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武帝之骑神霍去病 > 卫青封侯 第二十二章 拜师冲动

秋姑婶把饭做好,叫了好几次都没有反应,舅舅看的是多么入迷啊。

几下敲门声突然响起“咣~咣~咣“,接着就传来:

“卫青,去病,漫倩洗洗手吃饭了!“东方朔的夫人秋姑,我心底已经承认的二婶做饭速度还挺快的,这才多久,饭就做好了。

“走吧,二位,夫人把饭做好了。“东方朔也笑着督促着我和舅舅卫青出去吃饭。

“二哥,你还是老样子,都是御史大夫俸禄也少说有九百石(dan),竟然府里没有烧火做饭的丫鬟和下人,要是让百官知道,绝对能惊掉一地下巴,匪夷所思啊“舅舅卫青居然开起了东方朔的玩笑,这让我意想不到,很是意外。

西汉御史大夫的职责为: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有“副相“之称,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御史中丞。主管朝廷兰台文秘部门,担负国家政治、经济的图籍计薄管理、统计和分析工作,类似于现今的统计、审计工作,内领侍御史吏员十五人。御史中丞还担任主管和纠察外部州刺史的重任,或者说,刺史就是御史府派驻州地方的监察职官。而地方刺史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上计薄”,也就是由刺史们调查、统计和上报地方官吏执政中的各式各样的情报资料,然后,刺史们再把这些“计薄”呈报给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们再把这些地方刺史呈报上来的“图籍计薄”加以整理和结论判断,最后上报皇帝。

“我们吃饭吧,今天特地做了腊肉饭,卫青去病都尝尝。“东方朔夫人秋胡面带微笑,在给我们盛饭的时候说道。

“今天就是为了吃嫂夫人做的饭菜而来,我和去病肯定多吃几碗。“舅舅啥时候这么能说了,和匈奴干了一仗,嘴咋变这么甜了,还是。。。。。。我不敢瞎想了,因为舅舅看到了我大口吃惊的样子,狠狠的瞪了我一眼,然后尬笑起来。

我们这顿饭,吃的津津有味,笑说连连,尤其是笑星东方朔,舅舅卫青也不承让,甚至能和东方朔平分秋色。实际上我挺喜欢这种氛围,没有烦恼,只有欢声笑语,可能舅舅也很享乐其中,他最需要放松。皇帝刘彻对他的期望太高,姑姑卫子夫同样如此,他的压力很大,放松一下还是挺好的。

对于一个将军或者士兵来说,战后能有这样愉悦的场面有多么的不容易,李广老将军那就另说了。

看完沙盘后,东方朔夫人秋胡,饭做的那叫一绝啊,欢声笑语间四人横扫一空。

卫青从出征归来,哪有过这般惬意潇洒,抛开烦恼在这顿饭局中开怀大笑,丝毫没有了军中威严气势和不苟言笑的静默。

而我却对东方朔有了一丝又一缕改观和敬佩。

从我来到这个世界,进入第一眼的人就是东方朔。而那时我栖身的这幅躯壳还处于病苛状态,思虑(精神世界)则在伤心难过中。

携带着前世对东方朔的认知,从片面模糊到现在的魔力崇拜,除了东方朔那代表性的幽默,还有其他。像为公,推荐敛财能人桑弘羊、铁面刚正的廷尉张汤、仆式以及继窦婴田蚡后的丞相公孙弘等人,都是东方朔建议皇帝刘彻任用,且为之所用,这也从侧面说明东方朔有识人之明之能。

桑弘羊就是在西汉历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首个提出“盐铁专卖“的人。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盐铁几乎都是由私人商贾对其进行鬬卖,中央朝廷和财政大夫只有一小部分的经营买卖。恰好盐是每家每户的食料饭菜中必不可少的佐料。

此时豪商大贾们却“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有“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

所以当桑弘羊建议皇帝刘彻收回盐铁贩卖权,尽归中央,刘彻很是开心的听取和采取建议。在桑弘羊几年的整改下,刘彻的小金库也逐渐盆满钵满,也让刘彻有了对匈奴作战用兵的想法。

张汤也是一个很扭的人,当时的独尊儒术,法治体系建设很多人不愿意搞,张汤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法治,这个家伙为法治公平则伏诛。

皇帝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有一个儿子,金俗的儿子仗着外祖母是太后,舅舅是皇帝,没少在外为非作歹,汉武帝听闻这些事,都看在姐姐和母亲的面上,并没有对其加以惩罚。

有一天金俗的儿子金吾子,当街行凶杀人,影响极其恶劣,甚至引起群体骚动,为平息事件,张汤在东方朔的策划下,张汤本就是坚持法家学说的人,欣然同意斩杀金吾子,从此张汤被皇帝刘彻赏识赐廷尉职,主管全国诉讼牢狱刑法。

在窦婴和田蚡相继因各种原因去世,导致朝堂没有一个合格的丞相,于是皇帝刘彻就问东方朔“谁可胜任丞相一职?“

东方朔想了一会告诉刘彻“臣觉得公孙弘适合,威望和资历完全可以胜任!“。

刘彻心目中的丞相人选也是公孙弘,也是欣然同意,在朝会宣布由公孙弘出任丞相一职。

公孙弘出任丞相后,一改往日老好人作风励精图治,政绩干的有声有色,不负众望,那些由东方朔举荐任用的人,都干出了成绩,也使得朝堂对东方朔竖起了大拇指。

我同样被东方朔深深的折服,有了想拜师的想法,舅舅卫青也同意我拜师东方朔。

这种想法不是一顿饭之后做出地决定,结合历史上能作为汉武帝身边地谏臣,在加上其胆识,现在表显出来的才智,何况还有不俗的武力,完全可以为师之资。所以这不是大脑一热,而做出的冲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