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武帝之骑神霍去病 > 卫青封侯 第二十九章 皇帝到访

在皇宫某处的两人已经商量完了什么,四处打量了一阵,边先后各自离开。殊不知,这打破了后来后宫原本的祥和。

在休息一会后,远处一名军士跑了过来喊着:“将军,陛下到府,请你快速接驾面圣!”。这个人我认识,是门口值班站岗的什长也就是卫青的亲兵;平时负责侯府(也叫将军府)门卫安排和客人接道及通知主人,名叫张华。

听张华说,皇帝到府,对自己很好的这位姨父皇帝,不管是在前世记忆还是在当今这个世上,都有很大的争议,当然在他后期昏招百出,前期也挺好的,不失为千古一帝。

皇帝刘彻亲自到侯府,想必有特殊原因,公事也许会在朝会上就有商议了,就算没有讨论出所以然,也会有所眉目;现在私下出宫,来往侯府,有可能是朝会之后才收到的斥候奏报,不能公开讨论,但也很想得到解决之策,百官之中现在能够完全信任之人也就那么三两个,舅舅卫青就是其中一个。

“张华,头前带路。“卫青很快迈着步子向前堂走去,不敢有丝毫怠慢。

“去病,你先在这歇着,有事再叫你!“临走时,卫青一脸严肃的看着我垂落的手臂,声音较之以前大了许多,像是命令,不容违抗。

“嗯!“我也明白舅舅说的是什么,不加思索,应声一字,就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远处走廊里。

这姨父皇帝,突然到访,不知有何贵干,先前来过一次,也是姨娘卫子夫入宫之前的那一次,还是在公主府。算了,不管了,这胳膊恐怕要五六日才能恢复正常,现在感觉红肿热痛,阵阵痛感传至全身,便也懒得动弹,坐在石头上,惬意看着后院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小湖。

这侯府是三年前建成,那时卫青初出茅庐,由于其才能和卫子夫的关系,出任大中大夫,搬至今侯府,只不过那时称作卫府。后平阳长公主屡次来到卫府,和卫青讨论天下大事和人生,两人也互生情愫好感。

后院就是平阳公主喝令斥资建造,根据公主府里的后院,缩小比列建成。其布局和公主府内的别无二致,只是地方不大,小了点;但里面的假山和小湖走廊亭阁都有,没有长公主后院里的大,间隔相对缩小了几倍。

汉武帝时期,王侯将相,文武百官所住的府邸房屋都有严格的规制,级别不同规制自然也不同,卫青就另当别论了,毕竟是国舅啊,还有一个平阳公主撑腰,皇帝赏识,所以才有现在的后院山水。

“卫青,怎么不见外甥霍去病啊,朕多日不见他,好不容易来一趟,他居然不敢见我,是何道理啊!“皇帝刘彻询问卫青,便开玩笑道。

卫青站在一边,立马作揖道:“陛下,去病现在后院,刚练武伤着胳膊了,末将让他在那歇息歇息!“。

“你找人去叫他过来,子夫让朕看看这孩子,也好回宫后交差。“皇帝还是用玩笑口吻说道,没有皇帝的威严,卫青更加紧张了。

卫青慢慢退前厅,出门便对门口侍立侍候的张华说道:“去后院把去病叫过来,说是陛下找他!“,说完就折返回到前厅,和皇帝刘彻谈论起今日的大事。

“陛下匆匆到寒舍,末将有失远迎,还望恕罪,陛下有何吩咐,末将定效犬马之劳,无怨无悔!“卫青跪坐在下方,向刘彻毕恭毕敬地说道。

“卫青倒是爽快聪明人,今日找你有两件事,一件就是关于辽东郡和卫氏百济;另外一件则是匈奴再次进犯我大汉边境,朕有意让卿领兵出征,只不过还没有决定好,向哪一方用兵,特来和你商议!“皇帝刘彻拿出今日议题,说给卫青听。

“陛下,臣不敢做出抉择,全由陛下决断,臣听令就是!“卫青不知道皇帝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也不敢瞎说,打着太极,把话题踢给了这位雄才伟略的大汉天子。

“卫青现在变滑头了。

朕要知道如何出兵,还来找你商议,直接下命令便是,何须如此!“皇帝有些恼火。

“臣确实为难,领兵打仗臣绝不退缩,只是这战略谋划,臣有些欠缺。“卫青如实回答,抬起衣袖擦着额头冒出的细汗。

“噢,那卿觉得何人合适?“皇帝听完卫青说的思索片刻后,觉得卫青说的也不无道理,提出疑问。

“臣觉得,这些事丞相,东方朔皆可分析,为陛下做出有理有据的选择!“卫青想了想,决定搬出自己结拜的二哥东方朔。

卫青说话间就把东方朔摆在了皇帝刘彻面前,不是替自己挡刀,而是让自己结交的二哥再度给皇帝姐夫出谋划策,不至于埋没其才能,量测再次推荐。

之前东方朔协助皇帝在短短五年半的时间里快速亲政,上书提议扩建上林苑后,皇帝貌似忘记了二哥的才能,遇事再无询问过东方朔。

虽然自己的姐夫皇帝处理的游刃有余,和其富有主见和聪明大智,但也不能忘记东方朔的功劳。

卫青自己对军事,有自己的见解外,其余的实在是不敢拿出来和谋士意见相提并论,怕是误国误民。在心目中二哥东方朔是谋士军师之才,而不是现在表露出来的政事大夫。

皇帝刘彻在听到卫青说出东方朔和丞相名字后,也在思量到底该不该信任这二人 。尤其是东方朔,入朝为官以来政务并没有多大的建树。且平日嘻嘻哈哈,给人一种滑稽可笑的印象,大臣们和自己都觉得东方朔只会逗人大笑,没有其他本事,所以现在由原来的谏议大夫,经改元元朔后,借字光辉升为御史大夫,并不是成绩带来的提拨起来的,所以并不看好东方朔。

正当刘彻和卫青在思索正事的时候,霍去病在什长张华的引领下,来到了前厅门口,大声说道:“小子霍去病,参见陛下!”。刘彻和卫青这才收回思绪,向门口的霍去病望去。

“去病,比之前壮硕了不少;怎么看你面色煞白,生病了?”皇帝开口问道,像是故意不知道他和卫青比武落败的事情。

霍去病只能实话实说:“陛下,今日和舅舅比试枪法。。。。。。。。”然后叽里咕噜的说了前因后果,说了自己是如何落败的,不敢欺瞒刘彻,因为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是要杀头的。

“你舅舅是经过沙场的将军,你输在他手里并不冤枉,朕相信你日后武艺定可以胜过你舅舅!”,皇帝刘彻安慰和鼓励着我,我也不再扭捏,面色更加坚毅,疼痛感仿佛减轻了许多。

“多谢陛下教诲,小子牢记在心,小子定会奋发图强,勤练武艺,早日上战场,为国征战,辅佐陛下和舅舅痛击匈奴,护我大汉子民和神威。”向这位后世传称的雄才大略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表明心志。

刘彻和卫青听到我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后,惊呆了,稍滞后刘彻便欣慰大笑道;“去病由此大志,朕心甚慰;若我大汉男儿都如你这般大志,无人敢于像胡虏一样,敢捋我虎须,指日可待!”。

之后接着说道:“也好,今日找你舅舅商议北地匈奴再次袭扰我边境,去病认为该如何应对;卫氏百济似有脱离我大汉统治之意,东部土著民族首领南闾上书给朕,愿依然归附,此事去病如何看待?”

“你舅舅卫青暂时没有想好,便让朕询问御史大夫东方朔和丞相公孙弘,朕现在先问你,要是你该如何处理!”。

姨父皇帝刘彻,连说着几个问题,不给我思索地时间,思索片刻便对大汉天子说到:“小子认为北地匈奴只能用刀兵说话,至于卫氏百济,小子不知道如何解决,还是照舅舅说的内问东方朔和公孙弘吧。”。在说到东方朔名字的

时候,我心里有一个小小的计划悄然诞生----二月初三惊蛰时请皇帝给我做个见证人,是不是倍有面。

想到这里,偷偷的在心里发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