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电力双雄

苏联教父 第二百五十三章 电力双雄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还我空气……”

“还我空气!”

“还我水源……”

……

“还我水源!”

……

底特律市一家大型电厂的门口,一群环保人士正聚集在此进行着抗议活动。虽然参加这次抗议活动的人数不多,仅仅只有几千人,但是他们却封锁了电厂出入的大门。在电厂外通往外界的公路上,一辆又一辆运送煤炭的汽车被堵在了路上。司机们时不时的望着前方抗议的人群,祈祷这伙人能够早点把路让开,让他们把煤送到电厂里去。

作为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电力事关美国工业的命脉,可是因为美国的电力系统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把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所以在美国,使用煤炭发电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天然气的发电成本。对于美国的电厂来说,煤炭依旧是电厂最主要的燃料。虽然电厂的利润普遍都很高,而且天然气的成本更加的低廉,可是如果要把燃煤发电机组改造成天然气驱动的发电机组,那就要花费一大笔的改造费用。不仅如此,在改造期间电厂停工所造成的损失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大部分的发电厂并没有采用天然气的计划。

谢廖沙现在手上拥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对于高尔基集团来说,像美国和西欧这些工业发达的地区,越是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高尔基集团就会赚取越多的利润。可是如何才能够让这些发电厂自发地投入大笔的资金将燃煤机组改造成天然气机组呢?从电厂的角度来说,他们肯定不会有这种动力的。所以谢廖沙才会资助那些环保团体,到发电厂的门口去进行抗议示威。

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环保主义逐渐在发达的西欧和北美地区开始兴起,逐渐成为一股可以左右政治和选票的势力。特别是在1985年英国的南极科考队在南纬六十度地区观测发现了臭氧层空洞之后,更是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大气的污染情况。

谢廖沙并不是什么环保主义者,操纵那些环保团体为自己牟取利益才是谢廖沙最终的目的。在美国唯一能够让政客们被牵着鼻子走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选票。自从谢廖沙盯上了美国庞大的电力市场之后,一方面谢廖沙在德克萨斯不断的收购天然气田,并且大规模的建设天然气管道,另一方面,卡莉姆则开始向那些环保团体,尤其是关注空气污染的环保团体提供大笔的资金。

在卡莉姆的可以安排下,几十个环保团体都开始关注起了美国发电厂的污染情况。尤其是现在作为主力的火力发电厂,更是成为了环保团体们争相攻击的猎物。

火电厂所造成的污染物主要是废气,废水,以及废渣三种。而这三种污染物都是天然气发电所不具备的,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天然气发电有着先天的优势。

在卡莉姆的推波助澜之下,全美主要的媒体都开始突然关注起了发电厂三废污染问题,虽然美国的媒体还没有被高尔基集团涉足,可是只要有钱,想要在短时间之内造成对某一社会热点的持续关注一点都不困难。

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安排之下,美国媒体开始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潜移默化的传达了一个讯息,那就是火力发电在危害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的环境。那些高耸的烟囱中冒出滚滚黑烟的镜头简直让人不寒而栗,虽然那些镜头大部分拍摄于五六十年代。

因为媒体的介入,环保团体怒对燃煤发电厂的呼声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在美国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底特律等地区,那些大型的发电厂门前开始聚集起了愤怒的环保主义者,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封锁发电厂门前的道路,阻拦运煤车辆的运输。很多燃煤发电厂的正常工作都被打乱了。

全美电网主要由美国东部电力系统,美国西部电力系统,以及得克萨斯电力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这三大电力系统相互之间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互不干扰,而在这三大电力系统之下,则是180多家发电企业提供上网电力。也就是说虽然电网系统已经获得了整合,但是发电企业依旧是一盘散沙,如果谢廖沙打算出手,这180多家发电企业,没有一家是谢廖沙的对手。

为了避免因为过度垄断而造成美国能源部的怀疑,谢廖沙对于此次的收购电网行动安排了旗下的两家公司参与其中,一是在天然气发电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并且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天然气矿藏和输气管道的天然气集团,另一家则是谢廖沙多年前已经纳入囊中的英国电力公司。

为了获取来自成本上的优势,避免因为千里迢迢从列宁格勒运送天然气到美国而造成的大量费用,谢廖沙利用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同世界第一的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达成了一项以气换气的协议,即利用西方石油公司从苏联获取的天然气份额交换英国石油公司在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份额,这样既补充了英国石油公司在欧洲的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又充实了高尔基财团在北美市场上的天然气储备。

万事俱备的谢廖沙很快就在美国的电力市场发起了一轮收购狂潮,对于那些愿意出售的燃煤发电厂,谢廖沙可以不计成本的满足卖家的出价,随后安然集团的天然气管道将会直接接入这家电厂,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出售的电厂,自然是由环保团体出面扰乱他们的正常发电活动,靠着这种卑鄙的手段,安然集团从德克萨斯州一路北上,而英国电力公司则沿着美国的东海岸一路向西,大肆地倾吞美国的电力生产企业。

由于安然集团的电力价格极其低廉,很多美国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例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以及克莱斯勒汽车都开始和安然集团,以及英国电力公司签署了电力合作协议,美国电力市场上安然与英国电力公司双强的局面正在形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