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双星兄弟 > 第二十一章 观察者

双星兄弟 第二十一章 观察者

作者:张劲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7:15 来源:小说旗

第一次见到风天语本尊,陈司长上来就打了他一个大逼兜:“臭小子,终于见到你本人了,上次在山洞里我就发誓,只要能走出这个该死的克莱什么环,一定要给你两巴掌。”

风天语躲闪着,好奇地问:“您当时到底怎么出来的?”

“你还好意思问?”陈司长收了手,把他拉到一边的沙发坐下:“当时别提多狼狈了,就那个闭环,我正着反着钻了三次,三次啊,还得趴在地上蛇行,他妈的累死我了,大彪倒是省事,就他那体型,哪儿都钻不过去,全耍我一个人。当时我俩又渴又饿,最后只能找了个宽敞一点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你别说,醒了之后一切都正常了。”

风天语强忍着笑,问道:“您就没想到要报警?”

“报个屁警,说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呢,俩国安的被人给堵在洞里了,再说,谁信啊。”

“我后来回去找您,但再也回不去那个山洞,我怀疑真像您猜测的那样,有某种未知的力量不想咱们继续探究。”

“也许吧,不过这件事回头再说。”说着,陈司长摆了摆手,站起身:“现在你小子真人出来了,可以直接接触萧院士的物品了,眼下最着急的还是找到萧院士。”

说着,陈司长带领风天语走出大楼,向生活区走去,他们来到萧院士的寝室门前,陈司长伸手撕掉门上的封条,带领风天语进入室内。

萧院士的房间原封未动,笔记本电脑、日记、手机、专业书籍、日用品、换洗衣物等等,依然保持着他消失之前最后一刻的模样,墙上贴满了即时贴,都是工作方面的备忘录。

风天语站在墙边,一张一张地看着,力图记下所有的信息。

咦?这张贴纸上边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他在一张淡黄色的即时贴前边停了下来,疑惑地盯着一组数字:

14

21

看了一会儿,他转身申请:“陈司长,您可不可以出去一下,我想一个人……”

不等他说完,陈司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点了点头,转身走出门外,把门关上。

风天语拉过一把椅子,盘腿坐在房屋的正中,开始冥想……

沙尘暴越来越大,能见度不足五米,他瞬间被包裹进漫漫沙尘之中。没办法,他只能循着上次记忆的方位,一边顶风奋力前行,一边四下寻找萧院士的身影。沙尘颗粒迎面打在他的脸上,钻进去,又从后脑飞出。他感受不到疼痛,也感受不到恐惧,唯一感受到的就是一股巨大的斥力,要将自己托举起来,向后甩出去。

隐约之中,他看到了前方萧院士模糊的身影。他向着院士大喊大叫,但自己的声音瞬间被风沙吞噬了,甚至连自己都听不到。

大音希声的感觉又出现了。

接下来,院士的前边出现了一个影影绰绰的巨大黑影,看不清轮廓,仿佛悬停于天台之上。又仿佛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团旋转的灰色烟雾,躲藏在沙尘之后。院士看起来好像无视这团烟雾,张着双臂,踉跄着继续向前,当他的身体到达烟雾边缘时,瞬间颗粒化,变成一团黑粉,随后又乳化成一团烟雾,与那团巨大的烟雾合而为一。

萧院士,萧院士,他继续喊叫着,却依然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他拼力向前挣扎却寸步难行……

突然之间,烟雾瞬间消失,沙尘暴也随之消散,仿佛是被人按下了快进或者快退键,只剩下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味道。

他立刻举目四下打量,光粉依然弥漫天空,使天空呈现一种莫名的青白色,但随后有那么几秒钟,仿佛画面被慢慢降噪了一样,他眼睁睁看着天空恢复了之前的模样,太阳孤悬天宇,天空依旧蔚蓝,远处的地平线上,天空的深蓝色与大地的土黄色界限分明,煞是好看。天台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沙土,他愣愣地站在原地出神,阳光洒在工地上,恢复了曾经的光线模样,除了空气中沙土的气息,仿佛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的萧院士诶!您这到底是在唱哪出啊?

风天语慢慢地退回到现实,一股强大的疲劳感笼罩着他,那种疲劳不是来自于肉体,而是来自于精神。那是一种有劲却使不上的无助感,好像那些被梦魇掩住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丧失了控制一般,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自己的肉体尽管还在椅子上坐着,但精神已然萎顿于地……

“风天语,你到底怎么了?”随着耳边的喊声,风天语被人摇醒。

他迷迷糊糊地看着眼前的三个人影,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怎么了这是,你到底遇到什么了?又被人给堵洞里了?”陈司长继续摇晃着他。

风天语定了定神,终于看清眼前的三个人,除了陈司长之外,首长和李乾教授也站在旁边。他立即将刚刚看到的过程讲给三人。

“什么?你是说萧院士被一团烟雾劫持了?”三个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

“也许不是烟雾,也有可能是一个实体。”风天语心有余悸、搜肠刮肚地回忆着,“太诡异了,那一瞬间我好像丧失了判断力,到底是气体还是实体,实在不能确定它的形态。”

教授沉吟道:“听你的描述,好像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但常温状态下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物质形态?还有,你刚刚说阳光也发生了变异?”

“是的。请原谅我的词汇量实在不够,不知道该怎样描述,这么说吧,有那么一刻,阳光反而看起来更像实体,像光粉一样弥漫空中。”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仿佛自言自语一样:“对了!比光粉还要小上一万倍,也许是光子?好像一瞬间所有的光子都放慢了脚步,在空中变成了实体。不过,不应该啊,如果光子停止了脚步,它们应该是原地振动的电磁波才对啊。”

看着他自言自语,教授三人对望了一眼,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教授仿佛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道:“钠和镨能让光速减慢到每秒十公里以内,但这种速度,人眼仍然无法定格,得借助仪器。”

首长和陈司长显然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依旧没有吱声。

“无论上次的空间扭曲,还是现在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显然都不是地球科技。”教授说着,看了陈司长一眼,他始终对陈司长上次的那句话耿耿于怀。

从某个角度来讲,李乾教授无疑是萧院士失踪事件的受益人。但自打那次克莱因瓶事件之后,陈司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在事情还没到水落石出的最后一刻,他对各种可能性依然持保留态度。

首长显然听出了教授的言外之意,于是立刻将话题岔开:“这肯定不是地球科技,用这种技术劫持萧院士,咱们那个老对手还不具备这个能力。”说到这儿,他大手一挥:“走,咱们去天台。”

一行人来到天台,在风天语指定的位置站住,据首长回忆,当初这里全都搜寻过,没有发现任何痕迹。

教授拿起对讲机,吩咐助手带盖革计数器过来。

“快一年了,不知还能不能测到?”首长问道。

教授四下张望着:“如果有放射残留就能测到。”

看着风天语疲惫的样子,首长吩咐:“这样吧,你刚刚离开月球舱不久,身体虚弱,今天就到这儿吧,回去休息一下。”

风天语也觉得这次obE之后就两腿发软,只好点点头,向天台的小门走去。

“别忘了明天的测试。”身后传来教授的提醒。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风天语已经恢复如初,第二天他被单独带到一个摆满很多仪器的房间,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手指、胳膊和头上连接上密密麻麻的电极,比医疗室里小昕那套仪器复杂得多。

屏幕上是一些变化的波形和跳动的数字,测试人员盯着屏幕看了又看。之后,又有医生模样的人将他带到另一个房间,采血,采尿。风天语以为这是所有队员的例行测试,机械地配合着。

忙碌了一天,他也没见到李乾教授和首长们,不知道天台的测试结果如何。

转天清晨,他刚刚吃完早餐就被一个研究人员带到了实验室,李乾教授跟另一位中年人正在亲自等他。

“教授你好!天台有什么结果吗?”见到教授,他急不可耐地问道。

“放射性同位素铱192残留,已经四个半衰期。同时周围还存在磁力异常。”

风天语追问:“说明什么?”

“铱192一般用于工业探伤,但也有可能是那个物体驱动,或者劫持萧院士时产生的副产品,目前还不能说明什么……哦,给你介绍一下……”李乾教授说着,拍了拍身边那位中年人的肩膀:“这位是刘忆南教授,接下来他会对你的状况进行跟踪,负责对你的测试。”

风天语一听赶紧向对方点了点头。

刘教授刚来基地不久,这些天从他人口中,时不时就会听到一些有关风天语的传闻,现如今终于见到真人,如获至宝。

不管你是真的特异功能,还是装神弄鬼,都别想逃过我的检查。

说干就干,他抬手向室内示意了一下,安排道:“小杜目前在天宫,我们想测试一下你对她的感知。”

“我试试吧。”

刘教授示意风天语坐到室内一把椅子上,然后由助手给他戴上一个头盔一样的东西,四肢也接上很多电极,然后调低了房间的亮度。

“开始吧。”刘教授发出指令,大家全都屏住呼吸,盯着风天语。

座椅自动向后倾斜了一个角度,两位教授和助手轻手轻脚地退到另一个房间,关上门,通过单向玻璃窗观察着他。

几分钟后,仪器上的波形从β波进入到a波,然后毫无预兆地直接变成了一条直线,仿佛丧失生命体征一般。还好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十几分钟后,波形又从直线变回β波。

刘教授随后示意终止测试,带领大家进入室内:“有看到什么吗?”

“小昕不在天宫!”风天语露出疑惑的表情。

两位教授对望了一眼。

李乾教授追问:“还有吗?”

“她在第一拉格朗日点,奇怪,怎么去了那儿?”

李乾教授再次跟刘教授对望了一眼,透露道:“她被临时转派去环形空间站了。”

风天语一听兴致陡起:“可以产生人造重力?”

李乾教授点点头:“每分钟一圈,小昕负责测试人体对人造重力的反应。”

刘教授立刻打断他们:“这个你们回头再谈。这样吧,现在我们再测试一下你对声波的感知,如果不能承受,就按一下手里的按钮。”

“好的。”

教授一行重新退出房间,并且穿戴好防护服和头盔。

声波先由100hz开始,逐渐变慢,20hz,10hz,5hz,而另一个屏幕上,则显示他的大脑颞叶区域不时有辉光闪现,直到2hz他才按了按钮。

我的天!众人心中暗暗叫道,还好功率低,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测试超声波。hz,hz,hz,hz,频率还在不断增加。风天语颞叶的另一部分开始变得活跃起来,释放出大量的神经传导素。

突然,助手手指风天语身边的工作台,小声叫道:“不好!那个杯子裂了。”

刘教授立即终止了测试。

大家带着惊恐的表情对望了一眼,空气有些凝固。

“好!接下来测试电磁波。”刘教授说着,安排助手进去把头盔上一个类似VR眼镜的东西放下来,遮住他的眼睛,通过对讲机说道:“一会儿屏幕上会出现很多图案,你把它们的名称选出来,直到看不到为止。”

风天语点了点头。

两个房间里的灯光同时熄灭。

监视器屏幕上,风天语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辉光在不同的部位蔓延,有点类似从太空中俯瞰到的极光,把整个大脑清洗了一遍。最后辉光陆续集中到大脑额叶,然后再转移到中部松果体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鸡蛋大小不停放电的明亮球体。

答案一个接着一个出现,直到那个放电的球体亮度明显下降,才终于不再跳动。

助手点了一下按钮,终止了测试。

室内的光线重新亮了起来。助手上前跟刘教授耳语了几句,教授点了点头,把监视器递给李乾教授,李教授接过来看了一眼,两个人隔着玻璃,端详着里面的风天语,半晌没有说话。

风天语静静地坐在那儿,VR眼镜挡着他的脸,看不出来此时的表情。

众人重新回到房间,助手将他的头盔和各种电极去掉。

李乾教授把监视器递到他手上:“你自己看看吧。”

他接过来一看,上面果然都是自己选择的答案。在答案的下方,是计算结果:

视力范围:180nm-940nm

李乾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天的测试就到这里,你可以回去休息一下,下午如果没有通知,可以自行安排。”

风天语起身左右扭了扭脖颈,又做了几下扩胸的动作,然后向大家点点头,走出了房间。

望着他的背影,刘教授喃喃地说道:“竟然真有这样的人!”

“是啊,竟然真有这样的人!”李乾教授重复了一句。

刘教授有些不解地看看他:“您都观察他半年了,怎么也这么吃惊?”

“我父亲有冠心病,曾经发作过两次,但每次红烧肉端上餐桌的时候他依然我行我素大快朵颐,我母亲怎么劝都劝不住,直到医生把冠脉造影拿给他看,之后他再也没动过一筷子五花肉。”说到这儿,李乾教授又看了看屏幕上的那些数值,继续说道:“嗯嗯……我的意思是,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人们还是容易被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吓到。看来,他确实能看到能听到我们感知不到的东西。”

“太意外了!这是不是说明他视网膜上的锥形细胞与我们不同?”一个助手问道。

刘教授点了点头,补充:“也有可能与他的感光细胞对不同频率电磁波响应的灵敏度有关,或者视神经信号的传导阈值不同常人。”

助手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刘教授继续说道:“或者与视神经的电荷分布有关。可是,这仍然解释不通他在舱里是怎么看到空间站的。”

“是的。”李乾教授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我们对他的了解还是很有限啊。”

“不知道我们这些人在他的眼里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是裸体啊。”助手做完记录,抬头做了个鬼脸。

正说到这里,那位采血的测试人员拿着报告慌慌张张地走来:“教授您看,我们发现风天语的造血干细胞内……有叶绿体。”

“什么?这怎么可能!”刘教授大吃一惊,“是不是血液样本被污染了?再说,他的皮肤也不是绿色啊。”

“也许是没有激活的缘故?”测试人员猜测着。

“快去!通知风天语,再去采一次血。”李乾教授立即吩咐,“记住,一定要保持样本的纯洁。”

下午没有测试,难得清闲,风天语去找燕子。这几天燕子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他一度以为是自己忙于测试,没有陪她的缘故,于是搜肠刮肚地想了半天,想到了一个《笑林广记》里父子三人吃鱼的笑话,说给她听。燕子只是勉强地笑了笑,告诉他不用担心,自己没事。

离开燕子,风天语去到赵队的房间,吱唔了半天,最后跟赵队提起燕子的反常。

“傻小子!她不是生你的气,看来你比我还不懂女人。”赵队分析:“那个微观模型,还有体质模型,原本都是她的创意,却被小昕捷足先登飞天了,这才是病根。”

风天语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可怎么办?”

“你以为我有多懂女人啊?说不定再过几天,她自己就想开了。再说啦,她这不是自寻烦恼嘛,一个研究月壤的,急着去空间站干嘛?”

最后一句话提醒了风天语,他想了想,喃喃地说道:“也许,我给她讲一个故事就能解开心结了。”

“什么故事?”

“土拨鼠去哪儿了。”

直升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第二批志愿者来到基地,随后入驻月球舱。

现在,一期的队员们面对基地的大屏幕,终于可以用另外一个视角看待曾经的自己了:他们的兴奋,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冲突,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切尽收眼底。

我的天啊。风天语心中不禁有些后怕,还好自己当时在舱里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举动,偷听什么的别人应该也看不出来,否则实在尴尬。

几人之中,燕子的代入感最严重,以至于当基地打算启动辐射风暴时,她竟然不顾风天语的劝阻,直接找李乾教授要求更改测试条件。

她带着哭腔央求:“教授,能不能别启动这个项目,或者,降低一下能量等级也成?”

教授尽量安抚她:“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实验条件怎么能说改就改?”

“可您知不知道那些生命从无到有有多不容易?”

“小于同志!你是不是把自己当成造物主了?”教授质问。

“我只是不想让科研成果被轻易地破坏。这个实验太不尊重生命了。”

无奈,教授只得提醒她:“你好好想想,如果你就是那些藻类、马铃薯和蚯蚓,灾难来临之际,会有人给你预警吗?”

燕子突然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是啊,如果是我们,处在一个蛮荒的星球,会有人来拯救我们吗?

“记住,我们是做科研的,不是让你创作散文诗歌。”教授继续说道:“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干预事件的进程,你只是观察者,不是造物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