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第一纨绔 >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为君之道

大明第一纨绔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为君之道

作者:冷炼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宫。

宫墙内。

一片结了薄冰的湖边,胡非与安庆公主并排坐在草地上,望着晶莹剔透的湖面,各自想着心事。

虽然只是偶尔交谈一两句,但是二人并没有感到尴尬,而是十分享受这种来之不易的宁静。

不远处,几名宫女正陪着朱允炆在玩耍,十几名侍卫远远的守在各处。

“你到底怎么了?”

良久之后,安庆公主终于忍不住扭头望着胡非,迟疑着问道。

从见到胡非的第一眼,她就感觉到胡非心里藏着事,可是既然胡非不说,她就没问。

但是此时看着心事重重的胡非,她的心里一阵心疼,终于问了出来。

她从没见胡非的情绪这么低落过,就好像突然一下子换了一个人一样。

“没什么,只是突然觉得有些累了,有些不确定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胡非抿嘴挤出了一丝笑容,淡淡的说道。

“如果真的累了,那就歇一歇,什么都不要管,什么都不要想。”

安庆公主看着胡非,迟疑了一下,认真的说道。

可是听了安庆公主的话,胡非却只能摇头苦笑,他怎么可能做到什么都不管不想,如果真的是那样,他就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强行将自己这个京师第一纨绔的头衔拿掉,变成大明诗神,更成为了燕王和太子争相拉拢的对象。

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不让胡惟庸案发生,能让自己多活一些时日。

“如果真的什么都不管不顾,我可能真的一辈子都只能是一个纨绔,那样你还会跟着我吗?”

胡非一边沉思着,一边扭头看向了安庆公主,无奈的问道。

“会。”

可是他的话音刚落,安庆公主就直接点着头,肯定的答道。

听了安庆公主的话,胡非愣了一下,紧接着摇头苦笑了起来。

“真的会!不管将来你是什么身份,是建功立业的重臣,还是一介平民,我都愿意跟着你,不离不弃!”

安庆公主看着满脸苦笑的胡非,再一次肯定的说道,脸上带着无比认真的心情。

看着安庆公主认真的样子,胡非不禁有些动容,他看的出来,安庆公主说的是真心话,可是他更加明白,如果自己不是丞相之子,如果自己不是一次次做出出人意料之事,他根本就不可能与安庆公主有相遇的机会。

李善长和李祺也不会想方设法的将安庆公主推到自己的怀里,如今的这一切,只因他一次次的刷新着人们对他的认知,如果他还是那个无所事事的纨绔,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不会有人拿正眼看他一眼。

不过能亲耳听到安庆公主这么说,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甚至有些感激。

“你不信我?”

安庆公主看着胡非,迟疑着问道,眉眼之间流露出一丝失望。

“信,怎么不信,如果连你都不信,我还能信谁?”

胡非点了点头,一边说着,一边躺在了安庆公主的腿上,终于彻底放松了下来。

听到胡非的回答,安庆公主松了口气,低着头,伸出两根手指,缓缓地抚摸着胡非微微皱起的眉头,直到将胡非眉宇之间的那抹凝重抚平。

“如果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该多好,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战事,没有生死。”

“又或者,我们真的能够自由,找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搭一间草屋,种两亩地,养一条狗,种种菜,养养花,每天看着日出日落,直到你我都成了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

“只有风,只有云,只有四季,只有你我...”

胡非躺在安庆公主的腿上,望着天空中的一朵朵云彩,感受着略微带着一丝寒意的清风,喃喃自语着说道,不由得露出了一丝陶醉之色。

他被自己所描述的画面深深吸引着。

安庆公主一边抚摸着胡非的眉头,一边聆听着胡非的畅想,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丝向往的笑容。

“如果真的可以,我愿意陪着你去过那样的生活。”

安庆公主点着头,再一次认真的说道,在看向胡非的眼神之中,那丝爱慕之意越加的浓厚。

听到安庆公主的话,胡非抿嘴一笑,伸手一只手从后面紧紧地将安庆公主搂住,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瞬间席卷全身。

这一刻,他释然了。

既然老天让他重新活了一次,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了这个陌生的人,那他就只能认命。

但他不信命,胡惟庸不能死,他也不能死。

不管未来会有多少敌人,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他都要坚持下去,不只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眼前这个愿意无条件跟随自己的女人。

想通这一切之后,胡非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本该属于他的那副玩世不恭的笑意,变得轻松了起来。

看到胡非神情的变化,安庆公主松了口气,会心一笑。

正在这时,玩累了的朱允炆也来到了二人的身边,乖巧的钻进了安庆公主的怀里,好奇的打量着躺在地上的胡非。

胡非扭头看着这个未来即将继承皇位的倒霉孩子,不由得有些同情,小小年纪的他,恐怕还无法想象将来会发生什么,更想不到自己的叔叔会是那个亲手把他赶下帝位的人。

“你想不想当皇帝?”

胡非看着朱允炆,突然问出了一句让安庆公主目瞪口呆的话。

听到胡非的话音,附近的宫女太监们浑身一颤,忍不住看了一眼胡非,胆战心惊的低下了头。

朱允炆好奇的看着胡非,一脸疑惑,他根本就听不懂胡非在说什么。

“不管你想不想,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注定与那张龙椅有了牵绊,或许未来真的有机会坐上那把椅子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胡非笑了笑,一边说着一边坐起了身,扭头瞟了一眼身后的那些胆战心惊的宫女太监们。

“非哥...”

安庆公主低声说了一句,摇头示意了一下,使了个眼色。

在这宫墙之内,不是什么话都能口无遮拦的。

“没关系,身为皇家人,不管未来当不当皇帝,都应该明白什么是为君之道。”

“你知道什么是为君之道吗?”

胡非笑了笑,给了安庆公主一个放心的眼神,接着看着朱允炆,笑着问道。

茫然的朱允炆呆呆地看着胡非,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为政的要领在于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律法则应该尽量简要。”

“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将更加深远。如果部属或百姓犯错,如果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醒人们改过自新的目的。”

“而律法若能尽量简要,百姓便可更容易领会,也更容易遵守,这样就可以避免百姓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朝廷的公信力和仁德,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庇佑大明朝永命万年。”

“简单来说,就是在律法之下要更加爱民,但是做到爱民却比知道爱民,懂得爱民难得太多,这里的民,指的不只是黎民百姓,而是大明的每一个人,下到黎民,上到士兵、将帅,还有商贾、世家,文武百官,王公贵胄,他们都是大明的一份子。”

“民安则心齐,心齐则大明安,大明安,则天下安。”

胡非转头望着平静晶莹的湖面,娓娓道来,像是在讲给朱允炆听,又像是在讲给自己听。

这是刘伯温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的理想,到死都没有机会告诉朱元璋,今日胡非却只能告诉一个连皇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黄口小儿。

看着胡非一脸认真的神情,感受着胡非说出的一个个真诚的字眼,安庆公主目瞪口呆,眼神竟似痴了。

她没想到,胡非除了作的一首好诗,居然还能够说出这么高深的话来,连她都觉得十分有理。

“明白了吗?”

沉思片刻之后,胡非转头看着朱允炆,笑着问道。

朱允炆茫然的看着胡非,可是却不知为何,居然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眼神中居然生出了一丝崇拜和尊敬。

胡非不知道的是,虽然朱允炆年纪还小,可是朱标已经为他找了不少老师,可是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认真真的听过讲。

看到朱允炆点头,胡非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了安庆公主。

四目相对之时,二人会心一笑,彼此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良久之后,游览了大半个皇宫的胡非告别了安庆公主,离开了皇宫。

而胡非向朱允炆说的那番话,却同时传到了朱元璋和朱标的耳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