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603章 导弹的构想,使用了钱学森弹道的二踢脚有给力

“这里就是你所说的科学神庙啊,也太小了点吧”

站在楼下,陈雪茹看着这座三层小楼,感觉到有点纳闷。

下午回家之后,李爱国便兴奋的拉着她,表示要带她到一个好地方做客。

结果就是这么一座小楼。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楼不在大,要看里面住的是谁。特楼里随便拉出一位来,学历都比咱们街区所有人加起来都要高。随便敲开一个屋门,开门都是教授。”

李爱国也没想到后世鼎鼎大名的‘特楼’,在这年月竟然会如此的简朴。

特别是第13号和第15号楼还没建成,这座第14号楼就像是个孤伶伶的单身汉,四棱如线,笔直方正,却有点寂寞。

“都是大教授啊.”陈雪茹的眼睛瞬间亮了。

国人一向尊重高级知识分子,哪怕是在这个工人地位最高的年代也是如此。

“走吧,钱院长估计在家里等着了。”

钱老家住在二楼的左侧,这里给李爱国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跟一般的赫鲁晓夫楼不同,这里家家户户都带了室内厨房和卫生间。

走廊内没有柴火、柜子、水盆等等杂物,楼梯清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墙壁也是用白灰粉刷过的。

“这里可真漂亮呀。”陈雪茹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以后咱们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该有多好。”

小两口爬到二楼,走廊里的顶棚上竟然吊着一盏电灯,电灯泡被灰尘遮罩,门侧有个黑色圆形的老式电灯开关。

姜黄色的木门上有一方小小的窗户。

门口的门垫是稻草缠成,底下隐约有访客们脚下留下的细碎泥土。

看来钱老这里经常有人做客。

陈雪茹正要敲门,李爱国揽住她,伸手在一个按钮上按了下。

滋滋滋.低沉的电铃声响起,惊得小陈姑娘瞪大眼睛。

不愧是大科学家居住的地方,都是高科技呀。

片刻之后。

门打开了,一个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看着门外的两人,问道:“你们是”

“您是蒋老师吧,我叫李爱国,是前门火车段的火车司机,这位是我媳妇儿陈雪茹同志。”李爱国有礼貌的说道。

开玩笑,面前这位可是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是爱国同志啊,来来,快进来,我们家老钱早就等着你了。”蒋老师上下打量李爱国一番,有些好奇为何一向不喜欢跟外人来往的老钱,这阵子经常提起一个忘年交。

身材魁梧,模样周正,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那股正气和工人独有的朴实让人安心。

至于他那个媳妇儿,长得很漂亮,脸上总是挂着柔柔的笑容,一看就是那种贤惠的小媳妇儿。

蒋老师对两人的印象很不错,将两人迎进屋后,朝着书房喊了一声:“老钱,爱国同志来了。你快出来。”

“来了,来了!”

钱老放下钢笔走了出来,目光瞬间着落在李爱国手里的袋子上。

“来都来了,还带什么礼物,咱们国内不兴这套规矩。”

“这是我一个朋友从苏洲那边捎来的核桃。”李爱国笑呵呵的将袋子放在了桌子上。

听到是苏洲核桃,钱老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神情也有些变化。

等李爱国打开袋子,取出一个个饱满的核桃,钱老忍不住说道:“这真是老家的核桃啊,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吃核桃。没想到,一别十几年,竟然还能见到。”

蒋老师赞赏的点点头,核桃不值什么钱,但是家乡的核桃意义格外不同,这个火车司机倒是会做人。

“既然是爱国的一片心意,老钱你就收下吧。”

“好好好”钱老还真舍不得这些核桃。

他现在地位特殊,平日里出行都需要提前报备,要是返回苏洲的话,动静太大了。

至于让人从苏洲采购核桃,有点搞特权的嫌疑。

李爱国送来的核桃正合他的胃口。

“你们等着,前阵子我得了包好茶叶.”钱老亲自去帮两人倒茶。

李爱国也借机暗暗打量屋内的布局。

这套房子有三间卧室。客厅、书房和厨房一应俱全。

厨房有个烧煤的大灶台,全都是用白瓷砖贴出来,灶前后有两个大铁锅,中间烧开水。

卫生间内有浴缸,可以天天泡热水澡。

可以看得出国家虽然困难,但是对于钱老这种归国科学家,还是竭尽全力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来,爱国,雪茹,你们尝尝这个。”蒋老师这会也从柜子里取出了一盘子点心。

“是中关村点心吧,看着挺不错的。”小陈姑娘赞叹了一声。

京城里有“老莫的蛋糕、新侨三宝乐的面包和中关村的洋点心”的说法。

李爱国不喜欢吃这种洋玩意,只是惬意的喝了几口茶。

几个人闲扯了几句,得知蒋老师是歌唱家后,从小对唱歌感兴趣的小陈姑娘就拉着蒋老师要学习美声。

蒋老师则对小陈姑娘缝衣服的技巧很羡慕,两个女同志在旁边热聊了起来。

钱老则把李爱国带进了书房内。

书房很大,左右两侧巨大的深色书架上摆满了书,有不少还是英文书籍。

墙壁上挂着黑板,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

李爱国走过去,端详一阵子,问道:“钱公,您这是在计算钱学森弹道吗”

“你能看得懂”钱老刚关上书房门,惊得呆立在门口。

“能看得懂,不多,只能看懂一点点。”

李爱国拿起粉笔在上面添加了一行计算公式。

“你也知道我这个人特别喜欢读书,各种各样的书籍。”

“.”

钱老发现那行计算公式恰好解决了他一直没突破的一个难点,此时也顾不得纠结了,连忙拿起粉笔计算一阵子。

半个小时后,钱老兴奋的丢下粉笔头:“进入大气层的夹角就是这个了。搞定了夹角,下一步就可以”

钱老突然停顿住了,猛地看向李爱国,热情的拉着他的胳膊,请他坐下来。

“爱国同志,看来你对导弹弹道也挺了解的,来来,你给我讲讲,你到底有什么想法。”

李爱国默默打开了系统,看了一眼被扣掉的一百积分,腹诽道:能不了解吗,为了这个弹道,可是花了大价钱的。

不过要是真能利用将钱学森弹道运用在东风一号上,这些积分花得也是值得了。

“钱老,远程导弹最需要考虑的便是防拦截。”

此话一出,钱老拍着大腿激动的说道:“有前瞻!爱国同志,你非常具备前瞻眼光。

当初我回国的时候,就提出了要研制出一种防拦截的导弹,但是有些同志不在意。

他们觉得现在国外对于导弹拦截并没有什么拿手的办法。

他们其实不知道,现在老美的军方已经研制出了计算机,并且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了一个微波预警雷达系统。

五三年开始,老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这种雷达系统——别称【半自动地面环境】防空系统,简称赛琪。

这套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导弹,虽然暂时无法做到拦截,但是相信依照老美的性子,拦截导弹肯定会很快提上日程。”

说到这里,钱老突然停下来,抬头看看李爱国:“计算机你知道计算机是什么吗”

“知道,我在国外的期刊上见识过,可以在一秒钟运算成千上万次的设备。”李爱国道。

钱老现在对于李爱国的神奇之处,已经有些免疫了,点头道:“虽然这些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布,但是我那位老师曾数次教导过我们,将来没有防拦截能力的导弹只能被称为二踢脚。”

“二踢脚冯卡门先生也知道这玩意”

“.老师对咱们华夏文化特别了解,特别喜欢咱们古代的焰火,觉得那是最早的火箭和导弹。”

焰火、火箭和导弹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燃烧炸药,然后发射升空。

从原理上讲,二踢脚也是导弹的一种。

咳咳,棒梗还真是个干大事儿的,才刚会走就玩导弹了。

昨天将三大妈家水桶崩坏了,惹得大院里鸡飞狗跳的。

收回思绪,李爱国接话道:“达则力大飞砖,穷则气动设计。您研究出来的钱学森弹道正是防止拦截的最佳方式。”

“达则力大飞砖,穷则气动设计这话太正确了。”

钱老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如此通俗的语言来形容导弹的设计。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导弹速度足够快,那么任何拦截系统都不会起作用。

但是,导弹提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要想勤俭节约,只能在气动设计上动脑筋了。

也只有真正参与一线工作的工人,才会有如此直白直观的见解吧。

钱老对李爱国火车司机的身份,此时已经不再纠结了,继续说道:“国内的火箭发动机技术不发达,所以我才把钱学森弹道运用在东方一号上,希望增强东方一号的性能,让它成为敌人害怕的杀手锏。只是难度太大了,现在还不确定效果。

项目组里有不少同志觉得应该采取已经成熟的抛物线弹道。”

李爱国斩钢截铁:“绝对有用,我已经预见到了。”

“你预见到了”钱学森想要询问原因,李爱国接着说道:“钱老,当初老美家不让你离开,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钱学森弹道吧,老美家的人是坏,但是却不蠢,这已经足以说明了钱学森弹道的重要性。”

此话一出,钱老的脸上各种神情变幻。

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待过问题。

但是仔细一想,就觉得有点道理。

对手越是重视的东西,就越重要!

钱老重重点头:“爱国,我会尽量在东风一号上使用钱学森弹道的。”

李爱国长长的松了口气。

钱老在这个年代还没意识到钱学森弹道的重要性。

但是拥有天眼的李爱国却清楚,钱学森弹道自诞生之初,就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导弹防御体系的克星。

钱学森弹道的来头很大,脱胎于老德家未完成的“黑科技”——银鸟空天战略轰炸机。

提出此计划的欧根桑格尔与韦纳冯布劳恩在老德家被砸得稀巴烂后,被拐去老美家。

钱老在1948年根据银鸟空天战略轰炸机提出钱学森弹道后,并不是没有引起重视,而是被人为的压制下来了。

要不然,他当初一个小小的科学家回自己家,老美家的人怎么会那么紧张呢。

一般来说,弹道导弹的轨迹是抛物线,发射后轨迹无法改变,导弹很容易被拦截。

钱学森弹道通俗的说就是“无动力升力体再入大气层滑翔弹道”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就是航天飞机啊。

它的优势在于导弹上升段结束即进入气动滑翔,整个飞行阶段处于气动面全程可控。

通过对流场的调节可以使飞行器处于高速气动飞行状态,即可以进行盘旋、俯冲,侧滑甚至滚转等机动飞行,可以灵活改变打击目标,改变飞行轨迹,使用灵活性相比传统弹道导弹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钱学森”弹道,只是它提出的时间比较长,但并不代表它就是“落后的理论”。

相反,钱学森弹道是一个跨越了时代的、极具前瞻性的、伟大的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可以用在武器上,它还可以用到航空出行、外星球探索等很多行业里。

只是在最开始没有受到重视,一直到东风17使用了钱学森弹道后,老美家和其他人家才抓了瞎。

以前的东风21,他们可以计算出轨迹并且设法拦截。

即使东风21具备变轨能力,也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

【注:东风21是1991年列装的陆基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属于第二代导弹。

东风17是2019年亮相的高超音速中短程常规弹道导弹,属于第三代。】

东风17就不同了,轨迹完全无法预测。

后来同样采用钱学森弹道的东风26,更是被誉为航母杀手。

正是因为没办法拦截,老美家这才不得不把防御系统摆到棒子家里,试图以空间距离,争取应对时间。

至于棒子家是不是会挨炸,那就不是老美家考虑的事儿了。

正常人谁会在意一个工具的安危。

工具坏了后直接丢掉就好了。

钱学森弹道的应用是个漫长而难度很大的过程。

现在在钱老的亲自主持下,从东风一号就开始使用钱学森弹道,抛弃了老毛子p—2导弹的抛物线弹道,国内的二踢脚研制工作等于少走了二十年弯路。

也许老美家的铁壳大船在后世就不敢在家门口晃悠了。

随后。

在感觉到李爱国对导弹的见解不俗后,钱老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现在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我们可以仿制出p-2导弹的发动机,但是它的推动力太小了,没办法作为洲际弹道导弹使用。”

当然了,钱老还有一点没有讲出来。

去年,上面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

钱老在今年跟上面建议马上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并且很快得到了上面的批准。

要想把属于咱们的第一颗卫星送上天,需要高负载的火箭。

李爱国道:“一台发动机不行,那咱们可以多加几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