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172章 媒婆牵红线

唐律凶猛 第172章 媒婆牵红线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跪在公堂上。

“说,你是咋想到这个方法来搞钱的?”

唐律问:“启禀老爷,小的不是富户,实在是骗点钱用。”

“还算老实,免得皮肉受苦!说,你是怎样骗的?”唐律问。

“大人,小的在其他地方均采取这个方法,就是拿着两锭银元宝给当铺,然后,拿着十万钱逃跑。这次是小的失算。本来打算骗走十万钱走人就算了,都走到谷城边界了,突然得知老板的当铺出事了,小的就有了想法。”他说。

“什么想法?”唐律问。

“就是想拿走那十万钱。小的心想,抵押物丢了,老板肯定要照价赔偿,小的的两个银元宝价值二十万钱,现在拿到十万钱,还有十万钱,手里有当票,就不怕老板赖账。因为老板的当铺是百年老字号,名誉就是生命,应该很容易拿走十万钱,信誉是无价之宝,做生意就靠信誉,人无信则不立。这就是底线。”

“你还有底线?”

“不是,大人,小的是说老板有底线,靠的是信誉,正因为如此,小的就去领赔款,那样,如果成功,可以拿走二十万钱。这样,可以到另一个地方,必然新野,又可以开始表演,又有钱赚了。”

“哦哦,原来你有这个想法,看来,你对典当行业很有研究啊!”

“多谢大人抬举,实际上是小的的不对,低估了大人的能力,如果知道大人这么厉害,小的也就不会回来,不会心存侥幸心理,不再贪图那十万钱。小的真的贪心,真不应该。不该来拿钱,这个钱真的不该拿,一拿就出问题。也拿不到,没想到这是一个坑。小的早就料到会有坑,没想到这个坑这么奇妙。”他说。

“这个坑不挖好,你也不会往里跳。你想错了!拿走了钱,还想要更多。如果你不贪,就不会落网。”唐律说。

“可不是么!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是不贪,见好就收,拿到十万钱就好了。现在弄得满盘皆输。小的认罪认罚,请大人处罚小的吧!”他说。

“这个很简单,你呢,自投罗网,也主动坦白了所犯罪行,认罪,又认罚,本官就判决你将十万钱退还给当铺老板,假元宝没收销毁,免得又被你拿去骗人,另外,打三十大板,以示警戒,告诉那些想要以身试法的,悬崖勒马,免得走你的老路。”唐律说。

“多谢大人开恩!小的以后再也不敢骗人了,多谢大人指点,小的深深受益。”他说。

“你挨打之后,有半个月估计动不了,需要请人照顾你,本官就不为你安排谁照顾你,本官不没收你以前的赃款,你可以将赃款用来雇人照顾你,如果你良心发现,愿意退还赃款,当然可以退还,也受法律保护。本事就退堂吧!你签完字,接受完惩罚,就可以离开。万一走不动路,就雇人帮你吧。”唐律说。

“多谢大人这么体贴,小的挨打也是心甘情愿的了。”他说。

然后依法惩罚了他,他含恨而无怨。唐律干的这事,很漂亮,一时传为佳话。

老板失而复得十万钱,十分高兴,要给县衙一点钱表示感谢,被唐律严词拒绝,说:“你要是先陷害本官,就送,要是希望本官继续在此地为县令,就收回去,免得本官受到不白之冤。”

唐律说的是前谷城县县令,这个家伙正因为太贪婪,结果弄的凄惨的下场。这个风气从唐律这里要去除,免得以后的谷城百姓还是要受苦。

唐律解决这个案子,突然有人提到一件蹊跷事,就是一个儿子杀父亲的事。这个让唐律感到不能理解,也不能相信,一般来说,谷城县官场比较混乱,不讲规矩,乌烟瘴气,可是民间还是民风淳朴,人民善良,不会做坏事,听了这样的家庭悲剧,心里还是不舒服,十分堵得慌。

死者名叫席自利,是一名商人,生在谷城,早年跑襄阳、老河口、枣阳、新野等地做生意,积攒了一些钱。谁料想妻子在孩子两岁左右就死了。

席自利的儿子名叫席夏东,就是在夏天生的,也在谷城,不过,生下的时候,东方已经亮了,看到太阳在东边,马上就要日出,席自利就给儿子取名席夏东。一看名字,就知道夏天出生,出生地在东边,顾名思义,就一目了然。

席自利要做生意,带着年幼的儿子真的不方便。

有媒婆上门。

“席自利,你说你需要一个照顾孩子的女人?”

“是的。”

“是不是找一个老妈子?”

“如果老妈子能照顾好席夏东,当然没问题。”

“那什么时候开始?”

“当然越快越好,我马上就要出门进货了。”席自利说。

“不如这样,你呢,现在还年轻,如果一直找老人来照顾孩子,孩子以后就会越来越像老人,包括言谈举止什么的,都不像是同龄人那样的,可能他会自卑,这个你明白吧?”

“明白。”

“如果你同意,我就去提亲。”

“提亲?什么人?我见过没有?如果没见过,那长得好还是不好,不会是嫁不出去的人吧?”席自利问。

“瞧您说的,要提亲也是黄花闺女,就是邻村卖豆腐的窦福喜家。窦福喜老实巴交,生了七个女儿,这个是最小的女儿,因为家贫,你有钱就是没人,他家有人就是没钱,刚好,你找一个黄花闺女,懂得吃苦,又心地善良,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寻呢?”媒婆说。

“那敢情好!就是需要找心地善良的,只要对我的儿子席夏东好就行,黄花闺女只是证明她婚前贞洁而已,只要品行好,其他都次要。人家都说亲妈好,后妈坏,这个是规律,一般都会这样,要是后妈对不是亲生的孩子好,天下难寻。”席自利说。

“是的,现在的人都自私自利,你放心,窦七儿乖巧伶俐,能干,会说,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你安心做生意,她料理你的家没问题。放心去赚钱,不要担心后院会咋地。窦七儿一定会让你满意,如果你同意,我就去提亲。”媒婆说。

“先别,我打听打听后再说,我再说一遍,我是找一个对孩子好的,如果不好,宁可不娶,如果娶了,生了她自己的孩子,对我的孩子不好,我也就不想娶妻,因为这个对孩子不公平。也对孩子死去的娘不公平。所以,这事不难仓促,要从长计议,免得后悔莫及。”席自利说。

“我明白,但是,孩子需要照顾,你需要赚钱,这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怎么能从长计议呢?我劝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要快刀斩乱麻,窦七儿真不错,晚了,人家找好了人家,你就没份了。再说,人家是头婚,给你算是填房,不是因为家里穷,估计她也不会答应嫁给你。还需要我这个媒婆嘴去撮合,窦福喜为人老实,辛苦大半生,也没什么嫁妆,这谢媒钱估计还是得您来拿才行,窦福喜那里是没钱的,我很清楚。您就等好消息,如果同意,我这就去提,您准备迎娶她进门就行。”媒婆说。

“那好吧!事成之后,一定重谢!”席自利说。

“谢不谢倒无所谓,主要看孩子席夏东需要照顾,孩子可怜,这么小就没了娘,我可是真有体会。我也是从小没了娘,俺爹拉扯俺长大,太辛苦了,看到人家都有娘,唯独我没有,心里不是个味儿啊!”媒婆说。

“原来如此!是的,前娘后母的孩子,真的可怜。我的儿子席夏东就是这样的情况,不管怎样,还是那话,一定要找个善良的人。穷点不可怕,穷了可以挣钱,人良心坏了就算完了,你不要给找来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就行,只要好好带带孩子,让孩子安全长大,其他都次要,不必过多考虑。”席自利说。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我说成的一对对一双双,都成功了,没有谁不满意的,你这门亲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保证成功。”媒婆说。

“那好,这里是十两银子,先给你当作跑腿的辛苦费,看对方要多少彩礼,我好准备。”

“多了,多了,一两白银就够了,那好,我全收了,以后事成之后,不再要谢媒钱,这个钱就是谢媒钱。”媒婆说。

说完,媒婆喜滋滋地走了,立马去到窦福喜家。

“窦大哥!好事来了,好事来了!”媒婆一边走,一边说,看到窦福喜正在磨黄豆,

“什么好事?”窦福喜问,手里的活儿也没停,他知道,一旦停下,就会有损失,每一分钟每一时刻都很重要。

“就是上次你托我帮窦七儿找人家的事,你给忘了?”媒婆问。

“哦,是的,没忘,是哪家的?”窦福喜问,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着媒婆。

“就是席庄的席自利。”

“他?”

“怎么?你认识?”

“认识,他是收山货到山外卖,从外面带回这里需要的货的,谁都认识,我走街串户卖豆腐的时候,也见过他。”窦福喜说。

“他这个人很忠厚老实,你将女儿嫁过去,一定不会吃亏。去了就当家。这是好事。去了过了一年半载,有了孩子,就是女主人,内外都当家,那份家产不都是姓窦了吗?”媒婆说。

窦福喜听了,高兴坏了,笑眯眯地说:“你看,怪不得媒婆就靠一张嘴呢?还真说对了,你就是一张嘴值钱。将死的说成活的,不过,他家是有钱,我知道的,他做一次生意,比我磨一年豆腐都赚得多,这个家伙有经济头脑。十里八乡都难找,我说我咋老是穷呢,原来是这儿不灵活。”

他说笑着,拍了拍脑袋。

“是的,聪明是男人的本钱,做生意就靠脑瓜子灵光,你家老七嫁过去亏不了,将来生了孩子绝对聪明。比你前面六个姑娘生的孩子都更聪明。这个话,我说了,放在这里,你记住,看看到时候是不是应验,看我说的到底对不对。”媒婆说。

“当然,我知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都是天生就会的,后天不管再努力,也是白搭。你看那些富人,不咋劳动,反而越来越富,那些穷人,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结果还是穷。这样好,将我女儿嫁过去,也可以搭点富人的仙气,说不定会带来福气。影响我那六个女儿个个都发财。”窦福喜说。

“本来就是,这个世界贫富分化十分严重,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像是天注定,但是,还是要注意抓住机会,像我做媒这些年,促成了不少好事,就相信命,有的人看起来很幸福,实际上很痛苦,有的人看起来平淡无奇,却非常幸福,幸福其实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自己去体会和品尝的。生活本来就这样,不加粉饰,还原本真,不会受骗,也就没有失落。”媒婆说。

“想不到你经历这么多,我十分佩服。”

“用不着佩服,其实很多人都在努力地活着,是谁能了解爱,谁能享受幸福快乐满足的时光?都是因人的心态来决定。”媒婆说。

“你看,我生了七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想要儿子,结果还是没有,这就是命,如果有了儿子,我可以教儿子磨豆腐。因为儿子有力气,可以延续我窦家的香火,谁知道,上天不给我儿子,我只有认命。”窦福喜说。

“你不要悲叹命运的不公。其实,上天给了你最好的,没有儿子的想要儿子,有了儿子的想要女儿,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袄,儿子粗心大意,不懂得照顾老父母,要说女儿是福气,儿子是名气。还是要福气,接点地气才对。不能好高骛远,最终吃哑巴亏。”媒婆说。

“你这样说,我就安心多了,舒服多了,看来,女儿也是传后人,七个女婿,也可以,人家说女婿是半个儿,七个女婿就是三个半儿子,值得,值得!没啥见不得人的,女婿好,比儿子都强。我认这个理。”窦福喜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