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戮皇剑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猜忌

戮皇剑 第一百四十七章 猜忌

作者:无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6:5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凌尽量让自己不要放在心上,不过是几个小民,何况他们说的也没错,他的确是倚靠着明柏才登上王位。

虽然如此,但赵凌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些不舒服,笑容也有些勉强和不自然,平日爱吃的酒菜,如今却食之无味。

离开酒楼,赵凌见一玉器店摆卖之白玉瓷瓶好看,便进去一看。

“这瓷瓶真是好看。”赵凌爱不释手,向老板问价,“这多少钱?”

“客官真是识货。”老板连忙赞道,“这瓷瓶是前几日刚刚进来的货,白玉雕成,极为罕有,售三十金。”

“三十金?如此便宜?”赵凌这下更是高兴。

“客官有所不知,这瓷瓶乃是一西域客商卖于在下,其作工之精美更是中原少有,同卖的还有许多其他玉器,皆是价廉物美。”

“是吗?还有其他的,快拿来让我瞧瞧。”赵凌对此生了兴趣。

老板见他身着不凡,便知其富贵,赶忙命伙计将其他玉器全都拿出来,让赵凌挑选。

赵凌看见搬出来的其他玉器,皆眼前一亮,抬手见一紫光透亮之物,太阳光折射其边,竟流光溢彩,散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此名七彩琉璃杯。”老板上前介绍道,“是用琉璃所制。”

“琉璃?那是什么东西?”赵凌疑惑的问道。

“是西域特有之物。”

“妙!妙啊!”赵凌极为喜悦,指着伙计搬出来的其他玉器说,“这些东西我全要了。”

老板一听这话,笑逐颜开,高兴的都找不着边了,“多谢公子。”

赵凌付钱时,有些好奇的问老板,“怎么以往不见王城有这些西域珍宝呢?”

也许是赚了钱,老板十分高兴,便笑言:“这全是托明相之福啊。”

“明相?”赵凌有些疑惑,这事又与明柏有什么相干。

老板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这秦国历来是不允和关外通商的,自从明相解除了海禁,便有许多西域客商前来中原以物易物,我等这生意也好做了许多。”

赵凌皱起眉头,“怎么秦朝历代是设海禁的吗?”

“我朝数百年以来,便一直设有海禁,严禁和海外通商,虽然是为了防止外来的海寇强贼,但也阻断了我等经商之道。”老板笑言,“丞相英明果断,一举打破陈规,解除海禁,真乃我等商人之救星,旷古之奇才。”

赵凌听老板这样说,有些奇怪,“这提议虽是丞相所出,但决定毕竟还是秦王所做。你怎么光赞丞相,不提秦王啊?”

“秦王?哈哈。”老板仿佛是听到了什么可笑的事,“公子你来王城不久吧,这全城上下,谁人不知,秦王的一切决定皆是丞相所做,就连他的王位都是丞相从萧候爷手里夺来的。他有什么才能,有什么功绩能叫人称赞的吗?”

赵凌听了这话,脸色沉了下来。

走出玉器店,一路上都不发一语,半晌,他忍不住气,问白玉玦,“白大哥,难道我真的无用吗?”

“王上何以这么说?”白玉玦疑惑的问。

“解除海禁这么大的事,明大哥都不告诉我。”赵凌有些气闷。

“丞相之举,的确草率了些。”白玉玦道,“海禁是历来严抗外敌之边防,解除了海禁,对关内安危的确有所威胁。”

“是吗?这么严重?”赵凌也吓了一跳,不过随即一想,“孤也觉得是,若非如此,秦朝历代先王也不会设立海禁,但这丞相一来,就把海禁给撤了,还连告诉都不告诉孤一声。”

“王上若觉得不妥,大可下一道旨意,再恢复海禁。”白玉玦对赵凌说。

“不可不可!”赵凌本来只是有些抱怨和不满,但对明柏还是心存敬畏的,于是讪讪然道,“丞相既已决定还是不要擅自更改,也许,也许他有他的打算。”

白玉玦的眼眸晦暗不明,听了这话,倒也没再说什么

经过府衙之时,见一群人围在外面,手持铁杵镰刀等农具,似是刚下田回来的农民,个个群情汹涌,甚至有人跪到了地上。

“这是出什么事了?”赵凌有些好奇,便上前寻着一干瘦汉子问,“你们是从哪儿来的?这是要干什么啊?”

干瘦汉子倒也是个直爽的人,想也没想就道:“我等皆是临州乡野难民,来此是想拜见丞相大人。”

“为何要拜见丞相?”赵凌疑惑道。

“丞相大人是我等的大恩人啊。”这是旁边一老者插话道,“黄河大水,淹死千顷良田,我等亦流离失所,若非丞相大人下令以兵易粮之计,又派兵帮我等重建家园,修筑河堤水路,我等早已饿死。所以我等专程赶到王城,来叩谢丞相大恩。”

“是啊,丞相大恩,我等永世难忘。”

“丞相真乃救世之主啊。”

“我要在家中供奉长生牌位,还要在乡县立碑立祠,永颂丞相功德。”

赵凌脸色有些难看,“你等来王城,只为见丞相一面?难道不想面见秦王?亲口道谢?”

“见秦王?”干瘦汉子不以为然,“历代黄河水患,官吏上下贪污,何曾有一人管过我等百姓死活。修筑的堤坝不过数月就断,赈灾钱粮更是笑话,只听朝廷说赈灾,却连粒粟也未见。若非我朝新任丞相大人体恤百姓,立下严令斩贪官,我们早成黄泉之下亡魂了。丞相之功,功在千秋,丞相之大仁大义,又岂是区区一个秦王比的了的。”

“是啊,俺只知道是丞相帮了俺,你说的这秦王是啥人啊?”旁边一村妇也操着乡言应和道。

赵凌听了这话,顿感大失颜面,脸色沉了下来,握紧了拳头,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白玉玦没有跟上去,如嫣也没有,她陪在白玉玦身边,嘴角勾起一抹笑,“你的目的达到了。”

白玉玦的神色淡漠,“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如嫣咯咯的笑了,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如此近的距离,白玉玦本下意识的推开她,然而,当听到她说的话时,却浑身僵硬,如坠冰窟。

她说,“那天在白家祠堂,我看见了。”

“你想怎么样?”白玉玦脸色沉了下来。

如嫣轻笑着,朱唇微微扬起,如美艳绝伦的牡丹花,又似狡诈阴险的五步蛇。

王宫,御书房。

大臣们正在殿上商议政事,赵凌自从回宫以后,脸色就没好过。

“自单老将军死后,边疆失去统帅,本已被单老将军打得偃旗息鼓的蛮军又开始频频挑衅,我们还是得尽快选出一统帅为好。”宋庭道。

赵凌漫不经心道,“宋大人说的有理,那不知各位大人有何意见呐?”

“臣有两个人选,一是单武,他乃单大将军收养之义子,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兵法,二是公孙治,他跟随单老将军征战多年,在军中威望颇高。”

“王上,臣以为公孙治领兵多年,打过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可独当一面,堪为帅才。”蒋正说。

“蒋大人说的这话未免言过其实,我记得不久前河谷一战,公孙治只守不攻,最后耗光我们粮草,若非单老将军增兵驰援,西平关就失守了。”宋庭不赞同道。

“河谷之战公孙将军虽然计算失误,但他也是为了稳妥起见,毕竟没有令我军造成损失啊。”蒋正辨驳道。

“没有损失?我们放跑了大好时机,空耗了多少钱粮,这难道不是损失?”宋庭质问道。

“战场之上,最要紧的是人命伤亡,难不成宋大人觉得将士们的命不如你的钱粮金贵?”

“本官不是这个意思。”

“那好,我们就来问问丞相大人。”每当遇事不决,或者有了矛盾之时,臣子们都会征询明柏的意见,这次也不例外。

明柏听完了他们的争论,神色自若,缓缓道:“单武虽然是单老将军义子,但毕竟资历尚浅,而且并无领兵征伐之经验,恐其少年气盛,还需多加历练。公孙治为人稳重,我也研究过许多他过往的战役,他善守而不善攻,西平关一战便是最好的证明。然我军现在最重要并非是出关攻打蛮人,而是守住边关,不让蛮人趁单老将军过世便以为有可乘之机。”

“丞相说的是。”蒋正面带笑意,明柏将他心里想说的话全说出来了。

宋庭面色讪讪。

然而,这时赵凌突然开口了,“孤不同意。”他心中存着气,“孤觉得还是单武更合适。”

平日里赵凌在议政时都是不说话的,要不就是无聊的打瞌睡,画乌龟,今日难得出了声,居然还是反对丞相的。

要知道赵凌对明柏这位丞相可一向是言听计从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宋庭听了这话,脸上却是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王上终于懂得有自己的想法了。

明柏的神色微变,看向赵凌,“王上何以认为单武能担当大任?”

赵凌淡淡道,“为何不能?丞相觉得单武年轻没有资历,那丞相自己呢?丞相何尝不是年纪轻轻就登上高位,手握之权柄,我看纵观历代,怕也没有哪人能比得上丞相吧。”

赵凌这话夹枪带棍的,语带讥讽,阴阳怪气,看上去是在说单武,实际上暗藏机锋,像是在针对明柏。

宋庭见赵凌这样说话,不但不觉得生气,反而很高兴,他虽然也欣赏明柏,也亦有些不满赵凌对明柏言听计从,懦弱的连一点反抗的点头都不敢生。

宋庭笑着看向蒋正,“王上说的是,虎父无犬子,臣也同意由单武将军接掌帅位。”

“历代爵位本来就是父传子,虽然单武将军并非单老将军亲子,但有一众老将辅佐,单武将军必然能继承单老将军遗志,大破蛮军。”

“不错,由单武将军继任帅位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几个文臣见王上表了态,又见宋庭站在王上那边,纷纷上前迎合道。

“你们!军中大事岂能儿戏!”蒋正开口正要斥责,却被赵凌打断了。

“好了,孤意已决,就命单武接替单老将军帅位,即日领兵,迎战蛮敌。”赵凌挥了挥手,让人去拟招了。

赵凌这时还是存着对明柏的气,觉得明柏能做的,他也能做。不就是做个决定嘛,他就不信,不听明柏的就不行。

明柏想让公孙治继承帅位,他就偏偏不答应,气死他。明柏感觉到了赵凌对他的敌意,眉头微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