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758章 路试开始, 高家兄弟,津城港的请求

清晨。

稚嫩的金色阳光洒落在黑乎乎的机车上,给这冰冷、充满力量感的庞然大物平添了几分油画般的美感。

站场上聚满了人。

邢段长,段领导们,整备车间的章主任,十几个老师傅全都聚齐了显得特别热闹。

阎解成从清晨五点便上班了,此时刚完成了一辆机车的煤炭添加工作。

一边拿起毛巾擦拭满是煤灰的脸,一边小声问:“师傅,今天站场上怎么这么多人”

“你不知道.也是,你一直在野溪扳道那边。”

张师傅嘴里夹着烟,解释道:“李司机又搞出了好东西,今天开始路试,大家伙看热闹呢。”

“好东西”阎解成停下脚步,抬头看去,端详了大半天也没看出所以然。

他挠挠头:“师傅,火车跟以前差不多啊,好东西在哪里”

话音未落,伴随着李爱国的一声令下,停靠在轨道上的火车轨道起重机吊起一个大箱子,箱子稳稳的放在了车板上。

随后又是第二个大箱子第三个大箱子不一会功夫,所有的大箱子都被“码”到了车板上。

“三十分二十秒!”负责计时的同志按下秒表。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阎解成更是摸不着头脑了:“师傅,这不就是把箱子摆在火车上吗这也叫做技术”

“如果我告诉你,每个箱子里有十五吨的货物,你怎么想?”

此话一出,阎解成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嘴巴合不拢了。

火车一共有二十三节车箱,每个车厢有十五吨货物,那就意味着在短短三十分钟时间里,利用集装箱技术完成了三百四十五吨的货物装车工作。

身为扛煤工,阎解成现在每次能扛两百斤货物,上下一次列车需要五分钟,需要十一天时间才能完成装货工作。

现在李爱国只有了三十分钟

不但是阎解成。

就连专程负责物资运输工作的陈干事也被装车速度惊住了,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要是利用人力装车的话,至少得四五个小时吧”

李爱国点头道:“现在调运工的操作尚不熟练,吊机也不是吊装集装箱的专用吊机,如果集装箱得到大规模推广,装车速度将会压缩到二十分钟以内。”

“好东西!李司机,我对这次物资运输工作充满了期待。”陈干事说着话,走到上前,指挥工人们在各个集装箱上贴上封条。

他是铁道材料供应局物资科的专员,此次将跟随集装箱一块进行路试工作。

此时调度员发出了调度命令,火车准备出发。

李爱国跟邢段长和章主任他们逐一握了手,带着周齐工,刘清泉,老郑几人登上了火车。

清脆的汽笛声响起,火车冒着黑烟缓缓启动,沿着铁轨朝着远处奔去。

一直到火车消失在铁轨尽头,邢段长等人这才缓缓收回目光。

所有人都在为此次集装箱路试而充满了期待。

他们已经觉察到,一旦集装箱技术大规模推广,将会改变铁道的运输方式。

就在满载集装箱的列车朝着津城奔驰的时候,津城塘沽港的客运码头上已经人声鼎沸了。

数百乘客站在码头上,焦灼的朝远处眺望。

迟迟没有看到轮船,乘客们已经焦灼不安起来。

“怎么回事儿东方红号不是八点钟准时出发吗,现在已经八点半了,轮船还没停靠码头。“

“是啊,我闺女明天出嫁,要是赶不回去,那可咋办啊。”

“早知道,就不为省那点钱,乘坐轮船了,坐火车多舒服。”

“不行,咱们不能再等下去了,走,大家伙去问问怎么回事儿。”

人群中,一个头戴鸭勺帽身穿中山装的年轻人上蹿下跳,鼓动乘客们来到了海运管理处。

他伸出大手将窗户拍得砰砰作响:“你们的轮船呢!怎么搞的,不会是收了船票,把我们撂在这儿吧!”

“同志,你稍等,我帮你们联系一下。”

管理处的干事们见此情况,连忙拿起电话联系了津城港务方面。

片刻这话,干事挂掉电话推开了门走了出来,他双手下压:“大家伙安静一下。”

等乘客们安静下来,干事这才接着说道:“刚才得到了港务上的通知,东方红号因为机械故障,现在还在船坞里修理。”

“那我们怎么办!不行,你今天不给我们一个说法,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鸭勺帽听到这话,反应比一般乘客大很多,面色涨红的挥舞起了拳头。

干事看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大家伙别着急,我们已经联系了铁道部材料局津城材料厂码头。

他们有一艘客货轮今天准备启程前往汉口,路线大部分跟东方红号重叠。

轮船上有四百个位子,只要买了东方红号轮船船票的乘客,都能登船。”

听说津城港安排了新的轮船,那些乘客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甭管是哪艘船,只要能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就可以了。

但是。

那个鸭勺帽依然跳着脚说道:“咱们说好了是东方红号,怎么能换成别的轮船呢。”

干事感觉此人是个刺头。

只是考虑到这次确实是津城港的失误,他只能强压怒火说道:“同志,如果你不愿意,可以退票。”

“我”鸭勺帽还要叫嚣。

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拉了拉他的胳膊,给他使了个眼色:“蒙土坤,走”

“高哥.”

“闭嘴,你已经被港务上的人注意到了。”

这位名为蒙土坤的鸭勺帽眼睛余光撇见几个保卫干事朝着这边看来,立刻闭上了嘴巴。

他跟着高麻朝着码头的角落里走去。

角落里此时还有一个年轻人等着。

年轻人脚边放了一个硕大的竹编箱子,怀里还抱了一个小箱子,此时正在抽烟。

看到两人过来,年轻人连忙扔下烟头,站起身着急问道:“情况怎么样蒙土坤,船来了吗”

“高店,完了,东方红号出故障了,港口又换了一条船,我看咱们还是放弃这次的行动吧。”蒙土坤没好气的说道。

“那咱们还怎么劫船!”高店吓了一跳,声音突然大了几分。

“你不要命了!小声点。”

高麻吓了一跳,一把捂住高店的嘴巴,左右看看见没有人注意到这边才松口气。

“你小子是不是想把我送进去。”

高麻此时余怒未消。

他一把揪住高店的衣领子,把高店推到了角落里。

顺手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压在了高店的脖子上,用力怼去。

高店的脖子被匕首抵住,顿时吓得脸色煞白,高举双手:“哥,哥,我知道错了!”

高麻咬着牙,狠狠瞪了高店一眼,压低声音骂道:“你个不长脑子的东西,劫船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

这都啥节骨眼上了,还敢大声嚷嚷,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在这儿憋着坏呢啊!”

看到高麻收拾高店,蒙土坤赶忙上前拉住高麻的胳膊,焦急地劝道:“高哥,高哥,消消气啊,咱现在可不能窝里斗。

本来这事儿就够棘手了,要是闹起来,被港务上的人发现了,那可就全完了呀。”

蒙土坤把两人拉开,急切的说道:“供销社保卫科武器库每天下班前会清点仓库,到时候发现武器被盗了。要是咱们今天不走,就得想办法先躲起来。”

“走,怎么不走!就算是换了船,也不影响咱们的行动。”高麻将匕首插进腰间,掀起衣服盖上。

“可是那艘新船,咱们不了解情况,万一出了事.”蒙土坤有些胆怯的说道。

“出事只要咱们把这玩意带上船,船长要是敢不听咱们的,咱们就让整艘船跟咱们陪葬。”

高麻冷笑两声,蹲下来打开了大箱子,箱子里装满了衣物。

他小心翼翼的掀开衣服,里面赫然是一个灰褐色的油纸包,纸包上有根火药引线。

“高麻哥,咱们真,真要动这玩意.”蒙土坤看着油纸包有些害怕,只恐怕一不小心那玩意就爆炸了。

“你放心吧,老蒙啊,只是吓唬那些人罢了。”

高麻觉察到了蒙土坤的异状,有些看不上蒙土坤,只是这时候还需要蒙土坤的配合。

他将油纸包装进箱子里,用衣服包好,将箱子重新合上。

然后站起身拍拍蒙土坤的肩膀:“等咱们开着船到海岛那边,就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了,要是留在这里,恐怕躲不了几天,就会被抓到,你自己要想清楚了。”

蒙土坤此时已经有些后悔了。

早知道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他当初就不该听高家哥俩的忽悠了。

这事儿还得从半年前说起,蒙土坤是津城灵泉供销社的售货员,灵泉属于津城的近郊区。

虽然不是城里的供销社,但是待遇却不低。

作为售货员,蒙土坤每个月能拿到三十多块钱的工资,并且还有额外的福利,社会地位也高,可以算得上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了。

但是蒙土坤有个毛病,就是喜欢打牌。

蒙土坤的牌技很臭,每个月的工资发下来,要不了几天,就会输掉。

并且,还欠了别人一大笔钱。

那些要账的人找到了供销社里。

供销社领导数次找蒙土坤谈话,希望他能够收敛一点。

蒙土坤非但没能改掉这个坏毛病,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甚至连班都不去上了,整天跟着那群赌鬼厮混。

供销社没办法,在跟他谈了几次话没有结果后,只能呈报上级,对蒙土坤作出停职停薪的处罚。

蒙土坤失去了经济来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些债主也找到他,威逼他还钱。

蒙土坤清楚那些人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人,要是不还钱,说不好会被扔进海里。

就在蒙土坤走投无路的时候,高家哥俩找到了他,表示可以把他带到海岛那边。

高家哥俩是蒙土坤多年的老朋友了,现在都在津城一家北方面食店工作。

高家哥俩在解放前都是敌人官府的小职员。

解放后,津城这边特别宽大,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蒙土坤却清楚,高麻不仅仅是小职员那么简单。

他还曾经担任过敌人津城站直属通信员,平日里驻在塘沽。

高麻直接对站长吴敬中负责,算得上是站里的核心人物之一。

只是因为高麻负责专线情报,并不是明面上的人物。

再加上吴敬中逃走的时候,烧毁了档案,所以才能隐藏起来。

高麻逃过了一劫,却一直不安心。

他很清楚津城站里有鼹鼠,这只鼹鼠也许也撤退到了海岛上。

要是鼹鼠通过吴敬中搞到了当年这些暗线的名单,那么他的结局只有一个。

所以,解放后高麻一直想办法出海。

只是当初局势紧张,海面上管控得非常严格,高麻和弟弟高店尝试过几次,非但没有得逞,反而差点被发现,这才作罢。

于是,高麻就把目光盯上了客船。

高麻深知像他这种小喽啰,没有什么价值,就算是侥幸到了海岛上,也过不上好日子。

要想得到对方的款待,就得送点大礼。

高麻不会开飞机,也没有机会靠近机场。

于是,就打起了客轮的歪主意。

主要劫了客轮,那么到了海岛那边,岂不是能得一大笔奖金

他弟弟高店在解放前过习惯了花天酒地的日子,早就受不了现在的清苦了。

得知了高麻的主意后,立刻举双手同意。

高麻找到蒙土坤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蒙土坤能搞来船票,另一个是供销社有个大型的军火仓库。

蒙土坤在面临被供销社开除、债主逼债的局面,一想到能够到海岛上吃香的喝辣的,便欣然同意下来。

于是,三人偷偷潜入了供销社的军火仓库了,偷出了一大批武器,准备今天在东方红号下手。

谁知道,东方红号竟然出故障了。

见蒙土坤还是犹豫,高麻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老站长有句话,叫做‘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停’。

咱们都像是被时间这头野驴拉着跑,无法停歇。

既然来了,就没有下船的可能性了。”

蒙土坤看到高店已经抽出了匕首,吓了一跳,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高哥,您放心,我绝对听您的。”

“这就对了!等到明天,咱们就能到海岛上喝美酒,玩美人了。”

高麻给高店使个眼色,示意他收回匕首,然后又拍了拍蒙土坤的肩膀:“以后你会感谢我的。”

蒙土坤扭头看向波浪汹涌的海面,没有接话茬。

火车一路疾驰,通过京津线来,来到了铁道部材料局津城材料厂(即铁物津城公司的前身)。

这里也是铁路在华北地区的物资储运基地之一。

材料厂的同志早就得到了部里面的通知,见到火车驶来,指挥火车沿着铁轨,来到了材料厂码头。

因为有部里面的协调,码头上的轮船已经等待就绪了,待火车停下,材料厂负责吊装的同志便忙碌了起来。

陈干事负责办理海运手续,跟着材料厂的领导进到了办公室里。

李爱国则趁着这个时间登上货船,准备吊装工作。

这是艘货船,名为十号客货轮,是江南造船厂在1955年建成的,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沿海客货轮。

客货轮以载客为主,兼运部分货物。

该轮船长80米,载客500人,载货700吨。

此次运输,除了李爱国带来的二十三个集装箱外,只有一些随行的船员,并没有乘客。

陈干事办好了海运手续,李爱国正准备招呼码头的工人吊运车厢,材料厂的一位领导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他给李爱国和陈干事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我是津城材料厂的调度主任,姓白。”

“白主任,您好。”李爱国虽不清楚对方的来意,还是热情的打了招呼。

陈干事常年在材料局工作,性子比较直一些,皱着眉头问道:“白主任,我们已经办好了海运手续,你有什么事情吗”

白主任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刚才我们材料厂接到了津城港的求助,他们有一艘发往汉口的近海客轮出了机械故障,有一百多位乘客被耽误了行程。

津城港希望我们能够顺路把那些乘客捎带过去。”

听到这个请求,陈干事顿时皱起了眉头:“白主任,我们这次航行的目的是实验集装箱技术,不太方便帮着捎带旅客吧”

白主任的神情尴尬了起来:“津城港那边确实特别着急.都是为乘客服务,还有我们材料厂已经同意了津城港方面的请求”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蚊子哼宁。

十号客货轮并不归材料厂所有,而是铁道供应局的轮船,而且这次还是专船专用,材料厂的做法已经是逾越权限了。

“你们材料厂好大的胆子啊,竟然不经过我们同意,就私自跟地方上达成合作”陈干事顿时暴怒。

白主任也意识到材料厂的做法过分了,心中不停的埋怨负责跟地方上沟通的张主任。

但是他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劝说。

“津城港这些年对咱们材料厂码头的帮助不小,平日里双方也经常互相调配货物.”

陈干事很清楚这些。

运货的货船有时候没办法装满,有时候装不下,所以跟地方上的货船配合,能够节省不少成本。

但是交通部门这次拒绝铁道使用他们的码头进行路试,这让陈干事憋了一肚子火。

在白主任的再三劝说下,陈干事的火气逐渐消了。

不过这次路试的最终决定权,并不在物资供应局,而是在集装箱技术的研究人员。

陈干事扭头看看李爱国:“李司机,你觉得呢”

“轮船搭乘乘客的话,确实会对路试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增加不少装船时间。

不过现在很多轮船都是客货混装。

有了乘客,才能更真实的反映出使用集装箱技术运输的优劣。”

李爱国并不愿意介入材料供应局和地方上的争执,只是从技术方面分析了搭乘乘客的优劣。

周齐工本来左右为难。

津城港务局是他的娘家,现在遇到了麻烦,他不能不管不顾。

但是,因为路试的事儿,铁道上和交通方面已经算是闹僵了。

让铁道上帮助交通方面,他也说不出口。

现在,周齐工见李爱国没有反对,立刻举手表示赞成:“请放心,这艘船能搭载四百乘客,现在只登船一百多乘客,不会对测试造成太多影响。”

听到这话,陈干事这才松了口。

“你通知津城港方面,咱们可以捎带旅客,但是不能影响集装箱的装卸工作。”

“明白!”

白主任松了口气,快步回到办公室里跟津城港方面做沟通。

这一边,李爱国也开始指挥集装箱装船了。

此时轮船上的船员们,看着火车上的集装箱都感到非常好奇。

为了防止吊装的时候出现意外,李爱国派人请来了十号客货轮的周船长,请他派人让无关人等先进到客舱里面。

“这个好办。”周船长是位有着二十多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了,但是还是第一次见到往船上吊箱子的事儿,一时间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他亲自带着来到凑热闹的船员们面前。

“今天我们要装一批比较特殊的货物,等会要使用吊机,大家伙先进去,免得被碰着了。”

船员听到船长的话,纷纷走进了船舱内,但是依然趴在窗户上往外面看热闹。

“火车上那么大的箱子咋吊上船啊”

“傻啊,肯定是打开箱子,然后再吊呗。”

这时候,李爱国已经和周齐工几人在周船长的配合下,规划好了箱子如何摆放。

只见他朝着岸上打了个手势,陈干事接到信号后,冲着材料厂的工作人员点点头:“吊装开始。”

巨大的塔吊伸出四根钢丝绳,紧紧抓住集装箱,就像是一张大手,将集装箱抓了起来,然后在李爱国的指引下,放在了轮船的甲板上。

那几个船员看得忍不住吞咽口水。

“好家伙,连箱子都吊起来了啊,这玩意挺厉害的。”

“是啊,咱们轮船也经常装货,每次要费很大的劲儿。”

吊装的速度太快,一眨眼的功夫就结束了。

码头上,陈干事按停秒表。

看着上面的数字点了点头:“一共二十分钟.比正常装卸快了至少五倍。

看来,集装箱装货船,比装火车还要简单。”

集装箱装在船上,摞了有四层,足有七八米高。

李爱国带着周齐工在集装箱的侧面与船连接的地方,拉了两根钢丝锁。

通过拧紧这些绳索,可以达到固定作用。

周船长提出了建议:“李司机,这些箱子摞得太高了,海上要是起了大风浪,说不定会被颠簸进海里面。

咱们是不是再加几根钢丝绳索,把这些箱子全都拦起来。”

拧紧绳索花了不少力气,李爱国直起身,擦了擦汗水,道:“只要侧面两根就够了,我们的集装箱下方有规格相等的凹槽,可以通过这些凹槽进行罗列。

排列整齐后,这里的脚锁将这些集装箱从上至下锁紧,确保它们不会晃动。”

顺着李爱国的手指看去,周船长果然在集装箱下面看到了凹槽。

“这玩意看上去就是个铁箱子,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周船长是个老经验了,立刻意识到这种规定办法的好处,总算是放下了心。

“开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