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 > 第三十三章 起义

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 第三十三章 起义

作者:千叶杏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初。李渊正式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晋阳 李府 大堂

这天上午,李渊与李建成、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聚在一起,大家跪坐在席子上,商讨起义之事。

李渊在众人的脸上扫视一圈,目光灼灼,坚定道:“如今农民起义已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大隋灭亡在即,杨广昏庸无道,沉湎美色,擅杀文臣武将,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惹得民怨沸腾,百姓民不聊生,我食受隋禄,眼看大隋江山覆灭在即,深感痛心,希望能凭借微薄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我决定即日起举兵起义,意图推翻杨广暴政,拥护杨广之孙杨侑为帝。”

众人纷纷眸子一亮,裴寂道:“唐公,你早该如此了,我们等这一天已经等很久了。”

“我袭爵唐国公,唐本就是我的封国,晋阳就是唐所在之地。如今我来到此处,是为天赐良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秧。我也是承天之意,顺势而为罢了。”

李渊虽然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话,但大家还是听得热血沸腾的,个个摩拳擦掌,势必要干出一番伟业。

李渊顿了顿,继续道:“既然咱们决定起义,那么具体怎么实施,还是要商讨一下。现在起义军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小的势力会被吞并,我们现在刚起事,势单力薄,军力也不够,你们觉得我们该如何自处?”

这倒是个问题,众人纷纷皱起了眉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李世民率先答道:“父亲,依我之见,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三件事。”

李渊一挑眉,问:“哪三件事?”

“第一,我们要快速发展自己的势力,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否则就会被其他义军吞并。第二,十几路义军中属李密的瓦岗寨实力最强,瓦岗寨离晋阳又不远,为防止李密攻打我们,我建议咱们可以示好李密,毕竟他也来自陇西李姓,咱们也算是同宗同族。再有,咱们除了要防止被义军讨伐,还要提防北方的突厥,这是一个心腹大患。以我们的兵力,根本无法对抗突厥,所以我建议,卧薪尝胆,向突厥称臣。这是无奈之举,李密,还有河北的窦建德,都已经依附突厥,咱们也可以效仿。”

众人纷纷点点头,李渊道:“世民言之有理,那第三件事呢?”

“第三就是寻找一个根据地。”

“我们在晋阳起兵,就以晋阳为根据地如何?”

李世民摇摇头,道:“不,晋阳地处盆地,虽然有山川环绕的地形优势,但平原小,粮食产量不足,咱们要想谋求大业,后援粮草是重中之重,粮草不济,兵力再强也是徒劳无功。”

李渊恍然大悟,点头应道:“世民说的是,三国时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都没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粮草不济,粮草运输困难。而曹魏占据广袤的平原地区,粮食补给源源不断。打仗打的就是粮草。”

“说的是啊。”其他人附和一声。

李渊看向世民,问:“世民,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挑选哪里作为根据地?”

“大兴城。”

李渊一挑眉,道:“大兴城?理由呢?”

“大兴城地处关中平原,四周有山河险阻,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这种险要的地势易守难攻。而且关中平原土地广袤肥沃,粮食产量大,为大军日后东征提供重要的后勤保障。当年汉高祖就是出兵关中,平定三秦,以关中为根据地,开启东进之路,与项羽展开楚汉相争,最后统一天下。我们也可以效仿汉高祖。”

李世民的话似是一道强心剂,让大家信心十足。

“父亲,就听世民的,咱们南下直取大兴城,定都大兴城。”李建成道。

“好,就这么办。”

按照李世民谋划的,李渊晋阳起兵,打着‘推翻暴政,拯救大隋,挽救天下苍生’的旗号,南下直取大兴城,拥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领大丞相,封唐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