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900章 皇榜封爵、赐婚。

巳时,长安城,皇城外,朱雀门城楼。

待到鼓声停止,内侍总管无舌在数十名内侍的簇拥下,双手捧着一卷矩形长卷,神情肃穆地登上了朱雀门的城头。

长卷选用质地坚韧、色泽纯正的黄绫为底,象征皇家尊贵与吉祥,两端装有精雕细琢的木质轴头,表面髹漆,常饰以云龙纹、蝙蝠纹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象征皇权至上与国泰民安。

此时,城门下的朱雀大街上,早已挤满了被鼓声吸引而来的百姓。

当他们看到无舌手里的卷轴时,立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百姓们翘首以盼的同时,也忍不住交头接耳,猜测起了皇榜的内容。

“三郎,上次圣人张贴皇榜,宣布了兰州城遭遇天花荼毒,以及冠军侯奔赴兰州治理天花的大事。”

“你说,这时隔将近一个月,陛下再次张贴皇榜,会不会与兰州之事有关?”

一名儒生装扮的青年,淡淡一笑,指着城头说道:

“二叔啊,咱们不用猜了,答案已...”

青年话说到一半,突然乍然而止,随即双眼暴突,浑身颤抖,满脸潮红地望向皇榜。

他上半身下意识地往前探去,若非有披甲执锐的金吾卫挡着,青年怕是早就冲到城门下方了。

刚才问话的中年人察觉到自家子侄的异样,忍不住转头望去,然后他的目光,就定格在了那张挂上城头的巨型皇榜上。

人群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瞬间便炸开了锅,只因皇榜上的内容实在是太过炸裂了。

是不是后无来者不知道,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正当城下议论纷纷的时候,城头上无舌,环顾四周,随即从小东子那里取过铁皮喇叭,高高举起,朗声道:

“陛下口谕。”

此话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第一次使用铁皮喇叭的无舌,眼里闪过一丝新奇,随即,他清了清嗓子,神情庄重道:

“朕仰观天象,俯察黎庶,深感天眷,佑我大唐。近日,兰州之地遭逢天花之祸,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幸得上天垂怜,降下贤能之士,以医术与仁心力挽狂澜,终使疫魔退散,生灵复苏。”

“兹特颁布皇榜,昭示天下,以彰其功,以励群臣,以慰万民。”

“朕闻蓝田县男秦明,虽非医道出身,然胸怀仁爱,智勇兼备,于瘟疫肆虐之际,挺身而出,毅然肩负起救民于倒悬之重任。以其独到之学识见解,迅疾研制出防疫天花之法,加之严密之隔离措施,短时间内有效阻遏疫病蔓延,拯救兰州数十万生灵于生死之间。其功勋卓著,情操高尚,足以铭刻青史,永载国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故朕今特赐秦明以显爵,晋升为蓝田郡公,以表彰其拳拳报国之心与卓越之功绩。并册封其为驸马都尉,许配朕之长乐公主为妻,朕之豫章公主、河间郡王之嫡女丹阳郡主及鄂国公之嫡女三位佳人为如夫人,以结秦晋之好,共襄国祚。望蓝田郡公日后继续秉承忠孝仁义之风,辅佐朝廷,造福一方,不负朕之厚望与百姓之拥戴。”

“妙应真人孙思邈,其医术超凡,医德高尚,于瘟疫横行之时,深入疫区,研古博今,终于创制出克制天花之奇药,亲施于民,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危难。”

“孙真人之行为,实乃医者之典范。朕特敕封孙思邈为“护国真人”,赐予金帛厚赏,以彰其医术之神妙,医德之崇高,激励天下医者以孙真人为楷模,发扬悬壶济世之精神,护佑大唐百姓康宁。”

“朕愿以此皇榜昭示天下,凡我大唐臣民,无论贵贱,皆当以秦明、孙思邈为榜样,常怀悲悯之心,勇于担当责任,共铸大唐盛世。”

“各级官吏须常念百姓疾苦,常思社稷安危,竭力推行仁政,保障民生,以期家国安康,百姓乐业,共绘盛世宏图。”

“最后,朕愿借此皇榜,向所有抗击天花、守护家园的勇士致以崇高敬意,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与英勇付出。愿普天之下,人人安康,家家和睦,共享太平盛世。”

“朕言至此,愿我大唐子民铭记今日皇榜之训,同心同德,矢志不渝,共建我大唐千秋伟业!”

随着无舌铿锵有力的话语落下,全场百姓纷纷伏地叩拜,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我等谨遵圣旨,共襄盛举!”

待到无舌离开,城下的百姓们欢呼一阵之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很快便四散开来,奔走相告。

人群中一道中年身影,一边走一边摇头叹息。

“哎,陛下为何不敕封秦县男为冠军侯啊?”

“叔,你刚才没发现吗?陛下这才敕封蓝田郡公,是因为他解决了兰州的瘟疫,并非是为了陇右的战功。”

“三郎,你的意思是?”

“二叔,战事不是还未结束吗?再说了如今秦县男获封郡公,总比侯爵要好吧?”

“你小子连战场都没上过,怎知冠军侯这个封号对我等老卒的意义?”

......

很快随着百姓们散去,以朱雀门为中点,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便如同炸弹般在长安城里炸了开来,长安城各大坊市,纷纷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惊呼声、喝彩声。

一时间,朱雀大街两侧的商铺、酒楼、茶馆乃至寻常巷陌,无数百姓聚集在一起,热烈讨论着皇榜的内容,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街头巷尾的说书人更是引经据典,以生动的语言将秦明、孙思邈的事迹传扬开来,使得他们的名字与功绩迅速在长安城内,乃至整个大唐疆域内广为流传。

更有不少文人士子深受鼓舞,纷纷提笔撰文,颂扬秦明的赤胆忠心、孙思邈的医者仁心,以及他们为国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诗篇、赞文如同春风吹过原野,迅速在坊间流传,成为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效仿先贤的宝贵精神财富。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