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31章 王三娘蒙冤

唐律凶猛 第31章 王三娘蒙冤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尹坚屡建奇功,破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多宗,圣上龙心大悦,破格提供他去了京城大理寺,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大案要案难案。当然,尹坚当然带着卜慧书一同前往任职,卜慧书即便再不愿意,也没办法,因为他要知恩图报,报答尹坚的知遇之恩。

一日早朝,大理寺报,大理寺卿言道:“吾皇万岁,近日,接到一案,案发地点在襄阳老河口,无法破解。”

皇上言道:“大理寺卿,着尔三日之内必须破案,否则摘帽子,腾位置。”

大理寺卿只有点头称是,额头冷汗直冒,身上也已经湿透。

皇上圣谕,不破案,就腾位置,让有能力的来坐。这道圣谕谁敢马虎?于是马不停蹄,日夜操劳,仍然无解,案子毫无进展。

三日期限已经到,看来大限已到,开始于案子,终结于案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是没话可说,只有卷铺盖走人,皇上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谁都不敢违反。只有腾位置,皇上问谁能胜任大理寺卿一职?有人建议起用襄阳的尹坚县令。

皇上引起兴趣,连忙问:“小小县令,直接到大理寺卿,是不是上升太快?”

有大臣进言道:“陛下,尹坚办案神奇又迅速。破获不少疑难案件,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他的师爷也是一位奇人,十有**都是出自他的手,尹坚擅长使用人才,这样的人,正是皇上需要的,有利于皇上治理朝政,帮助皇上统治江山。对于化解矛盾,稳定民心,让百姓感受到皇上的体恤之心,对皇上感恩戴德,都是很好的。大理寺卿本来就是最高司法机关的负责人,对皇上负责,就是对百姓负责,百姓拥戴皇上,就体现在服从大理寺的裁判方面,大理寺破案神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都是为了皇上的权威。只有办好了案子,百姓感到公平正义,陛下才可以高枕无忧啊。”

“说得好。那就先试试吧。如果不行,再降级处理。”皇上言道。

就这样,圣旨下到襄阳,尹坚诚惶诚恐,跪接了圣旨,择日进京。

尹坚告诉了卜慧书要进京赴任的事,卜莞尔一笑,言道:“恭喜老爷,晚生早知有这一天。”

“为什么这样说?”尹坚问。

“这是天注定的事。”

“为什么这样说?”

“人的命,天注定,无法抗争。掐指算来,到时候了,从县令到大理寺卿,何止升了三级?恭喜老爷,到了任上,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大理寺审理的都是全国疑难重大复杂的案件,现任的大理寺卿已经无法胜任该职,好在皇上不糊涂,选择能干的人去做,对维护朝廷尊严皇上脸面来说,是很好的决定,很有智慧。”卜慧书言道。

“到了任上,还是需要贤弟多多帮忙。圣旨已下,不能不遵守,只有硬着头皮去赴任,如果做不好,掉下来,那才丢人现眼。还好有贤弟帮忙,一定不会落到如此地步!期待贤弟帮助为兄一把。”尹坚言道。

尹坚知道朝廷里面人心复杂,伴君如伴虎,在大理寺任职,而且是关键职位,就难免和皇上经常接触,一句话说的不好听,就可能造成脑袋搬家的后果,真的是在赌命,最好是不去那里。

可是时势造英雄,朝中无人,没办法,只有勉为其难,好在有卜慧书支持,就不必担心,他现在称呼卜慧书为贤弟,就是这个意思,没有他帮助,寸步难行。要知道,案子发生的时候,他不在现场,要是还原整个作案过程,必须要有头脑才行。没有智慧,无法破案,搞不好,就会被皇上处罚。皇上不处罚,也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大臣进行攻击,他的小命就难保了。

说走就走,尹坚有家眷,卜慧书只有一个书童银虎,就是书特别多。大部分书都看过,他就将书寄放在襄阳书坊,给了书坊一些钱作为保管费,他就放心地进京。当然,他到了京城肯定会添置新的书籍。他唯独对书籍感兴趣,其他的都不感兴趣。

因为书籍可以帮助他破案,给他不少灵感,更重要的,是他指头上的银指环,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帮助他破解疑难案件。这个秘密只有他知道,任何人都不知道,还有天知道。

尹坚到了任上,看案卷,来自襄阳老河口的案子。

王三娘是王三的妻子,人都称呼她“王三娘”。

最近王三娘被羁押在监牢里,罪名是她涉嫌谋害亲夫。

但是,卷宗反应,王三娘对她丈夫很好,相敬如宾,恩恩爱爱,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他俩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正经的门当户对人家,没有起起伏伏的爱情波折,平淡无奇,可是一帆风顺,没有大恩大爱,也没有大仇大恨,二人生下一儿一女,乖巧可爱,伶俐又聪明,人见人爱。

王三在外经商贩枣子,和另一个人搭伴而行,另一个也是同乡但不同村,将本地的梨子带到外地去换回当地的枣子,互通有无,赚点差价,小家庭日子过得不算富得流油,也算是小康之家,有衣有食,温饱没问题。房子是自己的房子,不是租来的,也不用担心出房租或者还买房子的外债,赚点钱,可以维持家用,略有结余,如果不是这案子,本来可以过着一生无奇和和顺顺平平安安的日子就够了。

案卷显示,案发当天,老河口仙人渡村王三和另一个黄家湾村的黄二郎,准备去南阳老龙洞进货,买一些枣子等干货到老河口贩卖。都是现金交易。因为南阳老龙洞当地不收银票,只收现金。

王三和黄二郎共同出资,在仙人渡渡口租了一条船。

这条船在南阳和襄阳两地跑运输,载客人往返,从中赚取运费旅费。

二人约定时间,拂晓时分到码头碰头,一起出发。

当日,天蒙蒙亮的时候,黄二郎就赶到了码头,码头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走近客船,从里面传出绵绵悠长的鼾声,忽大忽小,忽长忽短,很有节奏,也可能在梦中漂流,水流一样,有时急促,有时缓慢。

“船家,船家!”黄二郎叫道,他只看到了船家,没看到旁人,他心生疑惑,平时碰头,王三从不迟到,他也总是讨厌迟到的人。经过几次较量,黄二郎慢慢改变了不少,以前做事拖沓磨磨蹭蹭,经过王三的修理和教训,现在变得守时了,本来指望见了王三得到表扬一番,不成想王三不见了。

“这个王三,平时总是说我,这次该轮到我来说他了!”黄二郎喃喃自语道。

“啥事?客官?”船夫问道。

船夫姓甄单字一个雄。

“甄老板,王三郎来了吗?”

“没来。也是,平时很积极,有事的时候倒不急了。”甄雄言道,然后,他揉了揉眼睛,伸了一个懒腰。

黄二郎心想,要去找王三,不走岔道还好,一旦走岔道,他来了,又要等我,干脆我不动,说不定他快到了,他是一个很守时的人。一定不会言而无信的。和他打了十几年的交道,这点脾气性格还是知道的。他善良、热情、慷慨,遇到困难,只要开口,他一定会帮助解决,哪怕自己没钱来帮助,也会去找别人借钱来帮助。

等一会儿吧,说不定马上就出现。

再等,等到太阳升起来,很高很高了,还不见王三点影子。黄二郎有些不耐烦了,心里烦躁,一阵一阵发毛,想要发脾气,如果王三郎来了,一定好好说一顿,气死人了!

这样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黄二郎对甄雄说:“甄老板,麻烦你去叫一下他,可能和他老婆如胶似漆了,真是没出息。”

“好的,客官,他和他老婆关系很好吧?”甄雄问道。

“好的没话说,特别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外做生意,打了喷嚏,他就说他老婆想他了,他俩的感情没得说,让人羡慕嫉妒恨。”黄二郎言道。

“好的,那我现在就去找他,他不来,这船还真走不了。”甄雄言道。

“去吧,去吧,我在这里等候,甄老板对仙人渡这一块比较熟悉,一定能找到他,如果找不到,说不定他就来到船上了,甄老板快去快回,不必害怕,我不会霸占你的船,我不会开船,就是霸占了,也没办法开走。”黄二郎言道。

甄雄一听,呵呵一笑,十分淡定。像是这船只认得他一人,其他人都干气死,也奈何不了这艘船。

甄雄信心满满,离开渡口,前往王三家。

“甄老板,快去快回,找到王三后马上回来,找不到也回来。记住——”黄二郎在后面扯着脖子喊道。

“知道了。”甄雄回答道。

甄雄对这一带比较熟悉,七弯八拐就到了王三的家。

王三家在村西头,有院子,全是竹篱笆扎起来,有一道柴门虚掩着。

“三娘,三娘,三娘,三娘开门啊!三娘,开门,快开门!三娘——”甄雄扯着嗓子使劲儿喊着。

王三娘打开门,惊讶地问:“你是谁啊?来我家干什么?”

“我,我是开船的船家,我姓甄,名叫甄雄。在仙人渡码头做行船的生意。前几日,我接到了一单生意,从襄阳到南阳,雇船的刚好就是黄二郎,还有就是王三郎。黄二郎已经到了,在船上等王三郎,左等右等不见来,我们等的烦躁得很,就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甄雄言道。

“什么?王三鸡叫三遍的时候就起来忙活了,太阳还没出来,星星还没退去,就已经出来家门。为什么现在日上三竿还没到仙人渡码头?是不是搞错了?”王三娘问。

“是的,三娘,他现在还没上船呢?去哪里了呢?真的急死人了!”甄雄言道,他左顾右盼,眼神游移不定,看看三娘的反应,又看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在偷看。

他看到邻居有几个探头探脑的,可能在偷听,就提高嗓门说:“三娘,不要着急,肯定能找到,说不定因为处理别的急事,晚一点去码头,还有可能我们走岔了路,错过了,我来的时候,他刚好去,我再去码头船上看看,说不定上了船。”

“那敢情好,船老大,你去看看吧。我再周围找找看。”王三娘言道。

甄雄回到了码头,老远就看见黄二郎正在船上到处张望,黄二郎看见甄雄,问:“怎么样?找到了吗?”

“我还想问你呢?王三是否到了船上?”甄雄问道。

“你开玩笑吧!如果王三在船上,我们早就喝上酒了,还需要我在这里傻傻等待吗?”黄二郎言道。

“那怎么办?这可不是小事,一个大活人凭空消失,难道被鬼神俘虏去了?或者被野兽吞吃了?就是遇到老虎豹子或豺狼,也应该有痕迹可寻啊!”甄雄言道。

“是的,我们再去找一找吧,可能就在附近。”黄二郎言道。

甄雄同意,二人分头去寻找,结果找了半天,一无所获,连个人毛都没见。

黄二郎一看这种情形,心立马慌乱,他想搞不好要吃官司,与其被动,不如主动,说不定可以洗涮嫌疑,成为清白之身。

黄二郎报到县衙,在老河口县衙,县令一听,有些慌张,这可是无头案,也就是说无处查找。又是人命案子,自然不敢马虎,但无处查找,自然怀疑到王三娘头上。县令心想,肯定是王三娘利用她丈夫外出经商贩卖红枣的时候,和奸夫勾搭上,然后为了达到长期做夫妻的目的,就用非常手段,将王三凭空消失,不在世上存在,至于在什么地方遇害,需要严刑拷打才能知道实情。

于是,老河口的县令命捕快抓住王三娘,对王三娘连夜审理,想要从王三娘口中得知王三的下落。

可惜没有问出什么,王三娘口口声声说不知道王三点下落,要是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实际情况她不知道,如果强迫作证,未免让人怀疑,案子审理的就是不对,那就麻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