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512章 陈行乙参加测试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512章 陈行乙参加测试

作者:四条腿的小白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1:53 来源:小说旗

李爱国对于四合院的权力毫无兴趣。

之所以成立四合院基金会,是因为再过几年便是困难时期了。

提前做好准备也许可以帮助不少人。

身为穿越者,来到这个激情似火的年代,总要在保护自己周全的前提下,做一些事情。

陈雪茹生性善良,对于扶贫基金会也举双手支持。

她身为街道办干事,考虑得还要更多一点。

“只是大院里人多嘴杂,最好是能得到街道办的支持。”

“明天一大早,我就去街道办找王主任。”

李爱国脱掉衣服四仰八叉躺在床上。

拍了拍旁边:“来吧。”

陈雪茹的小脸通红起来。

坐了上去。

静悄悄的夜晚充满了暧昧。

翌日一大早。

吃过了早饭,陈雪茹去大前门街道办上班,李爱国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南铜锣巷街道办。

“最近咱们街区正在统计贫困户名单,我希望你们能够严格把关”

街道办王主任刚上班,正在跟街道办干事们讲话,见到李爱国走过来,用眼睛示意他先在办公室里等一会。

李爱国来过这里数次,算得上轻车熟路了,推开门走进去,从办公桌上拿起一盒烟。

啪嗒。

打火机点上。

惬意地抽两口。

这时候,王主任走进了进来,笑着坐在他的对面,笑眯眯的看着他。

“爱国,什么时间出差回来的?”

“昨天,刚好在山区搞到点竹笋,想到姨特别喜欢吃这种鲜物,便给您送来了。”

李爱国从帆布袋子里取出一个报纸包递过去。

报纸包不大,里面的竹笋只有两斤左右,王主任的脸上却挂上了姨母笑。

“你这孩子出差也想着我,难得啊。”

“谁让你是我亲姨呢!”

“你这孩子,就是嘴口甜。”

王主任将竹笋纸包放进抽屉里,顺手摸出两包烟递给李爱国。

“这是前阵子参加喜宴的时候,别人发的,我不抽烟,你带回去吧。”

“诶,谢谢姨了。”

看到烟,李爱国眉开眼笑。

一包百花,一包向阳花,都算是好烟了。

坐下来闲扯几句,李爱国这才将话题扯回来。

“王姨刚才听说要重新统计贫困户名单,怎么回事儿?”李

“害,最近一阵子,咱们街区的贫困户好像增加了不少,有不少人家向街道办申请补助。”

王主任站起身给他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递过去。

“只是你也知道,现在是僧多粥少,每年的名额就那么多,我们街道办只能重新审核一遍,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尽量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救助到真正需要的人。”

提起这事儿,王主任这个老街道办主任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看着街区里那些贫困户,她也不忍心,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爱国闻言,顿时笑了:“这不是巧了嘛,我在四合院里成立了个四合院扶贫基金会,今儿正好跟您报备一下。”

“四合院贫困基金会?”王主任愣住了。

基金会听上去挺高大上的,怎么跟四合院这个小名字联系在了一块。

“事情是这样的,我号召四合院的住户们捐了一笔钱”

抽着烟,李爱国将四合院贫困基金的模式讲了一遍。

王主任的眼睛越来越亮,瞬间意识到这种贫困基金会的可行性。

最关键的是,基金会采取了‘功德碑’的模式,可以提高住户们的积极性。

“爱国,你觉得这种基金会能够在咱们街区推广吗?”王主任顿时来了兴致,拿出一个小本子。

李爱国道:“推广的话问题不大,只不过要注意一点,必须让住户自愿捐助。”

“自愿捐助.这个很好办啊。”王主任道。

闻言,李爱国苦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话。

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些任务,像街道办这种单位难免会动用一些手段。

只不过这种问题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四合院这一亩三分地。

王主任对基金会很感兴趣,亲自带着李爱国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

随后,又请李爱国将基金会的章程和注意事项全写了下来。

“爱国,我会把写一份报告给区里面,要是区里面答应的话,那咱们就能在全街区推广了。”

王主任显得很积极。

李爱国却很清楚,四合院扶贫基金会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大院里情况特殊,要想在全街区推广难度很大。

只不过这种事情也没有办法相劝。

拿到手续之后,李爱国便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里。

啪!

将手续摔在三大爷家的桌子上。

“三大爷,咱们现在也算是有组织的人了,从此之后,你就是大会计了!”

三大爷看着文件上鲜红的印章,兴奋得嘴巴几乎合不拢了,他抱着文件的双手颤抖起来。

“我当官了?!”

这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当官,只不过是没机会罢了。

文化人三大爷的动力更足了。

当天就去废品店借来一张破黑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捐助人的姓名和金额,然后挂在了大门口。

黑板很显眼,过路的那些住户纷纷围了过来。

“许大茂捐助十块钱.啧啧,好人啊。”

许大茂这辈子跟‘好人’两个字几乎绝缘了,还是第一次得到别人如此赞扬。

他兴奋得扬起了脑袋。

这感觉比跟小媳妇儿拉呱还要爽快,这十块钱花得值得!

那些住户们一辈子默默无闻,就连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上过黑板报,现在名字竟然出现在了光荣榜上,个个高兴得跟过年一样。

“老赵,你思想觉悟真是高啊,竟然捐了两块钱。”

“你捐了一块五,也不低。”

两人商业吹捧一阵,哈哈大笑了起来。

扶贫基金会转正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刘海中的耳朵里。

“老阎一个老教员,哪里会做官啊,竟然当上了会计。”刘海中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当时他要是不站在易中海这边,在捐献的时候大方那么一点点,现在说不定也能当上领导了。

凭借他的能力,至少能当一个副经理。

“十五块钱.只要十五块钱我就能当副经理了。”

刘海中拍着大腿,懊悔地说道:“老婆子,你说说我怎么会这么傻呢?!”

“爹,谁傻啊!”刘光福刚从外面进来,没有搞清楚状况。

刘海中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一指刘光福说道:“你今天进门先迈了左脚,自己乖乖扒掉裤子趴在墙边,领十皮带。”

刘光福恨不得给自个一巴掌。

谁让你话多了!

大院里那三家接受了捐助的贫困户日子也好过多了,对于基金会充满了感激。

中午。

李爱国回到家的时候,刚走到门口,遇到了周大娘,刘大叔还有刘二栓的小媳妇儿。

周大娘手里拎了半捆韭菜,刘大叔拿了两个萝卜,刘二栓家的手里攥着一双千层底鞋垫子。

“爱国啊,大娘这次要感谢你了。”周大娘感激的看着李爱国,有了十块钱,她总算是舍得买了棒子面,让孩子们吃顿饱饭。

“大娘,你这是啥话,咱们是邻居,这是应该的。”

李爱国拉开门,请几人坐下之后,笑着说道:“这事儿你们也别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当的政策,感谢大院里面的邻居。”

“是是是”

无论李爱国如何解释,周大娘他们还是把功劳归咎到了李爱国头上。

他们很清楚,要是易中海来操办这事儿,现在的贫困户估计就是贾家了。

对于三家的礼物,李爱国也没有拒绝。

不是啥值钱玩意,要是真板着脸子不收,肯定会被认为看不起人。

在三家离开前,李爱国喊住了他们。

“基金会的帮助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有机会的话,你们还是应该想办法靠自己。”

“爱国,你放心,俺不是那种吃懒饭的。最近火柴厂在招糊火柴盒子的临时工,听说一个月能挣十五块钱呢,俺想去试试。”周大娘五十多岁的年纪了,腰杆却挺得很直。

“等俺进了火柴厂,俺就不要救助了。”

刘大叔和刘二栓的小媳妇儿也各自有自己的规划,表示只用领两个月的补助。

李爱国对这种情况并不觉得惊讶。

这年月讲究劳动光荣,这几家拿了扶贫基金,心中也不好受。

这几家有了收入进项,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那么扶贫基下一期,就可以帮助其他住户了。

那些受过恩惠的住户,也会踊跃捐款,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四合院扶贫基金会现在只能救助三家人,只不过是一个小树苗,总有一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街道办王主任把四合院扶贫基金会的报告递交上去后,很快得到了区委的肯定。

区委称赞四合院扶贫基金会是居民互相帮助的典范,提议在各大街区的大杂院跟四合院学习。

一时间,四合院扶贫基金会的名声大噪。

甚至大奎的媳妇儿王婷婷还在区宣传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

只不过各个大杂院在建立扶贫基金会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

正跟李爱国预料的那样,有些大杂院的管事大爷,一味追求捐款率,用各种办法要求住户们捐款。

这种行为引起了住户们的逆反心理,基金会没有建立起来,反而搞得一地鸡毛。

这些事情都是后话了,李爱国并没有关注。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带着二哥陈行乙去长辛店铁路工厂办理调动手续。

陈行乙是昨天从保定回来的,保定那边的手续已经办好了,部里面的手续也办好了,只要长辛店铁路工厂定了级别,就能直接调回来。

“妹夫,铁路工厂那边的情况我也不熟悉,要是技能测试实操中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啊?”

看着威武的长辛店铁路工厂大门,陈行乙显得有点胆怯。

长辛店铁路工厂是大型国营工厂,而且还是铁道口的工厂,对于职工的要求很高。

陈行乙虽然是四级机修工,在工厂里工作了七八年了,但还是难免没有信心。

“放心吧,只要你能够平心静气,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绝对没有问题。”

“也不知为啥,有你在旁边,我觉得心中有谱许多,妹夫,谢谢你了哈。”

“客气了啊,我是你妹夫,不帮你,谁帮你?!”

李爱国安慰了陈行乙两句,带着他来到大门口。

工厂大门岗的值班员在得知陈行乙是来参加入厂技能测试的,很热情的把两人带到了机修车间内。

此时车间内已经聚了不少人,都是参加测试的工人。

技能级别测试跟工资直接挂钩。

每晋升一级,就能多几块钱,要是技能实在是不合格,还会被退回去。

有几个工人很明显被淘汰了,正蹲在地上唉声叹气。

“这要求也太严格了吧,在俺们原来的厂子里,修理机器压根没有时间限制,在这里需要在二十分钟内修好,这不是为难人吗。”

“是啊,是啊铁道口的厂子就是难应付,以前在工厂里,只要人到岗就可以了,哪有这么多要求。”

陈行乙看到这种情况脸色更加难看了,心脏不由得提到喉咙眼。

这次为了调回京城,他可是跟老丈人丈母娘彻底闹翻了,要是没办法入厂的话,那就麻烦了。

“别多想,等会你好好表现就可以了。”李爱国这会也搞清楚了陈行乙的性格。

常年生活在老丈人丈母娘还有媳妇儿的威压下,他已经变得畏手畏脚起来。

陈行乙鼓起勇气,跟工人们打听了相关程序,带着手续文件来到了负责技术测试的领导跟前。

“杨主任,我叫陈行乙,来自保定农机厂,是来参加技能测试的”

“没看到现在测试正在进行吗,排队去.”

机修车间副主任杨兴寨刚板着脸将一个出了岔子机修工撵下去,心情正不好着,现在见到有人没头没脑的走上连,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扭过头正好可以看到了李爱国,眼睛顿时瞪大了,脸上的怒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司机!”

他连忙从办公桌后面站起身,走上前上下打量李爱国,惊讶的说道:“还真是你啊?!”

李爱国看到杨兴寨在这里,当时也愣住了。

倒不能怪他眼神不好。

而是当初前往广交会的时候,这位发明路签自动授受器的杨兴寨还是个火车司机,业务工作才是带领研究团队搞发明。

这才两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变成了机修车间的车间副主任。

“杨兴寨你调到京城来了?”

李爱国眼睛一亮,热情的握住了他的手:“怎么不到家里坐一坐,我好请你喝杯酒。”

老朋友相见,杨兴寨显得格外高兴,哈哈笑道:“怎么没去,我来到京城之后,第二天就去了你家,谁知道你媳妇儿说你出差了。”

李爱国:“.”

他沉默片刻,凑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杨兴寨:“老杨,咱们还是谈谈你怎么调到京城来了吧?”

“这事儿说起来,跟你有很大关系。”

杨兴寨接过烟笑着说道,“当初在火车上,你建议我要提升自己,要考大学。

我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回到魔都机务段后,便向上级提出申请,要求去京城的大学进修。

申请被批准后,我还没到京城,段里面就接到了长辛店铁路工厂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技术人材的请求。

他们干脆给我办了个调职手续,让我一边能去大学里面进修,一边担任副车间主任负责技术问题。”

杨兴寨能够依靠一己之力,鼓捣出路签自动授受器,可见他在技术上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样的人才如果放在大学里面读几年书,很明显是浪费了,段里面的领导也是人尽其才。

“好啊,咱们两个以后是邻居了,得相互交流。“

“什么交流啊,是我得向你请教。”

杨兴寨拉着李爱国的胳膊坐下,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来到京城之后可是听说了,你搞了个工作室,又搞出不少发明,什么时间有机会的话,能不能让我去参观学习。”

“这个好说。”李爱国道。

见到李爱国竟然跟车间里面的领导认识,陈行乙惊得合不拢嘴巴。

他之前也听说过这个火车司机妹夫挺有本事的,但是这可是副车间主任啊,算得上是领导干部了。

两人聊了一阵子,杨兴寨这才注意到陈行乙,问道:“李司机,这位是?”

“我大舅子,原来在保定工作,四级机修工想来你们厂试一试。”

“原来是参加测试的啊,这样吧,李司机你工作也挺忙的,你就先忙你的,我来招呼就行了。”

杨兴寨看到李爱国不停的抬起手腕看时间,笑着说道。

“今儿还真有点事,森铁那边派了个培训班来我们机务段学习,今天是开幕典礼,我得去盯一下。”

李爱国跟杨兴寨是老朋友了,也没有推辞,站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老杨,明天晚上我有时间,咱们到东来顺聚一聚。”

“好好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请你喝酒。”

杨兴寨一直把李爱国送到车间门口,这才背着手走回来。

他走到陈行乙面前,神情和蔼的说道:“你是李司机的小舅子?”

“是啊。”见杨兴寨的态度很好,陈行乙的情绪也放松了不少,笑着说道:“领导,你跟我妹夫是朋友啊?”

“朋友.那倒算不上。”

就在陈行乙心情低落下去的时候,杨兴寨脸色一正说道:“他是我的偶像,是我的标杆!”

要不是杨兴寨一本正经的样子,陈行乙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是吗?我那妹夫开火车确实挺厉害的。”

“开火车?”

杨兴寨似乎感觉到自己好像受到了侮辱,气呼呼的说道:“你知道李司机搞出来的那些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多少资金吗?你知道李司机搞出来的方便面,为国家挣到了多少外汇吗?”

“我要是有李司机的任何一个发明,这辈子就知足了,你竟然觉得他仅仅开火车挺厉害?!”

陈行乙一直呆在保定的工厂里面,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那种机修工。

李爱国和陈雪茹又不是那种炫耀的性子,他压根就不清楚这些事儿。

听完杨兴寨的话之后,陈行乙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嗓子里挤出一丝不可思议的声音。

“这么说我妹妹嫁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不得了!了不得!“

杨兴寨赞叹两句后,扭头看向陈行乙,神情严肃起来:“既然你跟李司机是一家人,那么你肯定也很厉害了,希望在等会的技能测试中,你不要让我失望哈!”

陈行乙:“.”

他觉得有这么个妹夫,压力太大了。

“阿嚏”

哪个小姑娘又在想俺这个大老粗了?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奔驰在京城街头,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今天的开幕式很顺利,段长和几个段领导都参加了。

前门机务段很重视这次森铁的学习班,专门森铁培训班安排在了2314次列车上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参观学习。

2314次列车包乘组是最近前门机务段冉冉升起的明星班组,正班火车司机杨易曾经打破过李爱国的时速记录。

包乘组的评分,也仅仅比李爱国所在131次列车差十几分而已。

白车长最近一阵子数次强调包乘组打起精神来,不能被2314次包乘组超过了。

张雅芝那些乘务员们有了竞争压力,这阵子苦练技术。

李爱国倒是无所谓,现在他的工作重心放在自动伞的研发中。

只是今天跟港城那边打了电话,杨继宗表示设备还没有到位。

这种设备很敏感,获取难度很大,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是很正常的事儿。

只是杨继宗当时在电话中显得支支吾吾的。

不会是杨家出了什么问题吧?

杨家的海克斯科技关系到李爱国以后的研发计划。

想到这里,李爱国调转自行车头,朝着刘国璋老师家驶去。

刘国璋级别高,说不定能够搞清楚杨家的状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