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盗妖冢 > 第7章 妖市

盗妖冢 第7章 妖市

作者:爱薄倩的王臻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7: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黑树林里出来后,我不知道是受伤的缘故,还是受到惊吓的缘故,一到家后我便倒在炕上不起,叫我也没有多大的意识,最多偶尔应上一声,整个人像魔怔了一般,迷迷糊糊的,身体虚得厉害。奶奶请了卫生站的大夫来看,大夫说我是气血不足,需要好好静养几天,于是奶奶把家里能杀的鸡鸭都给杀了,给我炖汤喝,照顾了我三天三夜。

三天后,我整个人的状态恢复得差不多了,神志也清晰起来,不过至于在黑树林里的事,我当时记得不是很清楚,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两道瘆人的绿光。

醒来之后,我总是会偷偷用着一种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奶奶,因为在这件事之前,我不知道这世上真的有妖的存在,更不用说知道奶奶所从事的盗妖冢这行有这么神秘和危险了。但奶奶却从不避讳我的眼神,就是直视着我,她看起来对这件事并没有多大的在意,很自然地在我面前出入,给我喂鸡汤鸭汤喝,也没有提黑树林的事,似乎就没有发生过之前那件事一样。

等到我可以下炕的时候,我打算继续找些活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家里的天被没收了,自己还可以去挑些草料去卖,或者捡些牛粪烧火用。但是刚准备出门的时候,就给奶奶拦了下来。我诧异地看着奶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轩儿。”奶奶的脸色看起来有些严肃,这叫我始终不敢直视她的眼神。在看了我一会儿的时间后,奶奶终于开口说道:“你还记得黑树林的那件事吗?”

我被这么一问顿时有些木楞,三四秒后才醒过神来,道:“记得。”

奶奶听后缓慢地点了点头,随后把手伸入怀里,从里头摸出了一块用黑布包着的东西,交到我的手上。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接过来,掀开上面的布一看,不是什么其他东西,那就是我们在黑树林的妖冢里取出来的那张银制的面具。

我抬起头来看着奶奶,不知道她的用意是什么。

“拿去卖了。”奶奶继续道,眼里没有半点波澜,“盗妖冢这行的人,被称作盗妖人。盗妖人不是道士也不是僧侣,他们不是为了降妖,也不是为了除魔,是为了捞妖冢里的油水,说白了,其实是为了钱。我之所以带你步入了这行,就是为了让你有口饭吃。”

我低着头安静地听着,还是不敢看奶奶的眼神,只是嘴上嗯了声。我心里知道,我已经步入了盗妖冢这一神秘的行业了。十五年后我又知道,当时随着我盗妖冢经历开始的,还有我这辈子的劫数。

过了好一会儿,我忽然想起来了什么,朝着奶奶问道:“对了,这东西拿到哪里去卖呀?”

这时候,奶奶把她的目光从我身上移走了,抬起头,似乎在注视着远处的一个地方:“妖市。”

从奶奶的嘴里得知,妖市是盗妖冢这行专属的一个“黑市”,许许多多的盗妖人会集中在这个地方,把从妖冢盗出来的或者自己收藏的珍宝或者财物拿出来,就像摆摊儿一样,等个中意的买家。妖市里的货几乎什么都有,不管是文玩里的青花瓷还是做法的桃木剑,一样都不缺的,甚至还有少许的人会卖活生生的妖,至于养妖有什么作用,也无从得知。

来妖市里的买家是有很多类的人的,有平常的百姓,有达官贵人,有道士,也有古董贩子,他们去妖市有的是为了那些价值不菲的古董,有的而是为了那些神秘的法器。不过至于你的动机是什么,都不会多问的,拿到钱才是正经道理。

我们虽然是在东北的一个小县里,但是东北这个地方怪东西很多,怪事情也是曾不不穷,不管是妖还是鬼,这类听闻的数量手指都掐不过来,不过谁能知道真假呢?但可以打包票的是,东北这个地方,妖很多,妖冢也很多,我们的小县的四周围恰好都是密密麻麻的森林,没有多少人去过,正好是妖物孳生的福地。早在清代的时候,就有很多的盗妖人经常出入我们这个地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盗妖人开始固定地在一个地方集中进行交易,慢慢的,这个地方就演变成了个妖市。

我们这里的妖市是在地底下的,听说处于宋代的一个废弃古城之内。这其实是个好地方,够隐蔽,常人不易察觉到。因为自打民国初年开始,政府对文物这方面的意识就开始变得重起来了。封建君主制的那个年代,中国的宝贝没少被那些洋人给收刮了去,然后再以天价倒卖给中国的商人,这种举止显然是要被唾弃的,所以当时政府就加大了对文物买卖的监察,于是很多的盗墓贼都被拉去蹲号子了,搞不好有的还挨了枪子。盗妖人的实质其实和盗墓贼差不多的,你从妖冢里盗出来的东西里也有不少的古董,那如果警察抓到你你能辩解什么,说这是我和妖怪殊死搏斗后才拿到手的东西?到时候别说坐牢了,坐完牢估计还要在精神病医院关上几年。因为没人会信的,在那个时候,说鬼,还有人会信,说妖?呵,大多数只会当你在装疯卖傻。

此去前往妖市,奶奶并未同我一道,她只给我把地址用笔写在纸上,剩下的都交给我一个人处理了。纸张上的地址并没有提到“妖市”两字,只是把方向指向了村外的一座弥勒佛庙。

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没怎么出过村,也就在春节时期赶集的时候跟着奶奶去过县城,因为小时候奶奶经常不在家,就吩咐邻里邻居的看着我,所以平日我都是安安分分地待在村子里的,其他小孩子去山上采果子或者去隔壁村看戏,我都是不被允许跟着的。直到十来岁的时候,就没有这条戒律了,但是可能是自己习惯了,也懒得出去走走了。

弥勒佛庙在离我们村大概一公里左右的位置,挨着隔壁村,前来供奉的人还是挺多的,我刚看到它的轮廓,就看到了寥寥的香火,一缕一缕的,看起来飘飘渺的;我还听到了僧侣诵经的声音,夹杂着敲打木鱼的响声,很是清脆,丝毫也不嘈杂。

我把脚迈过了寺庙大门的门槛,心里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地方。我看到了手持香火来来往往的人,他们虔诚地跪在神龛前的香蒲上,拜着他们面前的那一尊笑得灿烂的弥勒佛像。这时候,一位手持念珠的老和尚朝着我走来,胡须都已经发白了,脸上的褶子也一条条的,他笑吟吟的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位施主,是烧香拜佛呢?还是求签问卜呢?”

我也抬头看着他,但是眼睛还是情不自禁地打量了下四周围,随后眼神再次回到他的身上,看了有两三秒的时间吧,我终于开口道:“都不是。”

老和尚:“那施主此番前来有何贵干呢?”

我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挽起了我的衣袖,露出了左手腕上系着的那截红色的避妖捆绳。奶奶告诉我,避妖捆绳是盗妖冢的一个常见的法器,它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只有行内人才知道制作的方法的,所以这个东西,常被作为盗妖人的象征。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这里的弥勒佛庙只是障眼的一个幌子,那个老和尚实际上就是妖市的引路人。

老和尚看到了我手上的那条红绳后,脸上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看起来很是微妙。他扭过身去:“跟我来吧。”

我看着这个老和尚的背影,皱了下眉,随后紧跟了上去。

老和尚带着我来到了后院,后院这里是没有人的,院外左右两边有两间厢房,里面各有两个僧侣,他们都在打坐,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注意力有一部分紧紧地放在了后院这个位置上——很显然,这四个人在把守后院这道门。

后院被打理得很简单干净,里头可以看到的事物就两样,一颗榕树,还有树下的一口井。

老和尚走到那棵硕大的榕树底下——这颗榕树看起来似乎好几百年的存在了。树冠上伸长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枝条,枝条上又垂下许许多多的树须,深深地扎在了地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绿油油的一片,而且还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老和尚走到了树底下的那口井旁,轻轻地把上面的木盖子给挪开了,示意我看。我凑过头往里头一看,原来是口枯井。这口枯井不是很深,大概就六七来米的高度,井壁上有着一排铁做的阶梯子,一直通向井底。

“请吧。”老和尚也不知道从哪里拿了盏燃着的煤油灯,递给了我,朝我做了个手势,脸上还是露着叫人琢磨不透的微笑。

我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有些迟疑。我当时很笃定,这个老家伙看起来不邪不正的,肯定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但是奶奶即然敢放心我一个人去做,自然应该是不会有多大的问题,更何况我初入这行,很多事定是自己要学着去尝试的。于是我想了一阵子,还是结过了灯火,便准备下井。

我将脚踩在铁阶梯上,两只手扶着两侧的杠子,小心翼翼地往下爬。借着灯火,我可以看到阶梯上有不少的灰尘,不难看出,这个地方有较多的人下去过,应该就是奶奶嘴里说的妖市。

其实,这口井在地上看并不觉得很深,但真正站在井壁上的阶梯上的时候,再往井底下看,就感觉深不见底,就算有煤油灯的照明,还是像黑漆漆的无底洞一样。同时,我的脚后跟莫名地感到一阵发凉,似乎有人在不停地对着那里呼气,冷飕飕的,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脚。

我的步伐移动得很谨慎,不敢有半点懈怠。大概一两分钟后,我的脚终于踏在了井底上。

当我到达井底的时候,才发现整个井底并不是密闭的,而是有一条连着的过道,过道是人工打磨出来的,过道上的四个面都砌上了花岗岩,很是有光泽,当煤油灯的灯光照在上面的时候,整个过道都变得有些透彻明亮起来。

我顺着这个过道开始走动,哒哒哒的脚步声在这条过道里响彻、回荡着,就像蒙皮的腰鼓敲打出来的声响,很闷,叫人神经始终无法松弛下来。与此同时,我忽然听到耳边传来一阵汩汩的流水声,刚开始很细微,随着离过道尽头越来越近,这声音越来越响彻了。

这条过道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长,没过多少时间,我就到达了出口了。过道外是个很广阔的溶洞,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溶洞里一条宽阔的不见边际的地下河。地下河,顾名思义就是地底下流淌的河,也就是平时说的暗河。和我之前见过的都大不相同,这条河很浊,和墨汁一般的漆黑,看起来阴森森的有些骇人。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虽然耳边可以听到汨汨的水声,但是看水面上,没有半点河水流动的迹象,甚至连波澜都鲜见,安静到诡异。

我走进去看着眼前的景象,一阵发麻的感觉在心底油然而生,这条漫漫、无边际的、浑浊的地下河,就似乎和我要去的妖市一样,一样模糊,一样无法看清。

这时候,我注意到我身旁立着一根木杆,木杆上还用红绳系着一个较大的有点锈迹的铜铃铛,在这个冷色调的视野里,显得有些突兀。有点神差鬼使地,我情不自禁地摇晃了下那枚铃铛。

铛铛铛!

一阵空洞却悦耳的叮铃声在这个溶洞里响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我突然注意到河面竟然出现了一圈圈的涟漪,而且越来越多,就像是受到什么指令了一般,朝着我脚下的水域汇集起来。与此同时,我还听到了哗哗的划水声。

我抬头。

远处的边际驶来一艘木船,船上站着一个带着斗笠蒙着面的船夫,瘦的勒出骨头来的手臂正在有力地滑动着手里长长的竹竿子。

船靠了岸。

一阵沙哑得似乎随时都要断气的声音响起:

“客官,过河去妖市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