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此剑天上来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普天之下莫不如是

世人当然不是瞎子。

哪怕在那样一处壁垒之上,坠下了一个小小的少年,他们自然也能察觉到。

出现在小少年前方的,便是一个背负着长剑的悬薜院中年剑修。

这样一个剑修或许在去年,还在黄粱教授着人间学子,然而在人间故事倏忽变换的一千零四年,却是负剑而来,出现在了这样一片青山之中。

那位剑修先生的衣袍之上有着鲜红的杜鹃之色,剑柄之上亦是有着已经干涸的趋向于黑色的色彩。

或许在时间往前一些,小少年在看见这样一个剑修的时候,哪怕这是一个黄粱人,也会诚恳的叫上一句前辈或者先生。

只是在这一刻,陆小二的脑海里却只是很是冷静的想着,这样一个剑修的身上,有哪些血色是来自岭南剑修的?

于是小少年什么也没有说。

哪怕只是知水境,只是任何一个剑修的手中之剑,又如何会不锋利呢?

并不入流的剑意卷起了一地带血的落叶——这是当初在落枫峡谷之中的时候,乐朝天挑雪的一剑。

小少年当时迷了眼,从此便深刻地记住了这样谈不上什么剑式的一剑。

青山之中,带血的落叶瞬间纷飞而去,陆小二藏于落叶之后,一剑穿叶而来。

师叔的剑,陆小二当然都曾经见过,也练过。

虽然未必能有多强,只是有其形,自然便有其势。

然而那样一个悬薜院的剑修先生却是皱着眉头站在那里,并未拔剑,只是微微侧身,让过了陆小二的那一剑,而后看着小少年沉声问道:“你是谁?”

这个名叫周山远的悬薜院剑修,确实没有想过,自己会在这里看见这样一个不过十二岁的小少年。

终究不欺人间年少,在大风朝的千年故事里,已经不止于槐安,黄粱这样一座书院亦然。

哪怕少年见面便是极为狠厉的一剑,周山远亦是没有拔剑,只是避让了过去。

只是或许是这样一个剑修身上的血色,激起了陆小二心中的一些愤慨。

这个小少年却是有些不依不饶地继续提剑刺来。

周山远皱了皱眉头,掐住剑诀,身后之剑自行出鞘而来,裹挟着剑意,迎向了陆小二的溪午剑。

能够做悬薜院剑道先生的,虽然未必是上境剑修,只是境界自然也不可能低。

小少年的手中之剑被剑意之剑斩飞而去,落向了不远处的山林杂草之中。

本以为小少年会就此罢休的周山远正欲收剑,却发现那个小小年纪便已经知水,算得上天赋可以了的小剑修,在手中之剑被斩飞之后却是匆匆向后退去,却是很是认真的运转着剑意,似乎是在轻声诵念着什么。

他在做什么?

周山远露出了一种极为狐疑的神色。

只是下一刻,这个悬薜院剑修便骤然睁大了眼睛,回头看向了岭南方向。

那些满是带血剑光的天穹之中,却是有着数道如水之剑而来。

小少年的某个伞下师叔未必会多少天涯剑宗的剑。

但是陆小二却会得很多。

譬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剑名在某种意味上,未尝不能代表这样一柄剑上剑意的风格。

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自然便是平静宁和的。

而君不见之剑,自然意味大为不同。

那些剑光到来的极为迅速。

周山远才始回头看见那些剑光,那些带着破湖而来的剑意的剑,却是已经在倏然之间逼临了这片山月城外的青山。

周山远面对着这样的数剑,自然无法在气定神闲,掐住剑诀,长剑于身周游走,化作了一道剑意之障。

也庆幸的事,小少年的境界确实很低。

哪怕陆小二只是成道境,那些自剑湖之中来的剑,都足以让这样一个悬薜院剑修吃上一些苦头。

只可惜的是,陆小二只是知水境。

止于唤剑而不可御剑。

那些穿越了岭南山月的剑,叮叮当当的与周山远那柄游走之剑相交在了一起,剑火迸发,除了其上破湖之时的一些剑意,斩碎了一些这个悬薜院先生的衣角之外,确实没有带来更为沉重的实质性的伤害。

周山远抬手执剑,将最后一柄落下的剑斩飞而出,这才转身神色复杂地看向了这个面色苍白的小少年。

陆小二当然尝试过御使那些剑,只是他的剑意与元气,并不支持这样一个小少年去掌控那些剑。

青山林中倒是终于沉寂了下来。

那些剑湖之剑七零八落的散落在那个悬薜院剑修身周。

周山远一直看了微微喘息着的陆小二许久,才轻声说道:“原来你是岭南剑修。”

陆小二喘息了少许,抬手以剑意唤回了那柄落向了远处的溪午剑,执剑立于山林血色镇子,平静地说道:“是的。”

小少年脸上有着一些血色,尤其是在眉角处,那是先前从壁垒之上跳下来的时候摔伤的。

那样的一种色彩,虽然并不会让小少年的端正清秀的眉眼变得丑陋几分,但却也是有了一种很是凌厉的观感。

陆小二握住了剑,再度向着那个衣角被剑意斩去了几分的悬薜院先生而去。

后者皱眉站在那里,沉声说道:“你知道你在找死吗?”

哪怕不欺人间年少,也不会是无限度的不欺。

面对着一个执剑的并不友好的小少年,世人能够容许几分,便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态度。

陆小二倒是轻声笑了起来,像极了当初在南衣河边,双手包得像是粽子一样,却依旧从那些师叔们身后走出来,握着剑与人间剑宗的剑修对峙时的模样。

小少年笑得很是认真,所以说得也很是诚恳。

“你们又知道你们是在找死吗?”

那个悬薜院的剑修先生沉默了下来。

悬薜院向神河向槐安宣战,自然是一种找死的行为。

他当然知道。

所以那个小少年当然也知道,自己拔剑而向这个小道境的剑修,同样是找死。

只是生死是大事,有时却也是小事。

周山远没有说话,但是小少年却是继续说道:“岭南剑修都被你们杀完了,难道还差我这一个吗?”

周山远的剑在身周环游不止,却并未有什么落向小少年的趋势。

这样一个剑修也没有与小少年说什么抱歉。

岭南剑宗要作为槐安屏障,守住这片人间。

但悬薜院当然也有自己的立场。

那么归根结底,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

......

“悬薜院臂骨失窃之事,与谢苍生脱不了干系。”

在小少年一路向南而去的时候,那样一个白衣书生亦是回到了南衣城中。

提着酒壶的老书生与年轻书生便一同站在那样一处杏花林中,静静的看着这片当初某个被大家叫做谢先生的道人最喜欢来的林子。

云胡不知默默的看着那些早已凋谢殆尽,结满了黄红色小小果实的枝头。

卿相所说的东西,他当然并非一无所知。

“梅先生与我说起了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便已经猜到了。”

云胡不知轻声说道。

“悬薜院的东西,当然也只有悬薜院的人更为了解。”

尽管当初卿相他们一直怀疑臂骨失窃之事,与书院之人脱不了干系,只是大概谁也没有将这些事情,与那样一个远在南衣城的坐观杏花的道人联系在一起。

这个书生说着便沉默了很久,而后看向了自家老师,轻声说道:“所以说来说去,其实一切都是悬薜院的错?”

卿相提着那壶新买的酒,送到了唇边,平静地啜饮一口,淡淡地说道:“没有哪场风雨,是由某一个人某一个地方便能带来人间的。”

这样一句话的意思,自然很是清楚。

天下之乱,天下都有错。

不止悬薜院,不止青天道,不止人间剑宗与某个北方的陛下。

尽管所有人看起来都不像是什么穷凶极恶的恶人。

但不是只有恶人才会做恶事。

问心觉得自己无愧的人,同样会。

这大概也是当初卿相与东海面馆掌柜王小二,说着那些所谓万般其实从不同流的道理的缘由。

人间不可能真正同流如一。

你有酒疸。

他有短视。

你爱喝酒。

他爱喝茶。

一切从最为根本的东西上,便已经彰显了这片人间的不可统一的割离性。

于是恩怨交错,于是矛盾激发。

最终由千万股细小的微流,演变成了一场浩大的溃堤之河。

卿相喝了许久的酒,转头看向北方,平静地说道:“倘若当初神河未曾收下那一截臂骨,人间又何至于走到这样一种境地?”

云胡不知沉默无言地站在那里。

当然是这样的。

倘若丛刃没有离开南衣城,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倘若丛刃没有死在东海,南方也不会彻底失去控制。

那样一个剑修在剑宗园林里睡觉,当然不止于睡觉。

那是一个南方平稳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卿相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向着杏林之外而去。

“神女大人在哪里?”

年轻书生轻声说道:“静思湖中。”

于是饮着酒的老书生穿过了那些寥落的讲道溪坪,向着那片白玉兰林而去。

卿相在穿过那一条小道尽头的时候,下意识地沉默了许久。

说到底,虽然卿相是大妖,是黄粱之人,只是他不修巫鬼,修得是北方大道。

这样一处与冥河相通的静思湖畔,那般浓郁的冥河之力,自然让这样一个书生有着一些并不如何舒适的感受。

瑶姬安静的执伞立于静思湖边。

一如这样一处院中大湖的名字一般。

静思静立也静修。

只是对于这样一些来自古老的祭祀里的神鬼而言,大概并不用修,而是汲取。

卿相站在白玉兰林中,静静的看着那些自冥河而来的神力轨迹,那些轨迹的尽头,自然便是瑶姬。

“我没有能够见到青莲前辈。”

这个书生喝了一大口酒,看着那个湖畔伞下女子的背影,轻声说道。

瑶姬回头看了一眼卿相,并不觉得意外,语调温和地说道:“一开始我便与你说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两千年前,世人们都会想着人神相离之事,更何况现而今的时代?”

这个神女回头静静地看着湖中的自己。

“你与其说服那些剑修接纳神鬼,不如来劝说我放弃执念。”

卿相沉默了少许,而后轻声说道:“这大概是不可能的事。”

瑶姬平静地说道:“所以又何必东奔西走?天下之势已经不可力挽,你说到底,也不过是世间尔尔而已。”

卿相倒是自嘲般笑了笑,说道:“我一直以为我是此间了了者。”

瑶姬轻声说道:“了了者又何至于此?”

卿相叹息着,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站在那里大口地喝着酒。

一直过了许久,这个书生才缓缓说道:“天地神鬼尽没,诸般冥河之力尽皆来此,神女大人应该离正神之位不远了。”

瑶姬不置可否地问道:“你说这个做什么?”

书生很是诚恳。

“卿相与神女大人,现而今已经是同舟之人。”

书生转头看向北方。

“神河已经回归槐都,现而今的人间虽然并无动静,其实所有人都明白,世人只是在等一个结果而已。”

“神女大人赢了那位前辈,则天下尽归黄粱,一切从头分说。”

“神女大人若是身陨于此,则神河挥师而来,卿相死无葬身之地。”

瑶姬听着卿相的这些话,却只是淡淡地说道:“我纵使赢了,人间之事,依旧未见分晓。”

卿相的目光落在了瑶姬的那柄伞上。

人间有一个少年,同样无比长久的,撑着一柄伞。

瑶姬同样看向了手中的伞,轻声说道:“你是否好奇这样一柄伞是何来历?”

卿相沉默少许,缓缓说道:“确实如此。”

这样一个自冥河之中复苏的古楚神鬼并未说什么,只是平静地松开了那样一柄伞。

于是。

于是人间风雪。

卿相于那种极为熟悉的寒意之中,长久地沉默了下来。

瑶姬重新握紧了那柄伞,低头看着那一处与冥河相通的静思湖,淡淡地说道:“这是自冥河镇子,当年你们人间某个磨剑崖崖主,送往了冥河用以镇压冥河之水的剑意之中,撷取的一小段。”

卿相只是沉默地在那里喝着酒,什么也没有去想。

瑶姬倒是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轻声说道:“说起来,我看了当今人间如此之久,不得不承认,一切今非昔比,哪怕是孱弱的世人,在某个故事的厚积薄发之后,未必不能有着踏天之力。”

“天衍机,混沌机,以至于某一张大羿之弓。”

卿相并不知道瑶姬是如何知道这些东西的,只是大概对于这样一个神鬼而言,许多人间都东西,确实很难成为秘密。

“但我在冥河之下的人间,还见到了另一种极为璀璨的文明。这恰恰是冥河之上的人间所欠缺的忽略的,甚至在你们人间的《人世补录集》中都曾经提到过的。”

卿相皱眉看向瑶姬,沉声说道:“那是什么?”

瑶姬轻声说道:“你在雷雨天打过伞吗?”

卿相有些不解其意。

瑶姬也并未与卿相多说什么,只是立于浩瀚神力之中,静静地看着人间。

“当你们理解了这样一句话,日后便会理解这样一柄伞下的故事。”

卿相沉默了许久,说道:“我会将这样一个问题交给数理院的先生。只是......”

瑶姬低下头来,接过了卿相的那句话,温声说道:“只是你有所不解。”

“是的。”

瑶姬平静地说道:“没有什么不解的,神鬼不是一心要让世人孱弱。我既然重来人间一趟,总要为这片人间留下一些东西。一切故事,我已经与你们说得很明白,那便是徒然二字,世人既不信,世人既不愿。”

这位古楚神鬼颇有些寂寥地看向了那片大湖。

“我只能强求。”

“但人间之事,不可强求......”

瑶姬说到这里,倒是沉默了很久,低头看着自己的那双小鞋子。

“那便这样吧。”

这位古楚神女什么也没有再说。

只是当这样一句话落下的时候,那样一个喝了大半辈子酒的书生,却好像突然有着诸多醉意涌上头来。

立于湖畔的那位神女好像骤然变得极为遥远,又似乎无处不在了。

那一袭黑色拖地长裙之上,骤然有着无数古老的纹饰渐渐浮现,如同幽草兰芝,亦如深山雨露。

无数神灵辉光有如翩然之蝶一般落向人间。

这个书生仿佛听见了那样一处大泽之中,那些承载着冥河之水的一切人间之地,有着许多的温婉而神秘的歌声传来。

是古楚礼神的歌谣。

古音古调。

颂曰。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罗......

是山鬼,亦是当年巫鬼神教的巫山神女。

卿相默默地站在那里,听着那些好像自两千年前传来的歌声,什么也没有再说。

抬头看向天穹之中,那样一条漆黑的幽黄山脉之上,有浩荡冥河而来。

化作了无数神力,替这样一位古楚神鬼,进行着最后的洗礼。

书生转过身去,仰头喝着酒,很是洒脱地离开了这里。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当然不止是剑修。

书生,神鬼,道人,少年,世人。

普天之下,莫不如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