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唐律凶猛 > 第145章 判马革死刑

唐律凶猛 第145章 判马革死刑

作者:王望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哭完了,身子也不抖动了,靳山问:“哪个凶手竟然如此嚣张跋扈?青天白日之下,竟然草菅人命,谁给他的胆子?”

“大人,这个人有些背景,要不然,也不会为下输了一盘棋而杀人。”死者儿子说。

“真是岂有此理!天下奇闻,从未听闻此事。可见,他一惯草菅人命,不把人命当回事,没有王法,这个人一定要抓,不仅要抓,还要重判。”靳山恨恨地说。

他刚要拿令签,吩咐去捉拿要犯,旁边有人摇头,他一看,竟然是唐律。

唐律结束了游览大好江山,回到襄阳县,觉得无聊,又到了邓城。

靳山觉得唐律有一些鬼主意,刚好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师爷,你就说说,这事怎么办?”

“这个人名叫骆靳。是当今朝廷里面吏部侍郎的小舅子。骆靳就是占着这样关系,为祸乡里。要想扳倒他,就要先扳倒吏部侍郎。估计难度不小。要是直接通过大理寺,尹大人那里应该没事,问题是到不了那里,按照程序,必须要层层申报,符合条件的,尹大人才能看到。否则,看不到。又不能越级,否则违规。”唐律言道。

“既然如此,那这案子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呢?真让人头疼。”靳山问。

“只要你还在位置上,就要做,要不然,官帽就保不住了。”唐律说。

“这个官帽不重要,重要的是伸张正义。让人人都得到公平。”靳山说。

“别幼稚了,大人,这是一个目标,实际上达不到。让人人都体会到公平正义,那是作梦。还是要醒醒。如果报到大理寺,这案子绝对批不下来,除非另外想办法。”唐律说。

“本官想试试,万一行了呢?说不定就没有人敢仗势欺人了。”靳山说,“至少在本官治理的名下,也让人看到希望。”

“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人想要试试,就不妨试试。如果对人性不了解,说明没有吃亏,如果深入了解了人性,一般都是得到惨痛的打击才会懂得一点。”唐律说。

“现在的情况是,到底这个人抓还是不抓?抓了以后审理不审理?上报还是不上报?”靳山发问,一连串的问题,都是重要问题。

“抓,肯定要抓,不抓不足以平民愤,审理,不审理无法体现法律的公正,判决,不判决无法体现法律的权威,上报,如果不上报,证明自己目中无人,乌纱帽很快就要被摘,要想干的长久,就要学会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处理。如果一心当清官,恐怕他们不会让你当官,当不了官,就没有清官之说了。”唐律说。

“像骆靳这样的坏蛋,不应该除掉吗?”

“当然要除,但是要想办法,直接方法肯定不行,如果不信,大人不妨试试。”唐律说。

“那好,那就先试试,万一行不通,再用你的方法,师爷,这样可好?”靳山问道。

“我当然没问题。大人只管去做就行。”唐律说。

唐律心里很清楚,靳山要挑战一下上层,想要拿鸡蛋碰碰石头,看看到底谁硬。不用说,石头硬,最后的结局,就是石头完好无损,鸡蛋却非常惨烈。即便惨烈收场,估计靳山也会无怨无悔,要经历这个考验。

很快,靳山就下令捉拿住了骆靳,投进大牢,判处秋后问斩,送京城审批。

案卷送到京城,吏部侍郎批文说:“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请靳山县令另议,查清楚后再呈文具报。”

公文说的冠冕堂皇,言之凿凿,无懈可击,滴水不漏,然后又加私信一封,信中言道:“骆靳是小舅子,望从轻发落,谨慎处理,事成之后,力荐升官,年年晋升,日进斗金。”

靳山看了公文批复,还有私信一封,心里骂道:“朝廷怎么养了这样一群王八蛋!这样下去,法律权威何在?朝廷威严荡然无存,人人都作奸犯科,将来不可收拾。天下必然大乱。”

骂归骂,这不批是令人头疼的事,就是不想杀他。

怎样让他死?他死不了,骆靳就是邓城百姓心头上的乌云,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将骆靳除掉才行。

正在考虑如何写第二封呈文的时候,有人来访。

来者没露面,只留下了礼物。就是大量的金银玉器古玩,还有玛瑙猫眼宝石等等,数不胜数,还有绫罗绸缎,成堆地码放,整整齐齐,少说也有万两白银那么多的货,看来,送礼的人是拼命要达到目的,可能是倾家荡产,也要靳山网开一面的。

靳山马上想到就是骆靳的家属。

果然,礼单上写着一句:“求靳老爷网开一面留下骆靳小命。区区薄礼物,不成敬意!恳请笑纳!”

靳山一看,明白过来,这是在行贿啊!

这个礼物肯定是骆靳家的人送来的。不用说,原封不动送回去才行。

他立马决定,让人将礼物送回去,并回信痛斥送礼之人。接着继续写呈文,要求对骆靳严惩不贷。公文送上去,拖了一段时间之后,批复下来,不准。

这一次没有私信一同送回,看来,吏部侍郎已经对靳山麻木不仁,觉得他是朽木,不可雕也,话多必失去,对于这个人,他觉得越接触的少越安全,靳山完全就是榆木疙瘩,不开化,不通融,不懂变通,死脑子,方脑壳。

这样猪一样的队友,对吏部侍郎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只要不和他走得太近,就会没事。

第二次退回,这个让靳山猛然想到,这个就是唐律预测的,一点没错。太正直无法生存,肯定要碰壁。

这个人就是故意不让骆靳去死。

靳山非常生气,恼火,觉得自己权力太小,竟然败在小鬼手上,这个让他情何以堪。官场之黑,超出想象,还好在邓城小地方,不和他们搅在一起是最好的选择。朝廷里的官员起起伏伏,真是演戏,一方唱罢,另一方登场。

这可怎么办?

要是按照正常程序,估计这骆靳是死不了的。那么,他打死了人,就这样算了吗?

不能,绝对不行!

自古以来就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说法,合格朴素的道理,连不懂法的百姓都知道,为什么打死了人的凶手还没判决处死?难道王法只是用来看的吗?这个道理怎么说得过去?

必须要给死者家属一个说法,让邓城知道,在靳山手里犯事的罪犯,一定会严惩,要不然,邓城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了,是野兽呆的地方。

这么一想,他就想在第三次向上呈文,这一次,靳山突然想到,要用非正常的手段达到正常的目的才行,一般来说,大家都觉得要被判处死刑的人,一定会有办法,就在文字上下功夫。文字工作做好了,就能达到目的。

他左看看右瞧瞧名字,发现了问题。于是,他又写了一封呈文,心里得意极了,竟然说出了口:“骆靳啊骆靳,这一次你必死无疑了,眼看秋天要到,这么一折腾,时间也就到了。吏部侍郎啊吏部侍郎,你就瞧好吧!看看你的小舅子还能保住小命不?看看你,一定有苦难言了。这就是哑巴吃黄连的典范。哼——”

就这样事不过三,靳山将呈文写好,将案卷送到京城。吏部侍郎一看,大笔一挥,写了“同意秋斩,届时执行。”

吏部侍郎并没仔细查考案卷,因为卷宗较多,看得头昏眼花,脑袋里只装着骆靳,只要没有,对其他案子,一律同意,对骆靳案,一律驳回。

吏部侍郎没有看清楚内容,靳山在案卷中写着:“杀人犯马革,因琐事,无故将人杀死,查证属实,现呈文请予以斩首示众,待深秋时节,予以行刑,特请报批审核。”

拿到了批文,靳山用笔在马旁边加了各,在革字旁边加了斤,就成了骆靳二字,妥妥的,杀人犯就是骆靳,呈报上去的是马革,批复之后,又加了字,成为另一个名字,就是骆靳。杀人犯骆靳,择日行刑,不在话下。

这一招,非常高明,经常阅览呈文的吏部侍郎竟然没看出任何破绽,也没仔细去想,就上了当,被利用,借吏部侍郎的手,结果了他小舅子的性命。

他小舅子罪该万死,只是亲情阻拦,该死不批处死,让靳山迫不得已出此下策,算是完成了任务,这个让靳山深刻体会到权力的重要性,只要有权,都不愿意放弃,有了权力,就有一种优越感,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这就是生杀予夺的大权,只要能保住命,钱财来的也容易,如果不想,也只有放弃,关键是看自己的选择。

看看秋天刚到,靳山就令人将骆靳押解至菜市口,来的人成千上万,密密麻麻,人头攒动,都伸长脖子来看热闹,大家交口称赞,说这个恶霸也有今日,平时被骆靳欺负过的人都往他身上扔鸡蛋还有其他各样菜蔬,让骆靳无处躲藏,面容可憎,脏兮兮,令人生厌,大家算是解了心头之气。

因为天气突然变凉,秋天突然来到,为了防止生变,节外生枝,靳山就令人提前行动,在万人菜市口,用了三刀结果了骆靳的性命。

因为刽子手也受过骆靳的欺负,在行刑的时候,就已经起了心,不能让他痛快地死去,而是十分痛苦地死去,于是还了一把大刀,这把刀不锋利,而是有缺口的,豁口,有锯齿,外形看起来是一把刀,实际上像是一把锯,这样的刀,如果要砍脖子,不是一刀成功,而是三刀为定,结果增加了痛苦,这是一种报复,大家都知道,只是不说破,这样的秘密只有刽子手知道,传了出去,大家都清楚了,行刑之前,一定要和刽子手打好招呼,否则,被执行的人一定非常痛苦。

这件事做得漂亮,唐律也十分佩服靳山的智慧,就专门登门拜访。

“师爷,多谢你提点,事实证明,你说得对。”靳山言道。

“老爷,还是你聪明,令我十分敬佩大人。大人如果不走偏路,估计按照正常渠道来走的话,那骆靳现在还在监狱里喝酒呢。你看看,他坐牢享受的待遇,比在外面还享福,一天到晚都有好酒好菜,只差有人进去服侍了,时间长了,狱卒们都会被他收买,他在里面会过得更好。压根都不想出来了。人还活着,就有可能。你不采取果断的措施,估计他还会寻机报复,要知道,他在京城里有人,如果你不把他弄熄火,估计你的日子就难过,他只要在皇上面前说你一句不好的,你的前途就完了。这个利害关系,十分明显。还好,大人见风使舵,灵活处理,又不失原则,保护了维护了王法,让他受到了惩处。这是你的智慧,值得学习。”唐律言道。

“还得谢谢师爷的指点,开始师爷说的都在理,只是本官不想接受,事已至此,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要不然,凶手就得不到惩处。纵容犯罪,就是本官的失职,要让坏人得到报应,得到惩罚,要让好人安居乐业,感到安全才行,要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件案件上得到体现才行。要不然,当官不为民谋福,不能伸张正义,不能为民请命,不能严惩罪犯,那还不如不当官,无官一身轻。坏人越来越多,如果不出重拳进行打击,这些坏人会让全邓城的人人心惶惶,天天都被乌云笼罩,哪有快乐的心呢?所以,该惩罚的一定惩罚,绝不手软。不过,现在官场黑暗,相互保护,让有冤屈的人无处伸冤,也是一件麻烦事。不管怎样,都要让邓城人感觉到王法的公正才行。”靳山说。

“大人所言极是!如果人人都守法,就没有人去犯法,如果人人都依法办事,就没有那么多贪官污吏,官场风气会好得多!大人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唐律问。

“当然是,所以有个说法,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都是这样的道理,是相通的。”靳山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