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44章 决定未来走向的大决战!【5400】

关原——位于浓尾境内,由北面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向的松尾山,东南方向的南宫山所围成的东西四公里、南北两公里的盆地。

它是连接西北方向的北陆道、东南方向的伊势的要道,同时也是进行野战的绝好场地。

日本的关东、关西之分,主要便是以关原为界限,以东称为关东,以西就是关西了。

因此,从地理角度来看,关原乃货真价实的二分天下之地!

当青登手指该地时,众人之所以会表现得这般惊讶,便是因为关原太过特殊了。

就在二百六十年前的庆长五年(1600),此地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著名的关原合战!

关于这场大战的始末,还得先从丰臣政权的建立开始讲起。

天正十年(1582),明智光秀弑杀主君织田信长,满心想着取代对方,结果到头来他的一切努力全给羽柴秀吉做了嫁衣裳。

天王山一战,羽柴秀吉消灭明智光秀,积累了空前的威望。

贱岳一战,羽柴秀吉消灭柴田胜家,一举成为织田家的实际掌权者。

至此,羽柴秀吉继承织田信长近乎全部的政治遗产。

织田信长距离统一天下本就只差临门一脚,羽柴秀吉替他把这最后的一脚补上。

凭借织田家多年来积累的深厚底蕴,以及自身优秀的军事能力与老练的外交手段,羽柴秀吉迅速统一了整个日本。

这时的羽柴秀吉距离天下共主,就只差一个头衔而已。

然而,出于并非源氏后裔的缘故,他无法建立幕府。

因此,他另辟蹊径,不再强求“征夷大将军”一职,而是受封“关白”,建立全新的政权体系。

关白本为“陈述、禀告”之意,出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也就是说任何大事皆先陈述或禀报给霍光知道,然后上奏于皇帝。

该词经遣唐使引入日本,逐渐成为日本天皇成年后,辅助总理万机的重要职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丞相。

到武家掌权的幕府时代后,关白就跟朝廷一样变得有名无实。

天正十三年(1585),羽柴秀吉受封关白,成为公认的“天下人”。

天正十四年(1586),朝廷赐姓“丰臣”,羽柴秀吉改名为“丰臣秀吉”。

天正十九年(1591),丰臣秀吉退位,将关白之位让给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前关白的尊称)。

从此以后,太阁几乎成了丰臣秀吉的专属称呼。人们谈起“太阁”,必先想到丰臣秀吉。

如此,由丰臣氏掌权的这段时期便被简称为“太阁时代”或“丰太阁时代”。

以平民之身成为天下之主……丰臣秀吉虽建立了史无前例的伟业,但他身上有一处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生育能力有问题。

丰臣秀吉是著名的老色鬼,自打发迹后就频繁地纳妾,娶了一房接一房的侧室。

然而,不论他娶了多少女人,始终没有自己的后代。

好不容易盼来的子嗣,也因落后的医疗技术与育儿理念而早早夭折。

直至他步入晚年,其侧室浅井茶茶才终于给他生了一个健康长大的儿子,即日后丰臣家的二代目主君:丰臣秀赖。

然而,在丰臣秀赖降生时,丰臣秀吉已是垂垂老矣,没几年活头了。

于是乎,为维护丰臣家的统治地位,丰臣秀吉一如五代末期的柴荣那般,设立了几个托孤大臣。

他命丰臣政权下的五位最有实力的大名联合辅佐丰臣秀赖。

这五位托孤大名被统称为“五大老”。

他们分别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上杉景盛。

实质上,丰臣秀吉设立“五大老”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德川家康。

是时,德川家康是丰臣政权下实力最强大的大名,没有之一。

其实力之强大,让丰臣秀吉无比忌惮。

丰臣秀吉曾试图以军事手段打服德川家康,却在小牧·长久手合战(1584)中吃了个败仗。

没办法,只能采用外交的手段来收服德川家康。

从此以后,丰臣秀吉对待德川家康的态度就是“恨不得即刻弄死对方,却始终无可奈何”。

丰臣秀吉就是为了防止德川家康造反,才别出心裁地设立“五大老”,让对方没法一家独大,

事实证明,幽默果然是历史的一层重要底色。

丰臣秀吉学着柴荣那样任命了几个托孤大臣,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

没承想,他最后的结局也跟柴荣一模一样——可怜机关算尽却落了一场空。

“五大老”中能跟德川家康抗衡的人,就只有前田利家。

另外仨人要么太过年轻,没有资历,要么就是欠缺才干,没有能力。

就在丰臣秀吉逝世的翌年,前田利家就撒手人寰了。

换言之,丰臣秀吉寄予厚望的“五大老”,在他死后没多久就名存实亡了。

众所周知,成为老艺术家的秘诀之一就是长寿,只要熬死其他能人,你自然就能成为老艺术家——将这句话套用在德川家康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靠着超长的寿命,先后熬死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前田利家等一众大佬的德川家康,终于迎来自己的春天,海内已无跟他同档次的对手。

就在德川家康开始展现其狼子野心的这个时候,丰臣家中的一员忠臣出手了,其名为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是丰臣秀吉的嫡系中的嫡系,对丰臣家忠心耿耿。

在察觉德川家康的不臣之心后,他立即着手组建一个反德川的联军。

单论身份、地位的话,个人领地不过20万石的石田三成根本没法跟德川家康相提并论。

可他愣是凭借各种手段,硬生生地攒出一个能跟德川家康分庭抗礼的联盟。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的矛盾与日俱增。

终于……两大集团不可避免地兵戎相见!

庆长五年(1600),由石田三成率领的8万大军以及由德川家康率领的10万大军在关原狭路相逢——关原合战开打!

此次战役,双方总动员兵力近二十万,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最大规模的内战,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

在二分天下之地打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在最特殊的地点打最特殊的战争。

因为石田军布阵在关原以西,故被简称为“西军”。

相对的,德川军布阵在关原以东,故被简称为“东军”。

这样一场规模惊人的大决战,打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一年半载也不出奇。

没承想……这场战役只打了一天就分出胜负——东军完胜!

光看布阵的话,西军占据了近乎压倒性的优势。

西军占据了南宫山、松尾山等各处高地,对东军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

但凡是略懂军事的人,都知道高地的重要性。

按理来说,坐拥这么大的优势,不敢说是必胜,至少也不会连一天都撑不到就败北。

西军与其说是败给东军,倒不如说败给自己。

打从一开始,西军就是一个大号的草台班子,其内部始终存在十分严重的派系之争,人心不齐。

德川家康巧妙利用西军的这一弱点,成功拉拢西军的部分将领。

其中,对西军伤害最深的莫过于小早川秀秋的叛变。

在关原合战中,小早川军布阵于松尾山,拥兵15000,是西军最重要的部队之一。

开战不久后,西军取得了显著的优势,一度压着东军打。

在这紧要关头,小早川秀秋突然倒戈,背刺石田三成,掉头猛攻曾经的友军。

小早川秀秋的临阵叛变导致西军侧翼大开,直接逆转了战场形式,西军迅速崩溃,石田三成等一众将官被生擒。

从结果来看,东军能够取得关原合战的胜利,小早川秀秋算得上是居功至伟。

可好笑的是,这家伙哪怕是“卖身”也没卖出个好价钱。

就在关原合战的2年后,小早川秀秋病逝,因无嗣而被德川家康毫不留情地没收领地,小早川家就此灭亡。

哪怕到了今日,“小早川秀秋”也一直是叛徒、蠢货的代名词。

关原合战的三年后,即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

综上所述,对德川家而言,关原合战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关原合战后,丰臣家再也无力抗衡德川家,奠定了德川家统治天下的基础。

换言之,有了关原合战的胜利才有了今日的江户幕府。

在曾经决定历史的地方再打一场决定未来走向的战斗……如此,也不怪得现场众人会这般震惊了!

有意思的是,隶属德川家的军队这回儿成了西军,而反对德川家的军队这回儿则成了东军。

藤堂平助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地图,随后转过脑袋,看着青登,用力地咽了口唾沫:

“橘先生,您确定吗?我们真的要在关原跟长州军展开会战吗?”

青登点了点头,不假思索地回复道:

“毋庸置疑。”

“说不定就在此时此刻,长州军已经收到‘仁王归来’的消息,正马不停蹄地分兵向西呢。”

……

……

骏河国,长州军的本阵——

“……巧了,酒吞童子,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高杉晋作冷不丁的出声。

只见他抱着双臂,面无表情地缓缓道:

“我的想法跟酒吞童子一致。”

“与仁王为敌,断不可大意。”

“若不设法阻挡新选组的兵锋,天知道仁王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法诛党和奇兵队的两员大佬都发话了,其余人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敢再多言半句。

桂小五郎在沉吟片刻后,口中嘟囔道:

“可问题是……我们得分多少兵力去阻挡新选组?又由谁来统兵呢?”

他话音刚落,高杉晋作便不假思索地高声道:

“我去!”

霎时,包括总大将酒吞童子在内的所有人纷纷朝高杉晋作投去诧异的视线。

迎着众人的惊讶目光,高杉晋作不紧不慢地把话接下去:

“从奇兵队中分出1500人。”

“只要有奇兵队的1500人在手,再凭借关原的地理优势,运气够好的话,我有信心挡住新选组3至7天的时间!”

酒吞童子眨了眨眼,上下打量了高杉晋作几番,随后换上半开玩笑的口吻:

“高杉君,你竟然会主动请缨,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高杉晋作淡淡道:

“虽然很不甘心,但我不得不承认,你们法诛党的‘斯拉夫军团’是攻陷江户的必不可少的战力。”

“权衡利弊之后,派奇兵队去阻挡新选组方为当前的最优解。”

“奇兵队是我一手建立的部队,由我来亲自指挥再合适不过。”

“更何况,我早就想跟新选组较量一二了。”

说到这儿,高杉晋作略作停顿。

当他再开口时,语气变得铿锵有力:

“事到如今,我们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就别分什么你我了。”

酒吞童子听罢,神情认真地点了点头:

“不错,高杉君说得对。”

“事到如今,你我双方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联盟。”

“不过,我姑且还是向你确认一下——你只带1500兵马,够用吗?”

高杉晋作咧嘴一笑:

“足够了!”

“若是在开阔的平地上跟新选组展开硬碰硬的较量,我自是不敢夸下海口。”

“可如果只是在关原设法拖延新选组的进军速度,那这兵力已经够用了!”

“我反倒要问你呢,在我带走奇兵队的1500人马后,你麾下的兵力只剩‘斯拉夫军团’的2000人与奇兵队的500人,只凭这么点兵力,你有把握攻陷江户城吗?”

酒吞童子闻言,不禁莞尔:

“虽然略显勉强,但我还是有充足的自信的——前提是你帮我拖住新选组,有多久就拖多久。”

……

……

秦津藩,大津,橘邸,军议室——

“……这般一来,那可不妙啊。”

永仓新八一边查看地图,一边沉声道:

“我们要追上长州军本就非常不易。”

“现在又要多费时间去击破前来拦截我们的敌军。”

“橘先生,我们还有办法赶在长州军之前守护江户吗?”

青登沉下眼皮:

“正常来讲,这确实难如登天。”

“不过……只要八王子千人同心能够长时间地拖住长州军的进军步伐,那我们就还有机会驰援江户。”

八王子千人同心——听见该部队名,现场众人纷纷下意识地转动视线,看向地图上所标识的八王子地区。

八王子地区位于关东平原与甲斐国的交界地,是沿着东海街道前往江户的必经之所。

换言之,只要长州军继续向东,就势必会迎面撞上八王子千人同心!

若不击破八王子千人同心,长州军必不可能靠近江户。

藤堂平助直勾勾地看着地图上所标识的八王子地区,好一会儿后,他幽幽地说道:

“让八王子千人同心阻截长州军……橘先生,我并不是在涨敌人威风、灭己方士气,只是……对八王子千人同心,这担子是否过重了?”

“……”

青登沉默着。

既没有予以肯定,也没有予以否定。

在思考如何回援江户时,青登就已经看出把守关键津要的八王子千人同心是其中的关键。

因此,早在开启“第二次中国大返还”之前,青登就派出快马向八王子千人同心传令,要求他们立即疏散平民,并且原地修筑战壕、栅栏等战地工事,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哪怕没有藤堂平助的提醒,身为八王子千人同心头的青登也知道让这支部队去独自面对来势汹汹、战力惊人的长州军,实在太勉强了……!

虽然在他和德川家茂的努力下,如今的八王子千人同心已经换装先进的枪炮,但他们尚未完成相关训练,其充其量只不过是“以枪炮为武器的古代军队”。

更何况,八王子地区并无有利的地形可作凭靠,千人同心只能在开阔的平原上正面迎击长州军。

面对长州军的凶猛攻势……他们可能连半天都撑不下来!

除非……派一员精通军事,擅长调兵遣将,同时又有足够威望的人去指挥千人同心!

若如此,便有机会化腐朽为神奇,让千人同心获得足以拖住长州军的力量。

那么,青登麾下谁具有这样的本领?

事实上,这个问题根本用不着想。

当这问题从青登脑海中掠过时,立即有一名字浮现而出——除他之外,不做第二人想!

说来奇妙,就在这个时候,青登的心思像是被对方给看穿了。

“橘,让我去吧。”

他一字一顿地正色道。

青登本能地循声望去,与土方岁三对上了视线。

土方岁三紧盯着青登的双眼,又重复了一遍:

“橘,让我去吧!这任务,舍我其谁?”

“我是多摩出身,还是个农家子弟,算是千人同心的半个后裔。”

“由我去指挥千人同心,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说罢,土方岁三翘起嘴角,面露微笑:

他这轻松的口吻……仿佛他扬言要接的这个任务是去郊外踏青,而不是去打一场九死一生的恶仗。

青登深深地看着土方岁三,目光复杂:

“岁三,这任务可不轻松,你可有做好觉悟?”

土方岁三轻笑了几声:

“橘,你以为我是谁?我是‘鬼之副长’土方岁三!”

“……需要从我这儿带走几个人?人员任你挑。”

“我一人足矣。不过,还是让市村铁之助来帮我打下手吧,我已经习惯他的侍奉,若没了他,我的日常起居怕是要出大问题啊!”

*******

*******

今天是本月的最后一天!手中有月票的书友请务必投票给本书哇!(流泪豹豹头.jpg)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PS:本章的科普环节稍微有些长,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呀,若不讲清楚在关原开打的特殊性和仪式感,后面的剧情不便展开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