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480章 烈马公社的肥仔, 矮脚遁地蕾香蕉

此时公社门口已经围了不少社员,粗粗看过去足有数千人。

王大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轻轻碰碰李爱国的胳膊,小声说道:“爱国哥,这么多人,不会出啥事儿吧?”

他这次来可是带了不少钱,就装在帆布包里。

“放心吧”

李爱国点点头,笑着走向迎上来的陈荣利。

两人的手重重握在一起,陈二宝为两人做了介绍。

“陈叔,在来的路上,我听二宝讲过,当年您跟鬼子干过仗,实在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

“客气了,我们大石公社当年可是有名的堡垒村。”

陈荣利提起往事,神情也有些激动,拉着李爱国的手,进到了公社里。

他指着一副牌匾说道。

“当年鬼子进村,把二宝的三奶奶抢走了,我们这边村子里都姓陈,在解放前是一个宗族。

得知这个消息后,全体出动。连夜冲到了镇上,将那两个鬼子打死了,又把三奶奶抢了回来。”

提起这事儿,陈荣利还感慨了一句:“我有时候想不明白,明明小鬼子只有两个人,个头就跟萝卜差不多,为什么能管得住上万人的城镇呢。”

李爱国从兜里摸出烟,递过去一根,自己也点上了一根。

伴随着浓浓的烟雾,吐出了一句话。

“最主要是因为当时缺一个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解放前那帮人只想着自己逃命,哪里管得了咱这老百姓。”

陈荣利仔细想了想,点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陈大宝见两人扯起了闲话,生怕出现变故,借着倒茶的机会,提醒道:“支书,这位工人老大哥,是来咱们公社买香蕉的,您看看,是不是先把正事儿谈了。”

“对对对,大宝提醒得对,马上中午了,咱们谈好了买卖,就能吃饭了。”

闻言,李爱国哭笑不得。

大石公社为了迎接李爱国几人,可谓是大动干戈,发动了不少社员,面子给足了。

李爱国要是不买香蕉的话,今天估计连饭都吃不到嘴里,就被撵走了。

这个老支书啊,还真是百分百的社员本色,既淳朴又狡滑。

在随后的谈判过程中,陈荣利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志,按照规定,我们是不能够把香蕉卖给私人。当然了,我们的香蕉田里在收获香蕉的时候,会将香蕉摆在地头。

小偷会把香蕉全都偷走了,我们都在香蕉田里忙活,肯定发现不了。

有时候,再胆子大一点的小偷,甚至会把装满香蕉的平板车也偷走。

你说说,那些毛驴怎么那么傻啊,它们咋不知道叫唤呢。”

说完,陈荣利冲着李爱国眨巴眨巴眼。

好家伙,为了避免担责,这位老支书是让咱当小偷啊。

“不用这么费事了。”

李爱国从帆布包中取出一份材料,摆在了桌子上。

“陈支书,我们来自南铜锣巷废品店驻石桥市场分点。这是分点的工商登记证书,市场准入证,税务登记证明。

你看,在这些证书上注明了,分点是小集体企业。咱们这次买卖,是集体对集体。”

“小集体?”

陈荣利神情有些动容,拿起材料研究一阵子,点点头说道:“既然是集体之间的关系,那就好办了,我可以光明正大地组织社员用毛驴车,帮你们把香蕉送到石桥分点。”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公社现在情况不好,你们需要用现金和全国粮票购买香蕉。”

李爱国给王大奎使个眼色,王大奎拉开帆布袋,里面装了一摞摞包扎得整整齐齐的钞票。

屋内的气氛顿时安静下来,几个公社领导都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帆布袋子,呼吸急促,喉结忍不住抖动。

他们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这可是数百块钱,京城人胆子真不小,竟然就这么带在身上。

他们也不怕

李爱国装作无意的撩起衣衫,乌黑的手枪映入众人的眼眸中。

众人如同被劈头盖脸浇了一盆冷水瞬间清醒过来。

这年月刚解放不久,在那些蛮荒地方,民风彪悍,保持着打黑枪,甩黑棒的习俗。

人家走南闯北,怎么可能没有点依仗。

“看什么看,一点样子都没有!”

陈荣利虎起脸训斥他们一句,扭头看向李爱国讪笑道:“爱国同志,小地方的人没见识,您多担待。只是你带了那么多钱,还是得小心点。”

王大奎插言:“支书,您可能不了解这个爱国同志,只是今年被他送进笆篱子里的人,就足以七八个了。”

抓人?此人到底是什么来头?陈荣利搞不清楚了,不过也没有想搞清楚。

“爱国同志,你们已经表示了自己的诚意了。做买卖总得谈价格。”

接下来谈到价格了,陈荣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搓搓遍布裂纹的老手。

“香蕉现在的行市价是一分五厘钱,不瞒你们说,这玩意是有价无市。

这个价格压根卖不掉,你们要是要十五吨的话,我愿意以一分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你们。”

陈荣利已经计算好了。

一分钱一斤出售的话,每亩香蕉田或获得的收益,要比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高百分之十,已经算是很合算了。

李爱国摆摆手:“那倒是不用,还是按照一分五厘钱的价格吧。”

“???”陈荣利猛地瞪大眼,有点不敢置信。

他只见过别人买东西的时候搞价的,还没有遇到过反向涨价的。

王大奎也没有想到李爱国会搞出这种神操作,悄悄拉了拉李爱国的胳膊,附在他耳朵上嘀咕两句。

“爱国哥,十五吨香蕉啊,五厘的差价,咱们足足少挣一百五十块钱。”

李爱国没有理会他,看着陈荣利接着说道:“我们收购点愿意以一分五厘的价格购买十五吨香蕉。”

此话一出。

陈荣利的神情有些动容了。

以往卖香蕉的时候,那些城里人只买十斤八斤香蕉,都得抓几个香蕉当做添头。

人家京城客商一次购买十几吨,却不压价,这人办事太敞亮了。

陈荣利犹豫了片刻,站起身拉住李爱国的手说道:“爱国同志,等会让大宝带你去西边那块实验田里选香蕉,你看上哪根就让二宝给你砍哪根。”

李爱国也不是有钱不赚,只是有的钱能赚,有的钱不能赚。

一百多块钱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月的工资,但是对于这些社员来说,说不定能养活好几家人。

另外。

一味压价的话,这些社员挣不到钱,明年说不定不种香蕉了,他们的香蕉生意就得中断。

为了一百多块钱的差价,说不定要损失数千块钱,那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大石公社做了一笔好买卖,至少能再撑两个月了,陈荣利心情非常好,将仓库保管员喊了过来。

“你马上去仓库里,取十斤大米,再搞点山茨、黄狗头。对了,记得挖两勺猪油,今天咱们要过年了。”

“支书,仓库里只剩下一百多斤大米,有些社员已经熬不住了,咱们是不是省着点吃?”

仓库保管员摸了摸挂在腰间的黄铜钥匙,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让你去你就去,怎么那么多问题!”陈荣利挥挥手:“这几位京城的客人,可是我们公社的大救星啊!”

仓库保管员是个倔强的老头,即使支书解释了,他还是站在原地没动弹。

最后还是陈大宝笑着说道:“三叔,你放心,卖掉了香蕉,咱们能从城里买几千斤大米呢!”

倔老头这才默默的转过头,出了屋子。

陈荣利似乎想起什么,又叮嘱陈二宝:“周围公社那帮家伙狗鼻子灵得很,你现在马上带几个民兵,把路守着。”

“是!”陈二宝得了命令急匆匆的离开了。

几人又扯了一阵子闲话,公社里的人来通知吃饭。

“爱国同志,我们公社条件简陋,你们就在这里用顿便饭,等下午,我让大宝带你们去香蕉田里选香蕉。”

“那就叨扰了。”

跟着陈支书来出了屋子,李爱国发现大石公社有两个食堂,南食堂,北食堂,当中隔一个院子,院子里还搭了个小棚。

南食堂是小灶,北食堂是社员们吃饭的地方。

此时社员们已经端着碗,聚在了小棚子下面。

碗里盛的是东西,李爱国也搞不清,估计是某种稀粥与杂粮混合,清汤寡水的,上面飘几片菜叶子,能当镜子照了。

“爱国同志,来吃饭。”

陈支书端来几碗干饭,递给李爱国几人,每人还分了一个金黄的烙饼子。

干饭是咸干饭,加了猪油。

那些社员们闻到飘过来的香味,就说:“干饭,好香,好香。”

“猪油好香,好香。”

“黄油烙饼子好香,好香。”

公社大厨的手艺不错,干饭咸淡合适,再加上那种清脆的野菜,吃起来十分的爽口。

黄油烙饼子软硬合适,吃起来喷香。

李爱国却觉得有些难以下咽。

只不过他还是勉强把饭菜全都吞进了肚子里。

吃饱后,他得把香蕉运走,换回了大米,这些社员也能吃上大米饭了。

就在这个时候,四五个身穿大褂的社员突然从外面蹿了进来。

他们手里都端着搪瓷碗,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再加上头发乱糟糟的,要是在武侠里,李爱国肯定认为他们是丐帮子弟。

这些人看到李爱国几人正在吃大米饭,顿时大喜。

其中一个胖乎乎的家伙似乎带头的。

他将搪瓷碗递到陈荣利面前,哈哈大笑:“陈支书,这不是赶巧了嘛,你们公社吃大米饭啊,赶紧给我们盛饭。可不要那些稀汤寡水啊。”

陈荣利的脸色顿时冷淡下来:“肥仔,大米饭就那么点,已经全吃完了,只剩下浠菜粥了,你要是愿意吃,我让厨子给你盛饭。”

“浠菜粥?你打发叫花子呢!我们绕了四五里路,来到你们公社,就为了喝点浠菜粥?”

肥仔说着话,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

趁着陈荣利不注意,绕过他,大步冲进了食堂里。

“真特么的倒霉,竟然吃光了。”

看到乌黑的大锅里连一个米粒也没有,肥仔拎着搪瓷碗悻悻地走了出来。

他带来的那几个社员见状围上来问道:“肥仔,现在咱们该怎么办?喝浠菜粥吗?”

“喝,喝你看我是喝那玩意的人吗?”

肥仔脸上肥肉乱颤,狠狠的瞪了他们几眼,转过正准备走。

他在路过小院的时候,眼睛一转,停下脚步,看向大石公社的社员们。

“我说几位,人家吃白米饭,你们喝稀汤寡水,都是一个公社的,这是搞不平等啊。你们就受得了?”

这是纯纯的挑拨离间。

那几位社员扶着桌子站起身,呵呵笑道:“肥仔,我们愿意喝稀汤,你管得着吗?

有空的话,还是想想你们公社的社员是不是连浠菜粥也喝不起吧。

昨天我遇到了你们公社的石榴,他好像饿了两天了,你老爹也太过分了吧。”

此话一出,肥仔的脸色骤然黑了下去。

他没有想到,这帮社员竟然如此维护陈荣利。

“走!”

肥仔吃了个没趣,跺跺脚,带着几个社员离开了。

陈荣利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公社门口后,尴尬的笑笑:“爱国同志,让你见笑了。”

这群人好像是专门来讨饭的,只不过态度却很强硬,现在讨饭的人,都成大爷了吗?

李爱国疑惑道:“陈支书,那胖子好像不是你们公社的社员吧,他怎么能带人来公社里吃饭?”

胖仔刚才表现出来的气势,好像是大石公社应该请他吃饭一样。

周克和王大奎此时也吃饱了,放下碗筷看向陈荣利。

提起这事儿,陈荣利脸色浮现出一丝无奈,叹口气说道:“

您猜的不错,刚才那人绰号肥仔,是隔壁烈马公社周支书的大儿子。

你们来自北方,可能不了解我们这边的规矩。

我们这边自从由互助组晋升为高级公社后,由公社统一发饭票,社员们可以凭饭票到各个食堂就餐。

公社社员外出,也可以拿着公社印发的饭票,到其它公社的饭堂吃饭,走到哪就吃到哪,吃完抹抹嘴巴就走人。

有些地方为了方便社员用餐还开出了“流水席”,专门招待其他公社的社员。”

南方的公社比北方公社还要高级啊!

李爱国点头:“跟五斗米道、置义舍差不多。只不过公社里哪里有那么多粮食。”

陈荣利抬头看看李爱国点头:“同志您看得很准,我们公社的存粮其实算是多的了。

但是也经不起这么吃,四五个公社的社员拿着饭票来吃饭。

不到几个月,很快就出现了上月吃下月米、寅年吃卯年粮的窘况。

后来不得不得不将“一天三餐干饭”改为“稀粥与杂粮混合”了。

肥仔他们这才不再来我们公社吃饭。”

他停顿片刻,接着说道:“今天吃干饭,为了防止其他公社的人知道,我特别派出二宝去守着道路,没有想到还是被肥仔溜进来了。”

能绕过守路的民兵,这个肥仔倒是个当迪特的人才啊。

李爱国先是觉得有些惊讶,旋即便明白了。

公社村子之间通婚不断,虽是两个公社,社员们其实都是亲戚关系,肥仔能够得知这个消息,并且溜进来也很正常。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陈二宝带着几个社员跑进来。

“支书,肥仔那家伙来了?对不起,我没有守好道路。”

“这不是你的错。二宝,你赶紧吃点饭,然后带爱国同志他们去香蕉田里摘香蕉。”

陈二宝和几个社员记挂着卖香蕉,呼呼啦啦喝了一碗浠菜粥后,便带着李爱国几人出了村子,直奔实验香蕉田。

此时,肥仔带着烈马公社的几个社员,顶着大太阳往烈马公社赶,

他叼着狗尾巴草,敞开褂子,时不时扇扇风,心情十分郁闷。

今儿跑了四五里路,还差点被陈二宝抓到,结果连口大米饭也没混上,实在是亏到家了。

一个社员气呼呼的说道:“这老陈头也太小气了,这些人是从京城来的,他竟然每人只给做一碗米饭。”

“老陈头就是个小气鬼,当初咱们串公社的时候,就属大石公社的饭菜最差。”另一个社员赞同。

听到两人的话,肥仔突然停下脚步,问了一个问题。

“既然老陈头这么小气,为什么要给京城客商做大米饭呢?”

此话一出,那几个社员都懵了。

看到小兄弟一脸呆萌,肥仔扭头看看旁边的香蕉田。

“我听婶子讲过,大石公社已经半年没有吃过大米饭了,就是陈大宝结婚的时候,也是用大米粥对付。”

“老陈头舍得花这么多大米,下了这么大的血本,这几个京城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说不定他们是来收香蕉的?”

想到这里,肥仔顿时激动了起来。

他们烈马公社也种了不少香蕉,马上就要成熟了却卖不掉。

要是真找到销售门路的话,说不定他就能接父亲的班,担任下一任支书了。

这时候,远处出现了几道身影,赫然是那几位京城人,旁边还有陈大宝和陈二宝作陪。

陈大宝是大石公社的生产队长,因为为人能干,做事儿公道,还是陈荣利的亲侄子。

大石公社的人都认为,一旦陈荣利不干了,接班的肯定是陈大宝。

看陈大宝对几人恭敬的样子,肥仔心中更加笃定几分。

他带着几个社员悄默默的溜进香蕉田中,远远地跟在李爱国几人的后面。

香蕉田的一个坝上,用竹子搭着一个棚子。

棚子搭的很高,离地一米的地方,用麻绳吊着一只竹床,社员陈二毛正坐在竹床里。

听到脚步声,他抄起猎枪从床上下来,光着脚丫站在地上,乌黑枪口跟随着紧张的目光,在茂密的香蕉从中来回徘徊。

“边个?系咪挞蕉。”

“系我,老叔,我系大宝。放下枪,别跑火伤了人。”

听到大宝的声音,陈二毛这才放下猎枪。

李爱国也松了口气,那杆老猎枪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搞不好会走火。

陈二毛看到李爱国几人,目光中带着审视的意味,问道:“呢个男仔边个?”

陈二宝走上前,指着李爱国几人介绍道:“他们系京城来的客商,专门来咱们这里收购香蕉。支书让我们砍这块田里的香蕉。”

“可是这香蕉是准备出口老毛子的。”陈二毛皱眉头,“为了种好这块田里的香蕉,咱们还专门请了农技站的老师教导。”

陈大宝压低声音:“老叔,你还不知道吧,县城里传来了消息,今年老毛子那边的订单取消了,为了避免社员们恐慌,支书才没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叼距老母,食咗屎啦老毛子!”陈二毛闻言暴怒。

难怪这阵子公社每天都要派人出去买香蕉呢,原来是老毛子反悔了。

陈二毛一阵后怕。

要是没有京城的客商,这香蕉田里的香蕉说不定得烂在地里面。

陈二毛顿时变得热情了起来。

用布满老茧的手跟李爱国握了一下,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道:“欢迎,欢迎,我们这块香蕉田里的早蕉,是全省最好的高州矮脚遁地蕾香蕉,品质非常好,非常便于长途运输。”

高州矮脚遁地蕾香蕉??

李爱国扭头看去,在香蕉树的簇拥下,香蕉果实垂挂下来,像一串串青色的风铃。它们的外皮光滑而饱满,散发着淡淡的果香。

跟一般的香蕉相比,高州矮脚遁地蕾香蕉小果多而大,香蕉果看上去很结实。。

李爱国在前阵子的火车上,曾跟送苞米棒去农科所的老农民专家扯过一阵闲话。

得知改良品种的高州矮脚遁地蕾香蕉,曾经远销海内外。

只不过矮脚遁地蕾要求种植技术水平高,再加上要求土地肥沃,产量一般,才没有大力推广。

李爱国当初就有疑惑,为什么上级领导会枉顾实际情况,而要求社员们把农田改成香蕉田。

看来真正的原因是为了老毛子的订单。

谁知道老毛子的订单竟然取消了,大石公社才吃了大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