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733章 随车吊装设备项目,寻找电动葫芦,名单公布

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京城的大街小巷,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这充满历史韵味的街道之间。

那熟悉的胡同、古朴的建筑在他身旁一一掠过,仿佛是岁月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最终,他来到了前门机务段。

这里,是蒸汽与钢铁交织的世界,蒸汽锅炉的轰鸣声、齿轮的咬合声、链条的传动声、活塞的往复声,共同奏响了一曲工业的交响曲。

站场上,一列列整备一新的蒸汽火车宛如钢铁巨兽,威风凛凛地整装待发。

李爱国挎着帆布包,脚步轻快地穿梭在一辆辆火车头之间,如同一位游走在机械丛林中的行者。

一路上,他不时热情地和火车司机们打着招呼,那爽朗的笑容在弥漫的蒸汽中显得格外温暖。

突然。

他停住了脚步。

扭头看向k16次列车的火车头。

只见代班的陈司机正在黄婧的指引下检查火车头。

“陈叔,这火车的推把有点松,您推的时候用力得稍微大一点……但也别太大了。”黄婧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画着。

“炉膛是新炉膛,您得叮嘱司炉工别填那么多煤。”她的眼神中透着认真与关切。

“还有……”黄婧似乎还有许多叮嘱的话语。可话到嘴边,她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看着陈司机,略带歉意地说道:“陈叔,您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这些事儿您比我还懂呢,我这真是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

“黄司机,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的火车头。”陈司机温和地笑了笑,他自然明白黄婧的心思。说完,他转身利落地登上了火车。

黄婧怔怔的看着火车头远离,直到消失在拐弯处,才叹了口气转过身。

她看到李爱国站在不远处,脸上的失落顿时消失了,乐呵呵的打招呼。

“师傅,您今天不是休班吗怎么来段里面了”

“工作室里有点事儿。”李爱国冲着火车头的方向抬了抬下巴,问道:“事故不是调查清楚了吗你怎么还被停岗了”

“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只听说局里对这次事故好像有新的看法,正在开会讨论呢。不光是我,我们整个包乘组都被停岗了。”黄婧无奈地叹了口气。

看来还真被邢段长猜中了……有些人果然不甘心失败啊,李爱国心中暗自思忖。

他看着黄婧,提议道:“既然你今天没活儿,去工作室帮我吧。”

“好啊,好啊。师傅,你不知道,我成了正式火车司机后,最遗憾的是不能在工作室帮你干活儿了。”

黄婧本来还有点郁闷,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李爱国没有直接带黄婧回工作室,而是带着图纸找到了邢段长。

图纸摊在办公桌上,李爱国大马金刀的站立一旁,看样子很明显就是在说:“打钱!”

“这次你们师徒齐上阵啊,让我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这次你们师徒俩一起出马啊,快让我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前门机务段已经有一阵子没有新的发明创造了。

邢段长看到图纸,迫不及待地拿起来查看。

当他的目光落在图纸上的电动葫芦和龙门架上时。

眉头微微皱起,满脸疑惑地说:“爱国,你这是准备在列车上装个打井的设备”

“那倒不是,这玩意叫做随车吊装设备。”李爱国指着图纸跟邢段长解释了一遍随车吊装的原理。

邢段长听得眼睛一点点瞪大,嘴巴有些合不拢了。

“你的意思是,就这几个电动葫芦,就能把一节车皮给吊到车皮上.你别说,这想法还真可行!”

邢段长话说一半,仔细琢磨片刻后,脸色骤然发生变化。

李爱国搞出来的东西,看上去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有使用高科技,但是往往能产生奇效。

“要是把随车吊装设备安装在救援列车上,那么以后列车救援的时候就方便很多。”李爱国解释道。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邢段长眼睛紧盯图纸点点头:“这个项目我批了。你需要多少人配合”

“正如您刚才所言,这玩意技术并不复杂,有整备车间配合已经足够了。

关键是要采购到5t的电动葫芦。毕竟电动葫芦才是吊装设备的核心。”李爱国有些担心的说道。

电动葫芦垂直吊装的话,能够发挥出全部功率。

但是安装在列车上的电动葫芦的吊装角度都有很大的斜角,功率会极速衰减,需要更大的功率才能满足吊装所用。

经过李爱国计算,至少需要5台5t的电动葫芦,才能保证安全吊装。

要是在后世的话,此刻李爱国仅仅需要打开拼歹歹,就能让人把电动葫芦送到面前。

但是在这个年代,电动葫芦属于真正的高科技了,需要前门机务段出面采购。

“你等着。”邢段长拿起电话,熟练地摇动电话柄,接通了物资科的刘科长。

没过多久,刘科长推开门走了进来,看到李爱国和桌上的图纸,他立刻猜到了事情的大概。

“段长,李司机,这次又需要我们物资科帮什么忙”

李爱国先是给刘科长递了根烟,这才把电动葫芦的情况讲了一遍。

刘科长是物资科长,也是老采购员了,对国内机械的生产情况比较了解。

“解放后咱们国内只有魔都能生产1.5t和3t一般用途钢丝绳电动葫芦。

5吨的电动葫芦咱们要是放在半个月前,我这会已经让你从港城那边想办法了。

现在津城第七机械厂仿老毛子40年代tb型葫芦生产出了0.25t5t的电动葫芦。

不过毕竟5t的电动葫芦是新产品,产量不高,需求量很大,要想采购回来,估计有点麻烦。

估计需要至少半年时间。

我现在回去跟部里面申请。”

说着话,刘科长转身就要离开。

“你等等,半年时间等电动葫芦采购回来,黄瓜菜都凉了。”

邢段长摆摆手拦住了刘科长,然后坐在桌子前,再次摇动电话。

这次他接通了津城铁道分局的电话:“老张啊,我是前门机务段的老邢。你们津城有家名叫第七机械厂的国营厂子。咱们跟第七机械厂有业务往来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第七机械厂啊,他们厂的领导经常去外地参观学习,没少通过我这儿拿卧铺票呢。”

“那就好办了。事情是这样的,我们这边需要五个.不,是十个5t的电动葫芦,能不能麻烦你帮这个忙。”

“嗐,我还以为是啥事儿呢,就这点小事啊。我现在就跟第七机械厂挂电话,你稍等会。”

对方挂掉电话后,片刻功夫之后又打来了。

邢段长接起电话,听筒内传来中年男人的声音。

“老哥呀,你这次可欠我一顿大酒。

第七机械厂现在库存的那种葫芦也就一百多台。

我可是用了二十张卧铺票才换过来调度计划。”

邢段长一听,顿时兴奋起来:“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拉回来”

“咱们是管火车的,还用得着您派人派车去拉货

那不是打我的脸嘛。

这样吧,估计过两天第七机械厂就能把电动葫芦送到车站。

我找一趟运货的列车给您送过去。”

“那多谢了,等下次到总局开会的时候,我请你喝大酒。”

放下电话后,邢段长坐在椅子上战术后仰,看着李爱国笑道:“怎么样,问题解决了。”

“段长,还是您厉害。”李爱国适时拍出一个蹩脚的马屁。

“不是我厉害,是咱们的火车厉害啊行了,爱国,电动葫芦的问题解决了。我现在就等着你的随车吊装设备了。”

“您放心吧。”

随后,李爱国又去物资科领取了一些装备,带着这些装备来到了整备车间。

此时,救援列车正静静地停放在车间里接受整备。

救援队队长刘青松和几个救援队员正围着车间章主任。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什么,看那架势,似乎是想让章主任帮忙改造某个设备。

“给救援列车装上机枪你们这想法也太离谱了,你们咋不上天呢”

章主任满脸无奈地拒绝着,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可那几个救援队员似乎不打算轻易放弃,依旧在不停地劝说着,把章主任急得满头大汗。

看到李爱国进来,章主任连忙招手:“爱国,你给这帮家伙解释一下,在列车上装机枪违反规定。”

“怎么回事”李爱国满脸笑意地走过去,听了刘青松的诉苦后,差点没笑出声来。

原来,救援列车这段时间经常在荒郊野外执行任务,尤其是在山区,那里常有狼、豹子之类的猛兽出没。

刘青松就琢磨着在火车顶上装一挺重机枪,这样遇到野兽的时候就可以自卫了,顺带着还能打猎。

“我在杂志上看到过,人家老毛子的列车上还有装大炮的呢。

咱们就装一挺机枪,从技术上讲应该没什么难度吧

再说了,咱们段里也没规定不能在列车上装机枪呀”刘青松一脸委屈地说道。

好家伙,还真没有这种规定……李爱国强忍住笑意,问道:“你想过没有,这列车在京城里面穿梭,如果让老百姓看到了,会怎么想”

“……这我还真没考虑过。”刘青松脸色微微一变。

他作为救援队长,自然清楚京城的特殊情况。

“唉,不能装机枪,那就没办法改造了……行了,老章,你赶紧派人把列车整备一遍,我们好开走。”

刘青松满心的热情像是被一盆冷水浇灭了。

自从救援列车建造好之后,他这个队长就一直热衷于改进列车。

现在听说没办法加装新设备了,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先等等,我今天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给你送份大礼!”李爱国说着话,让黄婧把图纸拿出来。

“随车吊装设备.”

刘青松看着图纸上的设计,瞬间明白了李爱国的用意。

那几个救援队员也围了过来。

“要是有了这玩意儿,咱们以后救援列车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费力地肩扛手拽了!”

“你是不知道啊,每次装车皮,都把我累得半死。”

“费力气还是小事,关键是太危险了。

咱们这救援列车才用了一年多,就因为吊装列车出过十几次事故了。”

“最惨的是老王,吊装的时候被车皮砸断了腿。

虽然保住了性命,可现在残疾了,只能去仓库工作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刘青松和救援队员们一下子就意识到了随车吊装设备的巨大作用。

刘青松一把将图纸拍到章主任面前,瞪大了眼睛说道:“老章,你马上配合李司机把随车吊装设备搞出来,装在我们的救援列车上。”

章主任:“.”

他本以为今天能轻松点,没想到又接了个大活儿。

不过,整备车间和李爱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无论是章主任还是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创新工作。

“爱国,这龙门架该怎么装。”章主任很快调配了十几个工人师傅,围着救援列车忙碌了起来。

吊装设备结构简单,那帮师傅都是五六级的大师傅,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吊装设备的主架便安装完毕了。

吃完了午饭,将配套的柴油发电机安装在车底。

章主任发现黄婧带来的钢丝绳索强度不够,又亲自去整备车间挑选了钢丝绳索。

忙活到下班时间,随车吊的主要构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这还是在李爱国要求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工人老师傅们放慢了工作进度,保证随车吊的称重,进度才会这么慢。

“剩下的估计明天就能完工了。”

“不着急,电动葫芦估计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送到。”

此时,随着各趟列车陆续返回机务段。

整备车间也变得愈发忙碌起来。

李爱国见状,便让工人们返回各自原本的工作岗位。

他自己则慢悠悠地晃回工作室。

在温室大棚里摘了一把鲜嫩的小白菜,然后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回四合院去了。

回到家,陈雪茹还没回来。

李爱国洗了洗手,走进厨房,熟练地做起了面条。

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小白菜面条就出锅了。

那四溢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只要小陈姑娘一回来,就能马上吃上这香喷喷的面条。

傍晚时分,两人吃饱喝足后,李爱国把碗筷洗刷干净,又细心地把屋子整理了一遍。

这一忙活,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他才把一切都打理好。

直起酸痛的腰,李爱国小声嘟囔了一句:“干家务活比开火车还麻烦呢。”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大妈的声音:“麻烦大家伙到中院开大会了。”

李爱国本来不打算参加晚上的大会。

有那点时间多肝点技能点,早日实现霸服的目标。

可一想到牛大叔的事,他还是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缓缓起身,迈步走出了屋子。

此时,夕阳渐渐西下。

那如血的残阳将四合院染成了一片血色,仿佛给这座古老的院落披上了一层带着神秘色彩的纱衣。

刚踏出屋子,张钢柱夫妇就紧跟了上来。

“爱国哥,听说贾家成了缺粮户……易中海这老家伙真是越来越过分了。”张钢柱满脸愤愤不平。

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李爱国心中暗自感叹。

一路唏嘘着来到中院,张钢柱突然笑出了声:“这三个管事大爷可真会玩。”

李爱国闻声扭头看去,只见往常开会用的四方桌和条凳都不见了踪影。

在人群中间。

只孤零零地摆着三个板凳,易中海、刘海中、三大爷这三个管事大爷,每人独占一张。

“看来他们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过,这也太不把咱们街区巡逻队放在眼里了,爱国哥,你等着。”

张钢柱眼珠一转,拉着媳妇说道:“媳妇儿,你跟我来。”

说完,两人转身跑回了屋子。

片刻之后,两人满脸涨红、气喘吁吁地哼哧哼哧抬着一个硕大无比的椅子回来了。

那椅子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竟是由红木打造而成。

椅子看上去陈旧无比,应该有些年头了,椅背高高耸立,其上精心雕刻着复杂而精美的图案。

“爱国哥,这椅子怎么样我从信托商店买来的,才花了三块钱。

卖椅子的老头说,这椅子在前朝可是王府里的物件呢。”张钢柱一脸得意地说道。

当这把硕大的椅子被摆放在人群中间时,易中海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下来。

他原本是为了防止李爱国在气势上压过自己。

所以故意撤掉了条凳和桌子,只摆上单人坐的凳子,就是想让李爱国只能站着。

可没想到,人家居然弄来了这么一把“宝座”。

刘海中眼珠一转,开口说道:“爱国啊,这玩意儿在前朝那是大官才能坐的吧,你要是坐上去……恐怕不太合适。”

“二大爷,你猜得没错,这确实是王府之物。不过,你没听过一句话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爱国在刘海中惊愕的目光中。

不紧不慢地缓缓坐在了椅子上,神色庄重地说道:“如今咱们人民当家作主了,这椅子前朝的大官能坐,咱们老百姓怎么就坐不得”

此言一出,刘海中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易中海原本还因为刘海中的主动出击而暗自欣喜,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败下阵来。

心中暗叹:好好的,你招惹他干嘛呢。

“咳咳,海中啊,咱们先开会吧,你把情况给住户们解释一下。”

易中海的话算是给刘海中解了围。

刘海中站起身挺起大肚子说道:“现在咱们京城的情况大家伙也了解,上级为了缓解缺粮的情况,特意花高价从国外购买了粮食,这体现了咱们.精神,咱们一定要以.为基础为核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只是粮食数量有限咱们要.”

刘海中罗里吧嗦讲个没完了,易中海有点着急,挥手打断了他:“海中,进入正题。”

刘海中因为被打断而感到郁闷,不过还是中断了长达两万字的发言,大声说道:“经过筛选,我们三位管事大爷,从住户中选出五位缺粮户,现在请一大爷公布名单。”

易中海接过发言权,从兜里摸出一张名单,念道:“前院的张兴芳家,中院的贾张氏家,刘明德家,后院的陈光德家,槐泗家。

这五家人家是咱们四合院的缺粮户,等名单报到街道办里面,每个月能领到二十斤棒子面。”

讲完,易中海环视一圈:“行了,时间不早了,大家伙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

要是在以往,四合院大会总要罗里吧嗦的开好几个时辰。

今天仅仅十分钟就结束了,住户们明显感到不对劲。

“我说一大爷,张兴芳他们几家也就算了,贾家怎么也是缺粮户呢

她家不缺粮食啊,前阵子我还看到贾张氏吃白面馒头呢。”人群中传来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

易中海微微皱起了眉头,缓声说道:“缺粮户,并不是吃不起粮食,要是真吃不起粮食,那人不就饿死了吗。

对缺粮户的评定,有一套复杂的规则。”

“那就麻烦一大爷把规则讲一遍,让我们也能明白是不是”阴阳怪气的声音再次响起。

易中海额头冒出冷汗来。

住户们这会也看出了端倪,小声议论起来。

“是啊,贾张氏吃得又白又胖的,她家怎么会缺粮食。”

“那可不好说,前阵子秦淮茹不是回乡借粮食了吗”

“那她是能借来粮食啊,真正缺粮食的人家,连粮食都借不到。”

“我看一大爷就应该把标准公布出来。”

贾张氏正为自家成了缺粮户而兴奋不已呢。

见有人捣乱,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指着人群大声骂道:“许大茂,你这个龟孙子,就是见不得我家吃饱饭是吧!有本事你给我滚出来。”

许大茂只敢打嘴炮,见贾张氏真发怒了,连忙缩了缩脖子躲进人群中。

住户们也不愿意得罪贾家,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纷纷闭上了嘴巴。

易中海见此情形,心中暗喜,趁机说道:“行了,具体的规则太复杂了,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楚。纠缠这些有意思吗!行了,都散了吧。”

住户们闻言只能暗暗叹口气,站起身拎起板凳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候,一道声音传来:“规则太复杂,可以慢慢解释,我相信大家伙都不着急,是不是”

原本已经打算离开的住户们又纷纷放下凳子,重新坐了回去。

易中海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李爱国,这事儿和你们街道巡逻队没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