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33章 秦小子需要打磨

晚饭后,服侍秦明沐浴完,清婉回自己的清馨院洗了澡,又回到了秦明的小院。

自从上次认亲之后,清婉再次来到秦明房间,和之前一样轻手轻脚的打开房门,脱下粉色裙子就钻进了秦明的被子。

也许是有过几次类似的经历,这次清婉显得很是轻车熟路。

秦明感受到熟悉的体温和香味,轻轻的揽着清婉的腰,把她抱在怀里道:

“婉儿,怎么今晚来找公子?”

清婉把头埋在秦明胸前语气略显沙哑道:

“奴婢,今天听公子和李先生谈流民安置问题,让奴婢想起以前和父母跟着流民来长安的日子。公子,奴想父亲母亲了。”

秦明怜惜的看着怀里的婉儿,手轻轻的放在,清婉的柔顺的头发上,柔声安慰道:

“婉儿,乖。是公子不好,这些天一直在忙庄子上的事。”

“明天上午公子陪你去你父母的坟前,一起给他们上炷香好不好?”

清婉做梦也没想到,公子愿意陪她去给父母上香,心里不由感动不已。

有些不敢相信道:“真的吗?公子愿意陪婉儿去拜祭父母?”

“当然是真的了,公子什么时候骗过婉儿。

放心吧,明天吃完早饭咱们就出发。”

清婉高兴的抱着秦明就亲了一下,道:

“谢谢公子。”

秦明被突然袭击愣了一下,感受着怀里的火热,看着清婉那张还未张开,但已略显娇媚的脸庞。

不由得又想到萧嫦曦,那张放大版的绝美面容,体内瞬间燃起了,阵阵火焰。

清婉的身子附在秦明身上,自然也感受到了秦明的变化。

她娇媚的看了秦明一眼,秦明也不再压抑自己,俯身便吻住了清婉的小嘴,然后是纤细的脖颈,手也慢慢的抚上了,刚刚隆起的山丘和背后的挺翘。

清婉则是在不影响,公子动作的情况下,转了个身子钻进了被子里。

良久之后,秦明才抱着清婉沉沉的睡去。

....

长安城,太极宫,立政殿。

长孙皇后端坐在大殿之上,和殿内站着的,一位身穿蟒袍的中年人,谈着炒茶生意的事。

蟒袍中年人脸型方正,蓄着长须,一双眼睛虽小,但一直透着丝丝光芒,此人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年轻时为大唐鞍前马后,立下汗马功劳,只不过大唐建立后,为了不被李渊猜忌,主动交出兵权,一直在经营各种产业,是长安城唯一,一个有好商贾之事的郡王。

这是古代名将良臣,自污名声的基本操作,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自己这个堂兄的目的。

只不过身为皇帝的他对这种事,自然是乐见其成,不然对自己的统治,会有不稳定因素。

长孙和李世民在回皇宫的路上,已经做了安排,由长孙召李孝恭,谈炒茶生意的事。

李世民则在回宫后紧急传召房玄龄,长孙无忌,戴胄等人在甘露殿议事,重新制定流民安置计划。

此时李孝恭已经从皇后那里听了,炒茶生意的来龙去脉,自己也亲自喝了这种新的炒茶。

对于入股,他是一百个愿意。从他的角度来讲,一是能和陛下一起经营同一个产业,那自己和陛下又多了一个沟通纽带,也算是一种利益上的牵扯。

二是他作为这个生意的中间人,辅助陛下做成这个生意,无论最终能不能赚钱,陛下和皇后肯定会念自己一个人情。

至于需要自己交的三千贯份子钱,他也很痛快的答应了。回王府之后就安排,尽快把钱送去秦家庄。

并且长孙皇后和李孝恭约定,后天在长安城,选定好的商铺里,和秦明签定契约,同时交待不要在秦明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不由得让河间郡王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把生意都做到陛下那里了。

而且还得隐瞒身份,难道是什么世外高人不成。这样想着他也越来越期待,后天的会面了。

长孙见事情谈妥了,就让河间郡王退下了,自己则回到书案前,提笔写了一封,交给身边的月婵。

让她明天随着送往秦府的工匠,和御厨一起去秦家庄,后天带着秦明来长安的商铺见面。

....

太极宫,甘露殿

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端坐在龙案后边,望着殿内自己的肱股之臣。

心里也不由得感叹,为什么秦明那小子,能想出这么好的计策,自己和辅机他们,怎么没想出来呢。

等流民的事安排完,得想个办法把他,弄到朝堂上来。

李世民见众人都到齐了,于是开口道:

“诸位卿家,不知这两日,对于流民安置的问题,可有了好的主意?”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良久都没有人言语。

房玄龄此时站出来道: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了。”

“老臣只能保证,到时候尽最大努力协调各部,妥善的安置流民。”

李世民不满的哼了一声,又在心里感叹了一遍秦明的才智。

李世民扫视了一遍殿内的众人道:

“朕今日得一安置流民的良策,召诸位前来,一是和诸位探讨一下,看看哪些细节需要改动,二是明日朝会需要诸位配合。”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闻言,皆是一愣。李世民见众人反应,倒也没再卖关子,于是把秦明告诉他的,以工代赈和立碑表彰的事情,说了一下。

房玄龄听完李世民的安置流民的办法,头一个站出来响应:

“老臣,恭喜陛下,得此等良策,此时流民问题可解。”

“只是不知献策之人,现在何处?是哪个部的官员,为什么没有请他来殿内议政?”

“身为户部尚书的戴胄也为此计策所折服,因为只要按这个计策执行,可以预见他们户部,不会再因为国库空虚而头疼。”

“献策之人,可是间接的帮了他户部的大忙。”

“是啊,陛下,不知是哪位同僚,他可是解决了我户部,最棘手的问题。老臣得当面谢谢他。”

工部尚书段纶,侍中魏征,长孙无忌也是纷纷向陛下道贺。

只不过对于长孙无忌而言,此策一出,自己前些日子带头捐款的功劳,可能要打折扣了。

甚至听陛下的意思,这立碑表彰之事,明日早朝还得自己来。

所以他的道贺声显得尤其酸涩。甚至想着得知出谋划策之人后,一定要暗中给他使使绊子,不然自己地位可能不保。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道贺声,心情也是出奇的好,不过他也没有就此曝光秦明的身份,只是看了一眼房玄龄道:

“嗯,他尚未入朝为官,只是朕偶然结识的。”

作为大唐的重要谋臣,老谋深算的房玄龄自然,从陛下口中听出此人来历。

八成就是前些日子,他们拜访的那位秦小庄主了。他也没想到秦小庄主还有如此智谋。

心下也不由盘算以后有时间,还得去拜访下秦明,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半晌之后,众人商议好了,明日早朝的安排,李世民留下了房玄龄,让其他人先出宫了。

房玄龄见其他人走了,于是问道:

“陛下,您留下老臣,可是又有事情,安排老臣去做?”

李世民捋了捋自己鄂下短须,道:

“嗯,还是玄龄知朕心意,留你确实是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做。”

“玄龄可知,安置流民最大的难点在哪里?为什么每次朝廷拨的款项,都不够用?”

房玄龄几乎没有犹豫张口道:

“因为大量流民汇聚,会导致粮价快速上涨。”

“而朝廷的粮食,又不够赈济灾民,导致每年都会有大量流民饿死。”

“嗯,玄龄所言甚是,朕这里其实还有一策,是专门针对粮价上涨的,此事事关重大。”

“朕思来想去,能担此大任的,唯有房仆射你了。”

房玄龄听闻陛下有抑制粮价上涨的办法,赶忙道:

“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把秦明说的抑制粮价的办法,详细的说给房玄龄后,道:

“这是大概的计划,其中具体的细节和发挥,就由玄龄你来安排。”

房玄龄把整个计划从头到尾,考虑了一遍,觉得可行性很高,于是道:

“此计甚妙,老臣一定把事情安排妥当,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不过老臣还是有个疑问,这些计策难道,都是秦明那小子想出来的?”

李世民倒也没隐瞒,感慨道

“是啊,朕也没想到,这小子有如此才能。而且更让朕惊讶的是,这些计策,他只用半盏茶的功夫就想到了。”

房玄龄本以为这些是,秦明思考良久得出的计谋,但万万没想到他仅用了,如此短的时间。

不由赞叹道:

“此子怕是有宰辅之资,如果能入朝为官,磨炼一二,将来我大唐又要多一良臣了。”

李世民听闻,房玄龄对秦明的评价,也很是高兴,不过想到秦明,那一副死活不想当官的样子,不由捋着胡须道:

“房相过誉了,那小子一副怠懒模样,我看还是需要,再好好打磨打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