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 第九十七章 水泥之用:陆、水路方案和纤夫

彼得毫不犹豫地道:“确认!”

“叮,保密成功,时限一个月!”

当得到系统确认的消息后,彼得不由松了口气,看向伊万诺维奇的神色也和善起来。

伊万诺维奇一脸懵逼,不知道为什么来自陛下的压力好像消散许多。

尽管保密成功,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彼得吩咐伊万诺维奇道:

“单独开辟一个保密部门,就负责水泥,人数定在十到三十人之间,不要用太多精力了。”

伊万诺维奇愣了一下,吃惊地道:

“陛下,恕我直言,这么点人应该是做不到保密的。”

彼得微笑道:

“不用太保密了,刚才圣母向我发了圣启,说水泥配方是俄国专用,其他人想盗也盗不了。”

听到彼得这话,三人都傻了。

沃伦佐夫和别斯杜捷夫面面相觑,圣母咋老是给陛下发圣启?

他们咋没有?

伊万诺维奇更是懵逼了。

但陛下如此说,他也松了口气。

这么一来,就按陛下说的进行保密工作,将来万一有事,他的罪责也小的多。

会议很快结束了,别斯杜捷夫负责对外的事情,沃伦佐夫负责制定水泥普及的计划,从哪里开始,覆盖面积多少,花费如何,制定完后腰向彼得报告。

散会后彼得心情愉快,先去向姨妈请了安,然后回到了居住的宫殿。

“陛下,您累吗?”

刚一回来就迎上叶卡捷琳娜温柔的笑容,彼得想到前一段时间的荒唐,不由感到有些惭愧。

暗地里决定有叶卡捷琳娜、卡尔和沃伦佐娃三个就好了,其他的风流债能少则少。

正像贝拉送给他的彼·爱一样,显然贝拉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她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彼·爱中的彼得,彼得相信,俄国人民大概也是这么个想法。

毕竟谁想要一个到处风流却抛下正在怀孕的皇后不管的皇帝呢?

想着,彼得环着叶卡的腰道:

“我不累,倒是你,辛苦了。”

叶卡捷琳娜摇头微笑:

“陛下,能为陛下生孩子是我的幸福所在,这是您对我的恩宠,感受到孩子一天天在我肚里长大,我每天都很开心。”

彼得更是感慨,叶卡捷琳娜不愧是叶卡捷琳娜,现在自己没有压着她,她展现出了皇后的风范。

论贤惠和对他的心意,叶卡捷琳娜当属第一。

入夜,星星点点,彼得和叶卡捷琳娜躺在床上。

这处宫殿是已经不是原先那个了,是特意选的,因为从这个床的位置,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满天繁星。

当看到一颗流星滑落时,叶卡捷琳娜不由惊呼一声,喃喃道:

“陛下,好漂亮啊!”

彼得看向叶卡捷琳娜在月色下娇美的容颜,微笑道:

“宝贝,你比星辰还漂亮,你的心足以让我驱散任何疲惫和阴霾。”

叶卡捷琳娜痴痴地望着彼得,然后两人抱在了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温馨一片。

第二天一早,彼得就开始了办公。

他办公的主要内容是水泥的应用。

虽然吩咐沃伦佐夫提出方案,但对这种国之利器,彼得更希望借助自己前世的了解和俄国当今的现状相结合,确定更合适的使用方法。

在接见一个个官员前,彼得默默地思考着。

现在无论是俄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可以说在十九世纪中期前,在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都是土路。

在18世纪,河运是俄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河道总长度10万俄里,1/3能行船。

商品和物资的流通之所以主要靠河运,一是实在没有太好的造路技术,或者太过高昂。

像奥古斯都把砖砌的罗马改造成大理石的罗马,这根本无法普及。

还有一个原因是,陆路不被国家重视,国家不为修建土路拨款,责成地方政权和私人修路、修桥、修渡口和临时路,对施工质量不过问,这就导致土路质量非常差,而且无人维修。

就算强迫当地居民修路也收效甚微,往往就是做个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每到春天或秋天时,道路泥泞就无法通行,所以目前的陆路主要是依附于水路,连通交通的必要环节。

但这样也有个问题,就是在冬季,水路一旦结冰,河运就要陷入停滞。

但俄国总河道的三分之一都能行船,北德维纳、西德维纳、涅瓦、沃尔霍夫、第聂伯、德涅斯特、顿河、伏尔加和支流,西伯利亚的大河由北向南,而欧俄同西伯利亚相通的路线则是自西向东,彼得无法放弃水运的优势。

那么就可以改进通往这些水运节点的陆路,把这些土路全部换成水泥路。

但这只是保证了在河运期货物的顺畅。

在结冰的时候就要用到陆路了,比如伏尔加河解冻是在3月末到4月初,结冰是在10月末到11月初,有时伏尔加河的通航期从4月中旬开始。

伏尔加河结冰期平均每年竟然达到160天。

伏尔加河可是欧俄部分最大的河流,通航的支流就近40条,上游从源头到雷宾斯克,下游从雷宾斯克到里海。

这影响就太大了,严重地影响了物资的运输贸易。

所以在结冰期时,就必须建造一条宽大的,足以保证运输粮食、盐、铁、生铁、铁制品、麻布、帆船布和皮革企业产品,农产品、工业原料和建材的超大型陆路。

这种陆路可以不多,但一定要大,并且耐用。

而且他准备收过路费了。

不过想到里海,彼得的眉头皱了皱。

现在从伏尔加河到里海还没打通,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比世界第二大湖,北美的苏必利尔湖还大上近五倍。

而且里海蕴含着超级丰富的油气资源,在20世纪初不仅是俄国,也是全世界的石油开采中心,考虑到蒸汽机车的战略部署,他是一定要拿下的。

然后彼得又想到了纤夫,不由叹了口气。

问题不理不知道,一理吓一跳。

现在船只行进基本靠手工劳动,纤夫是船运的主要劳动力,现在可以利用风力和水流,即便18世纪末马拉平底大货船的出现也没能排挤河运中的纤夫。

纤夫庞大的数量在现在这个时期就达到了10万人,到19世纪初时,国内所有河流的纤夫60万人。

后来随着使用马拉货船、绞盘、蒸汽牵引的拖轮,才导致纤夫人数减少。

但令彼得感觉幸运的是,现在纤夫的生活条件非常差,报酬低,劳动异常繁重,而且人数只有10万人,他还是可以控制消化的。

哪怕水泥路出现,或者蒸汽轮船出现,只要控制纤夫的增长,这一职业终将自然淘汰,也不会酿成祸乱。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