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此剑天上来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少年风雪,少年高兴

陈鹤后来依旧时常叹息着。

“我当时就不该将天衍车停在山下的。”

这个闲云野鹤的年轻人第一次这样子的惆怅,哪怕当初他离开槐都的时候,大概都没有这样子伤心过。

交叉着双腿,托着腮坐在那个满是积雪的小院子的门口,看着这条鹿鸣的厚重的巷子里悬垂着的,那些凝结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冰柱。

“我真傻,真的。”

“我单单知道上山会很难,但我没有想过,阿弥寺刚好会起了大风雪,将下山的路给埋了......”

“当时站在山上,突然觉得很冷的时候,我就想着,坏了,怕不是糟了大风雪了,一回头,果然就看见了那大得吓人的雪花砸落下来....”

“我想央求庄白衣去帮我找一找我的小车车,可是他自己都醒不来了,师兄你也失去了剑意了.....”

“我真傻,真的.....”

“......”南德曲缩在大棉袄里,默然无语地看着坐在院门口自言自语地诉说着的陈鹤——他好像变成了某个絮絮叨叨的老妇人了。

“我真傻,真的,我单单知道上山会很难.....”

陈鹤哀愁地念叨着。

“我以为我会一辈子带着天衍车东走西顾的......”

南德曲觉得自己的耳朵都生出茧来了,叹息了一声,说道:“你与北大....嗯鹿鸣的陛下看起来关系还可以,为什么不让他去帮忙把你的天衍车找回来?”

陈鹤终于结束了絮絮叨叨的赘述,摇了摇头,说道:“虽然看起来还可以,而且他也没有把我们关起来,反倒在城里安排了一个小院子,但是你也知道,和他关系还可以的,其实从来都不是我陈鹤,而是南岛。换句话来说,他只是对于当初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那个少年变成了瘸子,心生愧疚而已。”

南德曲倒是第一次听见陈鹤说起这里面的事情,挑了挑眉,说道:“这又是什么事情?”

陈鹤大概也是想起了当初的一些事情,没有再沉浸在失去了心爱的小车车的失落之中,倒是笑了起来,说道:“当初南衣城不是有个叫花无喜的吗?他哥是北巫道公子无悲,南岛大概得罪了那个少年,于是就打算和北台二人合伙,把他弄死。结果北大少爷创业未半,而中途被打断了腿,甚至还连累着南岛也被打断了腿,这就导致了后来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南德曲默然无语地听着。

大风历一千零三年的时候,这个剑宗弟子确实已经很少出门了,南衣城的一些事,大概也只有陈怀风和张小鱼这两个人清楚一些。

只是分明才是去年的事,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剑修却觉得好像已经遥远得很了。

.......

或许真的遥远得很了。

陈鹤的天衍车其实被找了回来了的。

只是一直留在了北台手里。

这个已经穿好了一身古道袍作为自己的帝袍的年轻人,正坐在天衍车的轮椅里,歪着头看着人间风雪。

白荷神色古怪地站在一旁,看着好像坐着轮椅,便可以回到从前一样的北大少爷。

只是大概有些东西,确实已经遥远得很了。

南衣城的那两个少年,在某个春天的故事之后,便去了两条毫不相干的道路,从此人间不闻音讯。

北台坐在轮椅里惆怅地看了很久,而后轻声说道:“南岛现在在哪里,你知道吗?”

白荷想了想,轻声说道:“似乎是在东海。”

这个一身素色道裙的女子倒是微微笑了笑,说道:“他好像还行,细雪剑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还不错。”

“细雪剑?”

北台坐在轮椅里,抬头看着那个在一旁撑着伞的女子。

“就是似乎当初东海剑修问剑,没有打赢他,于是便问出了细雪剑这样一个名字来。”

“什么境界的?”

“登楼五境?”

白荷其实也有些不确定,毕竟那样一个少年的故事,与这样一个风雪国度里的故事,是并不相干的。

从南衣城离开之后,便有些喜怒不形于色的北台此刻脸上的神色倒是鲜活了起来。

“那小子厉害啊。”

白荷默默地看着北台,这样一个年轻人的神色里,其实大概也是有着许多艳羡的。

只是他没有说,白荷也没有去问。

北台笑着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从白荷手中拿过了伞,一瘸一拐地在风雪宫道向后退去几步,打量着被拼凑到了一起的两架轮椅——一架是南岛的,当初悬薜院梅先生知道南岛被打断了腿后,给他弄过来的,另一架自然便是北台的。

说起来或许确实有些唏嘘。

这样两个交情极为短暂的朋友,到最后,反倒是各自断腿之后坐过的轮椅,反倒亲密无间地在人间奔走着。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就猜到了他不是一般人,只是我以为他会叫做轮椅剑或者桃花剑。细雪剑这样一个名字,我确实猜不到。”

白荷沉默了少许,轻声说道:“听说是因为他的剑上有细雪。”

北台轻声笑了笑,说道:“我只记得他的剑上有很多玉兰花。”

白荷并没有再说什么,北台撑着伞站在风雪里,一直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其实我知道一些的,不是因为他的剑上有细雪,而是因为他的伞下有风雪。”

这个年轻人转过头去,看向人间东面,缓缓说道:“当初我们还未前去槐都,还在人间,绕道东海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我比人间知道的还要早一些——当我和世人一样,听见南衣城那一场覆盖了大泽的风雪的时候,我便猜到了那是南岛。”

北台低下头去,踩得一地厚厚的积雪,在宫道上随意地走着。

“说起来,其实我们俩是一样的,都是活在风雪里的人,大概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风雪在伞下,而我的.....”

这个大概在不久后便会登基的北大少爷,抬头看着那柄寻常的伞,与寻常的伞外风雪。

“我的风雪在伞外。”

“这样的风雪,北家承受了近千年。”

北台轻声笑着,只是那样的笑意里,似乎总有些讽刺。

“江茱萸前些日子,与我说了在我离开极都之后的一件小事,关于那位陪帝陛下的小事。”

“那位老人似乎总觉得我们这样的人,没有经历过漫长的风雪,所以不明白生活在雪里的痛苦。”

北台松开了手里的伞,伞下的那身古道袍在风雪里猎猎而动,只是站在这里的,依旧并非道人,只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愤怒的帝王。

“但我比他们清楚得多,也深刻得多。”

北台静静地看着落了一身的大雪。

“我们的风雪,在伞外,也在心里。”

白荷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走过去,将那柄被北台丢在了宫道上,狼藉地滚着的伞捡了起来,重新在北台的头顶撑了起来。

“都会过去的,陛下。”

这个青天道女子声音温和地说道。

北台伸手揽住了她,沉默很久,缓缓说道:“是的。”

......

费了好大力气,才终于在那些高山风雪之下,捡到了自己的耳朵的白衣大和尚长久地站在远山之巅,眺望着那座极光之下的鹿鸣帝都。

要死不活的明蜉蝣跌坐在一旁,抬头很是不解地看着这个大和尚。

“听说那里面的那个北公子,都快要称帝了,大师为何还在这里看着?”

“阿弥陀佛。”

白衣和尚双手合十,唱了一声佛号,而后平静地说道:“鹿鸣的帝王,从来都不是世袭的,谁能做,谁便可以做,我不在这里看着,难道还要去极都之中看着吗?”

明蜉蝣垂着头思虑了很久,大概确实没有想明白一些东西,过了许久,才缓缓问道:“莫非大师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白衣和尚松开手,摸了摸耳朵——大概是耳朵才始接上去,伤口有些发痒,所以他又认真地挠了挠。

“当然知道,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从鹿鸣出兵,直取槐都。”

“既然大师知道,为何还能说着这样的话?”

白衣和尚想了想,认真地说道:“这样的事情,想一想,是没有罪的。除非他付诸行动。”

明蜉蝣倒是笑了笑,回头看向风雪以东,轻声说道:“黄粱割据,南方叛乱,妖族分流,槐都现而今要顾及太多的事情,这样一个机会,便在眼前,假如我是北台,我也会想着这是不是此生仅有的机会——这已经是近乎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了。倘若真的付诸行动,大师觉得这还来得及吗?”

白衣和尚立于风雪山巅,微微一笑,双手再度合十,露出了一身极为健壮的肌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施主,贫僧......”

“便是人间猛士。”

“三十万青甲,要想穿过鹿鸣雪原,自然需要先过贫僧这一关。”

明蜉蝣沉默了很久,抬头默默地看着那个大和尚,好似终于明白了什么东西,轻声说道:“原来那日在阿弥寺前,大师低声诵念,是在为陛下祈福?”

白衣和尚轻声笑了笑,说道:“你倒是第一个猜出来的。”

明蜉蝣叹息一声说道:“毕竟大师据守黄粱,却对庄白衣进入阿弥寺之事置若罔闻,这不由得不让我多去想一些东西。”

白衣和尚没有再说什么,安静地看了那边许久,而后转身提起了明蜉蝣,向着风雪以东而去。

鹿鸣风雪之地,虽然偏远,但是并非什么人间小国,这片西方雪国,历来便是极为宽广,高山平川,一望无际。

只是这样一个大和尚却迈着步子,一步一山川。

要知道,这并非是在礼人间的道术世界之中,哪怕是会天下三大奇术之一越行术的明蜉蝣,被大和尚提在手里,看着那些倏忽变化的风雪人间,亦是惊叹地说道:“看来大师不是什么诚实之人。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大师为何屡次否认自己会神足通之事?”

大和尚行走在风雪山川之中,却是笑着说道:“贫僧确实是佛门弟子,只是心系家国,如何能够是出家人?出家人不打诳语,与贫僧有什么关系?”

明蜉蝣像只小鸡仔一样提在风雪里,惆怅地叹息一声,说道:“大师还真是不要脸啊。”

大和尚笑而不语。

......

不可否认的是,哪怕大和尚确实会佛门六通的神足通,然而从风雪极都附近,跨越山川,走到了鹿鸣故事最开始的那处风雪山隘的时候,依旧用了大半日的时间。

更何况他还提了一个人。

明蜉蝣被随意地丢到了对崖,而大和尚则是气喘吁吁地在那里盘坐下来,平息着自己的苦海。

明蜉蝣被丢了个七荤八素,好不容易才挣扎着,回到了最舒适的那个位置,此时倒是不免有些感叹。

“早知道那日大师进入了掌中佛国的时候,我便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了。”

明蜉蝣看着自己身上那些才始吐出来的新鲜的血色。

“倒也可以免去这一顿摔来摔去的惨状。”

白衣和尚抬眼看了一眼对岸的明蜉蝣,平静地说道:“你与我说有什么意义呢?你该与那日的自己说,或者更早一些,你该与还未踏入风雪鹿鸣的自己说。”

明蜉蝣认真地想了很久,而后轻声说道:“倘若真的可以的话,那我大概也只会说——明蜉蝣啊明蜉蝣,你可千万要小心一些,看见那个白衣大和尚,一定记得掉头就跑,你打不过他的。”

白衣和尚叹息一声,说道:“这大概就是执迷不悔吧,你们反倒没有某个少年看得清楚。”

明蜉蝣神色古怪地说道:“少年,什么少年?”

白衣和尚转头看向风雪山隘以东,明蜉蝣也跟着看了过去,果然在那些隐隐绰绰的风雪之中,有着一个矮小的身影正在那里艰难地爬行着。

明蜉蝣很是惊诧地看着那个少年,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原来这便是大师的有缘人?”

白衣和尚挑眉说道:“怎么?你有些失望?”

明蜉蝣诚恳地说道:“失望倒不至于,大师的拳头,让我说不出失望这样的字眼,但.....咳咳咳....但我很是诧异。”

这个明明已经没有几日好活了的南楚灵巫,却是挣扎着,向着山崖边缘爬了过去,趴在崖边,眯着眼睛认真地看了那个风雪里的身影很久,确认自己并没有看错,这才惊叹地说道:“我没有想过,大师的有缘人,会是一个黄粱人。”

白衣和尚有些讶异地看着明蜉蝣,轻声说道:“你如何知道他是一个黄粱人而不是槐安人?”

风雪里少年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明蜉蝣冷笑一声,说道:“大师什么时候见过一个槐安人,会拥有这么虔诚的目光?”

“也只有黄粱人,生活在神鬼故事的尾声里,尽管被悬薜院以文化之,然而数千年来沿袭在大地上与血脉里的信仰底蕴,依旧会让我们对神鬼保持着畏惧与崇敬,于是在礼节的姿态与仪态之上,拥有着槐安人所不能拥有的端正与虔诚。”

这个南楚灵巫说着,很是艰难地抬起头来,看着那片风雪之上的天穹,沉默了少许,轻声说道:“哪怕神女大人已经再度离开人间。这样的姿态,依旧要用漫长的千年去遗忘。”

白衣和尚只是轻声笑了笑,说道:“哪里用得上千年,百年便够了。”

明蜉蝣似乎有些不解地看向对崖的和尚。

这个境界颇高武德充沛的大和尚,却是虔诚地向着人间北方赞礼了一声那位陛下。

“云中君的故事,可比雪中君的故事好讲得多。一旦两岸不再隔绝,施主,黄粱的信仰,最终也会糅合到大风朝的民俗之中去。”

明蜉蝣沉默了下来。

大和尚却是没有再理会这个南楚灵巫,低唱了一声佛号,自山崖之上站了起来,看着那个茫然地走到了风雪山隘之下,抬头看着左边垂死的灵巫,又看着右边微笑的耳朵生疮的大和尚,从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的少年。

“阿弥陀佛,贫僧在此等候多时了。”

大和尚的这句话,大概确实没有说错,从他耳朵上那些丑陋的冻疮的疤痕便可以看得出来。

少年似乎有些惶恐,下意识地向后退了退。

只是那个方才还在山崖之上的白衣和尚,却是突然出现在了山崖之下,便在少年的身前,踩着少年方才踩下去的雪痕。

少年震惊地睁大了双眼,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只是这样一个和尚,似乎确实没有什么恶意,这才让少年打消了转身便跑的念头,站在那里犹豫了很久,才拙劣地模仿着大和尚的姿态,双手合十,恭敬地低下头去,轻声说道:“大....大师是在....等我吗?”

白衣和尚微微一笑。

“你既然问了我,那么自然便是在等你了,只是并非我在等你,有缘者,另有其物。”

少年似乎有些不太明白这样一句话的意思。

白衣和尚只是微笑着唱着佛号,而后将自己的右手伸了出来,在少年身前摊开来。

那样一处让某个黑袍剑修苦寻许久,为之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的白色石子,便这样安静地出现在了少年面前。

少年犹豫了少许,伸出手去,在那座高崖之上某个灵巫不可思议的目光里,轻而易举地将那枚白色石子拈了起来。

“这是什么?”

并非出家人的白衣和尚微微一笑。

“这是一块石头,只是与你有缘而已。你叫什么名字?”

“赵高兴。”

少年心思都在那块小小的白石之上,很是随意地说道。

“我叫赵高兴,大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