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82章 兄弟如手足

唐律凶猛 第82章 兄弟如手足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人死不悔改,也不认错,都认为自己对,相互不理,人被锁在一起,却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脸不正对,偏向一边。这样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还不能够原谅对方。这样过了一天,不见缓和。

第二天,还是照样,双方都见不得对方,鼻子“哼”一声,转向别处,不理不睬,像是世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集于一身,实际没什么。但是双方就是不能彼此饶恕。

二人被锁在一起,很麻烦,一个站起来,另一个人也要配合站起来,坐下去,也要如此,只要有一个不配合,另一个就十分痛苦,配合或者不配合都十分痛苦。最好是同坐同站,同吃同喝同拉,几乎所有的行动都要相同,保持一致,要不然,就会受到牵扯,让牵扯的人和被牵扯的人都感到不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习惯了。

到了第三天,情况开始趋于好转,气氛开始变得融洽起来。因为二人发现别扭不能解决办法,到底是要方便还是要面子?经过再三权衡,还是要方便,人到了这个田地,早就颜面扫地,还要什么脸呢?他俩关系得到缓解了,其实,靳山却不着急,他要继续等等,要看第四天的情况。

情况正如靳山所期待的那样,兄弟俩配合默契,不再争执,所谓你的鼻子我的眼睛,内耗严重,不如早点开始工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二人开始搭话,从一句话不说,到无话不说。开始搭话的时候,还是有所顾虑,还是担心没面子,先开口的,可能要丢脸,结果都没有了这种感觉,都还是觉得面子重要。后来,残酷的被锁经历让二人看清楚合作最重要,一旦合作,就能达到目标,一旦不合作,就要陷入痛苦当中,真是苦不堪言,丢人现眼,丢脸丢到家!

靳山看看条件趋于成熟,就传二人到堂审问,二人十分狼狈地到了公堂之上,坐也难受,站也难受,靳山看出来,不动声色地问:“你们有没有孩子?”

看起来不经意的问话,顿时让二人乱了方寸,这是什么意思?这要怎样操作?不审案子,竟然聊起家常来了?

“李大,你先说。”靳山看二人都不说话,就主动提名问道。

“生了两个儿子。”

“当真生了两个儿子?”靳山追问道,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真,李大有两个儿子。”李大言道。

“你呢,小李?”靳山问道。

“启禀老爷,小李生了两个儿子,是真的。”小李回答并抢答道。

这个让靳山忍俊不禁,最终还是憋回去了,知道兄弟俩必然有问题,关了几天,脑袋都有点不清晰了,这个时候做工作还是比较成功的。

“哎呀,哎呀,这可怎么办啊!你们都是商量好的吧?连生孩子都成双成对的,都是生俩儿子,就像你俩跟你父亲一样,你们现在闹,闹到县里,闹得满城风雨,这样就满意了吗?闹到最后,得到了什么?得到你们这样被锁和被骂的下场。你们现在这样,就是你们的儿子将来的样子。与其这样,不如你们下定决心,只留下一个儿子,这样就没有第二个儿子出来争夺了,你们说是不是?”靳山言道。

二人不敢吱声。

大李心想,留下一个儿子?做梦?生养孩子不容易,咋可能留下一个?二人不能分开。

小李也不情愿。

靳山看出来,二人舍不得,就说:“也没什么,你们只养一个儿子,反正有两个,留下一个将来养老,另一个交给官府,送到收容院,看谁来要就送人,因为有不少结了婚没要孩子的,也有的要了孩子夭折的,也有想要一个孩子给自己 的孩子作伴的,总之,抱走的孩子都有去处,一些乞丐,或者一些孤寡老人,都需要人,眼巴巴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想要自己拥有,恐怕比登天还难,现在官府照顾,送上门的儿子谁都想要。”

他的话音刚落,二兄弟齐声开始哭嚎起来,谁都不愿意让骨肉分离,这是作孽啊!二人看靳山不像是开玩笑,说话都是认真的,感到脊背发凉,这个二愣子真要这么干,这一辈子不都抓瞎了吗?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亲儿子给乞丐,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恐怕会很有一个很悲催的结果。

二人彻底崩溃,大李说:“不,不要啊!不要将我儿子分开。”

小李也说不要,像疯了一般,不停地说“不要”,像是丧失了语言功能的人,说不清楚了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儿子。

大李说:“今后再也不敢了?”

靳山一听,有戏,连忙问:“你刚才说不敢,不敢什么?”

“启禀老爷,再也不敢胡闹,小的知罪了,心甘情愿地让出田产给弟弟小李。”

“哦,哦,不,不,老爷,小的小李应学孔融让梨,那块田地,小的情愿给哥哥,因为哥哥人口众多,鸡鸭牲畜成群,需要更多的粮食才行。需的粮食多,那么田地就需要多。小李不愿意要这块田。情愿让出田产给哥哥。只有这样,良心才能得到平安。”小李言道。

这个真是让人感到意外。从开始争夺田产到自动让出田产,跨度有点大,一时半会还不能接受。经过这样的交锋,靳山彻底明白了,他俩都怕好死对方了。

现在彻底弄清楚了靳山的用意,这是死命令,要么让,不让就将失去一个儿子,这是必须要做的选择,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

“你们想好了吗?”

“想好了。”二人异口同声地答道,很干脆,在靳山刚一问,就立马答了。

“很好,不过,本官看你们之所以争执,原因在家里,不是家里人出主意,你们和不容易弄出这么多的幺蛾子来。这个要从长计议。暂且回去,和你们的夫人好好谈谈。如果同意,再来说,给你们放三天假,不用戴枷锁,也不派捕快押解,你们自觉自愿去做。”靳山言道。

“好!三天后一定到公堂。”二人言道。

“决不食言!”靳山言道。

“放心吧,大人!”

二人回家,面见各自的夫人,因为三四天都没见,像是过了三四年,二位夫人看到自己的丈夫回来,看起来受尽折磨,形容枯槁,就十分心疼,免不了问长问短,最后问道要打儿子的主意的时候,二位夫人说啥也不愿意了,这不是要命吗?儿子是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肉,谁的肉谁心疼。这个不能白白送人,谁知道谁给别人是啥后果?这个想一想就感到可怕。

这个时候,他们都一致同意,让出田产给对方,条件是保住儿子不离开家,为了稳妥起见,还去请来须发尽白的族长来现场作证,请几个年纪大的邻舍也来当证人,他们觉得就是作证又不是打架,结果都欣然同意,就是要去公堂有点不接受,二兄弟好说歹说,总算劝说成功,让老人们前往公堂,因为他们一辈子都没过过堂,觉得屈死不告状饿死不作贼,是古训,有道理,到了公堂,传出去不好听,哪怕是清白的,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个就无法洗白,要想确保没事,最好不去惹事,不去那里,不到是非之地才好。

族长、妯娌、几位老人和二位兄弟大李和小李一行,三天后,如约到了公堂,靳山知道他们一定会来,因为这牵扯到骨肉之情。一切都不能让骨肉分离,这是底线。

靳山问:“怎么样?你们想好了吗?”

“想好了,家里人也同意了。族长和邻舍老人都来作证。小的愿意让出所争执的田产不要,请大人处理。前提是不要拆散儿子。”大李言道。

“对,对,对,大人,小的也是这样想的。”小李言道。

“好,你们二兄弟都不要那块田地,那块田怎样处理呢?”

“大人,咱们都商议已定,决定将所争执的良田送给寺庙,捐给寺庙,求寺庙高僧为小的祈福,算是完成一桩心事。平时去寺庙烧香磕头的少,因为工作太多,没有时间,感觉对不起佛祖。”大李言道。

“你们真是不肖子孙,你们的父亲地下有知,会打你们的。”

“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吗,老爷?”

“当然不妥了,你们的父亲辛苦一辈子,流血流汗,苦扒苦做,挣到了这一块良田,到了你们弟兄手里,竟然没守住,真是创业艰难,真的不容易成功,又因为你们兄弟争执不下,都想得到良田,现在又出现了都不要的局面。并且要无偿捐助给寺庙,寺庙里有你们的爹吗?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蠢还是坏?不是败家子么?”靳山言道。

经过靳山一提,二人突然明白过来,这是十足蠢货干的事。在关键时刻, 还是县令聪明,有智慧,及时提醒不会有错。

“你们可以再想想办法,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良田的归属。既然族人和老人都来了,也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靳山补充道。

“我看这样,这块良田作为兄弟二人的义田,也就是说,这块地谁都不单属于某个人,是属于兄弟二人的,但是,这块良田出租,然后收取租金,将收入所得的租金,用于祭祀,悼念你们的父亲还有其他亲人。因为祭祀也需要钱,需要花钱的时候,都不愿交,用义田产生的钱去交,想必大家都没有意见。”

“很好!没问题,可以这样干。这样做,以后的子子孙孙都没问题了,知道从你们这一代手里积攒下的家业并守住了家业,这是可喜可贺的事,关键是给后代子孙留下了好印象。”大李小李都这样说。

“你们可以轮流收租,谁收租,谁负责当年的祭祀费用,一年一换,或者两年一换,自己协商,有族人和老人邻舍作证,签订协议,留在本县备查,将来遵照执行。”靳山言道。

“这样做最好!感谢大人为小的操心。这个案子让我们学会了相互原谅和包容,退一步海阔天空,也学到了珍惜前辈留下的财产,好好守住家业,不图虚名,务实做事,为将来的子孙留下榜样,让子孙可以参考学习并执行。”大李言道。

“老大说得好说得对!就要这样办。”小李说。

“那好,你们看一下笔录,如果没问题,就可以签字画押,这个案子就这样结案了。希望你们回家后好好过日子,另外,族长和其他老邻居和街坊,既然来了,也要在该协议上作证。免得以后扯皮,以后的事,都要严格按照程序来做。如果不讲程序,以后会有更多的冤假错案。”靳山言道。

众人办完手续后依次离开,靳山刚要退堂,又有人击鼓告状,这个让他猝不及防,这下班的路咋这么长!还没到家,还没坐稳,就开始新的案子。

告状的是一名旅客,他投宿于一家客店。

这座客店生意冷清,可能受到了什么影响,或者是个人的问题,可能是环境的问题,来入住的比较少,真是门可罗雀。

旅客来自谷城,到了邓城,入住的时候,发现店内无其他客人,他就有些心慌,毕竟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要去再找其他客店,一时半会也不能找到,到了这个时候,只有将就到天亮,再赶路到枣阳。

他是一名瓷器商人,这次去枣阳进货,带了货款在身上。大概有白银一百两。

到了夜里,他因为疲累,鼾声大作,很怪,平时不到点绝对睡不着,一般带着货款,责任重大,就不容易入睡。有了睡意,也要坚持一会儿,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浅睡一番,半夜还要起来看看货款是否还在。这样谨慎处事,对他很有好处,养成谨慎的习惯,可以避免很多损失。

老板娘很热情,像是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对他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然后给他准备好吃的,收拾的房间也一尘不染,像是迎来一位贵宾,对其进行照顾,无微不至,这个倒让客人受宠若惊,走过这么多的地方,住过许多酒店,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