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80章 现场辨真伪

唐律凶猛 第80章 现场辨真伪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说靳山看罢状纸,心想,这案子有意思,竟然有读书读成疯子的!也太下功夫了吧!

这个很明显就是要求秦翠花要是活着,生是为晋青莲生,即便死了,死是为晋青莲死,只要晋青莲还活着,秦翠花就不能嫁人。

这个要求有点苛刻,如果晋青莲一直不正常,难道一直不嫁人?这不是耽误人家姑娘前程和幸福吗?这个怎么能行呢?明知不可为,可是要说服原告,要求撤诉,还需要下点功夫。

这个工作难度有点大,因为从晋青莲来说,他太悲催了,没想到会疯,他自己以为自己是正常了,要让众人心服口服,还得去看看情况。要去现场查看具体情况。

说干就干,事不宜迟,弄完之后,就可以走了,免得唐河县令没完没了,这个家伙就是懒得动脑筋,喜欢借力使力,功劳都是他的,不过也划算,基本上把他的珍藏的好酒就喝完了,这个也值得了。免得啥都没落到,实在很遗憾。

这个就是他的想法,总有利益,人起早,肯定为了三分利,不为三分利,谁都想多睡一会儿,贪图享乐是人的本性,为什么起五更睡半夜,就是生活所逼,压力使然,要想过好生活,必须要付出努力,方向对了,付出努力才有回报,如果没有付出努力,方向也错了,不仅没有回报,反而会有不少亏损。做亏本的买卖是不行的。

说去就去,去了一问就明白过来,这些事被当地人说烂了,茶余饭后常常提到,有的添油加醋,有的还真相信晋家出了一个神仙,真是下凡来的,有的相信一定是被狐狸精缠上了,或者有的说是秦翠花变了心,要找更好的,就嫌弃这个疯子了。

民间的说法汇总来,就是三个,一个认为是秦翠花变心,是错的,第二个观点认为是晋青莲自私,应该放秦翠花一条生路,不要让她掉进坑里,这是火坑。第三个观点认为双方都有错,不该订下亲事,或者订下亲事太早了,后面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测,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考验人的。

众说纷纭,到底如何判断,怎么判断都有道理,也可能都没有道理。

这就是一个难题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问题到了靳山那里,靳山说:“这个简单。可以让双方都到县衙过堂,由书隶记录,双方签字画押,都遵照执行,双方均不可后悔,就要简单得多,也很有效率。”

经过核实,人都被带到了县衙,既然是案子,就严格按照案子来办。大家都对这个案子感兴趣,县衙里里外外公堂上下,都站满了人,想要看看这个没过门的媳妇怎样退婚的。

靳山先让原告说,原告傻傻地笑,靳山审不下去,就问晋青莲的父亲:“这状纸是谁起草的?”

“启禀老爷,状纸是我哥所写。”

“他来了吗?”

“来了。”

“在哪里?”

“在堂下站着。”

“哦,见了老爷为何不跪下?”靳山问晋青莲的大伯道。

“秀才不用跪拜。”晋青莲的大伯言道。

“原来是秀才。好,那就好办了!既然是秀才,那就可以讲讲道理。你的状子写得好,看来文笔不错,也懂章法,可惜没有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也就是说,这里要多想想,这门亲事是不是有问题,如果有,可以及时调整。如果没问题,那就可以继续。你想想看,一个好端端的姑娘嫁给换一个傻子,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的姑娘,你会让你的姑娘嫁给一个傻子吗?”靳山问道。

“当然不会,可是晋青莲会好的 ,即便现在,晋青莲时好时坏,不一定全是不好的,不信,靳县令可以问问。看看老秀才说的对不对。”晋青莲的大伯言道。

“好,晋青莲!”

靳山一喊,晋青莲竟然答应了,他嘴角流涎,口鼻扭曲,一拐一晃,像是抽风,口齿不清,衣裳很久没换,因为不让。

“谁叫本太子?”

“你是谁的太子?”

“我乃玉皇大帝的儿子,天上的太子,托塔李天王是我哥们儿,阎王爷是我的小弟,他们都听我差遣。”晋青莲言道。

“那你怎么不打扮打扮呢?你穿这衣裳,别人怎么相信你是天上的太子下凡呢?”靳山问道。

“你眼瞎吗?这是紫金袍,是金子做的,是龙王送我的礼物,玉皇大帝都没有呢。”晋青莲言道。

大家一听,堂上堂下里里外外一阵骚动,人们低声私语,看得出来,都想笑不敢笑,都憋着,将笑压在心里,不敢泄露半分,免得被追究责任。

“好,既然你是天上的大太子下凡,就不需要民间的女子做你老婆了,对不对?”靳山问道。

“哈哈哈,我不要民间的老婆,我天上有的是老婆,嫦娥住在广寒宫,经常托神给我送信,要嫁给我,我都没答应。她有过老公,我嫌弃她,她还是死皮赖脸要跟我,这样的嫦娥,给你你会要吗?地上的女人没有一个好的,天上的我都不要,何况地上的呢?”晋青莲言道。

“那我就明白了,你不是人,是神仙,是比神仙还牛的,到人间来走一趟,只是散步,开开心,对不对?地上的女子太俗,入不了你的眼,进不了你的心,你是决意不要的了,对不对?”靳山问道。

“对,对!不要,不要!谁爱谁要,反正我不爱。哈哈哈哈!”晋青莲言道。

“那么,你到底要不要秦翠花呢?”靳山问。

“秦翠花是谁?”晋青莲问。

秦翠花在一旁,哭笑不得,大活人站在晋青莲面前,晋青莲竟然不认识。众人一片“嘘”声,靳山“啪”举起惊堂木就是一拍,吓人一跳,“肃静!”

“威武——”

大家都安静下来。秦翠花看看这曾经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这个时候俨然就不像一个普通人了,一介凡夫,自以为天上来的太子,要知道,玉皇大帝可不是随便喊的。

冒犯天条,不敬天地,自然不是什么好征兆,大家都敬畏天,没想到会遇到这个逆天小子,疯疯癫癫,这让众人难以接受,让他伯父也颜面扫地,本来指望还能好,恢复正常,迎娶秦翠花的,没想到落到如此田地!

“老秀才,你看看,这是怎么办?”靳山问。

“全凭大人作主。”晋青莲的大伯说,他也看到了他之二的表现,大失所望,本来想挽回一点面子,结果更没面子。这叫什么事。他心里打定主意就不想插手这件事了,可是,亲情至上,看到他的弟弟生的儿子,竟然变成这样,加上他弟弟软弱老实无能,就不得不担当该责任,心有不甘,情有不愿。

“那好,本官认为,秦翠花暂时不嫁,等晋青莲康复情况再定,但是,只有一年时间,如果超过一年,晋青莲不见好转,秦翠花可以另外择偶出家,如果好转康复,秦翠花嫁给晋青莲。”靳山言道。

“同意!”秦翠花说。

“没问题。我乃玉皇大帝的儿子,不愁找不到媳妇。”晋青莲言道。

“你呢?老秀才!”靳山问。

“当然没问题。人家大太子都说没问题了。我是他大伯,当然也没问题。”

“只要你没问题,那就没问题。你帮你弟弟是好事,帮你侄儿是好事,只是不要搬书本,墨守成规,那样就会影响到你的名声,你说是不是?”靳山问道。

“是的,免得人家都说我御府。”晋青莲的大伯说。

“明白就好!”

最后,大家在笔录上签字,书隶这个时候已经累得不行,人多口杂,记录也比较多而繁杂,记录下来的,只要是有人说的,都会记录下来,作为呈堂证供,为将来做准备,是一个依据。

大家签完字,各自散去,一边走,一边议论纷纷,觉得判决得好,就应该这样,双方都不得罪,包括老秀才也心服口服。老秀才本来想借这个案子出名,没想到真的有轰动效应,只是没想到靳山会这样处理,对他来说是新的,是有挑战意义的。

办完这个案子,靳山离开唐河县,后来,唐河县令外调,给他来了一封信,说:“靳山贤弟,谢谢你的帮助,愚兄外调,实际升官,发财不敢,就是上次那个案子,上面很欣赏,说愚兄处理得好,实际是贤弟帮助的。再次感谢你!贤弟,上次那个玉皇大帝的儿子没过三个月就死了,秦翠花按照判决的内容,找了一个人家,择日出嫁,现在过得很幸福。晋家也还好,解除了痛苦,秦家还经常和晋家来往,经常帮忙,两家的关系比以前更好。这都是贤弟擅长断案,让大家都心满意足有关。愚兄才疏学浅,还希望贤弟继续帮愚兄。如果有事,有了疑难重大复杂的案子,愚兄愚笨解决不了的,还是请贤弟前来相帮,贤弟在此表示感谢。若有闲暇,贤弟不妨到愚兄这里来游玩。”

读完了信,靳山很感动,掉下泪来,总算有了一个好结果。对于晋青莲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读书那么用功,天天思考高中,那其实最伤神,大脑受伤,影响一生,不同于身体受伤,还能痊愈,脑子受伤,很难治愈。他巴不得他们过得好。

这个想法,让他很兴奋,追求这样的审判结果,也是律法的意义所在。他感觉到法律和道德,其实都有一定的关联。这么一想,他的心豁然开朗,马上振作起来。

靳山被一纸调令调到了邓城。

邓城乃富庶,交通要道,物产丰富,人民勤劳。靳山成为邓城县令。

因为会判案,邓城有疑难案子,以前县令至今未破,没办法,旧事重提,旧案重办,要不然,不能赢得老百姓的心。

刚坐定,有人送上一纸诉状,交给靳山,靳山打开一看,竟有这事!前面的县令不支持这个诉讼请求,因为前任说这个没办法支持,原因是尊重死者意愿,要不然,死人从地下出来打人怎么办?理是这个理,可是不太正常。

于是靳山决定彻查此案。

原告名叫王义飞。他是庶出。正房姓张,后来改为王张氏。正房生了女儿,只有一个独女。王义飞的父亲本来指望生一个就行,女儿也是传后人,王张氏也同意,对王家没有生下儿子,心存愧疚,没想到老爷阔达,对她也不怨恨,倒是有不少村里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她生不出儿子,真没本事。她不怕,因为有丈夫的支持,不怕流言蜚语,自然一心一意对丈夫很好。

照顾女儿成长,但是,老俩口对女儿百依百顺,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很是珍视,女儿也感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很高,一般只要开口,就能达到目的,实现梦想。她变得骄傲起来,对父母也有一些大不敬起来。

王老爷夫妻一看这种情况,心里就感觉不太好,因为女儿骄横跋扈,看来要希望女人来守住家业有些困难,于是就想招到一个上门女婿,说不定运气好,可以得到半个儿子,说是上门女婿,实际和儿子差不多,甚至可以改姓,改成王姓,这样更好。

想法很好,果然找了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家里弟兄多,倒插门女婿轮到他来做,也没什么,因为家里兄弟多,经济条件就差一些,找了一个富婆,那当然没问题。王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等王去世,作为女婿和女儿将来可以继承家业的。

这样一想,就豁然开朗,凭自己的女婿的身份,可以少奋斗几十年就能达到富裕的目标。

女儿更加不尊重人,本来指望结了婚会有所改变,会变得好一些,家里不愁吃喝,愁的事是如何得到尊重。这个想法萦绕他多年,让他苦不堪言。

王张氏看到女儿气人,就后悔当时要好好管教,现在很多困难,在树苗时期,就要修剪,免得越来越困难。等定了型,就难以纠正了。

王张氏看看女儿这样子,女婿也不像是半个儿子,倒像是一对索命的,这还让人活吗?果然,王张氏何等样的人,也没办法,结果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