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 第五十九章不管她秋香动情不动情,一切都在我掌握中(额,必看吧)

沃伦佐夫点头,神情气愤地道:

“陛下,我知道,圣议会太过分了!”

对这个说法彼得表示同意,他随后道:

“既然这样,那就开始审判吧,听说刚放出去的麦茨耶维奇偃旗息鼓半天后又开始在教会内部挑唆鼓动, 先从他开始。”

“另外,审判的规模可以扩大,除了阿德里安,可以到其他大主教。这次之后,教会要成为国家管理下的一个宗教部门,而不是和国家并列,甚至超出。”

“审判的人不要从你们这里出,让圣议会里的人来执行,虽然有指责我们的人, 但也不乏附和的,相信他们一定乐意为我们效力。”

对彼得从始至终的打算,沃伦佐夫、别斯杜捷夫和伊万诺维奇一直都知道,最开始他们还是有点担心,但事情的发展出乎他们想象的顺利。

本来不动教会的话,教会看上去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动了一下发现,好像不是这样的。

不仅外部很多人对教会虎视眈眈,就连他们内部也是各有各的意见。

想到陛下将要达成他的目的,沃伦佐夫和伊万诺维奇都有些激动。

在教会的地位上,彼得大帝时期的荣光就要再次出现了。

“是!陛下,全然按照您的吩咐,半点也不出差错!”

沃伦佐夫脸上焕发着光芒,能在他担任总务大臣时处理一下教会,这简直是毕生的骄傲!

彼得点点头,对签了保密协议的这些人,他目前还是很满意的。

本来都不是饭桶, 就连沃伦佐夫也是有些才干的, 又在他这个开了挂的君主的指引下,要做出太大的错事简直不可能。

想到这次之后教会的人口和田产都将收归国有,彼得也不禁心中振奋。

这完全可以算是一项记载到历史中的功绩了!

而且他最开始打算做的时候,也不是一拍脑袋随便想出来的决定,而是参考了原来的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

原来的彼得三世在离开荷尔斯泰因的时候信仰的是路德教,他和腓特烈是一个想法。

腓特烈就曾嘴炮全欧洲,包括被认为是亚洲国家的俄罗斯,说除了他和特蕾莎之外全部是蠢货,因为所有的君主都被宗教思想所禁锢。

彼得也和腓特烈二世一样,对神职人员和宗教信仰嗤之以鼻,他就出台了一项新的法令,把教会名下的所有产业转移到一个新组建的政府部门监管下。

这道法令一出,教会里的神职人员和显贵就变成了领取国家薪俸的公职人员。

高级神职人员虽然愤愤不平,但却无济于事。

而且和他相比,原来的彼得三世步子迈的特别大,也不知道是他无知无畏,还是歪打正着, 他还实现了目的。

他还下令除耶稣基督外,所有圣徒的画像和雕塑都要从教堂里拆除, 然后他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都剃掉胡须,并且换掉衣服。

神职人员不能再穿及地的锦缎长袍,而是要穿新教牧师那样的法袍。

新教是普鲁士人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地利境内都是被打压的,俄国也没有新教生存的土壤。

可尽管这样,彼得三世还是成功地施行了这道法令,虽然他被俄国人认为是异教徒,但的确成功了,在他手上教会变成了国家下的一个部门。

教会的虚胖在叶卡捷琳娜手中也再次体现了一次。

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成功后,为了安抚教会和军队,向教会承诺废除彼得三世颁布的法令,把农奴和田产还给教会。

最开始叶卡捷琳娜知道教会下拥有的资产后吓了一跳。

足足100万的男性农奴和巨额的田产,如果算上这些男性农奴家里人的话,人口要增加到200多万。

叶卡捷琳娜有些不想还,但她是个谨慎的人,在发动政变时,如果不是彼得三世太过大意,根本没有留下一支守卫的军队,叶卡捷琳娜是万万不能成功的。

她发动政变的时机就特别令人匪夷所思。

因为当时的陆军元帅阿普拉克辛告诉叶卡捷琳娜,你发动政变吧,我支持你,叶卡捷琳娜没发动,她说我不明白您什么意思,我安分守已。

然后阿普拉克辛被关入了大牢,随后被流放。

时任总务大臣的别斯杜捷夫说,您发动政变吧,我支持你,叶卡捷琳娜没发动,她说您在说什么?我不懂。

别斯杜捷夫被抓了起来,严加审问,最后证明了叶卡捷琳娜的清白。

莱斯托克说您别和我靠那么近,我被怀疑了,叶卡捷琳娜立即撇清一切干系。

就连叶卡捷琳娜的精神支持者小沃伦佐夫最开始有两回对叶卡捷琳娜说,只要您干什么我都无条件支持您,叶卡捷琳娜完全没露出半点声色。

最后一次小沃伦佐娃实在忍无可忍,她对叶卡捷琳娜咆哮着说,你再不给自己想想出路你就完蛋了!

叶卡捷琳娜还是憋着没吱声,她说小沃伦佐娃一定是喝醉了,在胡言乱语,劝她以后不要这么说了。

即便叶卡捷琳娜在军中拥有了以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支持,但如果发动政变,只要彼得三世稍微听一下腓特烈的劝说,留下一只军队守卫圣彼得堡,也不至于被政变成功。

而且在政变前已经抓到了一名参与人员,是个上尉,结果彼得三世还是没在意。

可以说,彼得三世活该被政变成功,叶卡捷琳娜这样谨慎到死的性格能政变成功,老天真是赏饭吃。

所以即便叶卡捷琳娜不想归还教会田产和农奴,但她是普鲁士出身,是个具有德意志血统的外国人,对俄国的国教比俄国人本身还谨慎很多。

所以她最开始归还了。

但叶卡捷琳娜内心还是觉得彼得三世的这道法令实在很有道理,应该把教会的田产和农奴收归国有。

暂时把田产和农奴还给教会实在是迫不得已,和她的愿望背道而驰。

仅仅在把田产和农奴还给教会几个月后,叶卡捷琳娜变了。

她下令对教会拥有的巨额财富进行统计,并向政府建议了一项新政策。

议会提出了折中方案,就是田产仍旧归教会,但是提高向教会征收人头税。

这种方案教会里有人同意,有人反对,教会分裂了。

随后叶卡捷琳娜分两步走,把教会去世俗化了,就是现在这个麦茨耶维奇因为到处奔走反对被抓了典型。

叶卡捷琳娜说麦茨耶维奇:

“麦茨耶维奇对她的谴责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无中生有,蛊惑人心,歪曲事实,要对这个骗子,伪君子予以惩处,以儆效尤!”

然后麦茨耶维奇就被逮捕审判了,叶卡捷琳娜亲自参与,审判中麦茨耶维奇对彼得三世的死亡提出质疑。

麦茨耶维奇说叶卡捷琳娜:

“当今的君主不是俄国人,也没有坚定的信仰,她不应当占据原本属于伊凡·安东诺维奇(伊凡六世)的皇位。”

叶卡捷琳娜被戳中了心尖尖,捂住了耳朵尖叫:

“叫他闭嘴!”

教会被剥夺了田产和农奴,但可笑的是,依然是教会的人对麦茨耶维奇进行了审判。

麦茨耶维奇被判有罪,被剥夺神职逐出教区,流放到远在白海的一所修道院。

他在那里不得写任何文章,一周做三天苦工,背水,劈柴,打扫修道院的房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随后,在这方面小心眼的叶卡捷琳娜又把麦茨耶维奇叫了回来,进行公开的降级仪式。

麦茨耶维奇穿着飘逸的长袍出现在皇宫,随后他身上象征着神职的长袍被逐一剥去,但麦茨耶维奇一直在不停地-谴责叶卡捷琳娜,并大骂同僚不得好死。

然后麦茨耶维奇被剥夺了所有的宗教头衔,关押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列威利要塞,住进了单人间。

看守他的士兵都不会讲俄语。

麦茨耶维奇终于不再骂了,直到他去世前,守卫的士兵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只把他叫做“大骗子安德鲁”。

有了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在前,彼得又透过圣议会发出谴责信后看到了各方的态度,再也没有迟疑。

教会真是虚胖!

而且,沃伦佐夫和别斯杜捷夫顶在前面跟教会对线,和麦茨耶维奇的矛盾也是伊万诺维奇顶着,他怕什么?

这关他什么事吗?

明明是圣议会在指责他啊。

套用星爷的一句话,不管她秋香动情不动情,一切都在我掌握中。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