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巅峰武道 > 第十二章 开学将近

巅峰武道 第十二章 开学将近

作者:墨流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7: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建国以来,政府及有关领导人,致力打造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人文建设、经济、科技等。提倡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举国上下十万万人民,齐头奋进,以惊人之速度取得显著成绩,这里面有无数人的努力,血汗。

勤劳的精神在这片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虽然改朝换代,分崩离析多次,可在世界这个桌面上,华夏人永远有一席之地。

老百姓用心做事,军人听从召唤,父母官一心为民,所有人心中都牢记着伟人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才不会被世界抛弃。

可是得到一样东西,就会失去一样东西。这个道理是老祖宗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而得来的。而且这道理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真理。

人们得到了好生活,国家得到了好未来,这不仅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也是一些本应大放异彩,却逐渐没落的文明遗失的后果。比如那个鲜衣怒马的江湖,山花烂漫的武林。

有人为之惋惜,有人为之喜悦。毕竟历朝历代,江湖儿女一直是威胁庙堂的一种存在。

只是武术历史悠久,虽然历朝历代对心怀不轨的江湖人士都有打压,但也有正义凛然的侠士,做着为国为民的好事,愿意投身庙堂,以自身所学,为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可百姓都是善忘的,一些传承千年的东西,突然在十年二十年间通通消失,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或许在几十年间记得,但再过个几十年,等又一代百姓长大成人,自然而然就会忘记。

当年的“尚武之年”,如今也变成了“没落之年”。这不得不说是习武之人的一个寒冬。不过好在华夏人民众多,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下来。

虽说如今习武之人,万里无一,但那毕竟只是平民百姓眼中看到的,在老百姓看不到的层面里,仍是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异类存在着,只是他们很少在人前显露,不想惊世扰民,毕竟如今的世道,已不是从前那个多如牛毛的年代。

一些传统武术,顶着压力而侥幸生存下来,并传承下去的流派,也不在少数。像武当、少林、形意、太极、咏春等等。诸如此类流派仍是多不胜数,只是如今各派内部分系太多,难免良莠不齐,各自为政者居多,大多以研究会、协会、武校等形式存在,皆是民间组织,并渐渐商业化发展。

曾有一句名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不无道理,或许从前的江湖,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着,寻常百姓看似很远,业内人士又身在其中。

当然,这还不是年少的武厚所能接触到的。此时的他还只是坚信有那处江湖,却还不知它现在何处。

记得有一则新闻报道过,在前些年的一天夜里,一位上了年纪的摊贩,深夜收摊回家。归途中路上少有路灯,夜色漆黑一片,在经过一处十字路口时,因回家心切,闯了红灯,不曾想此时刚巧一辆汽车飞驰而来。摊贩行动缓慢,眼看就要被汽车迎头撞上,可转瞬间却莫名其妙换了个位置,远远的避开了时速上百公里的汽车。

第二天有人在监控中看到,在汽车即将撞上摊贩的时候,摊贩身后凭空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人影用手抓住摊贩,以一种超乎常人想象的行动速度,化成一道白影,带着摊贩到达安全位置,随后带上鸭舌帽,转身离去。那驾驶汽车的司机,被这一幕惊的险些把车开进河里,第二天就吓出一场大病。

类似于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各类媒体新闻,时常捕捉到这一类难以置信的事件。只是从来没有人看到,那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人们也只是怀着几天的好奇,茶余饭后聊一聊,用不了几日就被繁忙的工作及生活转移注意,之后便很少再提起。

像这种神秘人,做过好事后就凭空消失,其实不难想象,他们就是隐藏在太平盛世下的江湖中人。这江湖很大,大到无处不在;这江湖也很小,小到或许就在身边,却始终未发现。

义正连就是隐藏在这盛世之下,一个小型的民间组织。

他们成员不多,只有寥寥十几人,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成的,为首的老大也不过三十岁的模样,是个开杂货铺子的中年人,其实是个练家子,其余成员也各有本事,只是大家都是小老百姓,也没做过什么大事,就是偶尔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一次。

李春夕是义正连的一员,老家与武厚是同城,只是二人并不相识。他小时候身子骨弱,为了锻炼身体,后来被家里人送到武校练过几年武。前几年在外地读大学时,偶然认识了义正连的领头人,随后在邀请下,加入了义正连。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老家,找了份安稳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算有滋有味。

这几天的李春夕,听说本市流窜进一伙捕猎者,在山里偷偷打了上百只金鸡,卖到了市里的野味市场。一身正气的他,仗着有些本事,浑水摸鱼,溜进了黑市里,想要找到那几个捕猎者,送到派出所里。

可几次潜入,多方打听,也没能找到那几个偷猎的,倒是听说了山中有白虎的事情。这消息是他请一位黑市里,负责接收野味的姓王的老板吃饭,从他口中得知的。这王老板是那几个偷猎者的下家,偷猎者负责打猎,然后交给王老板,王老板负责转手包装,卖给其他人。

那天四个捕猎的从山里回来,老大身上挂了彩,胳膊上一条大口子,兄弟几个急匆匆找王老板收了钱,就慌慌张张的带着女人跑掉了。走之前告诉王老板,说山里有稀罕玩意,是一头体型巨大的白虎,几人想要抓它,不料被人跟踪,打乱了计划,还被人用树叶伤了。为免生乱,怕警察找到一伙人,所以不敢久留,要赶紧离开。

王老板喝到尽兴,就这样告诉了李春夕他所知道的。他对白虎没什么兴趣,觉得深山老林的,有些稀罕玩意也正常,自己就做些小买卖,也吃不下一头大老虎。

他说的漫不经心,浑不在意,可听着的李春夕却放在了心上。于是当晚回家,就和义正连的老大通了电话,告诉他有人在自己老家这块的大山里,遇到了白虎。

至于李春夕为什么如此重视白虎一事,绝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他几年前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老大一起喝酒,听老大说过关于白虎的事。

老大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神秘的家族,经历过一次劫难之后,改名换姓,隐遁人间。这个族群曾以白虎为图腾,与神灵同位,受其家族世代香火供奉。此族曾出过一位惊天动地的武道奇人,一身修为通天彻地,巅峰时可叫帝王低头。后来此人带领全族占山为王,与朝廷分庭抗礼,因又另辟武途,一反武道常态,最终举世皆敌,被朝廷联合整座江湖而镇压。

李春夕觉得,这白虎,与自己老大所说过的那个家族,一定有着某种关联。或许正是那个神秘家族所供奉的图腾也说不定。

果然,自己的老大在电话里听了此事以后,十分惊喜,当即安排李春夕道:“不要声张,有时间抽空去一趟山里,亲自验证一下。”

李春夕答应了老大,决定等休假的时候,到山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只是茫茫大山,绵延千里,他并不知道,那一伙偷猎的,是在哪座山头上遇到的白虎。

这无疑成了大海捞针一样的事情,李春夕利用几次休假的时间,去山里碰运气找了几次,可每次都无功而返,最后只得给老大通电话,说明情况,不得不放弃。

老大也怀疑了那几个捕猎者讲话的真实性,毕竟自己没在旁边,也不能因为别人几句话,就信以为真,万一是空穴来风呢。

最后这事就不了了之的搁下了,李春夕仍然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的上下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他的老大也一如既往的守着杂货铺子,干着养家糊口的营生,偶尔背地里做些善事。

夏天的天气就是阴晴不定,尤其是这山里,有时正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可下了不多大会,天空中乌云又相继散开,阳光重新撒了下来。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渐渐的已经快要九月了,在外婆家度过一整个暑假的武厚,也临近了开学的时间,过几日就要回到市里。他有些不想回去上学,觉得还是山里舒服。这里有疼爱自己的外公外婆,有同样调皮的住在大山里的小伙伴,有可爱的白虎,还有厉害的师傅。

这些对武厚来说,都比市里的生活要有趣的多,至于上学什么的,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枯燥乏味。

可是他也明白,不上学是不行的,现在的社会,如果没有知识的话,以后踏入社会,只会寸步难行。跟随师傅修行月余,在端木神九的教导下,武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现在的堂堂男儿,如若目不识丁,说出去是多羞耻的一件事。大丈夫不仅要能屈能伸,还要能文能武,那才是能成大事的人。

所以武厚决定,还是要回去好好读书的,他想着自己也不算笨,如果用心去学的话,好成绩还不是手到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