说:

“什么破东西,一点也不暖和。”

姚小疼放下鞋垫,拿着围脖看了看,说:“旧了吧,本来也薄,等逢集你再买个新的吧。”

“我不想要围脖了。”姚三三拉着板凳坐到姚小疼跟前说,“大姐,我想要个围巾,我看人家围围巾可好看了。逢集你去买点毛线,给我织一个行不行?”

“买毛线啊……”姚小疼心里忽然因为这三个字跳得快了一下,顿了顿说:“行啊,我多买点,给小四也织一个吧,自己买毛线织,比买围巾要省不少钱。”

“关键是自家织的更暖和。大姐,你干脆多买点,反正也用不了几块钱,咱四个人都织一个,咱四个织颜色一样的,一看就是一家子姊妹。”

“我也不用每天出门去上学,不用织新围巾。”姚小疼说着问姚小改:“小改,你要不要?”

“不要,我在家带着围脖就不冷了。”姚小改说,“大姐,天这阵子冷,不用你跑一趟,叫三三上学顺便买回来就行了。”

“这怎么行?”姚三三赶紧说,“我得上学,难不成你叫我逃学去赶集?二姐你心眼坏了。”

姚小改气得呲吧三三:“你才心眼坏了。你晌午的工夫,上趟街不就买来了吗?”

“我不会买毛线,你自己懒不愿意出门,你也不许大姐去赶集?”

“笨蛋你,买个毛线有什么不会的?”

姚小疼赶紧说:“你两个,怎么就跟咱家那羊羔似的,到一块就顶,不到一块吧,还惦记着,刚才是谁叨咕说大雪天,怕三三走路滑倒的来着?”

姚小改撇撇嘴,姚三三一听,知道二姐刚才担心自己呢,就冲着姚小改伸着舌头做鬼脸。姚小疼看着她俩笑,就说:

“你俩别再斗嘴了啊,逢集我就去买,买点鲜亮的毛线,给你跟小四织围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