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头套里面套丝袜,不嫌热吗?

“你是说,他在分析案情?”

问这话的是夏彬。

他和于大章在松海的时候就见过,头一次见面就收了对方一盒华子。

所以他对于大章的印象不错。

只不过这种分析案情的方式,他还是头一次见。

“是不是分析案情我不知道。”马健用肯定地语气说道:

“但每次他出现这种忘我的状态,用不了几天就会破获大案。”

他的话引起了叶智羽和夏彬的思考。

片刻后,叶智羽沉吟着说道:

“他这是一种病啊。”

“从心理学角度讲,他这属于自我催眠,强行让自己套入对方的思维模式。”

“一次两次还行,要是经常性地这么做,很容易精神分裂。”

“要我看,抓紧送医吧,你是没看到,他刚才笑的太渗人了。”

马健知道他在开玩笑。

要是于大章心理上真出了问题,叶智羽不会坐视不理的。

随后马健对他们做了个“噤声”手势,示意他们别打扰于大章。

人一旦进入思考模式,就会忘掉自身处境,甚至连时间都不知道。

这种时候最好让其处在安静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维连贯性。

此时的于大章根本就没注意到对面三个人正盯着他看。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着。

不断提出假设,并一次次进行推翻。

如果说于大章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那排在首位的,一定是:足够尊重对手!

“对手”这个词用在嫌犯身上,是不是觉得挺别扭?

在大家的眼中,警察抓贼,就应该是猫抓老鼠一样,这样才恰当。

如果警察也这样认为,那就犯了逻辑性错误。

无论哪个行业,轻敌都是致命的。

只有将嫌犯视为平等的对手,才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对方。

了解嫌犯的思维、了解嫌犯的行为、了解嫌犯下一步的计划……

为什么作案前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

经过一番推理和假设,于大章得出了两种可能性:

1,嫌犯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

都是吃五谷杂粮的,病了很正常,这属于人力不可抗拒因素。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

如果在生病的情况下继续作案,行动自然会受到影响。

准备时间延长也就说得通了。

2,被害人的数量是固定的。

这个很好理解。

假设嫌犯只针对十个人进行报复。

那么在最开始,他有十个目标可以选择。

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难易程度来进行优先级排序和筛选。

随着目标越来越少,选择性就越来越低,难度自然也就加大了。

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该案不是随机性激情犯罪,所以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不,是这两种可能性都非常大!

如果嫌犯的身体没问题,他完全没必要这么赶时间。

凭他的智商,作案间隔时间越长就越安全。

这么急着作案,很容易露出破绽,而他却选择了铤而走险。

这样的行为与他的智商不符。

所以一定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才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身体不好、目标减少……

要是这两个推断全中的话,嫌犯应该很快就会完成复仇。

或者说,他已经完成了。

好烦啊……于大章烦躁地抓了抓头皮。

为什么自己总能遇到这种有脑子的罪犯。

收回思绪,他在办公桌上扫了一圈,然后皱眉问道:

“怎么没给配电脑?”

现在这屋里只有夏彬是省厅的工作人员,所以于大章的提问就相当于是对他说的。

“应该是想给咱们配备全新的电脑。”夏彬解释道:

“你也知道,现有的电脑里,都是有资料的。”

系统内的电脑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

即使是被淘汰下来的,也会进行专门处理。

尤其是硬盘,更是要进行保密处理。

“那也太慢了。”

于大章说着拿出电话拨了出去:

“来办公室。”

很快,许队敲门走了进来,看呼吸节奏,应该是小跑着过来的。

“去问问电脑什么时候给送过来,催一下,我急用。”

“好,我立刻去办。”许队答应一声后,急匆匆地走了。

这就是在别人地盘上办公的弊端。

如果是在宏口分局,于大章随便去个办公室就能用到电脑。

可在这里就不行了。

人生地不熟的,自然不能随意出入陌生人的办公室。

等待期间于大章没有继续看案宗。

他觉得没必要将案宗里的内容完全吃透。

因为这项工作丁峰已经替他做了,并在值得注意的地方有所标注。

他之所以催着要电脑,是想看光盘里的监控录像。

“夏彬,在这屋你不用拘谨,想抽烟就抽烟,不用管别人。”

于大章发现这个画像师还挺内向,基本不怎么与人交流。

自从来到这间办公室,他就没在屋里抽过烟。

“哦,好。”

夏彬一听屋内不禁烟,立刻拿出香烟点上,深吸了两口。

看那样子,烟瘾早就犯了,只是碍于办公室的环境,才忍住没抽。

叶智羽和马健见状,也拿出了香烟点燃。

没于大章发话,他俩也一直在憋着。

没一会儿功夫,屋内就弥漫着浓郁的香烟味。

于大章也不在意,这样的环境他太熟悉了,毕竟前世他就是个老烟枪。

等夏彬又抽了两口,他这才开口问道:

“你们之前应该做过嫌犯的模拟画像吧?”

案子都发生九起了,按理说嫌犯总能露出点破绽,不至于连模拟画像都没有。

“条件不够。”夏彬摇摇头,看起来有些无奈:

“嫌犯每次作案都戴着头套,而且在头套里面还套了一层丝袜。”

“别说样貌了,就连对方的眼睛和嘴巴都看不到。”

双重保险!

包裹得可够严实的……于大章也不免皱起眉头。

这样确实没有办法进行模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要画像师模拟出嫌犯样貌,至少也要有大概的描述才行。

嫌犯这样做,监控视频和目击人员都无法看到他的真容。

体貌特征倒是有。

通过脚印和监控视频比对,是可以判断出他的身高体重的。

可这些只能用来参考,不能作为证据。

“你能观察出一个人的体态变化吗?”于大章又问道。

“体态变化?”夏彬冷不丁没听懂:

“具体指什么?”

于大章耐心解释道:

“体型上的细微变化,走路和站立的姿势,主要指身体的姿势和状态。”

有小伙伴问了。

这样的变化普通人看不出来吗?

很难。

尤其是穿着衣服,戴着头套的情况下。

于大章也自认做不到,所以才会咨询夏彬。

“没问题。”

夏彬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他的眼里有光芒在闪动: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图像做对比,我就可以分辨出来。”

不是在吹牛……于大章发现这一刻的夏彬,身上有种说不出的东西。

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信任他、依靠他。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他恍惚了一下,很快找到答案。

勘查现场的钱程,对人催眠的叶智羽……

他们都曾给人过这种感觉。

这是对专业的狂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