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1364章 贤侄,你刚才称朕是什么之子?

最后这一句,李世民将“魏王”二字,咬得极重。

秦明不确定李世民这一席话,是在单纯地与自己探讨对曹操的看法,还是在试探自己对晋封李泰为魏王的态度。

但秦明却知道,在今天这个场合,讨论这个话题是很敏感的。

不过,自从昨日将李泰关进柴房的那一刻起,秦明就已经趟一趟李唐皇室这趟浑水了。

不为别的,只为改变青雀最终的悲惨命运。

他沉思片刻,缓缓起身,迎上了李世民的目光。

“陛下,微臣出身寒门,只是听过一些乡野故事,比不得陛下熟读史书。”

秦明缓缓开口,语气平和而坚定。

“但微臣以为,虽然史书上曹公备受争议,但站在臣的角度,臣却认为曹公一生无愧于丞相之名。”

秦明顿了顿,继续说道:

“陛下,也曾平定过隋末乱世,自然比小子更清楚在王朝末年,百姓想要活下去有多么艰难。”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眸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

而一旁的李承乾,此时也来了兴趣,他也想听听秦明到底要说些什么。

与此同时,长孙皇后牵着一双儿女的小手,也出现在了殿门口。

三人同样,饶有兴致地听着秦明的讲述。

秦明见状,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丞相在乱世中,以一己之力平定北方,使得北方蛮夷不敢南下牧马,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他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使得荒废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粮食产量大增,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的饥荒问题。”

“此外,丞相还重视文教,广纳贤才,为大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听罢,微微点头,显然对秦明的观点表示认同。

“不错,你说的这些,史书上确有记载。”

李世民扬了扬下巴,傲娇道:

“只可惜,他未能如朕一般,平定四海,一统天下,立下万世之基。”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枭雄。”

李世民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秦明见李世民的神色有所缓和,适时地送上一记马屁。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

秦明缓缓踱步,继续道:

“与陛下这等天命之子相比,丞相他只能算是枭雄。”

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喃喃自语道:

“深山藏虎豹,乱世出英雄。”

“此言甚妙,无舌,准备纸墨笔砚,朕一会儿要将这句话写下来。”

他朝无舌吩咐一声,旋即朝一旁的秦明说道:

“对了,贤侄,你刚才称朕是什么之子?”

秦明闻言,一阵无语。

[装啥装?]

[你连史书都能背下来,区区几个字会记不住?]

念及此,秦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字一顿地说道:

“天...命...之...子....”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阵舒爽,连带看秦明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

他哈哈一笑,拍着秦明的肩膀,朗声道:

“贤侄,你继续说...”

[朕爱听]当然这三个字,李世民只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没好意思说出口。

毕竟李世民要脸。

秦明自然听懂了李世民的弦外之音,但是他东拉西扯这么老半天,可不是为了给李世民戴高帽。

他瞥了一眼认真听讲的李承乾,眼眸闪烁了一下,缓缓道:

“刚才陛下问我,为何想到丞相会悲悯。”

“其实我是替丞相感到惋惜和不值。”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愣,疑惑道:

“他未能一统天下,你替他感到惋惜,朕还能理解。”

“可这不值,又从何说起?”

其余人也感到疑惑,纷纷将视线落在秦明身上。

秦明见状,忍不住轻叹一声,缓缓道:

“我觉得世人对丞相有诸多误解,站在我的角度,丞相一生都在为兴复汉室而努力。”

“只可惜未遇明主,偏偏摊上了汉献帝刘协这个废物。”

秦明的话音刚落,殿内众人皆是一愣。

李世民更是眉头紧锁,显然对秦明的这番言论感到意外。

“哦?你为何如此评价汉献帝?”

李世民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似乎在等着秦明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秦明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

“陛下,汉献帝刘协幼年登基,虽为天子,却无实权,只能任由权臣摆布。”

“他那时年幼,尚在情理之中,但他成年后,却不堪大用,既无雄才大略,也无治国之能,更无识人之明。”

“若非丞相扶持,东汉早已覆灭。”

“然而,即便如此,刘协仍未能给予丞相应有的支持与信任,反而屡次猜忌,最终导致了丞相的失望与无奈。”

李世民闻言,缓缓点头,似乎认同了秦明的观点。

他沉思片刻,又问道:

“那依你之见,若曹操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他的结局会如何?”

秦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回答道:

“若丞相遇到一位如陛下这般的贤明君主,定能辅佐其平定天下,兴复汉室,成就一番伟业。”

“那时,他不仅不会背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反而会被后世颂扬为一代忠臣良将。”

李世民听罢,眼前一亮,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这时,秦明不知不觉间,已经踱步到了李承乾身侧。

他伸手搭在李承乾的肩膀上,以一种看似轻松的口吻说道:

“高明,你说当初若是汉献帝才能稍微高一点,亦或是他能无条件地信任和支持魏王,东汉的命运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就算他们最终没有光复汉室,那他们是否也能汉昭烈帝和诸葛丞相一般,缔造一段君臣相知、共济时艰的千古佳话?”

李承乾闻言,先是一愣,旋即就陷入了沉思。

少顷,

他微微点头,似乎在认同秦明的观点。

“是啊,”

李承乾缓缓说道:

“若君臣之间能相互信任,共同为国效力,确实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内耗和纷争。”

秦明闻言,微微一笑,搂着李承乾的肩膀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强化自身的能力,与其将时间精力放在勾心斗角,互相猜忌上,不如努力充实自身。”

言语间,秦明抬手指了指李世民,语气悠悠道:

“我相信,若刘协能有陛下十分之一的才能与魄力,给魏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造次。”

言罢,秦明摇晃了一下李承乾的肩膀,表情戏谑道:

“高明,你觉得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