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 第3章 康熙大帝的宏图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第3章 康熙大帝的宏图

作者:大哥柯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5: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宝玉(燃小石)安排完贾府的人都上了船,这才带着夫人薛宝钗往松江府衙门南武城行去。

松江知府姚忧庵早早让人送来请東,说有要事想和侯爷请教。

你一个松江知府,和俺八杆子打不着,商量个鸟?

刚行到一半,遇到一个脏兮兮的老道士站在路正中央拦住了去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

见他人起高楼,见他人楼塌……哈哈哈……有点儿意思……”

声音苍凉……老道这不是唱的是《红楼梦》里头的“好了歌”么?

宝玉(燃小石)赶紧下马车,走到老道士身边,先拱手行礼。

“道长,这方有礼了。”

“有礼就是无礼,无礼就是有礼……此去南方,侯爷一定能够干出一番宏图伟业……”

“你……知道俺?”

“你想用克隆技术把你最心爱的人再复制出来,就放心去做……这本来就是一个平行世界,你怎么折腾,都不会影响历史……”

说完,老道士大步往前走,很快消失在路的尽头。

老道士的话如雷贯耳,差一点把宝玉(燃小石)震懵了。

自己自从穿越过来,一直小心翼翼,生怕改变历史,生怕整个后世都被自己的“瞎折腾”整没了,自己也会凭空消失。

想不到却是在“平行空间”里。

但是,让宝玉(燃小石)万分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个“平行空间“先前的历史和自己本来的世界是一样一样的?

难道是自己穿越后才形成的“平行空间”?

不管这些了。

既然是平行空间,那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展手脚了。

俺的乖乖,老子郁闷憋屈老长时间了。

俺的汽车飞机,俺的大炮火箭,俺的互联网,俺的游戏……

想到这儿,宝玉(燃小石)整个人都在颤抖……

南武城在望。

松江知府姚忧庵率一众官吏早早在城门前等候。

“下官姚启圣给侯爷请安。”

姚启圣?

眼前这个干瘦的家伙就是有清朝“倔老头”之称的姚启圣?

说到“姚忧庵”,恐怕没几个人知道,但说到“姚启圣”,可谓鼎鼎有名了。

宝玉(燃小石)的大脑里立刻有了姚启圣的资料: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名臣、名将,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

康熙二年(1663),乡试中举,授广东香山知县,因擅开海禁,罢官从商。三藩之乱后,捐资募兵,投入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麾下,署诸暨知县,屡献奇谋,擢为浙江温处佥事。康熙十五年(1676),劝降耿精忠,迁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康熙十九年(1680),率兵攻克海澄,收复金厦,迫使郑经退兵澎湖,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驻守福州。1683年,因旧疾复发病逝。

这个家伙现在不是应该在浙江么,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好家伙,仅凭“收复台湾”一事就足以让人尊重了!

宝玉(燃小石)赶紧将姚启圣扶了起来。

进了衙门府邸,见一众人都在忙碌收拾包裹行李。

宝玉(燃小石)问道:“姚府台,你这是……”

“禀侯爷,启圣新近被皇上任命为安南安抚使,将和侯爷您一块儿共赴安南。”

“这么说来……姚府台是皇上派来监督本侯的啰?”

“侯爷多想了。是下官主动申请皇上,恳求去安南,并且把安抚使的住所就设在烟火岛。侯爷别多想,主要是下官真的很佩服侯爷的经商才能,所以才有此行事。”

“你……想经商?做生意在咱们大清可没有什么好前途啊。”

“侯爷,您这是在试探下官啊……下官以为,将来能真正让大清屹立的……非商业不可。”

“哦?”

“千里为官只为财,财从何来?那就是货物,货物只有流通起来才能钱生钱……本官曾做过一段时间买卖,对行商深有体会……带动整个地区飞速发展的只有商业……农民要把生产的粮食卖出去,要买农具,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得靠商人……而且下官预估,将来给国家贡献税赋最多的就是商人……”

看到姚启圣侃侃而谈,宝玉(燃小石)知道自己终于找到知音了。

先前不管是“经济头脑”非常好的琏二嫂王熙凤、探春,还是乔慵、于得水他们,都只不过是“谋私利”的商人,像这种把做生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姚启圣是清朝的第一人。

人才啊!

宝玉(燃小石)两眼都冒出了绿光。

“安南是好地方啊,土壤肥沃,不用翻种,撒点儿种子就能收获满满,最主要的是那儿有的是南珠……”

刚进衙府的大堂,布了茶水,姚启圣就铺开一张大地图,进行“规划”。

看到这张大地图,宝玉(燃小石)有些感慨,想不到清朝初年也有这样详细的“亚洲地图”。

宝玉(燃小石)被流放的安南小岛叫“烟火岛”,实际上就是后面的富国岛。

富国岛是位于泰国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3°-27°,面积590平方公里,人口10.30万,岛上盛产珍珠和鱼露。

不知道这个风景宜人的岛屿为什么在清朝叫“烟火岛”。

“东南亚物产丰富,矿产众多,如果用这“烟火岛”为轴心,在那儿建立起一个超大型的“货场中转站”,再抢占马六甲海峡……恐怕整个世界都是俺的了……如果再在这长江口岸建立起一个超级大城市,那简直是霸业初成……”

见宝玉(燃小石)死死地盯着地图上大江的出海口有些出神,姚启圣笑道:“这崇明岛呢,最近新滋生出一些土地,也算是无主之地吧。下官作为松江知府,当然要为朝廷着想,所以把这些无主之地都规划了出来……想多卖一些银子,价格呢,也的确是高了些……”

“高些?是多少?”

“五两金子一亩。”

宝玉(燃小石)正在喝茶,听到姚启圣的话,一口茶水便喷了出来。

当时一亩良田也只要五、六两银子,像这种滩涂之地,白送人都没人要,姚启圣居然标价五两金子。

清初一两金子能兑换十两银子,五两金子就是五十两。

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中农的总资产了。

这不是成心不让人买么?

“一共有多少亩?”

“五十万亩。可以先下定金,余下的银子今后再补,定金只要半成。”

五十万亩就是要二百五十万两金子,也就是二千五百万两白银,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半成定金地也要一百二十五万两银子。

看着姚启圣一本正经的神情,宝玉(燃小石)突然心中一动,低声问道:“皇上派你来的?”

姚启圣也低声说道:“太皇太后不想放权,所以皇上才另辟蹊径。”

说着,姚启圣又从案子上拿出另一张地图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出各种数据,其中最多的是“2”字。

这是一张大清土地良田l林地分布图,“2”字已经占了将近四成。

姚启圣指着标有“2”的地方继续说道:“这些土地是太皇太后势力控制的……太皇太后才是大清最大的地主。我们的人试图打破这种局面,但是几乎所有的地主都铁了心一样,就是不卖。”

“所以,皇上才把手伸向了国外?”

“可以这样说。”

这的确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难怪小皇帝要发展商业!

“如果是你的话,你想怎么做?”

姚启圣再把那张“亚洲地图”摆过来,用瘦削的手指在一大块空白处敲了敲,说道:“这个地方,有良田沃土千里万里……”

看着姚启圣手指敲的地方,宝玉(燃小石)乐了。

因为这个地方是印度平原。

这个地方的确是沃土千里万里。

“我们的人在三年前就开始在这儿购买土地……现在已经有三百来万亩了吧。”

宝玉(燃小石)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小皇帝总是找自己要钱,原来是在做这样的“大事”。

如果真把印度平原搞定了,这样的大地盘,还真是前所未有……

想不到“康熙大帝”在做这样的“宏伟事业”,不愧为清朝第一大帝!

“既然是这样,那就让俺来助你一臂之力吧……”

想通了这一点,宝玉(燃小石)痛痛快快在崇明岛滩涂地契上签了字。

走出松江衙府,宝玉(燃小石)看到天空中有三组信鹰向不同方向飞去,不由笑了。

松江府衙门里肯定有各个势力的“线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