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四宇天际 > 八侠卷 六、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四宇天际 八侠卷 六、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作者:翠筱寒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8: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都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数年之前,那时的李天行生于富豪之家,那时的他,还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

可是好景不长,六岁那年,李天行的老父亲去世。当时李天行的两位兄长心中就一直都想独霸家产,早就开始明争暗斗了。

虽然当时李天行才六岁,但大宅内的各种争斗,早已把他教育的是少年老成。父亲一走,他便也逃出家门,就这样他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他知道,家里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要想活命自己只有往西北苦寒之地。

在家千般好,出门半日难。

但即便这样,小李天行也觉得,外面比家里好。至少,他的路,掌握在自己脚下。

这样一个富家少爷,孤身一人在外,竟然没有被拐骗,也算是个奇迹了。

哪知他不识路途,一路上竟来到云南大理。虽然李天行因家中变故流浪在外,而且小小年纪就世故老成。

但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很快,就被大理这湖光山色所吸引。再加上此处民风淳朴,这里的人对谁都待如亲人,于是李天行逃亡的脚步也就止于此。

一日,他游耍得有些累了,便在一片小湖边休息。刚好从远处走来一名老道,这位道长一派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一身月白色道袍,真似谪仙下凡。

此人,正是“清风道☯人”。

清风是来拜访一位老友的,与李天行一样,也被这奇幻如画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多呆了几天。今日也是游赏得有些累,看到不远处有一片小湖,于是便走过去歇歇脚。

当他第一眼看到李天行的时候,可给他激动坏了。虽说他未能了道成仙,但俗话说的好:人老精、马老灵,兔子老了鹰难擒。

这活了快一百岁的人精,只一眼就看出,这七岁大的孩子骨骼精奇、面有富贵,左耳天轮、天城、天郭整齐,这说明七岁前受亲人恩泽,或是承受祖先馀荫福佑。然而他右耳形状不同,当在此年纪与双亲分离。

被一个人像看珍奇动物似的这样看,李天行觉得浑身不舒服,于是便开口道:“老道长不用看了,就算你看得再准,我也没有卦钱给你。”

清风道长手捻须髯,面带微笑地说:“我知你与双亲分开,但从你面相来看应生于大富大贵之家,怎么会无钱呢?”

李天行心想,这道长确实有些能耐,便开口说道:“道长说的没错,只可惜我的富贵全在于我的双亲,他们一旦离开,我也只是一贫苦之人,何来金钱。”

老道一听,轻☯抚银髯道:“原来如此,既然这样,不如你跟着老道我,不仅能有口饭吃,还有书读。”

谁知少年李天行却轻蔑的说道:“读书?读什么书,读书有何用。当今朝☯廷之中有多少饱读诗书的人,但真正有能力,有担待的有几人。”

清风听到这有些不大高兴,他本想晚年收个徒☯弟以继成衣钵,是以他一看到李天行便动心了。谁知这孩子却没有上进心,不免有些失望。

但想想这孩子现在还小,以后好好培养就是了。想到这他便说:“当然是博览天下群书,以后文可为相。如果你想学武,以后当将成帅也无不可。这样便可以安邦定国,济世为怀。”

“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说得是没错。但道长如此的身份,却怎的说出儒生的话来?得了功名,也不过是享受些荣华富贵,这也不过是最下等的享受。”

此语一出口,清风不由得一惊:“小小年纪竟能说出这种话,那你认为什么是中等享受?何为上等享受?”

“与知己好友归隐山林,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中等享受。而最上等的享受则是: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体性抱朴,以游世俗之外。”

这样一番言☯论,却出自一个七岁顽童,清风顿觉得他就是上天赐给他的。心中的喜悦再也掩饰不住了,于是他直截了当地说:“你做我徒☯弟如何?”

“做你徒☯弟,我对算命看相可没兴趣。”

清风并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和这样的孩子,说道理是打动不了对方的。只见他身☯子一纵,人已飞到了湖中心,只见他双脚立于湖面之上一动不动,如站在平地上一般。

他再回头看那孩子,发现李天行呆呆地看着他脚下的水面。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已经把对方震住了。

“怎么样?不信我有如此能为,怕我作假?那你下到水里试试。”

可就在这时,他发现那孩子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那是怎样一种笑?似乎是明白一切的笑,但又不同于豁然开朗的大笑。

清风在此之前只见过一次这样的笑,那是他的师傅在升仙以前一个月的时候。那一天师傅在静☯坐的时候突然微微一笑,那是悟出无上大道的笑,那是放下一切执念的笑。

那笑容,清风一辈子都不会忘,而如今,他从这孩子身上又看到这笑容。一个孩子,怎么会发出这样的笑容,难道他在这么短的一瞬间,已经悟出了这么功夫!

清风简直不敢相信,他在花甲之年方才能做到,而眼前的只不过是个孩童。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那么深厚的真力支撑。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只见站在湖边的李天行全身发力,纵身一跳来到清风的面前。当然,双脚也是立于湖面如履平地。清风忽然没有任何预兆的把他的手拉住,使出轻功在前面飞快的奔驰。

对于轻功,他还是非常有自信的。

除了昆仑派“黑发剑叟”的《凌空踏虚》可与他相提并论外,他已没把什么轻功放在眼中。想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他回头看了一眼。事情的发展和他想的一样,那笑容又出现在李天行的脸上,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身☯子向前一倾便提步飞驰。

就这样一老一少,一前一后飞快地疾奔着。先是老者在前幼在后,跑了一会两人竟并驾齐驱,但到后来两人的距离又拉开了,李天行慢慢地被甩开了。

清风知道,无论这孩子又多么的聪明,资质由多高,他始终是个孩子。轻功除了身法、骨骼的要求,对体力、真力的要求也不低。一个孩子的体力有限,有没练过内功,所以很快就跟不上了。

清风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于是他想传给那孩子一项绝技,那可是他九十多岁的时候才能使用的轻功绝技。

这项绝技不但能使轻功高人一等,而且几乎只消耗一点体力与内力。只见清风突然双☯腿停止奔跑,脚虽然停了下来,但身☯子没有停。只见他人浮于地面四尺高,而且前行的速度更快了,这便是他的独门绝学《驭气行》。

几息间,清风便把李天行甩得没了踪影。他知道那孩子很聪明,但不让他看明白,他也学不会这门功夫。于是他又折回去,果见李天行坐在草丛中,大口大口地喘气。

清风来到他的面前,笑着道:“你挺聪明的,不知我这飞在半空的本事你觉得怎么样?”

说罢他又双脚离地飞了起来。清风这门神功不同于一般的轻功,他不需要用内力辅助。这门功夫之所以能使人浮起来,而且是行如疾风,全凭脚下那运行自如之气。要运行这股气,就要学习他那特殊的形气法☯门。

清风在回来与他说话间,李天行已看出一些门道,是以清风刚走,李天行便已浮在半空。

不过他只会运气,不懂行气,因此一开始行起来晃晃悠悠。但在试验了各种呼吸方法,他已经找到了窍门,很快两人又并肩而“飞”。

幸好此刻不是夜晚,也无人看见,不然真的会以为自己见到鬼了。

也不知行了几时,清风长啸一声停了下来。身边的李天行虽然初学此功,但已能运用自如,与清风一前一后都稳当着地。清风高兴地看着李天行,半天说不出话来,反而是李天行首先开口:“老仙人为何要收我为徒?”

“因为你资质极佳,可以继承我的衣钵。”

只见李天行笑笑道:“您老是出家修行之人,怎么反而如此执着?人的才智、体质各不相同,教他们的老☯师应因材施教,不可一沉不变。修☯道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你教我的是可以学得来的,而真正的道是教不了也学不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您所传的,只能让我了解有哪些‘道’,哪些‘道’远,什么‘道’近,真正走‘道’的人却是我自己。道祖老☯子大宗师出关时并不想留下什么,因为他不想天下人都走他的路,而忘记了自己的‘道’。至于《道☯德经》一书,也只是指引别人所求的真意,希望后人不要误☯入☯歧☯途。南华庄子也讲道,但他却不盲目的跟老☯子的‘无为’之道,而是重新开辟了‘逍遥’之路。”

这样的话,没有几十年的人生体悟是根本说不出来的,而且听在别人耳中也只当做是小童戏语,但在清风的耳中却如暴雷震天动地一般。自从师傅仙逝以后,这几十年来他一直效仿师傅练武、悟道、看书、打坐,想从师傅生前的言行举止中参悟什么。

这些年虽然有些小成,但总难以有更高的突破。有时他也会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一种修☯炼方式。但转念一想,师傅便是如此得道的,他的方法绝不会错,定是自己的资质不够尚不能完全体会。不过他相信只要自己勤加苦练,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但如今听到这小童之话,他方才醒☯悟,原来自己一直都错了。这正是道☯德经所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一席话若非至理名言,便是小孩子说的胡话。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以你的资质、悟性,我是教不了你了,若是吾师定会很高兴收你为徒。只可惜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不然……”

“好啊!”还没等清风说完,他便答应道:“我拜他为师不就行了,反正他的本事您都学到了,您代师授徒不就可以了。”说着便给他下跪。清风心中一惊,这小子倒是会捡便宜。但他心中也是十分高兴,把李天行扶起来,拉着他的手,两人齐施《驭气行》消失在旷野之中。

¥¥¥

听着白石僧人述说着师傅的过往人生,岳君的最早已张得合不上了。他还清楚的记得,多年☯前,他家遭到歹人的屠☯杀。家中除了他以外,无一人逃脱,敌人也并不打算放过他。在追杀途中,他双目失明。

或许是天不亡他,他遇到了当时刚出师不久的李天行,也就是他现在的师傅。不仅保住了一条命,还习得一身武功,更得知在自己之前竟有六位师☯兄与自己有着相同的遭遇,很显然是同一批人所为的。

自此之后,他们师☯兄弟八人一边为武林铲除败类,一面寻找仇家。在这期间,他们所看到的师傅,整天总是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哪知他也有这样的过去。他一直以为,自己兄弟八人的身世凄惨,可是,比起自己兄弟家人的死别,他们兄弟之间的死斗,也就不算什么。毕竟,自己虽然现在能力有限,但终有一天能找到仇人。可师父呢,他的仇人是谁呢,是自己的亲人吗?

此时白石僧人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只听他口诵一声佛号道:“那时清风说这件事给我们听时,我们不相信,当他把李天行带到我们面前时,我们都大感惊讶。他年老还得了个这样的传人,以后他行走江湖还不把那些德高望重说得脸红脖子粗。在我们四人当中,以清风的修为最高,但我们都是修佛论道之人,早把名利看淡了,是以我们从不选出第一。

不过听他这样夸赞李天行这小子,心中难免有点不服气,还与他打赌说:二☯十☯年后,我们三人若还有一人活在这世上,便与他比个胜负。谁知他竟自负地说,只要十年,咱们四人便不是他的敌手。那时我们都以为他因为有了一个传人,所以自傲起来,因此决定到时候好好挫挫他的锐气。

可谁知才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那孩子竟然跟我们打成平手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听说江湖上最近又出了个吴越天,外号叫‘儒刀’,据说把李天行小子都给打败了。江湖中新一辈中有这许多人才,真是难得,如果都能为百☯姓谋福利,才是天下之福。”

就在这时,山洞外一片嘈杂,只听洞☯口有一人☯大叫道:“岳君,你给我滚出来。听江湖中的朋友说,你要杀我老婆,今天我把我老婆带来了,我看你怎么杀。”

洞中,只听白石僧口宣佛号,问道:“敢问岳施主为何要杀别人的妻子?”

岳君也觉得奇怪,自己并没打算杀谁的妻子。

“大师,这事可能有点误会,待我出去和他们解释一下。”说着他便提起青竹杖径直往洞外走。此时的他,似乎眼睛已经完全恢复了一般,走路一点也不像瞎子,这山洞就如同他的家一般,不需要借住竹竿的指导,很轻☯松的就来到洞外。

岳君出来时洞☯口还刮着大风,但岳君却准确地知道对方在什么位置,并主动朝对方抱拳施礼道:“朋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与阁下素不相识,怎么谈到杀你妻子呢?可能是这其中有人挑☯拨。我杀的人都是该杀之人,而杀死的女人也是数年以前的事了。我看不如这样,在洞中有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高人,我们请他老人家来评评理如何?”

只听另一个声音说道:“谁跟你是朋友。岳君,你别和我们打哈哈,我师☯兄说你杀了你就杀了。”

世间有很多栽赃的方法,不过这种当着面,说这样立即就被揭☯穿的谎☯话还是不多见。这不是栽赃,而是蛮狠不讲☯理。在武林中,不讲☯理的人☯大多武功不高,高手的话,除非天生脾气火爆,不然即使骂人也会文质彬彬。

说话的人虽不是一流高手,但也是会家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一是因为他平时强横惯了,二是因为他话一说完,就听一女子道:“你敢咒我死,等我伤好了,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那人也不生气,反而调笑道:“我说岳君杀了我嫂☯子,你却说我咒你,看来你承认是要嫁给我大哥了。不过嫂☯子要杀小叔子,师☯兄你也不管管。”

那个被称为师☯兄的人说:“你放心好了,等她过了门,我就废了她的武功,保管她以后不敢对你动手。”

岳君被这三个人的话弄得有点糊涂,那两个男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杀了他的妻子,但他妻子却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而且她并不想嫁给那男的。两人反倒像是强抢民女。听那女子说话声,似乎身受重伤,说话时气息短促。因为山上的风太大,岳君也听不出更多是消息。

那女子听了两人的话,愤怒地说:“你再不住嘴,我会让你们生不如死。”

只听那师☯兄笑道:“怎么不是,江湖上传闻只要谁打败了你何琳,你就嫁给谁。我一出手便拿住了你,你难道不该嫁给我?至于你那句生不如死,应该是欲×仙欲死吧!”说着这师☯兄弟两哈哈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