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当上赘婿的我只好读书成圣了 > 第193章、召集问话,革新之举

云无极这话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无论是六部尚书还是三位将军,此时都选择了沉默,大离现在局势,他们这些当权者的心中当然很清楚,但是形成今日之局面,绝非一日之寒,这是历代当权者都了解不了的问题,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诸位爱卿,怎么不说话了,刚才不是还给本太子建言献策,说这不行,那不行的吗??”云无极看着众人的反应,冷哼了一声,继续开口道:“诸位若是没有办法,本太子倒是有个办法,诸位爱卿可愿意听一听啊??”

云无极话已至此,下面的人怎么可能还那么不懂事,一个个此时全部都躬身行礼,回道:“一切都听从太子殿下的意思。”

云无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听话就好办的多了。

“威远、北伐,护国三位将军,你们手下的兵力,本太子心中有数,除了北伐军之外,威远军和护国军,各自抽出一万兵力,支援洛神侯,负责清扫江湖宗门。”云无极此时开口说着。

威远军是朝廷的内卫部队,负责拱卫京城安危,平叛大离内部有可能发生的暴乱和其他问题,比如京城内部的御林军,金甲卫,就都属于威远军的范畴。

而现在能动的也只有威远军了,现在大离朝廷内部相对平稳,而且虽然局势严峻,但是在内部,却完全感受不到这种紧张的局势,因为没有灭亡,老百姓还是安居乐业的状态,不需要浪费威远军那么多的力量来镇守,这也是为什么云无极不由分说的就要动用威远军一万兵力的原因。

北伐军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抵御北地蛮族的军队,北伐军和洛神侯统领的大军,互为补充。

往常都是洛神侯带领大军抵御北地蛮族,镇守北方,但是现在洛神侯将重心放在了清缴江湖宗门之中,北伐军现在就成了镇守北地的主力军。

而正是这个原因,考虑到北地的局势,云无极就没有说让北伐军也出动兵力的事情,北伐军现在能够看管住蛮族不动,就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至于护国军,则是镇守南方蛊族的军队,由平南王镇守统辖。

但是现在局势在这摆着,江湖宗门之患,对于大离王朝来说,更加严峻,蛊族因为要和云溪公主联姻,成就和亲之事,短时间内,蛊族和大离王朝,都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而之前为了对抗蛊族,大离王朝的军队也出动了诸多兵力,可以说,镇守南方的大离军队比镇守北方的大离军队的数量差不了多少。

但是现在局势缓和,没有必要留下那么多的军队驻守。

不过考虑到蛊族反复无常,而且,蛊王所图谋者甚大,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日若是撕破脸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云无极慎重的只要调出了一万兵力。

这一次,三位将军都不再继续开口了,太子殿下现在说的就是最后的通牒和命令,谁也无法忤逆,这若是再继续忤逆,那就有些看不出来门眼高低了。

不过太子殿下这番话说完之后,大家也基本上都能接受。

这样的结果,算是现在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

“还有一事,众卿家可否愿意议一议?”云无极此时开口继续说道。

所有人都是开口道:“请太子殿下明示。”

云无极淡淡的开口道:“诸位可知道方易?”

听闻此话,众人都是微微一怔,但是旋即,六部尚书和三位将军都是齐声开口道:“知道。”

方易这个名字很出名,他们之前就知道。

一个北地来的赘婿,千里迢迢从北地赶来,与洛神侯的女儿洛青衣成亲,洛家的赘婿方易。

但是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擅长诗词,儒道天赋旷古烁今,空前绝后,登顶书山,巅峰赛第一,摧毁魔域。

甚至作为大离的高层,他们还知道方易助赵无极大儒成就八品战儒,造就了如今宋之问,赵无极双星闪耀的儒道局面。

可以说,大离平定妖魔之祸患,方易一个人都居功至伟。

这样的杰出天才,他们当然知晓。

云无极此时笑着开口道:“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方易的,此子有惊世诗才,我曾亲眼见过。”

“诸位可曾知道他有一首惊世诗词?”云无极继续开口。

礼部尚书此时站了出来,他掌管天下教化,方易的惊世诗词已经编印成册,印发各大学宫,供学宫弟子研习。

所以他对此自然极为熟悉,此时听闻云无极说起方易的惊世诗词,礼部尚书登时站了出来。

“不知道太子殿下,说的是哪一首??”礼部尚书开口问道。

云无极扫了一眼场下的众人,似笑非笑的开口道:“是一首唤作《老将行》的诗词。”

云无极此话一出口,其他人都是愕然,一时之间都在开始思索起来,这首《老将行》的诗词是什么内容来着。

唯独礼部尚书的脸色登时大变,他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了云无极,万万没有想到,云无极竟然当众提起了这首诗词!!

看到礼部尚书脸色的变化,所有人心中都是“咯噔”一声,有了些许不好的预感。

难不成,这《老将行》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不成??

那几个武夫很是愕然,唯独吏部,户部,工部,和兵部四部的尚书此时目光闪烁,看了看礼部尚书,又看了看云无极,似乎想到了什么。

六部的尚书,除却刑部尚书之外,其他五个都是七品大儒,他们浸淫儒道多年,自然瞬间想起来了方易的那首《老将行》,自然也知道方易的那首诗词说了什么内容,还有今日云无极突然说起这首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老将行》是方易在学宫的巅峰赛上所作的一首战诗词。

这首战诗词威力强大,可以帮助老兵短暂的提升战力,这一点不用多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作出来的意图。

方易当初作出来这首诗词,可是为了抨击大离的朝政。

《老将行》讲述的是从军队之中退回来的大离士兵,心有不甘,想要继续为大离朝廷效命,想要继续为国作战的志向。

但是大离朝廷的政策则是重文轻武,甚至对道门的扶持都要比对武道的支持力度要大。

从军队之中退回来的士兵,都要各谋生路,但是因为那些士兵,都是武道强者,所以他们一回来,就回归草莽江湖,成为了宗门弟子的一大来源。

多年来,江湖宗门尾大不掉,原因之一,也在于大离朝廷的听之任之,变相的在推波助澜。

但是这是个国策,而且是从开国皇帝开始之后,就一直延续至今的国策,从来没有动摇过。

其他事情,或许大离朝廷的历代皇帝,还有所改变,但是这一条国策,那简直就是国之根本,从来没有任何一位皇帝,想要动这个国策的。

这也是大离军方孱弱,之前在东南和北地共同作战之时,大离军方捉襟见肘,几乎找不到可用之兵,导致北地战局惨败,洛神侯身负重伤。

这就是弊端。

方易的《老将行》就是在讽刺这个国策。

宋之问大儒当初还害怕影响当时的战争局势,还专门下了“三缄其口”的圣人之令,全体大离的儒生都不得继续再探讨这首诗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几位高手都是七品大儒,三缄其口对于他们的效力越来越弱。

到最后,几乎对他们而言,都算是没有作用了。

可是此番,云无极在此地重提旧事,方易当初作出了那么多的惊世诗词,但是云无极却丝毫不提其他诗词,而是专门说出了方易这首《老将行》,放在这里,多少有些别的意味。

没有人开口说话,但是又不能没有人说话,礼部尚书此时只好硬着头皮开口道:“方易的那首《老将行》可谓是惊世诗词之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讲述了老将为国效力的决心,还有甘愿身死沙场的高尚气节,正是我大离军队之中许多老将的心声,窃以为,这首诗词……”

礼部尚书还要继续说的时候,云无极却是猛地打断了他的话:“张尚书,本太子可不是让你赏析这首诗词的……”

说着,他目光再一一扫过去,可是却选择性的忽略掉了刑部尚书和三位将军。

妈的,太子殿下搞歧视!!

其中一位将军登时感觉到自己好像是受到了侮辱,他为什么不看我们,以为我们不知道那首战诗词吗??

好吧,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印象。

妈的,这些玩儒道的人,就是婆婆妈妈的,有话不能直说吗,非得如此拐弯抹角??

粗鄙的武夫不能理解他们那些人的弯弯道道,所以很难理解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但是其他五部的尚书,脸色却都是变了。

“太子殿下,请三思。”沉默良久,兵部尚书率先开口了。

云无极叹了一声,开口道:“本太子以为,你作为兵部尚书,应该是会支持我的……”

礼部尚书此时登时再度走上前来,开口道:“太子殿下,万万要三思啊,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他们都已经理解了云无极的用意。

云无极这是想要借用那些进入到了江湖宗门的那些老将的力量,将他们重新召回,继续参加大离的军队,从而继续作战。

但是兹事体大,这可能是牵扯到国本的事情。

毕竟,之前几代的皇帝,都对这个国策坚持的极好,现在云无极冷不丁说要将这个国策变变,这一点,大家一时之间,都难以接受。

“还请殿下三思,此事,若是要议的话,还是等陛下醒来再议吧。”吏部尚书此时也是开口,现在,到了他们必须都要表态的时候了。

但是他们众口一致,竟然罕见的都选择了不支持。

此事太大。

之前从大离军方之中走出来的将军众多,其中很多将士们没有职位,亦或者是身负伤势,大离朝廷都选择了冷处理。

这本身就让那些进入到了草莽的英雄们难以接受,此番贸然召回,恐怕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得不偿失。

而且一旦回归,这些人需要修炼的武道资源,可谓是多不胜数,这也是大离无力承担养活那么多武道修士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侠以武犯禁。

武道修士太多,就会造成今日的局面,如同那江湖宗门,无法管教的问题。

若不是打仗,大离朝廷不需要那么多犯禁的武道修士。

“这么说来,诸位是都不同意我的想法了。”云无极此时没有丝毫意外,而是开口问了一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