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重生七六年 > 12章 背吊柴(3)

重生七六年 12章 背吊柴(3)

作者:罗夫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7: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背架放好后,吴尚荣走到背架后用手压了压,发现背架已经稳固了。

然后吴尚荣和兰子姐才把柴抬来放在羊角上。

我们说过,背木柴、粮食、石头等密度大的东西,必须将这些东西放在背架的中上部,让重物的重心也保持在中上部,这样背起来才省力。

羊角正对背心,位于背架正中略偏上的位置,恰好把柴等重物托住,不让重物掉下背架下端。让背架上物体的重心始终在背架中上部,这就是羊角的妙用。

小小的一件工具,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捆柴一捆接一捆地重叠码放在羊角上,再用绳子把柴绑牢,背起来才不会左右摇晃。

放在羊角上的柴背起来,全部位于腰背上,人背起来时,整个重量被腰和肩扛着,感觉很轻松。所以,背架背东西比背篓更轻松。

二人把柴判好后,基本上就到了上午十一点左右。

二人找到水沟边,把手和脸洗干净,开始吃带来的午餐。

江沁兰的妈妈给她准备的是两个饭团,她拿了一个出来,一分为二,递了一半给吴尚荣,二人就着水,很快就把饭团吃完了。

江沁兰还想把另一个饭团拿出来分吃了。被吴尚荣拦住:“兰子姐,饭团冷了有些硬,还是一人再吃一点烙饼吧。”

一人又各吃了两个烙饼,才背着柴上路。

没出林子前,背着柴走路是有讲究的。

因为林区的是毛毛小路,人必须侧着身子走,背架上的柴才不会被林子两边的各种枝条、藤蔓挂住。

用打杵来息气时,也要选稍微开阔一点的地方,才不会被挂住。

因此,有时尽管肩膀都有些酸软了,还得咬紧牙关挺住,继续背着柴前行。

直到找到合适的地方,才开始息气。

侧着身子在林中的毛毛小路上走了大约四十分钟,才钻出林区,踏上回家的大路。

走出林区后,不再顾及柴被挂住,二人的速度明显加快。

一般是背着柴大踏步走上一两百米,才用打杵来息气。

打杵一般有人的尾椎那么高,上面丁字形的横木(打杵盘)上刨有一个凹槽。

凹槽的宽度比背架最下端的横木板厚度略宽。

用打杵吸气时,人要面对下方或前方。打杵下端要杵在结实的地面,最好别放在光滑的石板上,容易打滑。

打杵盘要顺着放在背架下面的木板正中,让木板卡进打杵盘的凹槽里。

这样息气时,背架才不会打滑。然后把双脚微微张开,身子往下一缩,肩膀上背系一松,背架上柴的重力百分之九十就落在了打杵上。

这时双脚和腰背主要起到稳固背架的作用。

而打杵下端与人的双脚,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平面。

所以,息气时,只要打杵下端不打滑,不大量下陷,背架就不会翻转倒在地上。故背架一定要对着安全的一方,哪怕打杵滑了,人和柴倒了下去也不会有危险。

出了山林大约又是四十分钟后,二人就背着柴到达旺泉井这里。

两人把柴放在土坎上,用打杵从后面把背架支撑好。

此时,太阳正好从云层里钻了出来,地上顿时增加了几分热气。

二人把装有午餐的袋子提到树下,坐在那里休息了几分钟,才去喝水,然后继续吃午餐。

没办法,高强度的劳动,体能消耗太大,不及时补充能量,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幸好二人的柴重量适中,背起来感觉比较轻松,现在虽然有些劳累,但精神还是比较好。

这时,时间到了下午一点左右。

突然钻出云层的太阳,将大地烘烤得越发炎热。他们休息了十多分钟后,见大多数背柴人都顶着烈日走了,他们也咬着牙关跟上。

不一会儿,刚才有些干了的衣服又被汗水泡透了。

息气时,吴尚荣回望了一眼兰子姐,只见她正把衣襟抓起来,把盖住眼睛的汗水擦掉。

汗渍布满在她粉红色的脸上,越发显出了她的国色天香。正是:回望红颜受煎熬,激起英雄万丈豪……

从此,吴尚荣下定决心,重生一世,一定要让亲人们过衣食无忧,财富自由的生活,一定要让兰子快乐幸福一辈子。

回去时全是下坡,虽然身负重物,但走路的速度其实比清晨来时的速度还快些。

只是因为走几分钟又要休息一两分钟,总的时间还是要多一些。

下午两点,二人到了吴家寨。他们把柴放在吴尚荣家背后的大路旁,把刀和装午餐的袋子从背架上取下来,放回吴尚荣家。

回到家里,二人把没吃完的午餐全吃完了,在家里休息了半个小时,把脸又重新洗干净了,这才不慌不忙地背起柴往镇上去。

一个小时后,二人把柴背到了酒厂。

价钱是一百斤一元二角,江沁兰的柴重量是106,卖了一元二角七分钱。

而称吴尚荣柴时,居然净重有140斤,卖了一元六角八分钱。

称秤的人都有些不相信,因为他们见吴尚荣个子太矮小,人又长得不结实,想着他无论如何也背不动140斤东西下山。

第一次是站在磅秤上称的,第二次用绳子捆好,用吊秤来吊。

吴尚荣看的秤,只听他说道:“不好意思,还多了两斤。”最后只得倒补他两分钱。”

二人第一次独立地挣到了钱很高兴。

他们到了商店里,陈沁兰给几个妹妹买了些铅笔和本子。吴尚荣卖了两斤盐巴。

路过米粑店时,吴尚荣又去米粑店里买了十二个米粑。

两人把东西放在背架的背塔里,然后才背着空背架,迈着愉快地步子往回赶。

赶回吴尚荣家时,正好他妈妈江文英干活收工回来了。

江沁兰甜甜地叫了一声:“姑,你们收工回来了。”

“回来了,兰儿,你们累了吧,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姑马上煮饭给你们吃。”

江沁兰道:“好,我来升火吧。”

把饭煮好后,吴尚荣的二弟吴尚光和小三子吴尚明也放牛回来了。

吴尚荣把米粑拿出来,一人一个,让大家分食。剩下的他放到兰子姐的午餐袋里,让她一会儿背回去,拿给弟弟妹妹吃。

饭后,吴尚荣突然对兰子姐道:“我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等我去把有关的书本找到后,送你回家的路上才详细说。”

要想知道吴尚荣有什么重要的事对兰子姐讲,请继续看下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