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4章 青天大老爷

唐律凶猛 第4章 青天大老爷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绿肥得罪了县太爷,尹坚本来要打她板子,故意让百姓知道他赏罚分明,刚正不阿,判案公平。绿肥不怕挨打,说了实话,尹坚不生气,反而让绿肥回来说清楚。

绿肥跪下,说:“老爷,民女愿意让婴儿给红瘦。”

“哦,为什么?”尹坚问。

“这个婴儿不是民女的,是因为民女想儿子心切,将来指望儿子养老,就想得到红瘦生的孩子。稳婆王氏本来是一直在红瘦那里的,没有到民女这里来过。”绿肥说。

“果真如此?”尹坚问。

绿肥含着泪点点头。

“好,本官知道了。来啊!”

“有!”众衙役齐声喝道。

“将婴儿给绿肥,绿肥是婴儿的亲生母亲。”尹坚说。

众人愕然,整个场面安静如黎明,掉一根针在地上都听得见。

个个都屏住呼吸,不敢吭声。

“天下父母心之可怜,诸位都清楚。儿和娘的心在一起,儿是娘的心头肉,儿子受伤只有亲娘才心疼,况且锯成两半,更不是人做的事,本官故意试探二位是否真的心疼,绿肥是真心疼,是真正的妈,才会成全儿子给红瘦,免得死亡。诸位,人就是人,不是物件,可以分割,若是亲娘,儿子手上扎一根刺,就很心疼,更何况如此呢?绿肥的表现,诸位都看到了,本官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本官微服私访多日,也调查明白,绿肥人品极佳,从小因家贫,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然后被赌徒舅舅卖给青楼成为风尘烟花女子,实是命苦,不容易得到一子,孩子的爹辜负妇人之心,远走高飞,唯独这儿子给她安慰,所以视为珍宝。没想到遇到红瘦,嫉妒其生子,而自己没有,后半生无望,找男人没人要,自己生不出孩子,就打起了歪心思,这种女人实在可恶,没人同情。着实要打四十大板板子,发配边疆。稳婆不安好心,收受贿赂,见利忘义,铁了心欺诈本官,更为可恶,着实打八十大板,发配边疆。”尹坚说,抽出令签,众衙役领命,执行去了。

众人拍手称快,齐声叫好,然后一一散去。

绿肥刚要离开,尹坚说:“绿肥,且慢,本官这里有纹银三百两,给你,拿去抚养孩子。买块田地,置办房产家具,好生过活去吧!若有困难,可以禀告本官,本官再向朝廷申报予以救济。”

“多谢青天大老爷!小女子今生无能力报答老爷,来生一定做牛做马伺候老爷。儿子若有出息,一定为朝廷效力,做官像老爷一样,做清官,当好人民父母,为人民主持公道,替被冤枉着申冤,为贫穷者提供帮助。”绿肥说。

“你很有才华,可惜命途多舛,老天可怜见。你去吧,安顿好之后,可以禀告本官。”尹坚说。

“多谢老爷!小女子暂时借宿在好友家中,待安排妥当,一定会禀告老爷。”绿肥言道。

“来人,给绿肥安排娇子,送她回去。”尹坚吩咐道。

有人领命去县衙外叫了一顶轿子,让绿肥母子坐上,送回去了。

衙役给了轿夫脚力钱,回来告诉尹坚,尹坚夸他会办事。

众人散去,师爷颤歪歪想要坐下,尹坚说:“师爷,到后堂坐坐喝茶,歇息片刻再下班。”

“好的,老爷!”

“师爷,你最近身体怎样?”尹坚问。

“回老爷,身体不好。”

“师爷觉得今天这案子办的如何?”

“老爷真的是名不虚传,办案真的有理有利有节,办的好,是推翻不了的铁案。可圈可点,令人钦佩。老爷在本县,是百姓之福,苍生之福。”师爷说。

“这不是本官的功劳,这个是一个乡村教书先生的功劳。”尹坚说。

“这话从何说来?教书先生哪里懂案子?只知道之乎者也,搞一些虚的东西还行,哄骗学生父母束脩,手无缚鸡之力,完全无用之人。”师爷说。

“非也!话可不能这样说。”尹坚说,然后他一五一十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这些日子的私访,遇到了卜慧书。

“你是说卜慧书?”

“对。”

“他是落魄书生,全县有名,栖身破庙,那个龙王庙没龙王,不灵,废弃了,他在那里栖身。没有功名,见了县太爷照样得下跪。”师爷说。

“师爷知道他?”

“怎么不知道?”

“你可以知道他聪明么?”

“聪明?哦,不,他很傻,智力大概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水平。不聪明。不过,教书教那些五岁以上八岁以下的孩童尚可,如果超过九岁,他就教不了了。”师爷说。

“不会吧!我见过卜慧书,他的智力水平在师爷之上。当然,他也超过本官的智力水平。就像这起案件,不是卜慧书指点,估计到现在还断不了。师爷,你说神不神奇?”

“这就奇怪了!前不久,他在街上疯疯癫癫,被儿童笑话,人们纷纷关门,咋说变就变呢?连狗见了他都狂吠不止,以为是外星人,或者是外来讨饭的。”

“真是狗眼看人低,卜慧书现在是山鸡变凤凰了,今非昔比,以前也听闻有这个狂妄书生,不参加科举考试,喜欢读书,那些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愚公移山,都在他面前弱爆,啥都不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真正的有功夫的就是他,这个卜慧书,可不一般,看他那样子,你就知道了。”尹坚说。

“老爷说的极是!小人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师爷这位置,老朽也要腾让出来,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老朽想告老还乡,不知老爷意下如何?”师爷说。

尹坚心想,师爷想退休,当然可以,不过,在退休之前,为了不让他发牢骚,最好让他推荐一名接替他的人,这样,是他推荐的,自然怨不得我,也就不会告状,惹一些麻烦。

“师爷,本官同意告老还乡,不过,有一事相求,如果答应,本官一定感激不尽。”尹坚说。

“老爷但说无妨,只要用得着老朽的地方,尽管开口并不妨碍。老朽虽然老矣,不过,还可以做好最后一件事。做多了,不行,完不成,做一件事没问题。”师爷说。

“师爷,本官准你告老还乡,你的位置需要有人来补上,要不然,本地案件如何来审判?本地的百姓如何能从本官这里得到帮助?师爷一走,留下空缺如何填补?还望师爷明示。”

“老朽觉得二女夺儿案,也算是奇案了,这个案子算是老爷的功劳,老爷谦虚,说受到了疯书生的点拨。老朽不服,想要亲自见见疯书生,如果正如老爷所说,那么,老朽情愿让出这个位置,老朽还乡,身在野,心在朝,有这样的神人相助,老朽也放心了。不知老爷准许与否?”师爷说。

“好,本官就答应你,这书生在镜湖张各庄和李各村之间的学堂,那里有独门独院,门前有一块田,门口有一棵野杏树。”尹坚说。

“那老朽这就去了,晚点回来亲自禀告老爷。”师爷说。

“去吧,等等。”尹坚说。

师爷停住,尹坚掏出二两银子,交给师爷,说:“这是路上雇车或者雇轿子的钱,师爷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跋涉。回来之后,如果不够,但讲无妨,本官给你报销差旅费。”

师爷泪眼婆娑,看着尹坚说:“不是老朽年迈,不能给老爷出谋划策,不能鞍前马后伺候老爷,就不必去看卜慧书了,一定是老朽继续为老爷服务,只是年龄不饶人啊!老爷是好人,真是千年难遇。老爷定有安邦定国之才,有求贤若渴之心,真是好官,当今青天。”

“休要这么说,本官克己奉公,安身立命,做好本职工作,并无其他才能,师爷夸奖,还望收回过誉之词。本官定会发奋图强,一定为这里百姓谋福祉。师爷快去快回。本官静候佳音。”尹坚说。

“一是一,二是二,老朽并未有过誉之词。时辰不早,老朽赶路要紧。老朽去了。”师爷说着,接了银子,转身就走,这一次动作很快,像是恢复了青春活力。

果然,师爷在衙门口就拦了轿子,告诉了轿夫要去的地方,轿夫一听就明白,那地方好找。

“老人家,看你从县衙出来,是告状呢还是被告了呢?”轿夫问。

“少废话,走你的路。”

“哎,老人家,你可别生气啊!我只是好奇,这么大年纪到县衙里干啥?那里可不是好玩的地方。没事跑县衙干啥?”轿夫问。

“没事就不能来吗?”

“不是不能,告状或者被告了,就一定要来。”轿夫说。

“我不告状,也没人告我,就不能来了吗?”师爷说。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老人家没事在家享清福不好吗?衙门可不好玩,里面不是冤枉人,就是打人杀人,要么刺配人到远处,可恐怖了。”轿夫说。

“我不是好好的?你说这话,小心差役抓你进去坐牢。属于诽谤朝廷。”

“罪过罪过,打嘴打嘴,说错了,说错了,老人家,我看您好好的,没事。”

“那就好,我去县衙肯定有事,没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没事偏要上县衙。”师爷说。

“难道老人家住在县衙不成?”

“不是,我不住那里,我在别处,也不是今天要去的地方。”师爷说。

“那就好!老人家要去拜访什么人?”

“你咋这么多废话?这是你打听的事吗?”师爷问。

“只是好奇。”

“那就满足你的好奇心,我去找一个教书先生。”师爷说。

“我就猜到是去找他。”

“你咋猜到的?”

“那里住着一个疯子,穷鬼,就是认得几个字,比我们抬轿子的强。我们将‘一’认作扁担。嘿嘿嘿。”轿夫笑着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啥?啥?啥?”

“算了。赶紧赶路。”

“放心吧,老人家,日落之前一定能赶到。”

“啥?天黑了如何处理?务必快点。”师爷催促道。

“放心,那个疯子待人很好,有吃有住的,老人家去他家,疯子一定会好好款待。”轿夫说。

“不管咋说,早点去总不会错。”

“好,听说那个书呆子最近有些异常了。”轿夫说。

“怎么异常?是变正常了还是变得更疯了?”师爷问。

“不疯了,变得比正常人还聪明几分。”轿夫说。

“是吗?是怎么回事?”师爷追问。

“都在说这件事。就是县太爷微服私访,见过了那个书生。结果,县太爷回去判案,竟然赢得众人喝彩,交口称赞。”轿夫说。

“那是县太爷英明,聪明又有智慧。”师爷说,其实师爷心里也清楚,因为县太爷尹坚已经明确告诉是那个书呆子卜慧书的建议,师爷为了维护县太爷的面子,就说是县太爷天资聪慧自己想出来的判案的方法。

“县太爷是聪明,微服私访,竟然想出来这个办法。经过这段时间,总算破案。看来,我们的父母官真的称职。”轿夫说。

“你真会说话,看来,你们都需要青天大老爷。快到了吗?”师爷问。

“前面就是,拐个弯就到了。老人家是让我们等呢还是不等?我看天色还早。”轿夫问。

“暂时等一等,学堂之内,怎能安歇?拜访结束立马折返回来。”师爷说。

“好!师爷且去,这就到了,我们二人在外等。”轿夫说着,停下来轿子。

轿夫掀开帘子,师爷低头从轿子里走出来,轿夫放低抬杠,师爷跨过杠子,然后拾阶而上,轻叩柴扉,学生已经放学回家,学堂院子果然清静无声,偶尔有一两声喜鹊聒噪两声,纵身一跃,展翅飞远。

有人叩门,屋内传出朗朗读书声,这是成年人的声音,不是孩子的童音,听到叩门,读书声停止,静了一会儿,有人走出来,一看,这人身着灰白长衫,面目清秀,两道剑眉,眼如点漆,鼻梁中正,口阔唇红,些许胡须飘逸,印堂发亮,发如黑瀑,油光可鉴。

正是卜慧书。他出门抬头一看,柴扉门处站立一老者,顿时呆立一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