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160章 保命大力士

唐律凶猛 第160章 保命大力士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律安排将黄金熔化,然后铸造成和黄土块差不多大小的马蹄金,还没铸成一半,一称重,竟然超过三百斤。

他立马明白过来,众人还不理解。

唐律说:“相同数量的黄土块,马蹄金一百五十块就已经超过了三百块黄土块的重量,这里是三百块黄土块,如果全是马蹄金,想想看,怎样能抬过来?势必要查一查,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神力的人,本官倒想要见识见识。只不过,恐怕这样的大力士,全天下都没一个吧!”

李力在场帮忙,他对唐律早就是膜拜了,这次见到真人,也算是一饱眼福,再加上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无价之宝。

“唐大人,这个道理谁都懂,只是没想到用这个方法,这是犯罪过程还原试验吗?”李力说。

“是的,犯罪现场和犯罪场景很重要,可以真实了解犯罪嫌疑人当时的心态。有什么动机,要达到什么目的。”唐律说。

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唐律办案,也不禁止大家,谁都可以来看,可以提意见,这样,方便及时找到犯罪嫌疑人。

只要对案子侦破有帮助,不管是什么人,他都欢迎。

“靳大人,当时将马蹄金送到县衙的是什么人?哦,不,严格来说,将陶罐送到县衙的是什么人?”唐律问。

“是两个人,据说是当地的大力士。”靳山言道。

“那两个人现在在哪里?平时靠什么维持生计?”唐律进一步问。

“靳大人,那两个人现在在哪里?”唐律看到靳山没有回答,又补充问道。

“他俩就是当地的农民,以种地为生,因力气大,常常打短工,帮别人的忙。也收点好处,贴补家用。因为常年给人下力气,名声在外,遇到需要下大力气的活儿,自己做不了,牛马也不方便的情况下,就找他俩来,准成!一定会手到擒来,非常便捷。”靳山言道。

大力气的人少,帮忙抬东西,也说得过去,怎么和马蹄金有关呢 ?

“那这两名大力士需要抓捕归案。本官要看看他俩到底有多大力气。”唐律说。

“唐大人,这两名是普通农民,他们帮忙太马蹄金,分文未取,就会这样抓他们是不是说不过去?”靳山问道。

“靳大人,你在办理案件的时候,是不是对农民特别照顾?”

“不是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过,因为农民太多,吃的苦也多,本官也是农民的孩子,考取功名,就是要当官,当清官,为老百姓主持公道,特别是农民,更需要得到公平和公正。所以,办理每一件案子都十分小心,尽量不让农民吃亏,得到公平对待。”靳山说。

“不是,有的农民是刁民,难道你也包庇吗?”唐律问。

“唐大人,不是,对待刁民,只要犯法,本官也是严惩不贷毫不留情的。”

“那就好!你看看,现在的刁民多吗?”

“多!说实话,对待刁民,要恩威并重,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因为这些刁民一旦得势,就很嚣张,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如果失势,就彻底完蛋,破罐子破摔,鱼死网破,成亡命之徒。”

“那么,农民中有刁民,这是不是事实?”

“没错,是有。”

“好,有了这个印象,那么,靳大人,那么,请想一想那抬马蹄金的了两个大力士,他俩来抬陶罐,知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吧?如果知道,就不安全了。”

“唐大人,下官认为,可能就是他们调包,就是说,他们将陶罐里的马蹄金给换了,换成了黄土块,然后抬进县衙。”

“没错,就是他们调的包,在县衙里的陶罐里,装的已经是黄土块,靳大人还不知道,还将一陶罐的黄土块带回家,还高兴不知其可。遇到这事,普通人都会兴奋的睡不着了,靳大人想必想到身上的责任,也有睡不着的可能吧?”唐律问。

“是的,唐大人,下官还真的睡不着,想想可笑,当晚守着一罐子的黄土疙瘩竟然夜不能寐,要是知道是黄土疙瘩,也就不会睡不着。”靳山说。

“也不一定,如果知道马蹄金变成黄土疙瘩,靳大人更是睡不着了,估计当晚就要派人去捉拿窃贼,只是当时没有发现,想想看,如果当时就发现,会不会有这么大的动静让人饱受折磨。”唐律说。

“是的,唐大人所说极是。好在现在已经查明了谁是罪犯,算是大功告成了。”

“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一定能抓住他俩吗?”唐律问。

“别的不敢保证,这俩货一定能抓住。唐大人,不要怀疑,一定能抓住。”靳山再三再四强调,像是胜券在握。

“靳大人为什么这么自信?”

“因为农民离不开土地,大力士农民就算窃取了马蹄金,也不敢用,甚至不敢拿出来给人看,也不敢去换钱,因为农民一代又一代养成习惯,害怕法律的权威,担心被杀头,不义之财不能见光,见光就死。加上,他们父母都在,长期以来忠孝思想,让他们不敢离开故土,也有娶妻生子的想法,也胆小怕事,但系到了外地会被当地人欺负,事实上,会被欺负,就像本地人生来就有一种优越感一样,一定会欺负外地人,哪怕外地人没有犯错,也要惩罚进行欺负,他们都清楚到了外地不好混,也就不敢随便离开,所以,本官很有信心能抓到他。”靳山说。

“明白了,大人看来还是很懂人心。”唐律说。

“作为当地老百姓的父母官,一些人的心理还是要懂,要不然,就不好管理,也不好审判案件。不知道唐大人是否明白这个道理?”靳山问。

“当然,靳大人看得透彻,的确如此。说得对!”

“这些所谓的大力士,有了力气,拜上天所赐,可惜没有头脑,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的人生,要知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没有幸福感的,当然,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幸福,别人活的痛苦,他们自得其乐,精神上非常满足。实际上思想上非常贫穷,他们不知道,还在笑话别人。没有的就想要有,等有了又不好好珍惜,浪费严重,看见别人有,就心生嫉妒,恨不得想据为己有。就像这马蹄金,本来不是他们的,他们偏要调包,有了这个想法,就采取了行动,没有考虑到后果,这样,就给本官造成不少困扰,弄得沸沸扬扬,还没有一个结果,好在唐大人明察秋毫,一下子就抓住了案件的关键,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靳山说。

“靳大人办案非常厉害,只是一沾上金钱就糊涂,所以说,财迷心窍,当然,靳大人清正廉洁有目共睹,不是贪官,只是管理了一晚上一陶罐的马蹄金,哦,一罐子黄土块,就迷失了方向,心里就没数了。这个事放在任何人身上,就会有问题,要是放在贪官身上,这事就推了干净,不会继续纠缠,因为贪官有的是钱,他会真的将黄土块倒掉,放进真的马蹄金,因为贪官贪的钱比一陶罐马蹄金要多得多,不能因小失大,不会让自己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因为大人清正廉洁,也就不怕查,所以也就不怕张扬,越张扬,对真正的窃贼约有威慑力。为什么很多小偷都喜欢去贪官家里行窃呢?因为贪官丢了金钱不敢声张,只有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下去。实际上自己贴补不少。小偷得了钱财,基本不用担心被收回去,因为贪官到处都有,很容易能够找到贪官。通过贪官办案子,效果真不错。靳大人不妨试试。”唐律说。

“不管别人,管自己就行,做到问心无愧,人不懂知识没事,不讲良心可不行,人活几十年,不要整天想着作恶,倒要行善,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坏事?不如潜心做好事,这才是正路。可是,当下世上坏人太多,好人太少,一不小心,就容易沦陷。不是不想做好事,是没有做好事的环境。好人很难生存。本官不是标榜多么好,最起码不想同流合污,这就得罪了某些人。本官完全按照良心办事,因为很多人不讲良心,结果本官就得罪了他们,这次马蹄金被掉包,大概率就是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平时对本官有意见的,就借题发挥,趁机对本官进行中伤,好报仇,哪怕没有仇恨的也要这样做。这个就叫本官不能理解。可是,不能理解也要学会适应。因为不少时候,本官都是一人难敌四手,敌人势力强大,要想独善其身,还是要付出努力。”靳山说。

“没错,靳大人做得很好!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暗潮汹涌。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漩涡,不能自拔也不能自救。靳大人在基层,看起来天高皇帝远,像是自由人,实际不是,因为靳大人一直是朝廷命官,无时无刻不在为朝廷效命,靳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朝廷,是天子在基层的代言人,说话都是很有分量的。不过,大人要是真要作让上面欣赏的,估计还很难。因为上面喜欢的人,不是大人这样的类型的。不知道的,看起来风风光光,令人羡慕,知道的,知道那是火坑,或者说伴君如伴虎,就不会去,大人的决定很英明。”唐律说。

“这个案子已经明了了,本官派人去捉拿两名大力士,请大人来审理。”靳山说。

“哦,不,靳大人,本官只是来协助办案。其实不是来主办的,如今案子已经破了,如果大力士诚如靳大人所说,抓获不成问题,审判也顺理成章。这次任务,本官也就完成,可以给上面交差了。”唐律说。

“嗯嗯,大人来督办,深感荣幸!”

“好,快去拿人吧!”

“来人,速将抬金之人捉来!”靳山吩咐道,扔出令签,捕快领签而去。

捕快动作真快,就像靳山所说的那样,两个大力士农夫被捉来,然后见面就是一顿捣蒜式磕头,头破血流,大力士就是猛,连磕头姿势都特别,很用力,结果只差昏厥过去,好在身体底子好,健康,又有力量,结果就没事,活泼得很!

二人不打自招,全部交代掉包的过程,并交出马蹄金的藏匿之处,于是,靳山派人起获了该赃物,用了牛车拉回来。大力士坦白罪行,依律当斩,靳山看两位属于首次犯罪,有心留下,爱惜人才,有了这样的力气,在和平年代可以发展生产,在战争年代可以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是个人,多少都有点用处。他就没杀他俩,判为二十年有期徒刑,就在本地服劳役。

想想这二十年,多少都能创造不少价值,比掉包来的马蹄金都值钱。只是可惜,他俩失去了自由,不能在人的智慧下获得幸福,反而徒添不少痛苦。

唐律办完这件案子,算是完美收工。回京复命去了。

接着,靳山乘胜追击,竟然邻县谷城有人来告状。告状的是金毛。

被告的人名叫龙台。

金毛告龙台什么呢?

靳山感到奇怪,问金毛:“你们谷城有县令,为什么到老河口县来告状?”

金毛说:“大人,听说大人判断案件十分精准,想必也能帮忙。于是斗胆来到宝地寻求帮助,给小民提供帮助。事成之后,小民定当感谢,传扬大人的威名。”

“名不名倒无所谓,关键要切实帮助到你,还有弱势团体,都能得到帮助,工作任重而道远!哦,对了,你怎么舍近求远呢?到谷城告状不是方便点吗?咋就想到到老河口县告状?”靳山说。

“大人,小的这里有状纸,在谷城根本告不成,只有来这里。”

金毛准备了一份状纸。上面说的是,谷城县令糊涂判案,小民无处申冤。

靳山一看,明白过来,知道当地的情况,有些严重。因为百姓告状都不找县衙了,看来,官不得人心,人不信任县令,县令无权威,令不行禁不止,那就不好管理了。都各自为政,各自自保,就无法协同办案。

这样下去肯定不好,增加当地人的开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