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戮皇剑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议政

戮皇剑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议政

作者:无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6:5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不知太傅有何高见?”蒋正对明柏也有些不屑。

“以兵易粮。”明柏说了四个字。

“以兵易粮?”宋庭和蒋正两人面露疑惑之色。

“如今灾民遍地,边疆告急,各地官府可以贴出告示,以兵易粮,也就是说,当兵可以吃军粮,到时人人争着去当兵,既可以解灾民之急,又可以纾边疆军情之困,岂非两全其美。”

两人都愣住了。

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妙计!妙计啊!”宋庭激动道,他和蒋正争执了半天,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不错,的确是妙计。”蒋正也赞同的点头,钱无论发给灾民或是兵将,都会造成风险,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如今将钱用来鼓励灾民参军,两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

本以为明柏只是个花架子,没想到还真有几分本事。

“太傅大人果真高见。”两人这下再也不敢小瞧明柏了,“我等这就去办。”

“臣告退。”

“微臣告退。”两人先后退下,殿上只剩下明柏和赵凌两人。

赵凌激动的扔下笔,“不错啊你,真有办法,一下子就把那两个老家伙全弄走了。怎么样?我们今天再去骑马吧?”

“骑射之术殿下已经掌握的很好,暂时不需要再练习。”明柏看向赵凌,目光投向他桌子上画的乌龟,“宋大人和蒋大人都是朝中肱骨之臣,是为好好辅佐太子殿下,殿下理应多听他们的教诲。”

“我知道他们忠心。”赵凌撇了撇嘴,手里抓着笔,百无聊懒,“可他们说的东西都无趣的很, 听得我只想睡觉。”

“处理政事也是殿下需要好好学习的一方面。”明柏道,“只要殿下用心,定能很快掌握。对了,不知殿下的策论背的如何了?”

“别提了,上面的字密密麻麻的,就跟蚂蚁爬树似的,看的我头晕眼花。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啊。”赵凌自幼就不爱读书,在学堂的时候就是如此,让他读书跟要他上刑场一样。好在他家开的是镖局,也不需要他这个少爷多么精通文墨,所以他爹只督促过他练武,对他识字读书这一块抓的并不紧。

但现在不同了,他是太子,将来还是一国之君,必然要文武皆备。

“殿下初初涉猎,难免有些阻碍。”明柏又问,“那臣前日送来的奏折,不知殿下领悟的如何了?”

“奏折?”赵凌捂着脑袋,移开了眼神,心虚的不敢看明柏的眼睛,“奏折啊…”

“太子没看?”明柏皱起眉头。

“这些东西你看过就行了,本宫相信太傅你会处理的很好的。”赵凌慌慌说了一声,“本宫想起约了如妃下棋,我先走了。”

说完,不等明柏再说话,赵凌就急匆匆的跑了。

明柏看着赵凌的影子,有种看见自己两个弟弟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贪玩,不爱念书。

明柏有心生气,但最后,也只能无奈的笑笑,最起码赵凌的品性善良,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慢慢教,这个国家需要一个仁君。

赵凌不在,议政的重任便落在了这位新任太傅的肩上。

这些年来,萧候爷在朝中只手遮天,皇党的朝臣不是被罢免驱逐,就是被排挤身亡。

原来为首的皇党武将是纪大将军,而文官则是宋庭,蒋正等人。如今纪大将军已死,皇党的势力愈加衰弱,只有一些不畏权贵,宁折不屈的老臣子还在效忠朝廷,效忠王室。

对于明柏这个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为太傅的人,老臣子们大多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文英阁,是众臣议政的地方,今日新来的太傅初次来到,不多时,便见许多皇党的老臣子们开始议论纷纷。

“黄河大水刚刚过去没多久,西北又正值大旱,我们是否应当开仓赈灾?”

“民为国之本,开仓放粮确实不错,但长此以往不是办法,况且刚刚给边陲发了粮饷,国库空虚。”

“难道我们就不管那些百姓了吗?”

“唉,如今赋税混乱,私茶盛行,再加上各地官员中饱私囊,联合各处商户富贾囤积居奇,我等实在爱莫能助啊。”

“听说西北那边已经有了暴民造反?”

“何止西北,广东,南海的百姓均因苛政赋税苦不堪言,上山落草为寇的比比皆是,甚至都出现了暴民组成的义军乱党。”

“再这样下去,难不成我们眼看着天下大乱吗?”

“唉。”众人唉声叹气。

明柏静静的听着他们讨论,直到他们全都说完了,才缓缓开口,“诸位大人不必如此灰心,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太傅不了解如今形势,当然说的轻松。”众人对明柏都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大势所趋,非一日而成,也非一人能阻挡。

“明柏虽然初入朝廷,但也这些日子看过各地来的奏折和户部账簿,对时势也略有了解。百姓作乱全因地方政府苛待,一切的苛捐杂税并无明文教条,再加上地方官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才招致祸端。上到朝廷一品大员,下到一个守城士兵,县里衙役,全都在贪。从知县到知府再到知州,巡抚,巡按,侍郎,尚书,形成一层层畸形又可怕的利益链条,却牢不可破。追根溯底,便是法治不严,律令形同虚设。”

众人听了这话,拒皆一惊,谁也没想到明柏居然对朝中和地方形势如此的了如指掌。更想不到短短时间,明柏将奏折和户部近年来的账簿全都看完了,而且还了解的如此透彻。

“那不知太傅有何良策?”这时,宋庭等人对明柏已经不敢再轻视。

“推行新政。”明柏说了四个字。

“新政?”

“暴民作乱为外患,朝政混乱为内忧,一切先安内而后攘外。重新制定国策,重整税收,此为其一。”

“其二,应重农抑商,鼓励百姓耕织,特别是垦荒。若是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劳役和赋税。”

“其三,民间私茶泛滥,需法令先行而民方得守,适时自首者,轻恕。若有违者,立斩。”

“其四,制定市易法,避免商户趁火打劫,哄抬粮食,谷物,以及一切日常必需品的市价。”

“其五,推行取士,不及出身,门第,惟才是举。”

“其六,制定律令,彻查贪污,组建巡查司,上到朝中官员,下到县令衙役,若肯自首,交出所贪钱粮,则从宽处置,否则,严惩不贷。”

“其七,兴修水利,修筑黄河到淮河的堤坝,用以抑制黄河泛滥,同时也可使漕运畅通。”

“其八,建造学堂,鼓励百姓向学。”

“其九,以兵易粮,鼓励百姓从军。”

“其十,推行铸铁,收购百姓废弃的农耕农具,铸造新铁。”

明柏说完十条新政,大殿一片死寂,就连空气都凝结住了,大臣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谁也没想到,明柏居然早已制定好了如此周详完善的计划,上到国家未来,下到百姓民生,几乎将所有目前朝廷和百姓所面临的困境和弊端全都一一做了解决的方案。

这实在叫人难以置信,若全都是明柏一人想出来的,那这个年轻人实在是治国的旷世奇才。

他们已经可以想象,新政一推出,不但会震惊整个朝野,更会使天下大变,或许会令王朝迈向一个新的纪元,一个全新的,天朝盛世。

宋庭听了这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半晌,他缓缓开口,“现在萧候爷把持朝政,要推行新政,怕是很难。”

“明主之为国,任于正,去于邪。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 明柏道,“太子仁德宽厚,相信各位大人都是忠义之臣。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并不足虑,只要大家不放弃,将来必能等到明君推行新政的一日。”

众人听了这话,望向明柏的目光带着希望,宋庭笑了,蒋正笑了,所有人都笑了。

他们都被明柏的话所震撼,所鼓舞。

虽然他们并不屈服于萧候爷的势力,但是如今朝廷之上,王室日渐衰弱,他们也不免颓丧回天乏术。

但是现在,明柏的话令他们产生了新的希望,也令他们的心潮澎拜,久久不能平静。

明柏对于处理奏折,和众臣议政,短短时间就得心应手,但对教导赵凌这方面就有些困难。

赵凌对于学习策论,处理政事,几乎完全没有兴趣,明柏几次来找他,都被太监挡在门外。

赵凌喜欢骑马,听戏,游玩,下棋,作画,就是不爱读书。因为他自幼被管束的太严,如今谁也不敢管他,人人都吹捧恭维着他。赵凌还哪里有兴趣再管什么朝政,反正有明柏这位太傅在,他对明柏很是放心,所以肆意玩耍,整天沉浸在温柔乡中,享受着从前未曾享受过的快乐。

过了数日,明柏都不曾见赵凌,再次被太监拦在门口时,忍不住闯了进去。

“太傅大人,太子殿下在办要事,您不能进去!”太监慌慌张张的去拦,却没能拦住。

赵凌正躺在床塌上,宫女喂他吃荔枝,两个宫女为他捶腿,两个为他揉肩捶背,他正观赏着歌姬表演,美景,美人,美食,尽在眼前,真可谓人间享受。

然而,明柏一进来,便打断了这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