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农家三姑娘 > 第13章 麦收季

重生农家三姑娘 第13章 麦收季

作者:麻辣香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5: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叫魂,要说是封建迷信,其实更算是一种民俗,民间的有些习俗,总是有几分神秘,现代科学解释不清楚的,也许未必能说出什么道理来,但有时却能很神奇地解决问题。

能解决问题就行啊!

“人有三魂七魄,小孩子魂魄不牢靠,一旦受了惊吓,嫌怕,就吓掉一魂两魂的,就会发烧闹病。小孩子人太小了,自己不能找着路来家,你叫一叫,魂魄听见了,赶紧回来就好了。”四奶絮叨着,就随手端了瓦盆,说:“行啦,叫回来了,把刚才那褂子给三三盖身上睡,别惊扰她。你一家子睡觉吧,我也该回去了。”

姚小疼忙把盖盆的褂子小心盖在姚三三身上,跟姚小改送了四奶出去,回来时,见姚三三已经睁开了眼,瞧着她两个姐笑。

“笑什么笑!睡你的觉。”姚小疼瞪她,姚三三满足了好奇心,这回真的翻身睡了,一会子工夫就睡熟了。

姚小疼一夜里没睡踏实,探手摸了姚三三好几遍,这一夜姚三三却睡得十分安稳,没再发烧。姚小疼满心高兴,四奶果然神奇啊!但还是不太放心,又盯着姚三三吃了两片感冒药。

魂也叫了,药也吃过了,不论哪个起的作用,反正姚三三是好了,就没再发烧。张洪菊觉着欠了四奶的情分,庄户人欠了人情,拿上两包白糖,或者二斤桃酥什么的,到人家里去坐一坐,可是姚家日子这样紧巴,没啥东西去感谢人家的。

张洪菊就叫姚小疼:“四奶年纪大了,往后你姊妹几个,抽空去给四奶挑点水,干点活什么的,不能白了人家。”

张洪菊说的“白”,在当地大概就是忘恩的意思。

姚三三就着样莫名其妙发了烧,又不明所以地好了。她把星期天捞来的一篮子乌拉牛用清水养了。临近期末考试,功课就越来越多了,下午放了学,姚三三赶着做作业,再复习前边的功课,便好几天没再去捞乌拉牛。反正,小厨子要的一篮子够了。

姚三三用心把那些乌拉牛收拾好,等又到星期六,剪了尾巴,赶在下晚送去给实惠小吃部,那小厨子耷拉着眼皮,伸手扒拉了一下,看了又看,似乎很满意。

“弄的倒是怪干净,你往后,一星期就送两篮子给我,都要像这样子弄好,还给你按五毛行不?”

姚三三忙答应着:“行啊,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我一准送来。”

******************

本来旱了一个冬春,哪知道临近麦收,忽然就下起了连阴雨,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好几天,下的麦田里都水汪汪的了,紧接着两个火辣辣的大晴天,满田野的麦子一下子都黄了。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并且麦子这东西,它比旁的庄稼都性子急,你说花生吧,早两天收晚两天收,那都不碍事;再比如棒子,只要熟了,支在秸秆上,你收上一个月,只要没人去偷,等它在地里干透了也没事。

但麦子就是不行,麦子熟好了,只要一个响晴的毒太阳,它就会“掉头”,穗子下边的麦秸最纤细,晒干了它就容易断,麦穗子掉在地里了,多糟蹋那老些粮食。不光是“掉头”,麦子熟的过火,麦皮干了,你割的时候稍微一动弹,麦粒就掉进泥土里了。

所以,农村割麦子,都是争抢时间,不敢耽误,麦子割下来,还要抢墒情把下茬种下去,麦季,绝对是最忙碌最紧张的时节。

学校里放了一星期的麦收假,张洪菊小产还没出月,姚家三姐妹跟着姚连发都下田去割麦子,那一年的麦子,割的尤其辛苦,脚下踩着软软的泥地,一镰刀一镰刀地割下来,再把麦子捆起来,一捆一捆背到地头。拖拉机,牛车,根本就不敢进地里去拉,稀烂的麦茬地,车轱辘再一碾压,土壤压成了死吧吧的泥饼子,下茬可就不容易种了。

麦子背到地头,等着姚二叔帮忙拉回家。上回姚三三把二文打了,姚二婶子看见她,一直都翻着白眼生气,姚三三寻思,叫二叔拉麦子,二婶还不知到要说些什么难听的呢!

姚三三到晌午前住了镰刀,回家准备晌午饭。她快手快脚地包了一锅番瓜包子,发面费工夫,她用的死面,包包子看起来费事,其实饭和菜一起准备了,反倒省事,还方便往田里送。饭送到地里吃,能节省不少时间的。

麦收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活儿太重,吃头上总不能太亏,需要耐饿的硬饭才能应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家家都会在这个时候弄点好饭菜的。

包子出锅,姚三三拿笼布包好了,又拎了一壶水,就赶紧送下田去。老姚家三兄弟的田都是挨着的,姚三三走到地头,远远看见二叔、三叔两家已经坐在地边吃饭了。

二文三文都是不干活的,家里姚老奶弄好了饭菜,他两个拎着水壶来送水送饭。麦收时姚老奶也不下田,在家里给二儿子、三儿子弄饭,看场,晾晒麦子,横竖也不轻松就是了。姚连发家就别想她帮忙了,姚老奶的说法是:你家那老些丫头子,弄个饭还用我伸手?

男孩不用钻锅屋,女孩围着锅台转,在姚老奶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

姚大文也十五岁了,倒是拎着镰刀来割麦了,不过姚大文干活轻飘飘的,也就是做做样子,姚三三能割六垄麦子,姚大文连四垄也割不了。

“爸,吃饭了。”姚三三招呼一声,姚连发扔掉镰刀走过来,问了一句:“弄的什么?”

“死面包子。”姚三三放下篮子,招呼大姐二姐吃饭,邻边地头上三文听见了,立即叫喊起来:“妈,我要吃包子。”

“来吃啊。”姚连发吩咐,“三三,先拿个包子给三文,也给二文一个。”

三文乐颠颠地跑过来,姚三三只好给了他一个包子,二文看着姚三三,哼了一声,居然没过来。他自己不来,姚三三当然也不会送去给他,反正她也是小孩不是?二文不过来,三叔家的柱子却跑过来了,一点都没客气,自己就去篮子里拿了个包子吃起来。柱子嘴里咬着包子,含糊不清地说:

“番瓜馅儿的,三姐,你包的比咱家包得好吃,我妈包包子,比不上你包的有味儿。”

三文很快就噎掉了一个包子,冲着姚三三一伸手:“我还要。”

“你再吃,咱家就不够吃了。”姚三三无奈地说。姚连发翻眼瞅她,说:“三文他小,你不吃也得先尽着他吃。”三文听了,笑嘻嘻地伸手到篮子里又摸了一个包子,张大嘴就咬了一口,示威似的举起来给姚三三看。

三文这都够十岁了,饭量当然也不小,再来个八岁多的柱子,这包子要尽着他两个吃,自家恐怕真就不够了,这麦收时候,他自家肯定也弄了好饭菜,却非得来吃旁人家的,还不是爱占便宜的本性?怪不得都说旁人家饭香。姚三三现在就是担心,回头不够吃的怎么弄?

三婶家姚红霞也来跟着割麦了,柱子跟着下田,却是专管牵牛、送水的,姚老奶生怕他晒黑了,给他带了大人的斗笠,远看着活像个大蘑菇。

吃着饭,姚三婶子手里拿着煎饼卷过来了,姚小疼跟姚小改洗手回来,刚喝了点水,姚三婶子盯着姚小疼看了两眼,笑眯眯地对姚连发说:“大哥,我说的那个人,你扒拉了吗?”

“还没。”姚连发说着也看了姚小疼一眼,姚小疼低头吃饭,姚三三听着却上心了。

“我说话你不信,你非得要再拔拉,你说咱两家谁跟谁,我还能不向着你?”姚三婶说话的语气总有些不阴不阳的调调,“那你赶紧扒拉扒拉,合适就见见。人那头还等着我回话呢!”

“行啊,忙过这两天的。”

姚三三一听,真要给姚小疼招女婿了?姚连发定然是在外头说了招女婿的打算,他一说,想说媒的当然就有了,三婶子从来就能说会道,死人都能叫她说活了,也不知道她介绍了个什么人,三婶她说的话,有几分能信?

姚三三看看姚小疼,姚小疼死命地低着头,手里拿着包子,老半天没吃一口,看样子心里一定是有数的。姚三三忍不住担忧起来,大姐才十六岁,不管对方是哪样人,招女婿这事,真不应该。

******************

姚三三对二婶的担心还真没多余,到下晚,各家地头上背出来的麦子已经成垛了,姚二叔先拉了自家的,又帮着姚三叔家装上车,等他牵着牛车来装姚三三家的麦子,二婶子拖腔拉调说话了。

“这牛都累了一天了,你也使,他也使,使起来就没个完,不是自家的当然不心疼,谁家的牲口谁自己不心疼?”

姚连发坑着头没出声,姚二叔烦唧唧地呲吧老婆:“你消停点行不行?大哥家没有牲口,使咱家牛,他家收的花生秧,麦草,还不是给咱家喂牛了?”

“那是冬天,眼时下这大夏天,我整天割青草喂牛,哪个跟我帮着了?我一天割一大粪箕子的青草,我容易吗?”姚二婶子忽然扬声说:“小疼,小改,你几个丫头子,闲着没事也来给我割点草。”

“二婶子,大姐二姐下田薅的草,除了鸭嘴菜什么的喂了猪,那些青草,大姐不都送去给你喂牛了吗?”姚三三把一捆麦子抱上牛车,随手一指二文,“往后该叫二文三文牵出来放了,你就不用割草了。”

姚二婶撇着嘴说:“二文三文都得上学,再说男孩子皮,不会干活,你指望他干什么活?你家丫头多,就不能多干点?”

“二婶,咱家姊妹多,哪回你家打场,你家抢种,不是咱几个去帮忙?”姚三三笑笑说,“要不然,像打场的活,你跟二叔两个人能干过来?”

“行啦行啦,干了一天活,没累着你嘴皮子是吧?”姚二叔喝斥了一声,亲兄弟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家跟姚三三家,就是互相帮忙,他家有牛,姚三三家姐妹仨跟着他干活出力,高大上说法叫资源共享。他家小孩多,地也多,三个小小子没一个使唤动的,那三个丫头,也算跟着他干了不少活。

姚二叔一开口,姚连发也开始训斥三三:“三三,你这个小丫头,怎么学得牙尖嘴利的?有闲劲说话,还不赶紧干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