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苏联教父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计划

苏联教父 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计划

作者:虫草田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0:26:07 来源:蚂蚁文学

“米哈伊尔,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曾经帮助过日本现在的首相竹下登处理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政治献金?”谢廖沙在家中用铱星电话和远在美国的米哈伊尔进行沟通,了解日本政坛的一些问题。一直以来谢廖沙都在等待着日本经济的崩盘,因为那意味着高尔基兄弟会可以借此等上一个新的台阶。可是现实环境的恶化让谢廖沙不得不用提前和日本政府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他不得不想办法戳破日本的泡沫,借此机会大捞一笔,筹集足够的资金为东欧剧变撤回苏联的百万大军解决就业和住房的问题。

“是的谢廖沙,当时有一个地产商,利库路特株式会社的江副浩正,这个人跟日本首富堤义明关系不错,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在日本搞房地产,如果没有政商关系,那很多事情都搞不定。所以堤义明靠着江副浩正搭上了当时的财政大臣也就是现在的首相竹下登。当时为了避免来往的账目被日本国内的政敌和媒体发现,所以他们想要找一家外资银行,我们的哥伦比亚银行正好和堤义明的西武集团关系不错,所以我就帮竹下大臣处理了一下资金上的事情,这笔钱最后是以竹下大臣的秘书代为接受的……”米哈伊尔努力的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尽量详细的向谢廖沙汇报关于竹下大臣、堤义明、江副浩正三个人之间的来往情况。

谢廖沙认真的听着,同时脑袋一直在不停的思索着,他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认为的戳破日本经济的泡沫。虽然谢廖沙知道这个大泡沫迟早要破,可是当所有投资者依旧对日本经济充满了信心的时候,谢廖沙是无法和大势相抗衡的,金融战争就是这样,领先半步会赚的盆满钵满,领先一步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谢廖沙尽量详细的了解着有关日本政客、地产商、银行系统相互勾结的,暗地交易的一些情况。这些信息让谢廖沙感到很有帮助。当谢廖沙和米哈伊尔结束了通话之后,谢廖沙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

按照谢廖沙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对付日本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首富堤义明旗下的西武集团。另一个则是日本的现任首相竹下登。一直以来竹下登都是日元升值政策的倡导者,当初也正是他主动向美国提出签订《广场协议》的。此人担任日本财政大臣多年,大藏省的很多关键的决定都是出自此人之手。如果竹下登担任首相的话,谢廖沙想要和日本硬碰硬的把握不大。竹下登这个人被政敌称作是日本最会玩弄权术的首相,如果他占据着首相的位置,那么想让日本央行改变现在的宽松财政政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谢廖沙所有财产加一起也就和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如果靠着硬碰硬想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直接崩盘,那绝对是痴心妄想。

可是如果让日本的银行系统首先陷入危机之中呢?谢廖沙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思路顿时就清晰了不少。日本的银行系统这几年一直在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他们的贷款大部分都进入了股票和房地产领域。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让很多公司都不顾后果的拼命借贷,然后将资金投入进去。整个日本的经济完全是在金融杠杆的支撑下畸形的在发展。想要让银行系统陷入危机,只要让日本的股市或者楼市其中的一个市场下跌就可以了。而现在西武集团就是这个影响日本金融稳定的关键点。

谢廖沙虽然和堤义明仅仅在美国见过一面,可是却不可能对他感到陌生,因为这个人现在可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已经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连续好几年夺得第一了。就在去年,堤义明和谢廖沙的爱妻伊娃在全球首富的排行榜上你争我夺,伊娃一度占据了全球首富的宝座,但是最后还是被堤义明给挤了下去,堤义明以1300亿美元的资产名列全球富豪榜的第一名,而伊娃以1200亿美元的资产暂居第二,不过媒体们更加看好伊娃,因为她名下的yota通讯现在还没有上市,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通讯和网络解决方案服务商,一旦上市,yota的股票肯定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到时候市值可能会比现在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还要高。

谢廖沙对于世界首富的争夺毫无兴趣,但是他从两人相关的报道中记住了一个数字,那就是西武集团已经买下了整个日本七分之一的领土。除此之外还在美国和欧洲大肆修建豪华酒店,度假区等项目。而这背后都有日本大型银行在提供充足的资金弹药。日本人疯狂对外投资底气就是强势的日元,而西武集团在国内国外两线作战,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低廉的借贷成本和不断上涨的日本房地产价格。

一家拥有日本七分之一的地产公司如果倒闭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些把钱借给了这家公司的银行会受到多大的损失,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还有什么能够作为支撑的。谢廖沙真的非常的好奇。在这种思路之下,谢廖沙终于有了一个完善的计划。

想通了大的方向之后,谢廖沙拿起了自己桌子上的红色加密电话,直接要到了克格勃。接线员很快就把电话接到了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兼克格勃第一局局长舍巴尔申的办公室。谢廖沙现在可是苏联部长当中的红人,而克格勃早就失去了戈尔巴乔夫的信任,早就不复当年的盛况了。谢廖沙找到舍巴尔申的目的很简单,他想找一个懂经济,在欧洲金融圈里混过的间谍担任日本行动的台前傀儡。

“谢廖沙同志,这样的人虽然不好找,但是我刚好知道一个合适的人选。毕业于国际社会主义体系经济学研究所的经济学博士亚历山大列别捷夫同志,他现在就在伦敦罗斯柴尔德银行担任国债部门的主管,只要您一声令下,他将随时听候祖国的召唤。”巴尔申认真的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