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 第二十二章 彼得之罪

舞会散去,夜色已深。

彼得抚着叶卡捷琳娜的脊背,下巴处就是她柔顺的长发,如同往常一样,叶卡捷琳娜陷入了沉睡。

彼得却没睡着,他在想着原来历史中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的那点事儿。

原彼得做的荒唐事实在太多,数不胜数。

在一次宴请上,宴请的对象是能说会道的布特林将军,彼得在宴会上被逗笑了。

他当场说:“这个狗娘养的要把我乐死了。”

这是一场皇储和皇储妃专门邀请将军的晚宴,叶卡当时简直羞愧欲死。

布特林没说话,转头就去找了伊丽莎白女皇,女皇勒令所有人不许再和这样粗鄙的人交流。

粗鄙的人指的就是彼得。

在彼得被推翻后,布特林将军见了已经是皇帝的叶卡捷琳娜,说起此事,叶卡捷琳娜留下告诫自己的一句:

“不合谊的言语令人印象深刻,一切要谨慎。”

还有,伊丽莎白女皇刚去世的第二天,彼得就举办了一场宴会,要求所有女士必须穿盛装出席,不许穿黑衣。

距离葬礼还有10天的时候,女皇的遗体被转移到喀山大教堂,前来哀悼的人络绎不绝,只有一个女人一身黑衣,黑纱遮面,没有头冠,也没有珠宝跪在那里悲痛,是叶卡捷琳娜。

而彼得则在连续几周的公开悼念中宣泄着喜悦,他拒绝东正教的丧葬传统,既不守灵,也不跪拜棺椁,在教堂里的亮相也只有几次。

就这几次他还四处溜达,大声喧哗地开着玩笑,不时哈哈大笑几声,朝四下指指点点,冲神父吐舌头。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女皇的遗体从喀山大教堂迁出,越过涅瓦河大桥时,彼得对女皇的蔑视发展到了极致。

他披着一件黑色丧服,一个人招摇地跟在棺椁后,几个年长的贵族托着他丧服的衣摆,这个时候彼得竟然开起了玩笑。

他先是放慢脚步,然后站定,一直到前面的棺椁走出30英尺后,突然追了上去。

身后的几个老人无法跟上他的脚步,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衣摆从手中挣脱,在风中上下翻飞。

彼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样的把戏,他开心极了。

在这个亲手将自己扶上皇位女人的葬礼上,他自编自导了这样一出荒诞的滑稽剧。

彼得的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送葬队伍的贵族,位列道路两侧的将士,以及所有围观的平民百姓。

但就算这样,彼得依然在最开始坐稳了皇位,俄国人的容忍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随后彼得召回了几个被流放的大臣,安娜女皇时期的欧内斯特·约翰·比龙,伊丽莎白女皇时期的一位德意志人,年迈的慕尼赫元帅,但却对被流放的别斯杜捷夫无动于衷。

这让很多俄国人感到痛苦。

因为只有那些有外国名字的政治犯才能返回圣彼得堡,而别斯杜捷夫这个长期致力于维护俄国在欧洲安全地位,有着俄国血统的政治家却仍受着凌辱。

到此,俄国人依然没反。

在正午一点的用膳时间,彼得无视官阶高低,只邀请能让他开心的人共进午餐,俄国人没反。

晚宴上,到处都是烟斗烟丝和酒瓶子,帝国的头号人物们浑身挂满绶带和勋章,却像小孩子一样用一条腿蹦蹦跳跳地撞来撞去,可悲地玩起了彼得喜欢看的跳房子,俄国人没反。

彼得下令除耶稣基督外,将所有圣徒的画像和雕塑从教堂里拆除,这些圣徒们已经和俄国历史密不可分。

他又命令所有神职人员剃掉胡子,不能再穿长达地面的锦缎长袍,而是像令俄国人深恶痛绝的新教那样穿黑色法衣。

哪怕主教们说这样会遭到信众们的谋杀,彼得依然一意孤行。

哪怕人们已经认为这个新皇帝是一个异教徒,甚至是比异教徒更为恶劣的新教徒,俄国人依然没反。

统治的核心是军队,彼得让俄**队按照普鲁士的模式重组。

制服、纪律、操练方式、战术和指挥官,所有的都要受到改造,要按普鲁士的风格来。

他剥夺了俄国士兵又长又肥但却适合在北方冬季御寒的外套,给他们套上颜色明快,质地轻盈的德意志紧身军装,俄国人没反。

在彼得的统治下,俄国皇家近卫军们都开始扑着香粉,几乎无法认出。

彼得把象征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挂在了脖子里,不让别人看见,给自己换上了普鲁士最高级别的黑鹰勋章,在练兵场上逼迫士兵接受普鲁士的训练方法,一练就好几个钟头。

人到中年,身材臃肿的将军们也都不得不站在军团正前方,拖着患有通风的僵硬四肢训练,彼得看到这些将军滑稽的样子笑的很大声。

腓特烈四面楚歌,普鲁士三分之一的版图都失陷,俄国人占领了东普鲁士和波美拉尼亚的部分区域,奥地利夺回了西里西亚的大部分土地,普鲁士首府柏林被劫掠一空,半城成了废墟。

腓特烈走投无路,正打算签署和平条约,把东普鲁士永久地割让给俄国,彼得下令结束和普鲁士的敌对关系,让俄国人不得再在普鲁士境内继续推进,停止一切敌对行为。

随后发布官方文件告诉法国和奥地利,俄国将让出凭借武力夺取的一切土地,在俄普和平条约上,彼得让腓特烈亲自拟定协议的具体条款。

这份条约送到俄国后,草稿没有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总理大臣没有拿到,都没看上一眼彼得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才派人交给沃伦佐夫,这一个签名,俄军在过去5年里夺到的普鲁士领土又拱手还给了普鲁士,并缔结了永久性盟约。

欧洲哗然,特蕾莎希望彼得给出解释,彼得说这是出于对苦难的同情以及和腓特烈的私交,希望特蕾莎也效仿。

为了恫吓特蕾莎,彼得派了1.6万名步兵和1000名哥萨克骑兵加入普鲁士军队,一起对付奥地利。

彼得背叛了奥地利,法国义愤填膺,但却无奈的只能和普鲁士谈和。

随后,法国和俄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各自召回了大使。

整个战争,18万普鲁士军人死在战场上,50万平民死于医药和食物匮乏,普鲁士人的人口死了九分之一。

而俄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做了这些,无视了在俄国士兵的伤亡,吐出了一切的战果,俄国人义愤填膺,但依然没反。

辱骂将军,对去世的女皇不恭,对德意志的政治犯优待而无视奉献一生的俄国臣子,在皇宫随心所欲的玩乐,凌辱东正教和将军们,背叛国家的利益,这一切的一切,就仿佛一簇簇的柴火不停的堆积,终于汇聚在了一起。

在彼得没考虑俄国利益就发动对丹麦战争时,腓特烈警告他在军队开拔之前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建议彼得动身前去莫斯科举行加冕典礼和祝圣仪式,并把所有不可靠的人都收押起来,再调派忠于他的荷尔斯泰因军队驻守圣彼得堡,彼得没听。

然后由4万名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俄**队集结在了普鲁士境内被占领的波美拉尼亚,从这里向丹麦推进。

丹麦人率先采取了行动,在梅克伦堡和俄军相遇了。

但出乎丹麦指挥官意料的是,俄国人居然开始撤退。

因为。

有人在后方举起了火把

叶卡捷琳娜。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