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179章 青登晋升!增禄3000石!授兵部大丞!【4300】

文久三年(1863),4月15日,清晨——

京都——

只见远方的天际线,一条金边悄然泛起。

那条亮线像极了羞人答答的处子,瑟瑟缩缩地亮相迎人。

先是晕染了周围的天空,然后又一点点地扩撒到整片天空、整个大地。

朝光熹微,晨雾弥漫。

轻尘般的雾气晕开了建筑的轮廓。

按理来说,这个时间点下的古城京都,尚未到它迸发出其应有的活力的时候。

然而,此时此刻,鸭川以东的道路上却挤满了川流不息的人群。

“快走快走!别磨磨蹭蹭的!再磨蹭下去,小心找不到好位置!”

“喂?怎么回事,为何这么多人?你们这是怎么了?要上哪儿去啊?又有什么热闹可看了?”

“你还不知道吗?橘大人班师回朝了!”

“什么?!橘大人凯旋了?!”

“4月2号出的兵,前后不过才半个月未到的时间,这么快就肃清贼寇,平定叛乱了?”

“对啊!新会联军大获全胜!橘大人仅用一日的时间,就彻底击溃了贼军,并且亲手斩下贼酋柴崎炼十郎的首级!”

“一日?!真的假的,据我所知,新会联军的总兵力还不到两百,而贼寇的军势高达上万之众,两百打一万,前者只花了一日的时间,就打败了后者?”

“嗐!少见多怪!你也不看看领兵出战的人物是何方神圣,那可是战无不胜的仁王啊!”

……

京都的士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得知青登将于4月15日的上午归京。

届时,新会联军将先进入鸭川以东的洛外,然后再沿着四条通,风风光光地回到洛中。

【注·四条通:日本京都的一条重要街道,东西向贯通市中心,四条通的东端是八坂神社,西端是松尾大社】

军队凯旋——这对于京都的男女老少来说,实乃无比少见的光景。

京畿上一次发生战乱,是在什么时候?

即使是将这个问题抛给那些年长的男人,他们恐怕也只能回答出“26年前的大盐平八郎起义”。

这种平生少见的稀罕光景,怎能不去凑一凑呢?

京都奉行所对于“橘青登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的这等场面,早就已是轻车熟路了。

于是乎,他们早早地派出大量人手去维护现场秩序。

京都奉行所的差役们一大清早就前往四条通,展开周密的布置。

首先,彻底清洗街道。

京都虽是“三都”之一,单论繁荣度的话,只有江户和大坂位居其上。

但是,绝对不能对封建时代的城町环境抱有期待。

实际上,京都内外到处都是脏兮兮的。

绝大部分的街道都是夯实的土路,晴天起尘,雨天多泥。

垃圾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时下的日本人可没有“不能随手乱丢垃圾”、“在路边设置垃圾桶”的习惯。

莫说是纸片、木料等大大小小的垃圾了,你能在街面上发现各种各样的恶心玩意儿。

死老鼠、牲畜们的粪便……不一而足。

京畿镇抚使大胜归来,结果班师途经的路面却是一片脏污狼藉……这成何体统?

在很多时候,某些“面子工程”是必须要做的,它涉关礼数。

接着,他们在四条通的两侧街边列出整齐的人墙,手里都拿着长棍,横举棍身,首尾相连,把闻风赶来凑热闹的士民们挡在棍外,将其活动范围限制在街边。

若从上空俯瞰下来,便能瞧见整片四条通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幅光景。

中央的街心空无一人,风儿成了刻下唯一漫步其上的过客。

路面上的垃圾被悉数清走。

除了车辙之外的坑坑洼洼的部分,也都被连夜填实了。

至于两侧的街边,则堆满了攒动的人头。

士民们一个个伸长脖颈,像极了摇摇摆摆的花园鳗,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按捺不住地眼望东方,眼望四条通的尽头。

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着实是热闹至极。

蓦地,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快看!来了来了!橘大人来了!”

霎时间,全场俱寂。

现场的所有人——赶来凑热闹的士民也好,负责维持秩序的差吏也罢——无不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咔哒……

首先传入众人耳中的,是平缓的蹄音。

霎时间,一束束目光追向这阵蹄音。

他们先是看见圆润的杆顶。

杆顶犹如逐渐驶来的帆船桅杆,逐渐“上升”。

很快,粗实的旗杆与一面鲜艳的旗帜,赫然映入众人的眼帘。

红底白字,旗面中央是一个斗大的“诚”字——正是新选组的“诚字旗”。

尾张雅次郎高举“诚字旗”,表情肃穆,步伐四平八稳,有条不紊地大步前行。

飘扬的“诚字旗”之下,是一抹接一抹的浅葱色。

新选组的将士们排列成二列纵队,穿行在整洁的街面上,沐浴着街边士民们的崇敬的注视。

放眼望去,一个个无不挺高胸膛,颊间是藏不住的骄傲之色,表情上写满了意气风发,神态中充满了英姿飒爽!

如此模样,仿佛坛之浦合战、天王山合战和关原合战,全都是他们打胜的!

【注·坛之浦合战:镰仓幕府的定鼎天下之战。天王山合战:丰臣太阁的定鼎天下之战。关原合战:江户幕府的定鼎天下之战】

以客军身份前来助战的会津将士们,亦是如此模样,也都将胸膛挺得高高的,恨不得把下巴昂到天上去。

诚然,在战役之初,佐川官兵卫的轻兵冒进导致会津骑兵们被贼军的铁炮手们打得灰头土脸,有多大脸就现多大眼。

这场丢脸丢到家的败仗,既让会津将士们羞愧难当,也令他们感到无比愤懑!

在等待两军正式开战的那段时间里,会津的将士们可真是望眼欲穿。

他们殷殷期盼着……期盼开战的那一刻!他们好一雪前耻!

于是乎,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中,那20名会津弓手和那20名会津铁炮手,真可谓是马力全开。

高强度的连续拉弓,使得弓手们的右臂在未来的好几天里连抬都抬不起来。

铁炮手们也没好到哪儿去,那繁琐的装弹动作磨破了他们的手指。

正是多亏了他们的亮眼表现,才能大大减少各条战线的防御压力,进而阻遏住贼军的攻势。

至于那20名会津骑兵,就更不用说了。

在第二阶段的战斗,即奇袭敌营的时候,他们紧紧地跟随青登,英勇地跳下山崖,猛攻贼军本阵,战至最后一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战役结束后,仅仅只有9人安全归来,其余人悉数战死沙场。

总而言之,会津将士们在伊贺攻防战中打出了他们应有的“会津魂”,凭着优越的战场表现,成功挽回了他们的颜面。

凯旋队伍秩序井然地向前行进。

因为新会联军的人数并不算多,所以仅须臾,便来到了中间的部分。

只见在队列的正中间,不再是气宇轩昂的将士们,而是大量的蓬头垢面、垂头丧气的哀兵。

这些人正是新会联军的将士们所抓获的俘虏。

在这一战中,新会联军的将士们总计俘获了上千人。

俘虏们排列成整齐的四列长队,脖颈被粗长的麻绳捆绑着,每条长绳绑30人,串成一条条长队。

将士们像赶羊一样,驱使这群俘虏向前走。

明明他们的人数在新会联军的数倍之上,结果却都跟丢了魂似的,全都把脑袋埋得低低的,任驱任赶。

在这群俘虏的最前头,有一位队士高举长枪,枪尖上插着一颗首级,格外惹眼。

能够获得这样的“高规格待遇”,这是谁的脑袋,自然是不言而喻。

柴崎炼十郎作为此次动乱的罪魁祸首,青登须将其首级交付给幕府。

如此,本次的平乱才能算是功成圆满。

因此,为了防止腐败,其首级在被挑上枪尖之前,特地用盐巴“腌制”了一番。

在这场盛大的“胜利行军”里,新选组的各级干部展现出了种类繁多的各式模样。

淡泊名利的山南敬助、斋藤一,全程安然若素,并不为周遭的欢呼及热烈视线所打动。

性格内向的木下舞,一如既往地缩着双肩,躲避对视。

钟爱热闹的总司、原田左之助,则是满面兴奋地四处张望,饶有兴致地向身周的士民们挥手致意。

尽管队列里的将士们都很光彩夺目,但最能吸引京都士民们的视线的人……终究还是那个人。

现场的绝大部分视线,聚集在那位“黑牛骑士”的身上。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咔哒……

萝卜高昂牛首,闲庭信步般行走在队列的最前端。

青登手握缰绳,挺直腰杆,眼望前方,目不斜视。

在青登看来,今日的凯旋乃是一场绝佳的“宣传活动”。

在这种“绝对会有大量士民赶来凑热闹”的场合里,若不趁着这个机会来进一步地塑造新选组的正面形象,加深京都士民们对新选组的好感,岂不可惜?

因此,为了达成此目的,他特地在回京前夕要求将士们沐浴更衣,洗干净身体,换上最整洁的衣服。

至于其本人,就更是花足心思了。

为了能以最好的面貌示人,他久违地拾掇自身,从头至脚地好生打扮了一番。

换上最崭新的衣服。

将头发打理得光可鉴人。

至于其坐骑,他也认认真真地给它维护形象,替它梳好毛发,为它披上紫色的罩衣。

就结果来看,青登所费的这些功夫,还是卓有成效的。

他那高大的身形、端正的五官,本就很讨女性的喜欢。

而现在,精心打造的倜傥外表,再加上“得胜归来的大将军”的滤镜加成,就更显迷人了。

一言以蔽之——刻下的青登,简直就是行走的魅魔!浑身散发着引人垂涎的雄性荷尔蒙!

两侧街边的无数怀春少女……不,不仅仅是少女,就连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妻、熟妇,也都扑闪着充满小星星的眼睛,朝青登投去仰慕的目光。

微风拂来,掀起青登的两袖和衣摆,衣袂飘飘,好不潇洒。

突然间,也不知是哪位女子的嗓门这么大,忽地高声大喊:

“仁王大人!”

就连青登也不禁被这大嗓门所吸引。

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去,便见一位年纪在15岁上下的年轻女子,将双手笼在唇边,神情亢奋,反复呼喊“仁王大人”。

眼见青登朝她看来了,她当场石化,整副身子因太过激动而直接僵住。

一时兴起之下,青登微笑着朝她招了招手。

霎时,这名少女以及她身周的其余女子,统统发出尖锐的爆鸣。

如此画面,恰如那句古诗所描绘的景象:“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至于其他将士也因威武、俊逸的外表形象,而深得士民们的赞赏、憧憬。

这个时候,走在青登身后的总司,倏地弯起嘴角,以调侃的口吻对青登说道:

“橘君,也不知道你这回儿会得到多么丰厚的封赏呢。”

青登莞尔:

“用不了几日,你就能知道了。”

……

……

事实证明——确实是没过几日,世人就知晓青登又得了什么样的封赏。

或许是为了提振军心、民心吧,这一次的封赏来得格外快。

幕府赐下的赏金和宝物,姑且按下不表。

对于当前的青登来说,所谓的钱财就只不过是一串数字罢了。

相比起黄白之物,这两项内容才是此次封赏的大头——

赠禄3000石!授从六品下兵部大丞!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增加家禄。

至于后者——青登的职务依然不变,仍旧是京畿镇抚使。

这个从六品下兵部大丞,并非幕府的官职,而是朝廷的官位。

奈良时代的日本在唐律的基础上,结合其国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日本律令制。

日本律令制下的中央官制,便是“二官八省”。

在天皇之下,置有担当朝廷祭祀的神祇官与统括国政的太政官(二官),太政官之下实际的行政置八省分担,包括:中务省、宫内省、大藏省、治部省、式部省、刑部省、民部省及兵部省。

官厅中分四等官(长官、次官、判官、主典)与下级官吏。

兵部省,顾名思义,近似于现代的国防部,负责管理武官的人事、诸国的兵马、城池等一切军务的部门,负责录用京和地方的将士,制成名簿。

长官是兵部卿(正四位下)。

次官是兵部大辅(正五位下)、兵部少辅(从五位下)。

判官是兵部大丞(正六位下)、兵部少丞(从六位上)。

主典是兵部大典(正七位上)、兵部少典(从七位上)。

判官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审查该部门的各类文书。

*******

*******

请务必投月票给本书哇!(流泪豹豹头.jpg)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