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百四十五章 经济好转

苏联教父 第二百四十五章 经济好转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在马耳他峰会结束之后,苏联和美国达成新的合作协议,而代价则是放弃苏联在东欧国家的大部分权力,以及削减部署在西线的部队和战略武器。在谢廖沙的坚持下,美国方面同意了苏联所要求的分步撤军的援助,以及在苏联完成撤军之后,给予相应的资金援助。这对戈尔巴乔夫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在明年苏联的大笔外债到期的时候,苏联可以从美国拿到新的借款以及撤军的赔偿款来弥补亏空。

不过最大的好处并非是直接获得资金,而是苏联终于可以敞开进口来自美国的粮食,肉制品等急需的物资了。就在马耳他协议签署的第二天,高尔基财团旗下的众多企业纷纷开始进军苏联市场。

铱星公司带着全球最先进的卫星电话系统进驻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哥伦比亚银行宣布在苏联开展金融业务。嘉能可集团则和苏联天然气康采恩,和苏联铝业康采恩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就在1989年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地中海贸易公司从美国进口了大批的食品,酒水,和肉类投放到了苏联新年的供应市场上,极大的缓解了苏联多年来供应紧张的缺口。这让很多人都开始对未来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谢廖沙多年的悉心照料之下,嘉能可公司彻底成为了一个资源交易平台,他所经营的业务已经囊括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大宗商品品种,从南美的咖啡,大豆,白糖,印度的茶叶,再到北美和澳大利亚的粮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石油现货,矿产品等资源,嘉能可在这些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竞争者。经过多年的经营,嘉能可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贸易商,电解铝贸易商,现货石油贸易商,同时还是南美咖啡,大豆和白糖最大的买主,并且还是南非黄金最大的收购商,目前嘉能可正在南美和非洲大肆的收购铜矿,以目前的态势来看,嘉能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矿石贸易商只是时间问题。

嘉能可公司的大部分客户都是被封锁或者是缺少外汇的国家,所以嘉能可公司的易货贸易给了这些缺乏外汇的国家换取所需商品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这些年来随着嘉能可的交易额越来越大,谢廖沙一直在为嘉能可的资源产品寻找着新的市场,从日本到美国,谢廖沙一直都在尽力的收购那些盈利能力良好的工业企业来消耗佳能可手中的资源。

谢廖沙的第二个经济特区规划在了共青城,因为那里靠近远东,可以辐射整个东亚地区,甚至还可以就近向加拿大和北美地区直接出口产品。那里的市场巨大,潜力无穷,谢廖沙在共青城规划了一大片土地用于建设新的石化项目,以及新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和石油输送管道。

谢廖沙的大规模投资大大缓解了苏联严重的失业情况,因为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开工,一大批下游企业重新获得了订单,而大批没有工作的青年也被重新征召参见横贯苏联国土东西两线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为了避免解体之后自己的这番心血被别人抢走,再加上苏联政府也确实没钱,谢廖沙发起的这些项目使用的完全都是国外的资金,在经历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撤资潮之后,从日本市场上赚取的资金成为了苏联大规模建设的主要开发资金来源。

突然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建设项目,这让原本充裕的苏联劳动力市场开始变得有些紧张了起来,谢廖沙对撤军的态度现在也从担忧变成了期待,他倒是希望在德国的驻军能够早点回到国内,好让自己的天然气管道项目能够有更多的人手。

听说苏联要建设通向远东的石化和天然气项目,日本和韩国简直是喜出望外,他们甚至主动要求向苏联提供资金共同建设这一庞大的工程。不过谢廖沙并不想让他们插手自己的项目,他只允许两国向共青城经济特区提供借款,将来等项目投产之后用产品来偿还借款。面对谢廖沙提出的苛刻条件,日韩两国生怕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最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谢廖沙虽然很想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和石油,不过现在的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中国还是石油出口国。想让中国成为买家恐怕还要再等好几年的时间。不过谢廖沙知道现在日本金融市场的动荡将会给中国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日本金融和信贷系统的崩溃,日本未来将不得不把很对制造业企业转移到海外,那样的话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谢廖沙的大规模投资让高尔基财团很多老部下们都间接着沾了不少光,哈桑从谢廖沙手中接下来一笔又一笔板建房的订单,让哈桑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不过由于订单实在是太多了,现在那些跟了谢廖沙很多年的老部下们也都投身到了板建房的生产行业之中。板间房这个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几乎含量,这样入门低的产业最适合谢廖沙的那些老部下们了。

虽然现在的形式似乎一片大好,但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分离主义倾向还是让谢廖沙感到有些担忧。谢廖沙害怕格鲁吉亚的事情在波罗地海三国重现。对于谢廖沙来说,波罗的海三国其实并没有那么的重要,他既不在这些地区投资,也不在这些地区安插自己的势力。但是如果苏联红军再次对波罗的海三国搞武力镇压的话,那么恐怕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又一次恐慌。

谢廖沙现在已经确定了自己在波罗的海三国上的立场,那就是千万不能让苏联红军搞武力镇压,哪怕这三国真的独立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的苏联不适合挥舞拳头,应该韬光养悔好好的埋头发展自己的经济,就像自己的南方邻居这些年来干的事情一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