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骨钱令 > 第八十一章 傈僳少女眉苗

骨钱令 第八十一章 傈僳少女眉苗

作者:夏语楼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7:1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行至半路。

哪里还看得清人样。

两人成了十足的泥猴。

贾行云浑身是泥,厚重的泥壳压得他喘不过气。

“不行了。”贾行云停靠在路边,瘫坐在稍显干涸的湿土上,摘下头盔往地下一砸,喘着粗气道:“路太破了,人也重,车也重,还不如走。”

李林摘下头盔,抖了抖,小半壳的泥浆。

头发更是打了泥结,脸上除了泛着白眼的眼球,哪还看得清颜色,全身湿呼呼的,粘稠得也不知是汗还是泥。

贾行云也好不到哪里去,脱掉摩托车连体骑手服,全身湿透,犹如刚从水里钻出来。

他就着连体衣还算干净的内瓤,擦了擦头上的泥,撇着大腿拉了拉裤衩,“内裤都湿透了,还以为能像在南昆山那样山地飙车呢,这连体衣穿着,真是作茧自缚。”

“可不嘛!”李林脱下短袖,抖两抖,揪着拧出浑浊的水渍,再展开来,抖两抖,穿着身上,一阵凉意。

“走吧,路边虽然泥泞,好歹不是稀泥浆。”贾行云崴着脚步,撇开大腿,一左一右拔腿到路边。

路边路况好不到哪里去,好在隔那么几步远,有人为铺就的苔藓、石块、杂草、烂木头。

贾行云打头,两人踩着高高低低、软哒哒的泥窝,举步维艰。

鞋里尽是泥浆,走起路来,发出吧唧吧唧的声响,脚踝处一圈干巴巴的泥环。

前一刻还在沉闷的天气中挥汗如雨。

下一刻就毫无征兆一阵雨帘卷着山雾盖了过来。

等两人被劈头盖脸淋了个透心凉,还没找地儿躲雨,雨又停了。

有个很贴切的方言名词,称这种才是晴天,马上来阵暴雨的突变天气叫“跑暴”。

两人措手不及,从泥猴变成了落汤鸡。

“矿区的人怎么进出的啊。”李林刚拧干的衣服,又脱下来,重新拧了一遍,摸出湿透的烟盒,懊恼地捏扁,狠狠仍在地上。

阵雨过后,山风凉爽。

贾行云抹着额头,将头发往后披了个领袖头。

他捡了片薄薄的石片,就着湿漉漉的衣服擦干净,窜进路边矮丛,寻到一株被砍得浑身是刀口的芭蕉树。

“李哥,搞点中空的草根。”贾行云摘下芭蕉叶,包了个圆锥,挑着芭蕉树无伤的地方下石片,斜斜下拉出一条长长的口子,再将圆锥芭蕉叶扣进流水的缝里。

李林在贾行云盯上芭蕉树的时候就知道他要干什么,贾行云话音刚落,两根干净的中空草根就出现在他手中。

一人一根,插入圆锥芭蕉叶,鼓着腮帮子,一阵猛咂。

“刚闷热暴走,浑身出汗,又淋了冷雨。这个好,芭蕉水能清热解毒,能预防上火,也能清理热毒。”贾行云一气猛嘬几口,砸吧着嘴,惬意地长舒口气。

“嗯,还能解渴。”李林咬着草根,含糊不清,“芭蕉杆芯还能充饥,当年野外拉练,没少吃,拉屎都是纤维。”

噗~!

贾行云呛了一口,憋得脸通红,他猛咳几声,扔掉草根,擦了下嘴,跳下矮丛。

“其实味道不错。”李林挠了挠头,咧嘴傻乐,高声冲着贾行云的背影,“雨后湿苔上还有鲜嫩的地木耳,少爷要不要吃?”

贾行云朝后摆了摆手,头也不回道:“又不是野外求生,不至于,到了矿区还怕买不到吃的?赶紧走。”

两人接着淌泥泞,走得气喘吁吁。

真应了那句话“望山跑死马”,举目远眺,依稀可见绿顶油布铺就的成片窝棚,走了个把小时,往前一看,依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泥浆路。

两人走得要死不活,那怕是李林这种体力耐力俱佳的人,都有点吃不消,更别提贾行云了。

贾行云站在原地,双手杵在膝盖上,张大嘴,风箱般喘气,“歇会吧,天气太闷热,全身黏糊糊的。”

李林捡来根小臂粗的枯木,靠在土渣滓路墙,拍去上面的苔藓,扶着贾行云坐下。

李林咂摸下嘴,苦兮兮的,想抽烟,摸了摸口袋,那里早已干瘪。

他举起胳膊擦了下汗,望着远山模糊的窝棚,“少爷,你在这歇着,我去矿区,看有没有车,雇来接你。”

贾行云累得不想说话,拉着李林坐在枯木上,摆了摆手,指了指窝棚的方向,再指了指自己,右手食指、中指倒着提起,做了个走路的动作。

歇了十来分钟,缓过劲来,贾行云拍了拍腿,正要起身。

一声清亮的哞声穿透山林。

李林瞬间站立,表情严肃,条件反射摆好了防御姿态。

山林晃动,从泥浆路的右边窜出一头,未成年的小象。

小象憨态可掬,蒲扇着耳朵,圆润的眼珠盯着贾行云,象牙将露尖尖角,象鼻子耷拉在泥浆里,甩鼻就是一团泥。

方遭透汗,又遭雨淋,这下又来一出泥雨。

贾行云愣在原地,被浇了个彻头彻尾。

小象哞地一声轻叫唤,嗵地一声滚在泥浆里,翻滚得甚是欢快。

“你妈没,教……育……你……”贾行云火气刚冒起三分,被小象身后慢悠悠出现的一尊庞然大物浇得目瞪口呆。

大象,很大一头母象,比贾行云动物园里见过的任何一头都巨大。

“没事,它们不攻击人。”

大象说话了?

贾行云看了看母象,左边象牙缺了一半,右边象牙近乎两米长,灰白的骨质象牙满是裂纹痕迹。

象腿粗得一个人合抱不过来。

再看那象耳,小象的耳朵如果是蒲扇大小,这母象的耳朵就堪比磨盘,右耳上还缺口一块,刚好海碗大个缺疤,缺痕上还坐着一人。

贾行云内心一突突,仔细看去,是视觉错落,跪坐在象背上的少女就像坐在缺疤上。

她约莫十九,上着右衽粉红上衣,下穿深红裙子,裙长及脚踝,裙折很多。

腰间前后系墨绿小围裙,以黑布镶边,斜斜挎着一彩色小挎包。

长发垂肩,头上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胸前佩一串指甲大小的紫红玛瑙“拉白里底”。

肤色带小麦色,明眸善睐,顾盼生辉,弯弯的眉芽会说话。

“芽芽和猛妈不会攻击人。”少女轻轻拍了拍母象的背,唇角微翘,露出两颗依稀的小虎牙。

小象就是芽芽了,听到少女叫他的名字,瘫在泥浆里撒泼打滚,扑腾得更欢快。

贾行云抹掉脸上的泥浆,咧着白灿灿的牙,脸上灰麻麻一片,“你好,我叫贾行云,这位是我朋友李林,我们要去那里。”

贾行云指了指李林,再指了指窝棚的方向。

“你们要去矿区?”少女歪着脑袋俯视着两个泥人,疑惑着语气道:“靠走?”

贾行云张了张嘴,叹了口气,不知如何解释。

“刚好顺路。”少女点了点头,摸着胸前的玛瑙胸饰,“刚芽芽调皮,甩了你们一身泥,捎你们一程吧,就当赔礼了。”

她指着在泥浆中打滚的小象,用肯定且半撒娇的语气道:“你们可不要生芽芽的气哦。”

听到有“交通工具”可以乘坐,贾行云心情美到冒泡,连连摆手,道:“芽芽这么可爱,怎么会……”

噗嗒嗒嗒……

又是一阵泥雨,小象甩着鼻子,“哞呜~哞呜~哞呜……”

大象打了个响鼻,长鼻子甩在小象身上,吧嗒吧嗒地拍在它身上,不痛不痒,似在教育这个不知礼貌的小屁孩。

熊孩子。

贾行云嘀咕一句,脸上挤出笑容,不过除了眼睛、牙齿,哪还看得清他什么表情。

他指着小象,用语重心长的语气道:“芽芽几岁了?这么……可爱,猛妈一定很疼爱吧。”

“一岁半。”少女拍了拍大象,跪爬向前,摸了摸它的耳朵,似在跟它低语沟通,她直起身来,招了招手,“上来吧。”

大象前肢跪倒,象鼻伸向贾行云。

“才一岁半啊,难怪这么……可爱。”贾行云绕开四蹄践踏泥浆的小象,扶着大象的鼻子被它卷上象背。

半空中,菊花一紧。

却是小象哞呜一口,甩着鼻子抽在了他屁股上。

“真调……可爱。”贾行云哭笑不得,站在象背上,无处下脚。

象背上是孔雀羽毛编织的毛毯,干净、秀美、五彩缤纷,脏兮兮的贾行云不好意思弄脏少女的毛毯。

“没关系的,坐。”少女拉着贾行云的泥手,将他拉坐在毛毯上,取下竹筒递给他,“我叫眉苗,缅北傈僳族,你先洗洗吧。”

“傈僳族?”贾行云接过竹筒,抽开盖子,倒在掌心上,边抹着脸边说,“那咱们可是一家人。”

贾行云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傈僳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明朝“三征麓川”期间,傈僳族随军西征戍边,至万历年间,作战失败,被迫渡过沧澜江,引发第一次傈僳族的西迁。

清嘉庆六年,爆发大规模反封建武装斗争,引发第二次大规模向西部怒江和缅甸北部迁徙的事件。

傈僳族光在缅甸,人口就近乎43万。

迄今全球傈僳族包含国内人口在120万到128万之间,境外傈僳族大部分认同来自西部的历史,由于与华夏各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境外傈僳族也被视为华人。

“是的,中缅一家亲。”眉苗拍了拍大象,将李林也接了上来,肯定道:“我们要世代友好,瑞苗万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