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726章 抓禾花雀忙,徒弟黄婧出事

“老易啊,你今天回去可得多捉几只田鼠。”

“是禾花雀,你这老婆子怎么回事儿,咱们家怎么可能吃田鼠,咱们吃的是禾花雀。”

“对对对,是禾花雀。”

清晨的阳光洒在四合院的门口。

一大妈带着几分好气又有几分好笑的神情,将易中海送出了门。

易中海拎着个麻袋,晃晃悠悠地朝外面走去。

那麻袋随着他的步伐一甩一甩的,他那副大采购的模样,立刻引起了其他住户们的好奇。

“一大爷,您这是嘛去呢”

“咳咳,有阵子没回老家了,今儿回去看望那些亲戚们。”易中海神色略显不自然地回答道,边说边加快了脚步。

“是吗.”

别的住户看出了端倪,但是考虑到易中海的身份,都没有说什么。

然而,有一个人可不管这些,那就是刚被易中海收拾过的许大茂许大茂。

他一大早就蹲在自家门口,带着两个孩子一块呼噜呼噜地喝着棒子面粥呢。

这小子是个小人报仇一天到晚的主儿。

听到易中海的回答,许许大茂当即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一大爷,你是不是也要去抓老鼠回来炖着吃啊。”

“胡说什么,我是七级工人,用得着馋那点老鼠吗!”

易中海身子猛地一个踉蹡,随后赶忙加快步伐,逃也似的快步跑出了大院。

他那副做贼心虚的样子,逗得在场的住户们哄堂大笑。

笑声渐渐消失后,住户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出了一丝别样的小心思。

大家吃完早饭,纷纷拎着麻袋子出了门。

“老马,你也要回来老家”

“是啊,你呢”

“这不是巧了嘛不是,我也想回老家瞧瞧。”

这田鼠肉营养价值高,而且能免费获得,不用像上山打猎那样费劲。

最重要的是,李爱国已经讲清楚了田鼠和那种脏老鼠的区别,这田鼠肉在住户们眼中,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

只是大家为了避讳“老鼠”这个不太好听的名字,依然把田鼠称作禾花雀。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四合院仿佛被卷入了一股狩猎禾花雀的热潮之中。

住户们拎着麻袋子,扛着锄头,穿梭在周边公社的乡间地头,寻找田鼠洞,那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一时间大院住户抓禾花雀忙,就连何雨水也参加到了禾花雀的行动中。

刚开始的那几天,大家收获颇丰。

就说张钢柱两口子吧,一个晚上就抓了五只禾花雀,而且还顺带收获了十斤杂粮呢。

南易还用大毛抓回来的田鼠小崽子,创造出了一道菜肴,叫做三叫儿。

只不过这道菜只做了一次,就因为梁拉娣觉得太残忍了,被禁止再做了,连菜谱都给烧了。

随着粮食匮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周边公社的社员们,还有京城郊区的住户们,也都纷纷把主意打到了禾花雀身上。

田间地头的田鼠洞被一个一个地挖开,禾花雀的数量急剧减少。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住户开始空手而归,这场狩猎禾花雀的行动才算是慢慢告一段落。

住户们一个个都很郁闷,可贾张氏却开心得很。

她家是少数没有参与狩猎田鼠活动的人家。

倒不是贾张氏不馋田鼠,实在是贾家没有合适的人去干这事儿。

贾张氏一辈子都没干过活儿,你让她去摸黑抓田鼠,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贾东旭呢,整天声称自己在车间里工作特别辛苦,累得腿疼,压根跑不动,也不可能去抓田鼠。

秦淮茹大着肚子,行动不便,更不可能跟着住户们一起下乡抓田鼠。

每天半夜,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肉香味,贾张氏都恨得牙痒痒。

她恨得牙关紧咬,腮帮子鼓鼓的,就像一只愤怒的蛤蟆,忍不住在心里暗骂几声:“这帮该死的家伙,吃独食呢!也不知道给我家送点煮好的田鼠肉,真是没良心。”

现在好了,大家伙都抓不到田鼠了,众生平等了,贾张氏的脸上又浮现出了笑容。

李爱国呢,也没有参与到抓田鼠的热潮中。

然而,今天一大早,李家就迎来了几位熟悉的客人。

“爱国,好久不见。”李爱国像往常一样推着自行车准备去上班。

刚走到门口,就瞧见老魏村长带着王结巴正朝这边走来。

老魏村长还是那身朴素的打扮,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王结巴则在一旁紧紧跟着。

“爱国,好久不见。”老魏村长老远就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老魏叔,今儿又来给机务段送山货了”李爱国扎好自行车,把他们迎进了屋里。

陈雪茹见状,赶忙过来帮忙,端出几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老魏村长和王结巴喝了茶水,驱散身上的寒气。

“我们为了不耽误段里面的事情,半夜就出发了,赶在六点之前把山货送到了段里面。”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神秘,“这次来啊,还给你捎带了一些小玩意。”

说着,他给王结巴使了个眼色。

王结巴心领神会,弯下腰将放在脚边的麻袋递了过来。

李爱国当着两人的面打开了袋子,里面有一些干野菜,还有一捆跟腊肉样的东西。

“这是禾雀花”李爱国拎出“腊肉”,端详片刻,瞬间认出了“腊肉”的来历。

老魏村长点上烟袋锅子,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像是被抻平了似的,说道:“嘿嘿,没错。按照你之前的想法,我们公社组织了大规模的抓禾花雀行动。

结巴带着民兵们啊,那可是把公社里的田鼠洞都给扫了个遍,那场面,可壮观了。

这次行动收获可不小,抓了上千只田鼠呢,还顺带收获了上千斤粮食,真是大丰收啊!

这几只田鼠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你可别嫌少啊。”

原来,前阵子老魏村长进城送山货的时候,和李爱国见了一面。

两人闲聊唠嗑的时候,李爱国顺口询问了田鼠的事儿。

他知道魏庄公社的社员们虽然也开始抓田鼠了,但由于担心被人发现,都是半夜偷偷摸摸地行动。

这样一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抓捕过程中还会糟蹋不少田鼠洞里的粮食。

于是,李爱国便提议由公社统一组织抓田鼠行动。他当时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老魏村长却记在了心上,回到公社后就紧锣密鼓地布置了下去。

不仅如此,魏庄公社除了抓田鼠,还组织人手进山进行了两次狩猎行动,抓了不少野兔、黄鼠狼之类的小动物。

再加上以前积攒下来的粮食,公社至少能顺利坚持到明年了。

这种熏好的田鼠,模样和腊肉差不多,而且保存时间长,放个四五年都不会变质。

李爱国也没再推脱,他让陈雪茹把田鼠肉收了起来。

接着,他又从屋里拿出一大袋子在裁缝铺里收集的布条子,递给老魏村长。

这些布条子虽说没办法做成完整的衣服,但用来缝缝补补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你这孩子,每次都这么见外.”老魏村长清楚李爱国的性子,也没拒绝。

因为李爱国还要上班,几人闲聊几句,便一块朝着四合院外走去。

贾张氏正坐在门口跟那帮老婆子们纳鞋底子,看到老魏村长和王结巴,眼神中闪过一丝畏惧,偷偷的溜进了屋里。

等几人离开后,她才从屋里出来,啐口涂抹:“这帮泥腿子,找李爱国肯定没好事儿。”

“估计是给爱国家送禾花雀的吧。”三大妈蹲在水池旁洗衣服,边洗边说道:“我家老阎前阵子也去了乡下,在别的公社还都算有所收获。

唯独魏庄公社那边,所有的田鼠洞都被刨开了,据说是公社统一行动。

魏庄跟李爱国关系好,肯定会给李爱国送点禾花雀。”

“我年纪比李爱国大,还是老住户,这帮泥腿子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怎么不给我送啊!”贾张氏无能狂怒。

三大妈:“.”

她觉得再同贾张氏讲一句话,就会侮辱自己的智商。

李爱国站在原地,目光一直追随着牛车,直至它渐渐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随后,他骑上自行车,晃晃悠悠地朝着前门机务段而去。

机务段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喧嚣的气息。

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呼喊声、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属于铁道人的乐章。

开了晨会,李爱国拎着牛腰子饭盒,带着刘清泉和老郑来到了站场上。

站场上一片繁忙景象,火车静静地停在铁轨上,像是一个个等待出征的钢铁巨兽。

正当李爱国准备检查机车,便看到黄婧带着副司机和司炉工来到了站场上。

“师傅,准备行车我来帮您检修吧。”

黄婧一看到李爱国准备钻到车下面检修,二话不说,迅速把自己的铁腰子饭盒放在地上。

然后利落地蹲下身,拿起检修锤就在车底忙活起来,一时间,车底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刘清泉看得有点眼馋:“爱国,你收了个好徒弟啊。”

李爱国这会儿没别的事儿,给刘清泉和老郑递了根烟,蹲在站场上笑呵呵道:“老刘,你好像也有好几个徒弟吧,就没有拔尖的”

刘清泉在前门机务段里也算是老副司机了,解放后还曾担负起为段里面培养副司机的重任,收了好几个徒弟。

“哎,别提了。”刘清泉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脸上露出郁闷的神情,“你的徒弟能帮你检修机车,老郑的徒弟能帮老郑铲煤,我的徒弟呢……能干什么难道让他们代替我当猫头鹰啊”

李爱国仔细一想,便哑然失笑。

可不是嘛,副司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了望,行车出发前,得全神贯注地盯着信号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可不就跟猫头鹰似的嘛。

这么说来,副司机的徒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相对而言确实没那么明显。

黄婧如今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没一会儿的工夫,就完成了火车的检修工作。

她从车底爬出来,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略微沾上油污的面颊,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师傅,一切正常。”

“黄婧,你们k16次列车不是应该半个小时前就出发了吗”

李爱国站起身来,正准备带着刘清泉和老郑登上火车,突然扭头看向黄婧,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黄婧略带无奈的说道:“准点确实是应该在八点十五分出发,可是今天货运车间那边有两车皮的货物,要捎带到吉春,所以我们便推迟了发车时间.”

在这个年月,火车数量有限,铁路线路又紧张,客运列车挂在货车车厢后面一起运行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黄婧还要解释,远处传来了副司机的喊声:“黄司机,调度命令下来了,咱们可以出发了。”

“来了。”

黄婧回了一声,看着李爱国说道:“师傅,我先去行车了,今天是我的生日,等回来后我请您跟师娘到东来顺搓一顿。”

师傅跟老爹差不多,李爱国的年纪虽然只比黄婧大一岁,但依然是师傅,哪能让徒弟请客。

“我是你师傅,晚上我请.”

“师傅,发车时间到了,我得赶紧走了。”

黄婧没等李爱国说完,就朝着k16次列车跑去。她那欢快的脚步,就像一只跳跃的小鹿

“这丫头整天这么着急忙慌的。”李爱国笑着摇了摇头,带着刘清泉和老郑上了火车头。

检查了仪表盘,确定一切正常后,调度员下达了调度命令,李爱国拉了两声汽笛,轻轻推动阀门。

火车沿着乌黑的铁轨呼啸着冲了出去,李爱国也算是正式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从京城到津城的线路,李爱国跑了无数次,可以说路线已经铭刻在了脑海中,就算是闭上眼睛也能开着火车打个来回。

今天的行车自然是极为顺利,下午四点半,李爱国开着火车头准点回到了前门机务段。

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场上,李爱国身手敏捷地从车头里跳了出来。刚一落地,他便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氛围有些异样。

他抬眼望去,只见救援的同志们神色匆忙,正肩扛着各种救援设备,朝着停靠在站场角落里的救援列车飞奔而去。

货运车间的周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等一众领导,也带着七八个职工,神色凝重地跟在救援队伍后面,迅速登上了救援列车。

火车救援队队长刘青松,正站在调度处,和调度的同志紧张地协调着救援列车的出发时间。

曹文直皱着眉头,“可能是哪辆列车出事故了吧。”

刘清泉听了,点了点头,“看来还不是小事故,你瞧,他们连新设备绞盘都带上了。”

无论在哪个年代,列车出事故都时有发生,李爱国本来也没在意,准备跟曹文直他们到车间里开会。

这时候,刘青松扭过头看到了李爱国,慌忙朝他招招手:“爱国,是k16次列车出事了!”

k16次列车那不正是黄婧所在的列车吗

李爱国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了一般,寒意从心底涌起。

他二话不说,迈开大步就朝着刘青松冲了过去。

“老刘,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情况严重吗”

黄婧作为前门机务段少有的女司机,备受大家关注,刘青松也深知李爱国是黄婧的师傅,所以才会主动将这个消息告诉李爱国。

不过面对李爱国的询问,刘青松却无奈地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具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呢。

段里在十几分钟前接到了韩沟扳道站的电话,韩沟的同志在电话里汇报说k16次列车出现了车厢侧翻事故,现场有人员受伤,而且列车受损情况非常严重,已经把京哈线给堵塞了。”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段里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立刻通知我们铁道救援队出发了。”

车厢侧翻这种事故,向来都是极为严重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

李爱国当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作出决定:“老刘,我明天没有行车任务,我跟你们去一趟韩沟,怎么样”

“这感情好啊,我正发愁到了韩沟那边该如何展开行动,有你这个救援专家,我就不用但心了。”刘青松顿时来了精神。

随后,李爱国急匆匆地跑到段长办公室,向段长说明了情况并申请加入救援队伍。

邢段长毫不犹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然后安慰道:“爱国,现在情况还不太清楚,你也别太着急、太担心了。”

“段长,我没担心,我那傻徒弟虽然本事不大,却也是我教出来的,不可能犯那些低级错误。”

说完这句话,李爱国便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

邢段长看着李爱国离去的背影,微微一愣,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李爱国如此心急如焚的样子。

“这小子平日里好像什么都不在乎,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从容镇定,没想到也是个热心肠的家伙。”

韩沟扳道站位于山海关附近,距离京城足足三百公里地,正好位于京城铁路局和哈市铁路局的交界处。

考虑到时间紧迫,现在已经是晚饭时间了,救援队员们却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是带了些干粮便上了救援列车。

此时调度员也协调了哈市铁路局,清空了京城到韩沟的铁道线。

“刘队长你们可以出发了。”

这个时候,整备车间的同志也完成了救援列车的煤水添加工作。

救援队的张司机看到李爱国跟着刘青松走过来,从正司机的位置上站起身,拉开了侧门:“李大车,要不您今天来当这个正司机。”

火车对火车司机来说,就跟媳妇儿差不多,一般来说火车司机都忌讳别人动自己的火车。

但是张司机也清楚黄婧跟李爱国的关系,更清楚早一点抵达救援现场,就更大程度挽回损失。

李爱国原本也有亲自驾驶火车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张司机会主动提出来。

他愣了下后,冲着张司机重重点头:“老张,多谢了!”

“害,咱都是火车司机,是一家人,您太客气了。”张司机转身让到一旁,李爱国拉着栏杆爬上火车头。

扳道员已经更改了岔道,调度员也下达了调度命令,张司机帮着司炉工将炉膛烧得旺旺的。

李爱国照例鸣笛两声,然后一把用力推下闸门,救援列车如同一只愤怒的钢铁巨兽,车头冒着火光,风驰电掣般地冲出了前门机务段,向着韩沟方向疾驰而去。

在站场的角落里,一个身穿工会灰色制服的年轻人一直盯着火车,直到火车消失在远处,这才转过身朝着办公楼的五楼跑去。

年轻人特别兴奋,上楼梯的时候三步并作两步,爬到五楼的时候已经有些大喘气了。

他顾不得休息,快步沿着走廊来到了一间铭牌上写着副主任的办公室门前。

年轻人在那扇有些蜡黄的门上轻轻敲了敲,然后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

听到里面传来回应声后,他才小心翼翼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此时,工会的王副主任正像往常一样,悠闲地坐在办公桌前。他一只手端着茶杯,轻抿着茶水,另一只手拿着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就等着下班时间一到,便可以结束这一天的工作。

他透过报纸的缝隙,看到年轻人进来,眉头微微一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地说道:“小陈啊,出什么事儿了瞧你这着急忙慌的样子。”

工会陈干事转过身关好门,快步走过来,兴奋的说道:“好事儿,王主任,咱们机务段里的k16次列车出事故了。”

王副主任放下报纸,皱着眉头盯着陈干事,佯装生气道:“列车出事故,怎么是好事儿呢小陈啊,咱们的虽然跟邢段长不是一队的,但是也不能为列车事故幸灾乐祸。”

现在的风越刮越大,有不少工厂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

王副主任也曾想在这股浪潮中崭露头角,举起属于自己的“旗帜”。

结果他刚蹦跶起来,就被李爱国和邢段长收拾了,现在只能老老实实的蜷缩在工会里面,平日里很少管段里面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