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 > 第一百章 杯酒释兵权?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春

最近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因为大家私底下都在传陛下有意削减封王,这使得之前封王封爵的人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会被降削。

这天晚上,大唐皇帝李世民驾临皇后寝宫甘露殿。李世民揽着长孙无忧的肩膀坐在席子上。

“陛下在想什么?有什么烦心事吗?”无忧瞥到李世民时而蹙着眉头,似是有心事。

李世民瞥了眼无忧,迟疑道:“朕最近有意削藩。”

“哦,看来宫里传言不虚,陛下确有此意。”

“你也听说了?”

“朝廷内外大把揣测圣心之人,大家都猜到陛下有意削减封王,就等着下旨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还没下旨,还没下定决心,因为一旦削藩,可能会引发大量群臣不满,进而激发兵变。”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削藩的举措,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嘛!势在必行,不过,其实削藩不是最重要的,采用什么方式削藩,最重要。”

李世民一挑眉,饶有兴趣道:“哦?无忧,你说说看。”

“在我看来,有三种削藩方式,第一就是汉景帝强制削藩,引发大规模的战争。第二就是汉武帝的千古阳谋,颁发推恩令。让那些藩王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错,其实汉景帝削藩不成功,汉武帝倒是成功了,而且很巧妙。无忧,那第三种呢?”

无忧侧头瞥了眼李世民,神迷地笑笑,道:“第三种嘛,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是我梦中出现的。”

“梦?”李世民略显不解,随即想到了什么,道:“朕记得那年朕还是秦王时,攻打薛举失败,你也是给朕讲了你的梦中故事,里面有个大将军,朕记忆犹新,好像叫,岳飞?”

“对,陛下好记性。我现在要讲的这个梦也跟岳飞有点关系。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我讲的那个梦里,岳飞是南宋人士,当时还有一个已经灭亡的北宋?”

李世民想了下,点头应道:“是,朕想起来了,北宋亡国,两个北宋皇帝被虏到了敌国。”

“对,那两个亡国皇帝就是徽钦二宗。但是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是有关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故事。”

李世民一挑眉,一脸兴趣浓厚,道:“好,朕洗耳恭听。”

“这个赵匡胤结束了乱世,建立了北宋,之后呢,他也动起了削藩的念头,他担心手下的武将会拥兵自重,篡权夺位,于是他有一天宴请这些武将来宫中饮酒。酒喝得正酣时,赵匡胤酒玩起了苦肉计,哭诉自己当皇帝怎么怎么不容易,整天夜不能寐。然后有将军就问他为什么睡不着,赵匡胤就说他总是担心有人觊觎皇位。那些将军听了都很惊讶,纷纷表忠心,说自己并无不臣之心。然后呢,赵匡胤见时机成熟,顺势就提出,既然他们没有不臣之心,那干脆就交出兵权,到地方任职,赐给他们良田美宅,金银珠宝,让他们做个人间富翁。”

“后来呢?这些将军交权了吗?”李世民一脸好奇。

无忧笑了笑,道:“那些将军即便心里不乐意,可也不想遭到皇帝猜忌,于是第二天便纷纷主动上交兵权,之后便被赵匡胤派去了地方任职,赵匡胤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赐给他们大量的财富,让他们余生做个富家翁。这就是杯酒释兵权,就是我说的第三种削藩方式。”

李世民恍然大悟,了然地点点头,眸中满是欣赏。

“陛下,这三种削藩方式,你想选择哪一种?”

李世民紧蹙着眉头,思索片刻,道:“汉景帝强制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最后也没成功,这是下下策,朕不采纳。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看似巧妙,但却寒了将军们的心。这些将军跟着赵匡胤出生入死,平定天下,最后却落得个被收割兵权的下场,即便给了他们巨大的财富,总归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朕也不采纳。”

“那就只剩下汉武帝的千古阳谋了。”

“不错,朕思来想去,还是阳谋适合朕。朕之所以削藩,是因为太上皇建国之时,滥封了一大批毫无贡献的宗室王侯,每年给这些王侯的封赏占用了国库的一大部分,对于恢复国力不利,所以必须要削减封王。”

无忧点点头,道:“对于削藩,我同意,但是这些封王毕竟是太上皇亲封的,你要削藩,是不是应该去问问太上皇的意思,总显得对太上皇不敬。”

李世民不悦地皱了下眉,迟疑道:“太上皇不是不想见到朕嘛!朕去了,岂不是触霉头!”

“我只是提个建议,怕陛下遭人诟病说不孝之类的,至于去不去太极殿,看陛下自己。”

“唉,其实朕也不想见太上皇,见了面说什么,怪尴尬的。但不去好像似有些不妥。无忧,要不然你代替朕走一趟?”

“不,我不去,我也不想触霉头,陛下,这是朝政之事,后宫不能干政,你还是自己去吧。”

李世民扑哧一笑,低头亲了下无忧的脸颊,调侃一声:“无忧,你刚才说那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了那么多,现在才说不能干政,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无忧心虚,撇撇嘴,道:“那我以后不说了。”

“不,你要说,你的话总能给朕启发,就像今天你讲的那个故事。对了,那个赵匡胤,他也结束了乱世,那,是他厉害还是朕厉害?”

无忧哈哈大笑起来,道:“陛下,你怎么跟梦中人物较真啊?”

“不,无忧,你快说,朕和那个赵匡胤,谁厉害?”

无忧想了下,道:“那个赵匡胤得位不正,得位手段类似于隋文帝,而且他建立的北宋也不是大一统国家,是地方割据政权,他只是统一了南方,还没有染指北方,就收缴了将军的兵权,也可能胸无大志吧,这么一对比,那还是陛下厉害。”

李世民得意地笑笑,道:“朕就知道,一定是朕厉害。”

“唉,不过,这个赵匡胤英年早逝,死得蹊跷。”

“哦?怎么讲?”李世民又来了兴趣。

“赵匡胤有个弟弟叫赵匡义,兄弟感情很好,赵匡胤许诺日后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匡义,而赵匡义日后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就这么兄弟俩的子孙轮流做皇帝。”

李世民不解道:“怎么会这么安排,这不乱套了嘛!朕猜一下,这兄弟俩肯定有一人反悔了,对不对?”

“嘻嘻,陛下猜对了。赵匡胤年仅五十就暴毙而亡,有说是正常病死,但更多的说法是赵匡义弑兄篡位。”

李世民狐疑地皱皱眉,道:“朕也倾向后者,后来呢,赵匡义即位了,死之前有把皇位传给侄子吗?”

无忧摇摇头,道:“没有,赵匡义违背诺言了,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哼,朕猜想也是如此!人性使然。”

李世民紧紧地握住无忧的肩膀,又低头狠狠地亲了无忧脸颊一下,道:“无忧,你怎么有这么多梦中故事,还都这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以后你多给朕讲讲。”

“好,有机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