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04章 木制品经营部,窦武来了,铁路网,铁路行车组织

随后的几天时间内。

四合院内看似一片平静,但是任谁都能看得出许大茂看向贾东旭的眼神不对。

大家伙都清楚许大茂家和贾家这次是结下了死仇。

贾张氏觉得易中海没有帮贾东旭,贾家和易家的关系也生疏了起来。

阎解成依然每天辛辛苦苦的扛煤。

除此之外大院里的日子倒算是平静。

时间就像是男人的本钱,越来越少,越来越快。

三天后。

李爱国完成了图纸的绘制工作。

趁着行车的空隙,骑上自行车来到了位于煤市街甲号胡同的前门机务段木制品经营部。

木制品经营部是前门机务段下属的小集体,建造于除四嗐大行动中,主要负责生产驱鸟口哨、老鼠夹子。

除四嗐大行动虽然结束,但是上面并没有放松驱鸟和除鼠工作。

尤其是驱鸟口哨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木制品经营部的生产工作十分繁忙。

木制品经营部的主任是前门机务段后勤处的周兴明,在段里的时候,李爱国没少跟他打交道。

见李爱国推着自行车进来,周兴明笑着迎了上去:“李司机,今儿什么风把你刮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来了。”

木制品经营部虽然也位于京城,但毕竟是附属厂子,所以木制品经营部的领导和职工自嘲是被发配了。

“老周啊,都是为铁道事业做贡献,咱们肩膀头一般高,要是火车上没有你的老鼠夹子,那咱们的卫生怎么达标呢!”

李爱国清楚周兴明是在开玩笑,也调侃了几句,顺便递出了一根烟。

“李司机,要我说,咱们段里就属你思想觉悟最高。”

周兴明心中乐开了花,接过烟后笑着问道:“您今儿来有什么事儿,咱们都是自家人,直接说了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爱国从帆布包中取出那份滑梯的图纸递给周兴明:“咱们段里就数你们经营部里面木工师傅最多,麻烦帮忙给造出来。”

“这是.”周兴明拿着图纸左看右看,也没有看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

“滑梯,给孩子们玩的玩具。你也知道,咱们机务段托幼所现在缺乏玩具”

李爱国把情况讲了一遍,周兴明听说是要给孩子们玩的玩具,也立刻来了兴致。

他的六儿子也在托幼所里读大班。

“这个好办,我马上组织一批木工师傅,帮你把滑梯造出来。”

周兴明让值班干事把第一木工组的陈组长喊来了。

他又拿起图纸看了看,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儿,眉头紧锁起来。

“李司机,这,咳咳,这.”

“怎么了”李爱国感到奇怪,周兴明以往的性子挺爽朗的,今儿咋变得扭扭捏捏起来。

周兴明看看李爱国,似乎下定了决心。

走过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后,才指着图纸在李爱国耳边小声嘀咕。

“李司机,你这滑梯设计得挺好的。

只是这红旗的位置好像有点问题红旗竖在城楼上,顺着滑梯滑下去,是不是有咱们的道路只能走下坡的意思。

特别是这滑梯还是给孩子们用的,这是挖下一代的根啊”

李爱国总算明白周兴明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古怪了。

要知道周兴明把这种事情指出来已经是犯了忌讳,搞不好也得受到牵联,很多人都会避之不谈。

果然是自家同志。

李爱国端详着图纸,摸了摸下巴:“滑梯确实有下坡的含义,确实是考虑欠妥了,我要做检讨。

这样吧,造三面旗帜,上楼梯的地方挂一面,城楼上挂一面,滑梯的出口挂一面,这叫做万里江山一片红。”

周兴明仔细一琢磨,赞同的点头:“孩子们玩滑梯跟咱们的事业差不多,咱们的事业需要用于努力奋斗才能成功。

孩子们需要努力攀登才能玩滑梯,咱们这是在培育下一代的精神,这个想法不错。”

李爱国拿起铅笔更改了图纸,这时候木工一组的陈组长推开了门。

一进到办公室里,李爱国竟然发现陈组长是老熟人。

“二大爷,原来您在这儿工作啊。”李爱国热情的打了招呼。

陈师傅抬起头看到李爱国,惊喜道:“爱国,你怎么在这儿。”

这陈师傅正是王大奎来自东阳那个远房二大爷,木雕大师傅陈真元。

只是陈真元和那帮师兄弟当初是被分配到了家具厂里工作,怎么出现在这里

“原来你们认识啊,那这事儿就好办了。”周兴明对陈真元这位老师傅很尊重,又是倒茶,又是递烟。

跟陈真元一番闲谈后,李爱国也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陈师傅当初因为木雕师傅们成分问题,借着李爱国制造驱鸟口哨的事儿,才得到了家具厂的工作。

只是后来国内驱鸟口哨逐渐饱和,产量锐减,用不到那么多师傅了。

一部分东阳来的木雕师傅们返回了东阳,被安排到了当地的家具厂工作。

陈真元和十几个木雕师傅因为表现优秀,得到了上级的表扬,获得了留京资格。

正好驱鸟口哨的生产工作,被前门机务段木制品经营部接手了,陈师傅和那些木雕师傅们便被调过来了。

门机务段木制品经营虽是机务段下属的小集体,但是福利待遇跟一般的工厂差不多。

现在陈真元每个月能拿到五十多块钱工资,还分配到了两间“经适房”,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说起来,还是多亏了你啊。”陈真元是个感情内敛的人,提起这些事情却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要知道,有了在除四嗐中制造“驱鸟口哨”的经历,他以前给达官贵人雕刻家具的“黑历史”就算是洗白了。

“害,跟我关系不大,那是您的手艺好。”

提到手艺,李爱国趁机把滑梯的图纸递了过去:“陈师傅,您看看,把这滑梯造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陈真元作为木雕技艺的传承者,造滑梯这种小玩意是手拿把掐了,仅仅看了两眼,便给出了准确的时间。

“如果木料充做的话,我们木工一组有两天时间就能把滑梯做出来。”

“那就有劳了。”

因为制造滑梯有前门机务段的工单,木制品经营部走正规手续,马上能安排生产。

物料部门开始准备木材,陈真元也打算带着图纸回去跟木匠师傅们商量工作。

李爱国本来打算回工作室准备火车提速的资料,但是犹豫了片刻,又留了下来。

“陈师傅,您要是不介意的话,能不能带我去参观一下你们的车间”

他一直想用木材造点小玩具,如果这里合适的话,也能免除不少麻烦。

“介意啥啊,走走。”

木工一组的十几个木雕师傅都是东阳来的。

他们也清楚当初被调到京城是因为李爱国的驱鸟口哨,得知李爱国的身份后,显得极为热情。

跟木雕师傅们打着招呼,李爱国趁机观察了车间。

所谓的车间就是个大仓库,中间摆放了几间工作台,七八个工人师傅正在雕刻驱鸟口哨,旁边有各种各样的木料。

其中几根浅黄色的木料引起了李爱国的注意。

这木料纹理直且细,结构均匀,比一般的木料光滑细腻很多。

“这是荷木”李爱国有些兴奋的拎起一根木料。

“诶,李司机,您也了解木料啊。”陈真元有些惊讶。

荷木俗称白蜡木,产自南方一种常绿大乔木。

虽算不上稀奇,但是这年月国内的木材主要以枣木、胡桃楸木、樟木、松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材为主。

像荷木这种大乔木产量又不如杨木高,密度没有枣木高,很少用来打家具,所以在北方还是很少见的。

李爱国当然认识荷木了,这玩意在后世可是制作积木的好材料。

他曾委托前门整备车间的几个老师傅寻摸荷木,结果一直没消息,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陈师傅,我还想你帮着做几个小玩意。”见到荷木,李爱国也不再犹豫了,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份图纸。

陈真元被这图纸搞得有点迷糊了。

“这么好的木材为啥要锯成一块一块的”

“这是积木。”

“积木”

“就是孩子们堆在一块玩的。”

“.好玩吗”在陈真元看来,这堆木头块子哪有推铁圈有意思。

“.”

李爱国也没办法解释了,只能咳嗽两声:“你就当这玩意跟滑梯是一套的吧。”

“呃那就好办了。你等会哈。”

陈真元拎起锯子、斧头、刨子、凿子噼里啪啦一阵子,不消片刻功夫,便制作出了几十个形状各异的积木。

他又找来油漆,按照图纸在积木上涂上各种颜色,画上各种符号。

两个小时后,一整套积木便制作完成了。

“李司机,你看看怎么样”陈真元把积木递给李爱国。

李爱国接过积木,仔细端详着。

这里有专门的油漆。

只见那红的像熟透的苹果,黄的似灿烂的阳光,蓝的如深邃的海洋,绿的如生机盎然的草地。

而那些绘制在上面的符号,有的是简单的数字,排列得整齐有序。

“陈师傅,这简直太完美了!”李爱国不禁赞叹道,“你这手艺,真是绝了!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

陈真元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只要能帮上您的忙就好了。”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了,李爱国记挂着跟郑洲局的一个同志见面,带着积木便打算离开。

离开木制品经营部后,他拐到了街角的供销社里买了一条烟,又回到了车间里,拆开来,给每个木匠师傅分了一包。

“辛苦大家伙了。“

“诶,李司机,这咋好意思呢!”

烟不是啥贵烟,就是一般的大前门,其中蕴含的情谊却不一般。

陈真元觉得有点烫手,想要拒绝。

还没等他推搡,李爱国已经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木制品经营部。

“害,按理说咱们得感谢人家李司机,现在人家竟然.”陈真元是个拙于言词的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扭头看向那些木匠师傅们:“大家伙都加把劲儿,保质保量的把滑梯造出来,要不然该对不起李司机了。”

“放心吧,陈师傅,俺们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木匠师傅们齐齐答应下来。

——

此时李爱国已经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前门机务段。

刚到段门口,保卫干事小刘笑着给他打招呼:“李司机,有个郑洲来的同志来找你,我按你的意思,让他在工作室门口等着了。”

“谢了。”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直奔工作室,距离很远就看到一个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中年人站在工作室门口。

“窦师傅,没想到您来这么早。”李爱国停好自行车,快步上前握住了中年人的手。

此人赫然是李爱国代表宣讲团曾在郑洲机务北段见到的调车工窦武。

窦武之所以出现在京城,还得从部里面决定组建火车提速小组说起。

火车提速除了更换设备外,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目前的火车调度模式。

在李爱国的提议下,部里面除了抽调各地研究所的技术员外,还从地方上挑选了一大批调度员,前来参与新调度模式的编纂工作。

李爱国对窦武这位惰性调车法的研发人印象很深刻,当时便向部里面提名了窦师傅。

当然了,李爱国之所以请窦师傅前来工作室,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接到部里面的电话后,马上就来了。”窦武还是跟以前那样不善言辞,言语也很简短,以至于李爱国误解了“马上”的意思。

等进到工作室内闲聊几句后,李爱国才意识到不对劲。

“你这次来没有带行李”

“我马上来了。”

“也没告诉媳妇儿孩子”

“我马上来了。”

“嘶你上火车前在干什么”

窦武一脸认真:“我是调车工,当然是调度列车啊,我接到了段里面的通知,交接了工作,跳上过路的火车就来了。”

李爱国:“.”

他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这年月工人的积极性了。

能够参与到全国新调度模式的编纂工作本身就是一项荣誉。

幸好窦武没忘记交接工作了。

“那你住在哪里”

窦武一脸认真:“李司机,咱们还是别聊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了,这新调度法到底是咋回事儿,能够提升多少调度效率”

得,遇到了工作狂。

李爱国知道现在窦武的眼中只有工作了,也没有啰嗦,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大摞稿纸摆在了他面前。

看着四五厘米高的稿纸,窦武兴奋得瞪大眼:“李司机,您竟然已经把新型调度法的细节搞出来了”

李爱国道:“这些是目录。”

窦武:“.”

这次轮到窦武沉默了。

他深吸两口气,才算是缓了过来,搓了搓手,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了目录。

仅仅翻了几页,窦武就更激动了。

面前这位火车司机竟然准备设计一种新型的调度法,编制整个铁路网的运行图。

目前国内实行的调度法跟后世欧美的调度法差不多,是以计划为主,调度为辅。

各地先递交调度申请,申请递交到路局,路局在递交到部里面审核,部里面根据申请,编造出计划,计划再下发各个路局,路局再按照计划执行。

一些临时货运或者是临客,才会用到调度。

如此以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整个调度过程耗时太长了,有时候各地递交的调度申请还会发生冲突。

在新型调度法中,李爱国使用了后世国内的调度办法——调度为主,计划为辅。

在全国来说,铁路调度由铁道部整体负责,编制整个铁路网的运行图。

各路局车站在此基础上编制计划,调度列车运行。

也就是说,部里面只负责铁路网的运行图,铁路的调度工作由铁路局调度所(局调)和车站调度(站调)负责。

局调调度所分为:某某路调度一台、某某路调度二台、某某路货运调度台、供电调度台、客运调度台、工务调度台等调度方式。

站调负责本站的调车工作的计划与指挥。车站值班员负责接发车。

二者有分工有合作。

三者相结合,组成一道遍布全国的严密调度网。

“这铁路网运行图是好东西啊,既能提高调度效率,又能最大化使用铁路空闲资源。”

窦武身为创造出调度法的老调度员,瞬间意识到李爱国搞出来的新型调度法是从全国铁路的范围内统筹考虑调度问题。

相比之下,他的惰性调度法只注重于站内的货运列车调度。

两者之间的区别像是零件和一台大型机器的区别。

不过窦武在翻阅完目录后,很快就意识了一个问题。

“李司机,如此庞大的调度工作,压力最大的应该是铁路网运行图,如果说运行图出了问题,那么全部的调度都会遇到麻烦。”

“窦师傅,您不愧是调度的专家,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所在。这也是我请您来的原因。”

李爱国站起身冲着窦武伸出了手:“窦师傅,您愿不愿意帮我把铁路网运行图设计出来。”

“我我真的行吗我可是听说了,这次进京的有不少研究所的研究员,专家学者,我就是个工人。”

窦武最开始被兴奋几乎冲昏了头脑,反应过来后,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李爱国道:“当然,仅仅靠我我们两个是不行的。不过你有实践经验,我对铁路网运行图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咱们相当于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把大框架搭建起来。”

这年月还没有项目框架的说法,李爱国本来还想多解释几句。

窦武意识到了李爱国的野心,瞪眼兴奋的说道:“咱们就像是盖房子的大师傅,先把房梁架上,然后再请人垒砌墙壁。”

“没错,咱们就是大师傅!”

窦武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了李爱国的手:“李师傅,只要你不嫌弃俺,俺一定竭尽全力!”

李爱国看中的就是窦武的这份儿拼劲。

事实上,他根据前世的经验,这段时间已经把铁路网运行图的大致情况摸清楚了,缺少的只不过一些细节填充。

跟那些专家学者相比较,窦武也许没有高深的知识储备,但是他是真心爱调度工作,真心把铁道当成了自己的家。

只有这样的人参与到工作中,才能破除万难,把铁路网运行图搞出来。

在李爱国的计划中,铁路网运行图的初稿设计出来后才会交给部里面审核。

目前老领导虽然已经到南方休假了。

但是老领导从来不仅仅是一个人。

在部里面还有不少反对进步办公室被裁撤的人。

如果贸然把没有任何头绪的铁路网运行图拿出去,只能受到这些人的攻击。

随后,李爱国又把拿出了一本笔记本。

“过几天部里面会召开会议,我会把路网的设想提出来,在此之前,你先看看这个。”

窦武翻开那本红色塑料封面的笔记本。

扉页上写了一行字:“在24小时内如何在一个站里面排火车的到发,或者是在一个区间里面如何让车过去过来,所有的车几点到几点走,如何最优效率最高。”

在接下里的几页中有:“车站调车工作、牵出线调车、驼峰调车、货物列车在技术站技术作业过程、调车作业计划.”等内容。

窦武也是进修过的人,学习过专业的火车知识,立刻意识到了这是什么。

他抬起头不可思议的说道:“李司机,您编纂了一本调度书”

“这书的名字叫做《铁路行车组织》,是我根据工作经验编出来关于铁路调度的书籍。”

铁路调度的书籍.窦武抱着那本书,如同抱着一个宝藏。

要知道在这年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火车的调度工作都还停在依靠实践经验工作上,并没有形成调度理论。

国内外并没有专业的讲解和分析调度的书籍。

特别是这本笔记的后面还有一章节专门讲解列车运行网的主要指标计算。

只要搞懂了这本书,也许就能编纂出铁道铁路网了。

随后,窦武便翻开笔记本,趴在书桌上看了起来。

看着认真学习的窦武,李爱国抬起手腕看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

“窦师傅,你晚上住在哪里”

窦武头也没抬:“部里面把我们安排到铁道招待所了,不过来回太耽误时间了,今晚上我就住这里了。”

李爱国:“.”

李爱国自认为没有办法把这位热爱学习的好同志给劝走,只能让他晚上留在工作室内。

好在一些敏感的东西,早就运到了气象站里,倒也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李爱国让窦武早点休息,自己则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机务段。

出门的时候,他在保卫干事那里做了备案,免得窦武被当成小偷抓起来。

“诶,李司机,我还没吃饭呢”晚饭时间,窦武终于抬起了头。

他环视一圈,发现工作室内只有自己。

“诶,李司机,嫩啥时候走了”

“算了,吃饭有什么要紧的!”窦武深深吸了几口气,紧了紧皮带,顿时觉得肚子饱了,然后抱起那个笔记本继续研读起来。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嗷,原来编制的原理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只是为了方便而特意规定的呢,咳,这书真有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