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巴山剑场(1) > 第3章 女子也论剑

巴山剑场(1) 第3章 女子也论剑

作者:无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21: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有名山大川,行千万里之路,穷毕生之力,足以尽攀之。然而秦境那世间独一无二的剑山,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神山。此山山势突兀,四周悬崖绝壁,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顶。纵使结伴登临,也是危险重重。

无论是薄雾弥漫的清晨,还是晚霞满天的黄昏,抑或是阴风呼号的子夜,那座山都静静挺立在那里,仿佛一柄灵气逼人,无法遮掩锋芒的巨剑。

那笔直陡峭的山体直刺云端,蔚为壮观。周遭树木不盛,飞鸟绝迹,千百年来罕有人烟。高山之巅有一片碧湖,宛如璀璨的明珠一般镶嵌在连绵起伏的群峰之间。湖水映着蓝天,透出一抹神秘的蓝。此湖平滑如镜,水波不兴,故名“镜湖”。

然而修行者与闾巷黔首,一者为天,一者为地,不可相提并论。在以剑为本命,以真元为根基的修行者眼中,如此山河襟带之地,正是他们大显身手、扬名天下的好去处。

二十三年来,镜湖早已失却往日的寂静驰名天下。各国修行者年年会集于此,他们各显所学、一争长短,为自己扬名,也为宗门赢得荣光。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盛会在即,七国修行者不远万里,纷至沓来。

一阵风吹过,山脚下空旷的荒野里有了些微动静,一批服色各异的人走了过来。他们无惧神山的威压,迈步走向那既窄且陡的山道。

陆陆续续有人登山,但返身下山的也越来越多,在距离镜湖最后数十丈之时,只有两个人留了下来。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这两人身着极为单薄的衣衫,似乎根本无惧这料峭春寒。

二人忽然停下脚步,目光被前面山崖上伸出的一截枯木吸引。

遭受雷击的焦黑枯木上插着两柄剑。

一柄色作苍青,剑身和剑柄皆有如琉璃,璀璨晶莹;另一柄则是灰色,剑身上布满若隐若现的黑色斑点,好似毒蛇的腹部。

“青璃?”其中一人眉头微挑,出了声。

这人是一位中年男子,他身材高挑,身着墨色轻衫,腰间挂着一柄阔剑。阔剑分量很重,与他颇不相称。

“是。”另一人苦笑道。

这是一个身穿破旧麻衣的年轻人,须发修剪得不甚整齐。一路行来,他坚毅的面容未曾有丝毫动摇,然而看着这两柄剑,他瘦削的肩头却缩了缩,分明有些畏惧。

“毒腹,剑器榜第七。”身材高挑的中年男子目光落在剑身遍布黑色斑点的那柄剑上,神色渐渐平静,“还未到镜湖,剑器榜上排行第三和第七的剑便已落在此处,今年剑会的盛况,真是前所未有。”

剑器榜出自铁笔叟之手。想当年,这铁笔叟也是名满天下的名士,他聪明绝顶,知交遍天下,而且见闻广博,深有识人之明。虽为聪明所误,犯过大错,但写剑器榜时,态度绝对公正。所以当时的剑修,都以能名列剑器榜为荣。即便后来榜上众人实力有了变化,与排名有些出入,却无人认为铁笔叟的排名不公平。因为高手相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实力,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们的身心状况,都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铁笔叟发布剑器榜,品评天下高手,虽然公正,但还是引起了一连串的争斗和仇杀,甚至有人说他故意在修行界兴风作浪。

这剑器榜上位居前列的青璃和毒腹皆是传奇。传闻青璃剑快逾闪电,一出手便化为寒光,有质无形,直插敌人要害。它胜在毫无征兆,杀人于一息之间,往往一道青光闪过,战局已定。宵小之辈见之丧胆,一时享有盛誉。而毒腹则形如蟒腹,毒如蛇蝎,千变万化,无有定招,来无影去无踪,让人防不胜防。一旦目标被锁定,便如同被吐着芯子的毒蛇缠上,必是不死不休之局。

这两柄剑的主人皆是当世有名的剑师,只是不知为何剑在此处,人却不见踪影。

中年男子不再多说什么,大步朝前方走去。

剑器虽然惊人,但是镜湖之畔的龙争虎斗更让他心驰神往。前方山道愈发陡峭,然而再无一人刻意设下禁制,那料峭山崖于他而言,已是坦途。

只是数息时间,他的身影便在年轻人的视线里消失了。

年轻人皱了皱眉,心道这些素未谋面的对手比自己强大太多,一不留神,恐怕会对自己锐意进取的剑心造成不小的影响,但转念一想,既然到了此处,断无理由临阵脱逃。风云际会之时,正是自己修剑悟道、更上一层楼的大好时机。

他大步跟了上去,但终究还是舍不得那两柄比自己佩剑强出太多的名剑,便返身从那焦黑的枯木上拔了一柄剑收好。

不知为何,他并未选那排名第三的青璃,挑的竟是那柄毒腹。

此时镜湖之畔已有数十人。

年轻人到达时,一道剑光正从湖心冲天而起,越飞越高。顷刻之间已冲上云霄,且没有分毫散乱始终垂直于地面。湖边凉风习习,却并未对其造成半分妨碍。

年轻人叹为观止,这样凌厉的一剑,以自己的修为根本不可能做到。只是这一剑用意何在,他便不得而知了。

习武之人所出剑招都是为了打败对手,像这样纯粹显示剑技的倒不多见。

似乎有人与他存着一样的心思,只听一个声音微讽道:“飞得再高,终究还是要落下,又有何用?”

出声之人站在一株杏树下,身穿一袭白衣,纤尘不染,飘逸如仙。

剑山之上草木荒芜,有生机之物实在寥寥,然而这株刚刚抽芽的杏树非但粗壮,枝干上还挂着很多干枯的果实。

身佩毒腹的年轻人看着白衣男子,顿觉自惭形秽。论天资、风采,他在宗门也算是一时无双,不仅得师长垂爱,还令不少同门艳羡。然而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在这白衣男子面前,他立即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这白衣男子立如芝兰玉树,神色却冷如苍山上的皑皑白雪,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即便静静地站在那里,也无人敢小瞧他半分。他眉宇之间透着一股桀骜,说这话时,嘴角勾起一抹疏狂的笑意。然而却无人觉得他妄自尊大,如此惊才绝艳的人物,又正值快意恩仇、策马江湖之时,纵然狂妄了一些,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

一个笑声却在此时响起。

年轻人回首一看,只见有人正注视着他。

那是一个貌不惊人的短发男子,他一身青衫,看上去没有半分出彩之处,给人的印象只有“普通”二字。他盯着年轻人斜背在身后的毒腹,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看来你应该是楚地最近声名鹊起的剑师郭秋觉了。”

年轻人呆住了,他并未向任何人表露过自己的身份,身上所携之物也是平平无奇,怎么这人竟然知晓自己是谁。他凝眉问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当今天下,穷到去捡路边之剑的,大概就只有你们云梦宗了。听说你们云梦宗非常穷,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说完,他再次发出爽朗的笑声。

郭秋觉脸上微烫,顿觉有些尴尬。但剑会之上,出场之人皆不可小觑,敢在这卧虎藏龙的镜湖之畔崭露头角的,想必确有三分真本事。他微微躬身,行礼道:“这位兄台是?”

“秦,巴山剑场,余左池。”青衫短发男子微微颔首为礼。

此时能登临此间的都是当今天下最强的剑师,只是巴山剑场和余左池之名,郭秋觉却未曾听过,连声“久仰大名”都无法说出口,只能尴尬一笑。

余左池哈哈大笑,不以为意道:“在巴山同门之中,我资质驽钝,须得勤学苦练,日夜不辍,方能不拖众位师兄弟的后腿,着实令师门蒙羞了。再加上我极少在外走动,你若是说听过我的名头,反倒虚伪了。”

郭秋觉眼睛一亮,顿觉轻松。这巴山剑场的余左池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心系宗门,勤勉谦逊,且为人豪迈,大有燕赵之士不拘小节的豪侠之风。

那白衣少年转头看了看郭秋觉和他斜背着的那柄剑,冷哼了一声,颇有不屑之意。在他炯炯目光的注视之下,郭秋觉如同芒刺在背,倍感压力。这种气场,让他本能地想要抵抗,却又不知从何处发力。

“他是百里流苏,来自秦国岷山剑宗。”余左池爽朗地笑着,解释道,“此人年纪轻轻,已是小有名气的剑师了,是以一向眼高于顶,目下无尘。他性格寡淡,言语犀利,不过并不是有心轻视你,只是觉得我话太多了而已。”

那白衣剑师剑眉微蹙,瞥了余左池一眼,冷冷说道:“要你多话!”

余左池认真回应道:“其实对正常人而言,我的话不算多,是你的话太少了而已。”

这二人言语上并不和谐,但却隐隐透出多年相知的交情。郭秋觉看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斗嘴,颇觉好笑,暗道此次收获果然不小,能够认识这么多意气相投的高手,于是面带微笑,对着二人行了一礼。

“二十三年前,有人偶然在镜湖湖底发现大量寒铁,其品质之佳,令人惊叹。以之铸剑,无须名师经手,品质便足以超越当世大多数名剑。消息一出,天下各大宗门趋之若鹜,连隐居的侠士也无不动心,纷纷前来,企图获取更多的寒铁,打造绝世宝剑,壮大宗门或自己的实力。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人多了,是非也就多了。为了争夺寒铁,各门各派争斗不休,死伤惨重,有人因此结下梁子,有些门派甚至从此成为世仇。后来,各宗门为了避免争斗,往往云集此处,以剑术论输赢,然后依照排名决定这些寒铁的归属和多寡。”余左池看着那道在高空之中岿然不动的剑光,洒然一笑。

“如今镜湖的寒铁早已被采挖殆尽,各有归属,但镜湖剑会却因此保留了下来。二十三年前,胜出之人是云水宫月昆吾。他那招‘破寒潭’着实令人费解,众人亦认为他为了炫示剑术,才故意驭使飞剑上天,其实不过是想让人们看看他岿然不动的剑心罢了。现在这人东施效颦,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的成就已远远超越二十三年前的月昆吾。”余左池兴致不减,继续说道。

“少说两句,你能憋死吗?”百里流苏冷冰冰地说道,“这些事情谁人不知,还需要你重复?”

镜湖剑会天下闻名,从残酷惨烈、你死我活地争夺寒铁之战,变为以武会友、光耀宗门的盛会,各派翘楚早已熟知这段历史,就连街头稚子对此也并不陌生。在百里流苏看来,余左池特意解释难免有卖弄之嫌。

二十三年前,月昆吾拔得头筹,使得大魏云水宫声名大噪,享誉天下。那不动剑心的传奇也流传多年,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其后虽然年年都有出类拔萃的侠士来到此处,却无一人能够超越当年的月昆吾。

当然,其间也涌现出不少传奇人物。比如那一向孤高淡泊,视万物如浮云的岷山剑宗宗主百里青云,曾在剑会上以一敌百,独占鳌头。而后其门下弟子轻而易举就能在剑会中位列前三,年年岁岁,已成佳话。今次他的后辈百里流苏来到此处,虽然众人尚未见其出手,然而但凡知晓他身份的都不敢存了小觑之心。

除了名门大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宗门也屡屡派人参加镜湖剑会,一旦有脱颖而出者,宗门地位立时陡增,小派转眼成为名门,而后拜山入门的青年俊杰便如同过江之鲫。因此,这剑会上的排名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宗门是否强大兴盛的重要标准。那些在剑会上取得好名次的能人异士,不仅自己可以名扬天下,而且还有机会选取天分极高的年轻人作为门徒,延续宗门香火。

这些事情几乎人尽皆知,云梦宗虽是后起之秀,与那些长盛不衰、声名在外的剑门大有不同,也知道参与镜湖剑会的重要性。但如郭秋觉这般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闭门练剑之人,鲜少有机会听到这等渊源甚远的传奇旧事。认真说起来,此次参加镜湖剑会,还是他头一次出远门。没想到一出门,就发觉自己见识短浅。

他略感尴尬,讪讪说道:“我倒是真不知道。”

余左池根本没有将他的尴尬放在心上,旋即正色道:“那些陈年旧事不说也罢,我看今日这人适得其反,非但未能展现其高超的本领,还颇为惹人生厌,一看即知他心性浮躁,愚蠢至极。他这么爱出风头,一心想要压过云水宫的宗师,殊不知,那云水宫岂是任人宰割之辈?为了维护宗门名誉,门人就是拼却性命,也会把他这个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的莽夫拉下马。”

百里流苏和郭秋觉闻言心中一动。

郭秋觉没想到这一层倒也罢了,但是百里流苏对当年那些传奇烂熟于胸,竟然也没有将眼下这人和云水宫联系起来。若论思虑缜密周全,他还是输了余左池一筹。

“这人名叫俞轻启,他所用的大明剑,于剑器榜上排名第二。”余左池没有注意二人的小心思,继续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不过……”

“有什么用?”百里流苏直接打断了他。

在百里流苏看来,即便俞轻启手握在剑器榜上排名第二的名剑,且修为已胜过二十三年前的月昆吾,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当今之世,英才辈出,以刻舟求剑的心态,妄图夺取天下剑首之名,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三人正陷入沉思之中,一直波平如镜的镜湖忽然迅疾旋动起来,一时风云为之变色。

只见一排巨浪腾空而起,浪尖之上站着一个持剑横胸、风华绝代的女子。她身着玉白羽纱水袖宫装,鬓发如云,随意挽了个髻儿,其间斜插一支雪玉钗。她肤如凝脂,眉目如画,脂粉不施,竟也美得惊心动魄,让人移不开视线。最难得的是,她不仅看上去温柔如水,一举一动亦灵动如水。踏浪前来之时,体态盈盈,翩若惊鸿,宛如洛神仙子。

“俞轻启,你当云水宫的人都死绝了么?”她甫一出声,语气极冲,与那端庄优雅的外表迥然有异。

世间竟有如此美人!

一时间,郭秋觉看得有些呆了,但残存的理智还是让他在一息之间判断出来人的身份,他不禁喃喃道:“云水宫宫主云棠,原来……原来竟是如此美貌的女子……”

“女子也跑来论剑?”一个傲慢无礼的声音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盘膝坐在黑石之上的那人淡淡瞧了云棠一眼,便闭上双目,继续入定去了,丝毫没有将云棠惊天的气势和绝美的容颜放在眼中。而那冲入云霄的剑光,在凛冽的山风中依旧岿然不动,兀自睥睨着芸芸众生。

高空之上,山风骤止。

云棠嫣然一笑,此间万物仿佛都失了颜色!那无俦丽色,绝代芳华,令人不由得呼吸一窒。

“坐井观天。”她翘首而立,轻启朱唇说道,白皙的脖颈显得更加修长了。

话音未落,骤起波涛的湖水竟然平静下来,就连她脚下的浪花都仿佛凝成了冰雕。

黑石上的俞轻启身穿墨衫,仪态潇洒,神情自若,眉宇间透露出无比坚定的自信。云棠反唇相讥,将他比作鼠目寸光的井底之蛙,他心中却未起丝毫波澜。

所谓“不动剑心”,首先要做到心如止水,其次则须不执着于世间万象。“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是它的精髓。在面对外界一切境缘时,做到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念、不动心,本质上就达到无常生灭的状态。俞轻启修剑多年,不动剑心已有大成,根本不会被这无关紧要的讽刺乱了心神。

然而,他不动,却不代表云棠不会动。

只听“咔嚓”一声,他脚下黑石忽然悄无声息地裂开,裂口处光滑如镜。

“啵”的一声轻响传来,一道剑气划过他脚底,又如梦幻泡影一般破裂,转眼便了无踪迹。

他轻笑一声,丝毫不以为意。但下一刹那,整个镜湖便被这了无踪迹的气息搅乱了,俞轻启面上再无笑意。云棠那翩若轻云出岫的身姿,灿若春花竞放的妩媚,被寒似玄冰的清冷笼罩着,近旁诸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俞轻启脚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漩涡搅动着整个镜湖,裂成两半的黑石落在漩涡之中,瞬间被急速旋转的水流切割成碎片。

紧接着,一道深绿色的剑光从漩涡中心刺出,不过却并未径直朝俞轻启击去,而是斩向一旁疏疏落落的灌木丛中。

“噗”的一声,一蓬猩红的鲜血溅了出来,在周围荒草枯木和灰色山石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醒目。

“无耻之徒,不知谦虚谨慎、勤勉向学,反而狂悖无礼、亵渎前人,凭你也配用我云水宫的破寒潭?”云棠愤怒的声音如同一记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

镜湖剑会乃天下盛会,受列国朝野关注,处在明处的是各国强大的宗门势力,伏于暗处的则是来自朝堂的密探。

宗门的强弱和门人数量的多寡,是一国能否立足于乱世的关键,而国家的强盛,则能为本国宗门提供更多的天材地宝,毕竟实力的提升光凭勤修苦练还不够,有时也需要物资上的支持。

数百年来,列国对于武林宗门的重视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并非所有高手都愿意依附于朝廷。有些人遗世独立,以追求武道为最高目标,往往自由自在,散漫不拘,不屑为朝堂所利用,成为权贵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对于这些不合作的宗门,列国朝堂颇为忌惮,也会采取监视的手段。毕竟他们都是能够一剑屠一城的存在,一时不察,酿成灾祸,便有可能引起朝局震荡。故而像镜湖剑会这样的大场面,修行者会参加,朝廷也会派眼线来探查情况。

躲在灌木丛中的人不敢轻易现身,必定不是光明正大的宗门弟子。那人隐藏多时都未被人发现,可见境界不低,没想到却被云棠祭了剑。

杀人立威之事,云棠倒是做得云淡风轻。只是杀这一人又有何用?各大宗门弟子之中,也不乏各国眼线,岂能杀之殆尽?

“卑鄙无耻,不知又是哪国的眼线?”

“可悲、可怜,好好的宗门弟子不做,偏偏要去做一条走狗,唉……”

“声东击西,一击得手,俞轻启可得小心了。”

“云水宫果然名不虚传,看来这云棠绝非池中之物!”

……

一时之间,四周一片喧哗。然而深绿色剑光并未就此停下,旋转一周之后,它终于迎向俞轻启。

“来!”俞轻启发出一声厉喝。

在他看来,这剑光已是强弩之末,又怎能胜得了他?

剑光骤然汇聚于他的掌心,众人的目光也都转了过来。其实大家都觉得此战毫无悬念,云棠纵然厉害,但这一剑绝对赢不了俞轻启。毕竟俞轻启的不动剑心,早已超越二十三年前的月昆吾。

“破!”

俞轻启大喝一声,气势冲天。他手中剑光如同一缕电芒,却并未斩向云棠那道深绿色的剑光。只见他身下无数黑色碎石残片竟纷纷从漩涡之中竖起,如同一柄柄黑色小剑。这些黑色小剑略微倾斜,就如同在向他手中的剑光朝拜。

此时水声大作,可是这些黑色小剑却岿然不动。漩涡越来越急,渐渐分成多股水流,在湖面上一一散开。

“这……”

看着俞轻启发出的剑光,郭秋觉脸色微变,心头巨震。这般强大的剑招只听师门前辈提及过,今日还是头一次看见。然而,看着散开的漩涡和那道深绿色剑光,他隐隐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儿,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俞轻启挥剑向下,剑上光芒越来越明亮。他眼神凛冽,透着一种神圣、不容亵渎的气势。

此剑一出,整个天空似乎都暗淡了下来。仿佛这天地之间的光线,已尽数融入这一剑之中。

那深绿色的剑光无法继续前进,缓缓往下方湖面沉去。

“云水宫剑意以水为引,一招破寒潭技惊四座。今日我破你剑招,便是要让天下人知晓,当年云水宫获胜,只不过是占了地利之便。”俞轻启傲然地看着那柄深绿色长剑,冷冷说道。

“真是恬不知耻!”云棠虽已处于下风,但她夷然不惧,报之以嘲弄的一笑。

“我云水宫屹立天下数百年,享誉列国,难道所长就只有一招破寒潭?”她盈盈一笑,又道,“可怜你竟不知我云水宫还有一招叱咤风云的‘斩蛟龙’!”

她这番质问虽然声音不大,却穿金裂石,带着睥睨天下的自信和傲气,在场之人无不点头赞叹。瞬息间,她脸上笑意尽数化为狂热,整个人光芒四射,如同悬挂在空中的骄阳一般耀眼。

一股难以想象的霸烈气焰破开水面,镜湖之水仿佛被一分为二,纷纷向两边退散。湖底粘稠的淤泥、大片的水草,此刻一览无余。

众人还未回过神儿来,那霸烈的剑气已轰然斩向俞轻启。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一声如雷般的轰鸣过后,无数道水浪从湖面激射而起,如同暴雨一般,打在被一剑震飞的俞轻启身上。

俞轻启面色苍白,手中之剑如同被淋熄的火焰,光芒尽失,再也没了一飞冲天的气势。

他引以为傲的不动剑心,已被破了。

高空之中有云气响应,不多时,轰雷阵阵,闪电纵横,转眼暴雨已倾盆而至。

云棠傲然抬首,漫天雨线竟像是十分畏惧她一般避开了。她身周湖水翻涌不定,却没有一滴溅落在身上。

湖畔众人见过这一剑之威,皆骇然失色。月昆吾一剑扬名之后,云水宫弟子便很少在镜湖剑会上露面。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新一代的宗门弟子却从未见识过云水宫的厉害。今日一见,方知当年传奇并非夸大其词,而今云棠青出于蓝,更胜其师。

“唰”的一声,余左池撑开一柄竹骨布伞。

此时山色空濛,水光潋滟,风景这边独好。

碧波上的宫装丽人面容浅淡,气质温雅,有如坠落凡尘的仙子,与远山近水一起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诗意画卷。

余左池微微一笑,忍不住真诚赞道:“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