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决科索沃危机

苏联教父 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决科索沃危机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葡萄牙埃斯库多兑美元昨日下跌800个基点,创出埃斯库多五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希腊德拉克马兑美元在一周之内连续下挫,跌幅已经扩大到了1500个基点,创下了5年内的新低,希腊央行表示,不排除有国际游资参与炒作德拉克马,希腊央行有信心应对一切挑衅,维护德拉克马汇率的稳定……”

“卢森堡法郎出现闪崩,一度触及到了欧洲联系汇率的底线,卢森堡央行已经向德国央行申请紧急援助。德国央行方面表示,建会全力以赴的维护卢森堡法郎的稳定……”

“比利时法郎兑美元连续下挫数周,距离欧洲联系汇率底线仅一步之遥……”

……

就在谢廖沙身处南斯拉夫调解这里的危机之时,高尔基集团率先从欧共体中实力较弱的比利时,卢森堡,希腊以及葡萄牙身上开刀了。为了不让德国方面反应过度,高尔基集团始终在温和的打压着着四个国家的流通货币。每当这些国家的币值快要触及到了欧洲联系汇率的时候,高尔基集团就会暂时调整对上述四国央行的压力,让他们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可以战胜国际炒家和游资的。

虽然这些国家的货币在最近连续受到国际游资的攻击,可是因为这些国家实力弱小,被国际游资盯上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对于欧共体当中的核心国家英、法、德三国来讲。只要这些国家还能够自己撑下去,他们就没有义务和责任出手相助。尤其是对于英法两国来说,他们的经济才刚刚出现了好转的迹象,想要出手帮助邻国,他们还没有这份余力。

此时此刻,谢廖沙还没有全力进攻欧洲联系汇率,他在做着最后的试探,因为欧共体插手了南斯拉夫内战,而南斯拉夫现在已经被谢廖沙视为了自己的禁脔。要知道,因为黑海的出海口被土耳其所控制,所以苏联的海军始终无法自由的进入大洋。一旦有事,黑海舰队就会被小小的土耳其彻底锁死。连地中海都无法进入。所以能够在地中海拥有自己的出海口,是苏联一直以来的心愿。

地中海沿岸有法国和意大利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现在极力进行贸易扩张的统一市场集团也至关重要。要知道海路运输成本要远远小于陆路运输,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贸易繁荣程度根本不能和地中海贸易相提并论。一旦谢廖沙能够真正的将统一市场连成一片,修建一条从波兰的格但斯克到阿尔巴尼亚都拉丝港的铁路对于整个统一市场来说绝对是一条致富之路,除此之外,流经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苏联境内的乌克兰的多瑙河也可以为苏联和欧洲之间的货运提供一部分便利。但是如果缺少了南斯拉夫,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计划上,永远无法实现。

为了能够让米洛舍维奇放弃武力镇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计划,谢廖沙和统一市场组织的领导人米哈伊尔分别给米洛舍维奇跑出了两个大蛋糕,只要南斯拉夫恢复和平,统一市场组织就愿意接纳南斯拉夫成为统一市场的正式成员,而谢廖沙则代表苏联表示,愿意向南斯拉夫提供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而前提依旧是南斯拉夫要维持和平的局面。

不得不说,经济的诱惑确实让米洛舍维奇动心了。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地区却并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北方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才是南斯拉夫的主要工业聚集地。而南斯拉夫之所以对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死咬着不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塞尔维亚无法摆脱对北方在经济上的依赖。除此之外塞尔维亚人的大国沙文主义也是此次内战的重要根源之一。谢廖沙隐约的觉得,其实米洛舍维奇同意出兵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很大程度上其实并非他的本意,要知道,真正去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参战的塞尔维亚人可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去的,而不是南斯拉夫政府的名义。志愿军这个词本质上和民兵没有区别。虽然塞尔维亚志愿军的背后肯定有南斯拉夫政府的影子,但是只要南斯拉夫政府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出兵,这场战争就一直停留在人民内部买盾上。

在南斯拉夫的国际人权组织观察团唯恐天下不乱,不断的向外界表示南斯拉夫出现了严重的人权危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正在被塞尔维亚人屠杀。米洛舍维奇领导的南斯拉夫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欧共体和美国都已经在暗中为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组织提供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武器作为支持,除此之外,美欧国家还要和南斯拉夫断绝贸易往来。而就在这时,谢廖沙却给米洛舍维奇送上了一份大礼。

谢廖沙联手统一市场组织的主席米哈伊尔共同给阿尔巴尼亚方面施压,要求阿尔巴尼亚政府停止援助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组织。要知道科索沃自治省就位于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科索沃问题一直都是塞尔维亚人的心腹大患。而阿尔巴尼亚政府则迫切的希望加入统一市场,摆脱经济困难的状态。所以面对米哈伊尔的要求,阿尔巴尼亚政府不敢不答应,但是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保证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人身安全。

面对谢廖沙和米哈伊尔这份大礼,再比较那些只会耍幺蛾子的美国和欧共体国家。米洛舍维奇终于知道了谢廖沙和统一市场组织的厉害之处。于是就在阿尔巴尼亚政府发出了声明之后的72小时之内,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组织和南斯拉夫政府终于坐在了谈判桌上开始了对话。

谢廖沙再一次神奇的让南斯拉夫危机出现了曙光,而相比美国和欧共体在南斯拉夫的行为无异于是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这一次,米洛舍维奇终于下定了决心,彻底的放弃了对欧共体和美国的幻想,在竞争的天平上,统一市场和苏联的方案获得了更多的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