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巅峰武道 > 第八十七章 再看清辉明月

巅峰武道 第八十七章 再看清辉明月

作者:墨流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7: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拖着沉重的脚步,又走出小区的武厚,气喘吁吁的站在路边,累的满头大汗。现在已经好多了,走了那么长一段路,习惯了一些,要不然只会比先前更狼狈。

从住处到钱塘江,还有那么远的距离呢,武厚实在是累的不想走了,索性就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坐车去往了江边。

今天不是节假日,又是刚过了午饭的饭点,所以江边并没有什么人。武厚在马路边下了车,付过钱以后,艰难的爬上了江边用水泥和石子高高堆砌起的柏油路。

爬上来后,武厚站直身体,左右看了看,看到了不远处站在江边望着江面的端木神九。

端木神九负手而立,淡然的看着水面平静的钱塘江,他身前的台子上还有刚刚吃过的饭盒,看来自己已经吃过午饭了。

武厚气喘吁吁的走过来,趴到栏杆上大口大口喘着气,叫道:“师父...”

端木神九头也不转的嗯了一声,抬手递过来一盒饭。武厚眼色一喜,接过来打开,看到是西红柿蛋炒饭,酸酸的味道闻上去让人特别有食欲,更别提对于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的武厚了。

武厚打开饭盒,找来筷子就吃了起来,但是饭做好有一会了,这会吃,却有点凉,不过这也丝毫掩盖不了饭香,武厚仍然吃得很有滋味。

大口大口咀嚼了几口,武厚含糊不清的问端木神九,他问:“师父,你为什么把簪子一分为二,给我套脚上啊?而且它们竟然这么重!”

端木神九不搭腔,从武厚那里取过不归刀,拿在手上反复观看了起来。

武厚早已习惯了师父的默不作声,很多时候,他说的话,或者提的问题,端木神九都不回答他,所以现在仍然不出声的端木神九,并不让武厚觉得奇怪,他反而继续边吃边问:“而且你又在上面刻了四个字,一个是静心,一个是守道,这又是什么意思?”

一声刀身划过刀鞘的声音发出,不归刀被端木神九拔了出来,他举过头顶,用刀身挡住刺眼的阳光,双眼看着此时不归刀背阳的一面。

午后的阳光照射到不归刀的另一面,观看着不归刀背阳这一面的端木神九,脸上出现了不易察觉的阳光,仔细看,才能发现是阳光透过不归刀的刀身,照到了他的脸上。

这一幕看的武厚呆了,不归刀刀身厚重,厚度最高的地方大约也有一厘米多,而且刀身材质绝佳,是断不会有缝隙会透光过来的。

但此时,被端木神九举过头顶的不归刀,在阳光下却逐渐变得明亮,慢慢竟然透明了起来,虽然不像玻璃一样透明,但在近前看,隔着刀身,却是看的到天上太阳的。

武厚木讷的看着在二人眼前的不归刀,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透过刀身看到的太阳是黯淡的,湛蓝的天空也变了颜色。

武厚正在打量刀身的时候,刀身外的表面一层,竟然开始徐徐脱落了下来,直到后来完完全全脱尽一遍,整个刀身变为了美轮美奂的琥珀色。

原来,这才是不归刀的真面目,先前静静藏在墨绿色刀鞘中的不归刀,从毫无精气神的样子,已经变得神光焕发,刀意饱满。

“师父,这....”武厚嘴上还残留着米粒,呆立当场,控制不住询问端木神九。

端木神九放下不归刀,手掌轻抚刀身,低声道:“你要像这刀一样,蒙尘落尽,方显本色。”

武厚听不懂这晦暗不明的话语,只是看着不归刀,手中饭盒也不知不觉丢到了一边。

接着端木神九才回答武厚刚才的问话,他开口道:“簪子是我随身饰物,算一算也是上千年的老物件了,多年来它伴随我修行,早已沾染灵性,物重而小,是它的特点,再一个就是异常坚韧,不易折断。今日我把它做成脚镯,箍在你脚上,待你日后蒙尘落尽之时,自然能取下。”

看来这是师父给自己的一个禁制,可是看一看那上面刻着的四个字,与其说是禁制,倒不如说是一盏指引迷途的明灯。此时的武厚方才理解,师父为什么要在簪子上刻下静心守道四个字。

武厚低头,抬了抬腿,脚上传来的重量让他心里对师父说的话更专注了几分。

端木神九接着说,“左脚簪子上是静心,顾名思义,希望你能时刻静心,保持冷静,万不可再被挫折干扰了本心,这次你辍学的事,我都知道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要事,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这次你自甘堕落,买醉成瘾,是堕了下乘,以后切记不可再如此,否则的话,郭老爷子必会万念俱焚。”

说起郭老爷子,武厚知道师父说的是自己的外公郭显达,他随即一副认错的样子说道:“师父,对不起,我错了...”

“非也。”端木神九把已然换了一副外貌的不归刀交给武厚,接着道:“你没有对不起我,更没有对不起你的家人,你只是对不起你自己。静心的含义很简单,只是一种告诫,你右脚的守道二字,才是你此后,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我应该思考什么?”武厚问。

“思考你的道,并把它守住。”端木神九回答,“还记得我跟你下棋的那天吗?徒弟,我知道此时的你心中充满焦虑,沉重的茫然感让你找不到方向,所以你需要找到你的道,把它坚持下去。”

说完后,端木神九率先沿着江边走了起来,紧接着武厚拖着沉重的脚步也跟了上去。

端木神九走的不快,但脚上有累赘的武厚行动缓慢,仍是跟不上他。武厚吃力的跟在后面,看着前面师父的背影问,“师父,我该怎么找我的道?”

脚步不停的端木神九,眼光看向平静的江水,此时未到涨潮时分,江面波澜不惊。

像是思考了一会,他静悄悄地说,“去行走,去经历,去选择,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只有在行走中不断的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你才能找到什么是自己的道。”

这云里雾里的话,把武厚听的迷迷糊糊,像是在听天书一样。就像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听不懂的成绩差的学生坐在下面,就觉得老师在讲天书,此刻的端木神九,与自己的小学老师倒是很相似。

可要说他们相似吧,武厚就又纠结了起来。师父跟小学老师还是不同的,师父是真的教我,而小学的老师,那是教大家,拿着课本生搬硬套,讲的课最容易让人犯困。

一个老师是授艺,一个老师是教书,又怎么会相同呢。但再转念一想,端木神九好像不仅仅是授艺这么简单,他好像教了一些学校内的老师也不曾教的东西,但具体是什么,现在的武厚又说不上来。

江岸很长,长到出了杭州城,师徒二人就一路沿着江边走,走了一个下午,走出了大学城,走过了跨江大桥,从太阳在正南时分,一直走到日落西沉,但也没能走出这座城市。

端木神九在太阳落山时,调转方向,又接着往回走,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武厚满头是汗的跟着师父调转方向,既然师父不说停,武厚自然也不敢擅自停下休息,只得拖着沉重的脚步咬牙坚持着,一步一步跟在端木神九后面。

师徒二人走到入夜,月亮悄悄爬上来,夜空挂满繁星,方才走回到最开始出发的地方,而这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路上再难看到一个行人。

夜晚的江边风有点大,吹干了武厚身上的汗水,他气喘吁吁的停下身,看着又望着江水静止不动的端木神九,嘴里呢喃着:“好累,真累啊,师父你也不说休息一下...”

武厚在抱怨,对于他的抱怨,端木神九充耳不闻,他只是淡淡看着江水,倒映出一轮明月,连那些一闪一闪的繁星也能在江水中反射出来。

歇息了一会的武厚,也学着师父,站在江边望着江水悠悠,师徒俩各怀心事,谁也没再开口。武厚仍然对于辍学一事耿耿于怀,看着悠悠江水的他突然哀叹一声,点上一支烟,又望向了天上。

端木神九伸出手来,向武厚讨要了一根香烟,也跟着武厚抽了起来。师徒两人就站在江边的夜风中,一个眉眼心事的唉声叹气,一个头发因为没了簪子而随风摇曳。武厚看着夜空中,突然小声说:“师父,好久没上天了...”

记得上一次端木神九带武厚飞到云朵之上,还是自己上初中那会,这一晃几年过去了,武厚再也没跟着师父上去过。端木神九听到武厚这话笑了,这次并没有不搭理他,而是丢了抽完的烟把,一只手提起此时二百多斤的武厚,说:“那师父就带你再上一次。”

话声落后,武厚就被端木神九提着,在夜晚的江边拔地而起,直冲向深蓝色的夜空,冲向那轮美月,冲向那些闪闪发亮的繁星。

江边的柏油路上并没有路灯,漆黑一片,若不是江对岸远远亮着一些灯光,那唯一能照明的,也就只有月光了。端木神九带着武厚冲向了几千米的高空,在这个位置再看月亮,要比在地上看的时候更大更亮,如果去看星星的话,武厚觉得星星好像真的是五角星。

清辉明月,朗朗繁星,这一幕像极了小时候,第一次被端木神九带到云朵之上看风景的那一刻。

在夜里的高空,看着头顶离得更近一点的月亮和星星,武厚开心的咧开了嘴,眉眼带笑,他笑了,笑的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纯粹是因为看到欢喜的景象而欢笑。

看着手里提着的徒弟笑起来,端木神九却渐渐皱起了眉头。二人相处已经很多年了,自从武厚上了高中以后,端木神九觉得,好像今晚是第一次见武厚这样笑起来,上一次武厚脸上浮现出这种笑容,那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

少年朦胧成长,成长之中有烦恼,不知不觉,心思简单的武厚,也被那成长的烦恼改变了心境。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烦恼,武厚才多年不曾如此笑过。

看着徒弟望着月亮绽放起来的笑脸,端木神九心中也颇有感慨。

流年轻转,把少年变成青年,人生路十有八九不平坦,此刻的武厚尚且才经历最初的一二,就已经很难再像小时候那样笑起来了。

如果再过一些年,等他再大一些,经历的更多一些,那这样的笑会不会就彻底消失了?那时候的武厚,还是自己最初收他为徒的那个武厚么?漫漫人生路,端木神九经历的太多,一想到此后的武厚也要去经历,他竟然隐隐有些心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